20世纪以来甘肃青海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研究综论

2021-01-28 13:42王耀科
社会科学动态 2021年2期
关键词:碑刻藏传佛教寺院

王耀科

佛教史的研究不仅内容宏大,纷繁复杂,而且涉及面广,但离不开三个方面:寺庙、僧侣以及佛教碑刻。藏传佛教作为佛教分支,其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是佛教史研究的重点之一,这其中必然会涉及到藏传佛教的历史地理的研究,藏传佛教历史地理不仅是历史宗教地理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佛教地理研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的历史佛教地理研究可以追溯到20 世纪30年代,一批学者分别从各自的学术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研究,代表性成果有汤用彤的《汉代佛法地理上之分布》、陈垣的《明季滇黔佛教考》、刘汝霖的《中国佛教地理》。这些成果,就其内容的广度而言,已经涉及到了历史佛教地理研究的许多方面。与此同时,也有一批学者也开始专注于甘青地区藏传佛教的研究。

一、甘青地区藏传佛教寺院

20 世纪90年代,随着一批专家学者对甘青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的实地考察研究,作为甘青藏传佛教寺院的调查成果专著,《甘青藏传佛教寺院》①和《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明鉴》②全面汇集了甘青地区藏传佛教寺院资料。两部著作按现行行政区划,分别介绍甘青近800 座藏传佛教各派寺院的名称、位置、沿革、派属、规模、组织、经济、僧数、现状等,对一些重要寺院的活佛传承、学经制度、宗教活动等也作了扼要叙述。由于当时的研究条件所限,对青海部分寺院调查不够详细。之后,蒲文成主编《青海藏传佛教寺院》③并撰写了《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概述》④,更为详细地对青海各藏传佛教进行了介绍。此外,对青海地区寺庙景观地理研究的有彭启胜主编的《青海寺庙塔窟》⑤,书中对青海地区寺庙塔窟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概括,但在寺庙的深入研究上显得过于简单。对甘肃藏传佛教寺院全面系统介绍的有旺谦、丹曲编著的《甘肃藏传佛教寺院录》⑥,书中分别论述了甘肃各藏传佛教寺院的名称、位置、沿革等,此书的学术性较弱,但资料颇为丰富。郎建兰、旺谦的《甘肃藏传佛教寺院》⑦一书中,分别对甘肃各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的数量、规模、建筑样式、活佛世系、历史文物作了详细的论述。冉光荣的《中国藏传佛教寺院》重点对中国藏传佛教的形成、发展与寺院活动进行研究,其中涉及甘青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并进行论述的有青海萨迦派、噶举派以及格鲁派的塔尔寺和甘肃拉卜楞寺。⑧朱普选的《青海藏传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以寺院为中心》⑨一文,以历史文化地理为研究视角,对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活佛和僧侣、寺院建筑、教育四个文化因子作了系统深入的探讨,既注重呈现其概貌,也重视挖掘文化内涵,通过四个文化因子空间分布,总结出青海藏传佛教寺院层级关系,同时也展现出寺院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武沐通过《明史录》等相关史籍资料对明代西宁卫所属藏传佛教寺院进行考补,补充了蒲文成编著的《甘青藏传佛教寺院》一书中关于明代西宁卫地区部分寺院的建制时间难以辨别问题。⑩丁柏峰、王永宏以佛教艺术为切入点分析了藏传佛教寺院与甘青艺术发展之间的关系,文中也涉及到部分甘青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的区域分布与寺院的创制。⑪丹曲论述了历史时期藏传佛教在甘肃地区的传播途径及过程。⑫喜饶尼玛、文厚泓紧紧围绕近代以来甘青地区藏传佛教寺院为研究,论述了民国时期安多地区藏传佛教寺院数量的增加,同时也对寺院所属教派进行了分类,并且对寺院僧侣的来源做了梳理。⑬

近年来随着自然地理学科与历史人文学科的交叉研究发展,朱利涛等基于对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的数据统计,运用数量统计法与时空分析法对青海藏传佛教寺院进行时空分布特征研究。⑭朱普选依据相关统计资料,探讨了《元代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的时空分布》⑮和《明代藏传佛教寺院的时空分布》⑯的时空特点及其产生原因。柏景、陈珊、黄晓的《甘、青、川、滇藏区藏传佛教寺院分布及建筑群布局特征的变异与发展》⑰,对甘青等地区寺院建筑群布局与历史时期寺院的分布格局与发展变化进行了探讨。

甘青地区作为藏传佛教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地区之一,相关学者对藏传佛教历史文化研究所涉及此区域寺院的有,智观巴·贡确乎丹巴饶吉著、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⑱,色多·罗桑崔臣嘉措著、郭和卿译《塔尔寺志》⑲,却西·洛桑华丹隆日嘉措著、马连龙等译的《塔尔寺志略》⑳,尕藏、蒲文成等译注《佑宁寺志》㉑,于式玉著《于式玉藏区考察文集》㉒,白文固等人编著的《明清民国时期甘青藏传佛教与地方社会》㉓等著作。

除上述对甘青藏传佛教寺院进行综合性研究外,以甘青地区藏传佛教寺院进行单一个体研究的有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的《青海文史资料选辑》 (第9 辑)㉔、《西宁佛寺研究概况》 (第10辑)、《同德拉加寺见闻》、《互助郭隆寺》、《广惠寺概述》等著作。此外,对甘南等地区寺院研究的有苗滋庶《拉卜楞寺概况》㉕,该书是建国以来第一部研究拉卜楞寺历史的综合性资料,作者梳理了拉卜楞地方的沿革、寺院的建筑规模、组织情况以及寺内的六大学院和僧人学习制度,对后来学者研究拉卜楞寺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李安宅的《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㉖对拉卜楞寺的寺院组织及五世嘉木样活佛分别进行了论述。

处于甘肃岷县的大崇教寺是明代岷州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的中心,杜常顺以明代甘青地区的瞿昙寺、大崇教寺和弘化寺为例,梳理了明王朝对甘青地区的治理与甘青藏传佛教寺院的互动关系,并对上述寺院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勾勒。㉗彭晓静通过对岷州大崇教寺的兴衰与变迁,论述了藏传佛教在此区域的发展变化过程。㉘羊真卓么以贵德县藏传佛教寺院尕旦寺为例对其历史变迁与现状进行考察。㉙杨德亮《弘化寺:一个藏传佛教寺院的兴衰与区域演变史》一文㉚认为弘化寺不仅见证了甘青交界藏传佛教的兴衰,亦映照了区域社会的变迁。

二、甘青地区藏传佛教僧传人物

僧传人物对佛教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佛教在传承与传播中,僧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藏传佛教中各寺院活佛不仅地位尊贵影响广泛,而且对所处区域藏传佛教的兴衰起着重要作用。佛教僧传人物是佛教历史地理研究中必须关注的重点,而甘青地区的僧人在藏传佛教史上同样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

妙舟法师于20 世纪30年代著成《蒙藏佛教史》,其中第五篇对甘青地区著名转世活佛系统进行了叙述,另外第七篇设有专节罗列了甘青主要的藏传佛教寺院。韩儒林于1944年在《边政公论》发表了《青海佑宁寺及其名僧》一文,结合汉藏史料对清代青海名刹佑宁寺特别是寺中主要活佛系统作了介绍。杨贵明、马吉祥编译的《藏传佛教高僧传略》㉛和拉科·益希多杰的《藏传佛教高僧传略》㉜两部著作,以藏传佛教前后两个阶段和教派分类为特点,系统地介绍了藏传佛教各教派100 多位至尊上师,对各名僧大德的一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文中对甘青地区僧传人物的学经与宏法的记载为研究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相关内容提供了参考。曲青山的《青海藏传佛教格鲁派活佛转世族别、地域发微》㉝,对青海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活佛转世的灵童认寻与选定的宗教影响和地缘关系进行了阐述,并且对各名僧活佛的分布地区也作了述论。邹志伟基于藏传佛教寺院僧侣的视角,以民国甘南为范例,对拉卜楞寺僧侣以及甘南人口与历史环境进行了讨论。㉞唐景福、朱丽霞编著的《中国藏传佛教名僧录》㉟,对研究藏区文化、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并论述了各地区高僧之间的互动关系。丁柏峰的《清代甘青地区藏传佛教寺院高僧的史志创作》㊱认为明代甘青地区寺院僧侣的创作不仅保存了大量的珍贵历史文献,也推动了甘青地方史的发展,而且这些珍贵历史文献在当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彭博的《2000年以来甘青地区藏传佛教研究综述》㊲对涉及甘青地区藏传佛教的相关文献都作了简略的介绍,其中对涉及甘青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张润平、罗炤合撰的《〈西天佛子源流录〉与班丹札释的贡献》对甘肃岷县史料进行了考补,反映了班丹札释家族历史。 《百年青海藏传佛教研究》㊳对1911年至2011年间青海藏传佛教的研究进行归类和简述,分别从藏传佛教的思想、经济、教育、高僧、藏族社会研究等方面概述了青海百年来相关藏传佛教文献的研究,对甘青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的相关研究提供文献参考。杜常顺的《元明清时期对藏传佛教僧人的征召与封赐》㊴对元明清时期有关藏僧征召和封赐的重要史实进行了具体的叙述和讨论,对以往研究中没有涉及或涉及不多的论题也进行了初步探讨。这既系统呈现出元明清三朝相关的史实和内涵,也勾勒了三个王朝与藏传佛教僧团关系演进的大致脉络,并在此基础上,为深化元明清三朝在边疆治理及民族关系相关问题的认识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但该书侧重点为元明清时期朝廷对重要僧传人物的征召与封赐,基本涵盖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在政治上较有代表性的高僧,而涉及佛法弘传的高僧大德较少。该著作为研究元明清三朝对治理边疆与民族关系,特别是藏传佛教在边地治理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深刻地剖析,具有独到的见解。

三、甘青藏传佛教碑刻

碑刻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史料价值和书法价值。在史学上,除了简牍帛纸外,能作为记载史料的文献只有碑刻,我国古代很多珍贵的典籍文献往往只能通过手抄或默诵的方式来保存,经过长期传抄翻印又往往出现错漏,而散佚文献经后人辑录又往往残缺不全、真假莫辨。因此,作为第一手材料的碑刻铭文就显得相当重要了。碑刻的优点就在于它展现了史书遗漏的大量史实细节,并安全长期地保存下来。由于在历史学、文字学与书法研究方面的重要价值,碑刻很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研究。此外,碑刻资料不仅能翔实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也能呈现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对历史地理研究中复原当时地理景观尤为重要。因此甘青地区所留存的藏传佛教碑刻资料是研究这一地区佛教历史地理最具有价值的史料,同时也为这一区域的地方史研究拓展了研究领域,深化了研究内容。

学界对甘青地区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的研究也极为重视这一地区碑刻所记载的历史文献。20 世纪以来关于甘青地区的碑刻文献主要有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黄南文史资料》(第3 辑)㊵,赵清阳的《同仁县年都乎村“大明”石碑爰录》,笔者在甘青民族走廊田野考察期间发现该碑现藏于同仁年都呼寺内,该碑记载了明代陕西都司河州卫境外保安建堡的设官增兵饷以及王廷仪抚番立功授官实迹资料。此外,青海省档案馆藏《青海省志稿》附录《同仁瓜什则寺存阿哇尔昂锁家藏明朝颁发的诰敕》抄文㊶,对研究青海地方史也极为重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对西北及甘青地区碑刻研究,学者吴景山著有《甘南藏族自治州金石录》㊷,该书收录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碑石、摩崖、钟铭、瓦砚、文书百余种,年代跨度自唐代至今,大部分为实地考察资料,尤其书中的碑刻资料对研究甘南地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安多藏族地区包括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坝及青海省大部分地区等在内的以藏族同胞为主要居民的生活活动区域。在悠久的历史中,安多藏区各族人民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尤其是散布于境内各处的碑刻、摩崖、钟铭、题壁,则更详尽地记述了这一区域的历史文化。吴景山的《安多藏族地区金石录》㊸一书中收录了安多藏区的碑刻、摩崖、钟铭、题壁拓片,并结集出版。作者经过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对文字缺失的地方做了增补复原,对全部金石文字逐一进行点校,同时对相关艰涩难懂的内容作了详尽的考释,该著作既有详细的考证,又能补正史之不足,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此外,卓新平、杨富学合编的《中国西北宗教文献》㊺搜集了百年来涉及西北宗教已公开发表或出版书籍,涵盖了西北地区各类宗教的起源、发展、变迁、衰亡。对西北地区宗教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整合,为现代人文科学的研究,尤其为宗教学、历史学等学科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文献资料,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全书共分为9 卷,其中卷三涉及到甘青佛教相关碑刻以及部分学者对甘青历史地理与佛教僧人的论著。杜常顺依据明代《宝塔寺报恩传流碑》所载文献,结合相关史料对明代临洮宝塔寺以及端竹领占与其法嗣相关史实进行考述㊺。吴景山、贾竞阳的《碑文所见明代在甘青地区弘扬藏传佛教的客观条件》㊻,以碑文为中心,论述甘青地区藏传佛教在此区域传播发展的历史客观条件,其中利用甘肃岷县博物馆的《新修广仁禅院记碑》分析了北宋时期藏传佛教在岷县洮河流域的发展状况。上述甘青地区的藏传佛教历史碑刻资料多集中在甘南地区,碑刻所在的地点也往往多分布在地域文化的中心,多集中在寺庙等人类活动聚集场所。总而言之,甘青地区相关碑刻资料是为这一区域现存研究甘青佛教历史地理及相关历史研究最为直观的原始资料,不仅拓展了历史研究的视野,丰富了历史研究的领域,更为相关学者在研究甘青安多藏区及西北宗教等相关问题提供了宝贵资料。

四、结语

作为我国多民族、多元文化、多宗教体系的和谐共存的地区之一,甘青地区独特的文化宗教体系分属于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等不同的信仰圈,从而形成了这一地区特有的民族多样性、宗教文化交融并存特点。在历史社会的变迁过程中,甘青地区各民族在交流、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加深互相了解的,同时其民族宗教文化彼此之间的互动中既有摩擦,也有融合,这种复杂的民族关系对该地区宗教信仰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以藏传佛教最为凸显,作为后期的发祥地之一,甘青藏传佛教的历史地理研究不仅能勾勒出其区域历史的宗教文化发展过程中复杂的民族关系,也能客观反映出甘青地区的历史宗教文化的地理环境因素,因此自上世纪以来,甘青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研究涉及面广,基本涵盖了甘青两省藏区的全部,相关学者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长足进展,而且对研究区域进行了翔实的实地考察,充分结合了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成果也颇为丰硕,既有整体性研究,也有个案剖析,并形成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不仅有明显的学术创新价值,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但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的同时,整体还显得比较零散,系统深入的研究尚显不足,特别是在碑刻利用上亟待加强。近年来随着一批藏族学者对藏传佛教寺院藏文献的发掘和译著,对甘青藏区研究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史料运用与学术研究上逐渐有新的突破。总之,甘青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学者们进一步探索和挖掘。

注释:

①蒲文成主编:《甘青藏传佛教寺院》,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②年治海、白更登主编: 《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明鉴》,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③蒲文成主编:《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甘肃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④蒲文成:《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概述》,《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⑤彭启胜主编:《青海寺庙塔窟》,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⑥旺谦、丹曲编:《甘肃藏传佛教寺院录》,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⑦郎建兰、旺谦:《甘肃藏传佛教寺院》,甘肃民族出版社2013年版。

⑧冉光荣:《中国藏传佛教寺院》,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⑨朱普选:《青海藏传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以寺院为中心》,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⑩武沐: 《明代西宁卫所属藏传佛教寺院考补》,《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⑪丁柏峰、王永宏:《藏传佛教寺院与甘青地方艺术的发展》,《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⑫ 丹曲: 《试论藏传佛教在甘肃地区的传播》(一),《西藏研究》2015年第1期。

⑬喜饶尼玛、文厚泓:《近代甘青藏传佛教状况探析》,《青海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

⑭朱利涛等: 《青海省藏传佛教寺院时空分布特征》,《世界地理研究》2019年第2期。

⑮朱普选:《元代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的时空分布》,《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⑯朱普选:《明代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的时空分布》,《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⑰柏景、陈珊、黄晓:《甘、青、川滇藏区藏传佛教寺院分布及建筑群布局特征的变异与发展》,《建筑学报》2009年第S1期。

⑱智观巴·贡确乎丹巴饶吉:《安多政教史》,吴均等译,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⑲色多·罗桑崔臣嘉措: 《塔尔寺志》,郭和卿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⑳却西·洛桑华丹隆日嘉措:《塔尔寺志略》,马连龙等译,政协湟中县文史资料委员会内部刊印,1982年。

㉑尕藏、蒲文成等译注:《佑宁寺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㉒于式玉:《于式玉藏区考察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年版。

㉓白文固、杜常顺、丁柏峰、白雪梅:《明清民国时期甘青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社会》,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㉕苗滋庶: 《拉卜楞寺概况》,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㉖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㉗杜常顺:《明代西北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瞿昙寺、大崇教寺和弘化寺为例》,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2005年会议论文集。

㉘彭晓静:《岷州大崇教寺兴衰及其对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㉙羊真卓么:《贵德县藏传佛教寺院尕旦寺的历史与现状考察》,《青藏高原论坛》2018年第2期。

㉚杨德亮:《弘化寺:一个藏传佛教寺院的兴衰与区域演变史》,《西北民族研究》2017年第4期。

㉛杨贵明、马吉祥编译:《藏传佛教高僧传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5.4 组织蛋白酶B活性检测(n=4)采用洋地黄皂苷提取方法,即不破坏溶酶对细胞质内的组织蛋白酶B活性进行检测。

㉜拉科·益希多杰编译:《藏传佛教高僧传略》,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㉞曲青山:《青海藏传佛教格鲁派活佛转世族别、地域发微》,《青海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㉞邹志伟:《藏传佛教寺院僧侣制度与藏区生态环境——以民国甘南藏区为例》,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㉟唐景福、朱丽霞:《中国藏传佛教名僧录》,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㊱丁柏峰:《清代甘青地区藏传佛教寺院高僧的史志创作》,《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㊲彭博: 《2000年以来甘青地区藏传佛教研究综述》,《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㊳参看加:《百年青海藏传佛教研究》,《青藏高原论坛》2016年第3期。

㊴杜常顺:《元明清时期对藏传佛教僧人的征召与封赐》,青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㊵㊶赵清阳: 《同仁县年都乎村“大明”石碑爰录》,载政协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黄南文史资料》 (第3 辑),内部刊印,1996年。

㊷吴景山:《甘南藏族自治州金石录》,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㊸吴景山:《安多藏族地区金石录》,甘肃文化出版社2014年版。

㊹卓新平、杨富学编:《中国西北宗教文献》,甘肃民族出版社2012年版。

㊺ 杜常顺: 《明代临洮宝塔寺及其法王史实考述——明代〈宝塔寺报恩传流碑〉笺释》,《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㊻吴景山、贾竞阳:《碑文所见明代在甘青地区弘扬藏传佛教的客观条件》,《中国藏学》2016年第3期。

猜你喜欢
碑刻藏传佛教寺院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试论藏传佛教中国化历史进程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Fantasy and reality
碑刻
明清豫西北戏曲碑刻所见的“会”与“会首”
金代“舞亭”碑刻的新发现
论德里罗小说的藏传佛教渊源
敦煌文本P.T.993吐蕃寺院稽考
从一方碑刻看清代中原的田宅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