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宝彬
摘要“双减”政策对中小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提出了新要求。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第二实验小学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在“历心润德”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开展体验式课堂教学变革。学校在实践“六步教学法”的基础上,系统推进“台阶渐进”的“三六七教学”样式,实现了课堂提质增效,使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落在了实处。
关键词 课堂变革;体验式教学;六步教学法;“双减”政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1)12-0048-03
落实“双减”政策,最根本的是要构建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推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真正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就对当前中小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第二实验小学基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在学校“历心润德”办学理念的观照下,整体设计、系统开展体验式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促使学生在“真经历”的过程中实现真学习、真成长、真发展。
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很多学校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导致课堂的基本样态“涛声依旧”。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教师重“教程”设计、轻“学程”设计,关注教的多、关注学的少,关注预设多、关注生成少,我们倡导“预设为了生成”,但课堂往往呈现的是“生成为了预设”。二是课堂上没有让学生经历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教师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预设的结果,学生的认知、思维、情感没有经历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三是课堂教学重硬性灌输、重繁琐分析、重一问一答,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经历体验,很多时候学生就如同一个模具,任由教师灌输,学生只有被动应付,没有主动参与、亲历体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的“三维目标”中,第二个维度的目标就是“过程与方法”,旨在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经历中习得方法、培养能力。生命的成长需要亲身体验,这样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获得,而缺失学习过程也就缺失了学习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习过程的展开,重点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探索以学校“历心润德”办学理念统领教育教学工作,让这一办学理念在课堂上落地生根。学校通过构建“历心课堂”,让学生在经历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在经历体验中达成“积极向上、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标,最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我们聚焦课堂教学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开展系统研究,积极寻求有效的改进策略。
1. 把脉问诊找症结
首先,在观课比对中找差距、明不足。我们分学科选取部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组织教师反复观课、相互比对,填写《观课反思表》。《观课反思表》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观课后的评价,二是自身的不足,三是改进的措施。在自查自找的基础上,学科组全体教师相互交流,找出共性问题,明晰努力方向。
其次,在研课磨课中寻问题、理思路。学校积极寻求上级教科研部门的支持,一方面邀请市教科院和区教研室的教科研专家走进学校,对各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把脉问诊;另一方面实行教研员驻校制度,邀请学科教研员全程参与指导教师的个人备课、集体备课,着力抓好研课、磨课环节。在反复研磨中,问题越来越明朗,思路越来越清晰。
最后,在问题梳理中找症结、寻“药方”。我们将问题的症结归结为“三多三少”:關注自己多,关注学生少;关注预设多,关注生成少;关注结果多,关注过程少。例如:我们发现课堂上存在一种“寻找救命稻草”的现象,即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最怕“节外生枝”,总想“一帆风顺”,如果学生接二连三回答错误,那么教师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寻求正确答案的出现,将其视为课堂上的“救命稻草”。这就说明,很多教师的眼里只有自己、只有自己的预设、只想得到结果,却忽略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也忽略了学习的过程。
2. 强化管理抓关键
在明确问题的症结后,我们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对症施策。
一方面,学校强化建设“导教系统”,将教学管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和学业检测等方面。例如:我们明确了“一课三备”制度,包括课前备课重预设,课中备课重生成,课后备课重反思。与此同时,我们还提出了“课前备课三步曲”:自备(自主研读教材),把握教材,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借备(借助教学参考书备课),吃透教材,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参备(参考相关教学设计提升教案),设计流程,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聚焦“导学系统”的建设,突出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学程”设计。一是制定《学生学习一日常规》,将着力点放在课堂如何学习上;二是着眼于“学程”设计,要求教师按照“定向-自学-讨论-探究-拓展-自测”六步,精心编制导学案。例如:在“自学”环节,我们精心设计了“课前先学单”,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复习链接、信息采集、新知探究、拓展延伸五方面。
3. 明确过程定方向
我们反对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过于强调“模式化”,但是在改革初期,在教师的认知水平、行动能力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建立教学模式是必要且有效的。为此,我们探索通过闭环式和渐进式的备课、研课、磨课、展课、评课,逐步明晰了课堂变革的基本样式,形成了以“六步教学法”为核心的体验式课堂教学样态。“六步”包括课前预习、初步感知,检查预习、了解学情,调整预设、以学定教,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精讲点拨、深度学习,随堂检测、拓展延伸。在环环相扣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实现步步提升,由此提高教学质量。
在将“六步教学法”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有些迷茫无措。针对这一现象,学校迅速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六步教学法”。我们发现,这样的教学过程虽然体现了“变教为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思路,但是线条粗了些、步子大了些,而教师原有的水平与能力无法一下子驾驭得了,这就容易导致理念与做法“两张皮”的现象。于是,我们立即调整工作思路,遵循落实、落细、落小的原则,开展了体验式课堂教学之“台阶渐进”的研究,实施的基本路径包括三个台阶、六个步骤、七个环节,简称“三六七”教学,即通过起步上阶、渐进一阶、渐进二阶,实现六个层面的“学”和“知”,从而让体验式课堂教学真正落地。
1. 起步上阶:精准定位,引导学生从“初学初知”到“互学互知”
其一,课前预习,初学初知。这一步骤主要包括“检查预习、了解学情”“关注学情、调整预设”两大环节。预习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运用预习的方法,如收集资料、圈标点画、做批注、记笔记的方法等。教师要通过检查预习效果全面了解学情,全面掌握学生的“获”与“惑”,以更好地调整教情,准确定位教学的方向、目标和重难点,迅速调整、增减备课的思路和环节,精准实施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由此提高学和教的针对性。这一教学环节考验着教师的积淀、智慧和能力。
其二,自主合作,互学互知。接下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围绕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和思维受阻点制定学习单或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更好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的能力。学生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学互知,互促互进,共同提高。
2. 渐进一阶:深研细磨,带领学生从“再学再知”走向“深学深知”
其一,问题导引,再学再知。这一步骤重在引领教师牢固树立问题意识,通过学案导学和问题导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互学互知的基础上,学习再上新台阶,认知再上新水平。在这个过程中,问题的设置很关键,需要包括三个关键点:一是问题的提出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着眼于达成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二是要关注学情,有利于建立知识连接,实现学生认知与情感的螺旋式上升和“台阶式渐进”;三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品质。
其二,精讲点拨,深学深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互补,教师要能发现学生自主学、小组学之后的肤浅处和疑惑处。这些肤浅和疑惑,是学生能力所不能及的,是依靠自己、依靠小组无法彻底解决的,是需要教师精讲点拨的。教师的有效讲解、精妙点拨,可以引导学生往深里学、向透里学,深度学习也就真正发生了。
3. 渐进二阶:精心设计,助推学生从“真学真知”走向“宽学宽知”
其一,当堂训练,真学真知。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学生是不是学懂了、弄通了、做实了,需要当堂检测、当堂达标,落实好“堂堂清”。教师要精心设计检测内容和方法,准确地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扶正纠偏,通过随学随练、当堂训练,检验学生是否真学会、真知晓、真弄懂,检验学生的学习是否真正发生。
其二,拓展提升,宽学宽知。教师要根据随堂检测的情况,精心设计拓展环节,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向生活、走向更宽更广的视域,使自己的知识更丰实、能力更扎实。这一步骤旨在通过同类知识领域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由此巩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使学生得以厚积知识储备,提升学科素养,提高学习力。
这六个层面的“学”和“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的编写逻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浅学到深学,由窄学到宽学,由自主学到同伴互学、师生共学,渐“学”渐“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逐步提升。
(编辑 谢 凡)
注释:
①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小学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0ZC13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