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021-01-22 05:56吉慧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32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吉慧

【摘要】数学由各种各样的问题组成,所以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中的主要内容.但是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觉得小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够多,年纪较小,所以认为能力的培养并不是重点.事实上,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很强,而且个人的学习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学习的习惯也没有养成,所以教师可以着重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培养,为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下文的介绍将会从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的主要策略这两个方面入手,对课堂上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而且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很强,所以学习数学知识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可以让学生的逻辑更加严密.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作为工作重点,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鉴于这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所以本文提供了几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仍是课堂教学的主體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大多教师认为自己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自己的任务就是对知识进行灌输[1].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比如,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情况,没有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一些教师只是对数学公式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布置大量的习题让学生去做.虽然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识记公式,可以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是学生根本没有理解数学公式,没有搞清楚数学原理,所以课堂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很不如意.这种现状完全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长此以往,会使学生没办法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甚至觉得数学学习特别的枯燥、乏味.而这,是没办法让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培养、提高的.

(二)学生的思维被禁锢

素质教育提出,课堂教学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综合能力进行培养[2].不过,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还是会采用灌输式教学法.

比如,教师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通过帮扶让学生求解.学生还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教师就直接给予了提示,导致学生的思维被禁锢.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将应试作为目标,会通过死记硬背记忆知识点,进而导致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没办法得到培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

(一)设置疑问,引诱学生失误出错

研究发现,失误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所以,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疑问,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且通过巧妙地设计坎坷,使学生出现错误,进而将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出来[3].

例如,教师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将这样的题目呈现在学生面前:“现在有一个长是60厘米、宽是40厘米、高是50厘米的长方体容器,旁边放了一些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请问这个容器里能放多少个正方体呢?”因为这个问题并不难,所以学生可以列出这样的算式:(60×40×50)÷(10×10×10)=120(个).在学生回答出问题的答案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如:“倘若把旁边的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换成棱长是20厘米的正方体呢?”因为有了前面的解题经验,所以学生会这样回答:“(60×40×50)÷(20×20×20)=15(个)”.这样的答案是存在问题的,因为学生没有考虑实际情况,所以导致学生没办法真正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此时,教师就可以发挥出引导作用,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草图,并将题目中的数据标在上面,尝试将20厘米的正方体“放”进去.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是12个,也只能是12个.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了机会,并且设置了一定的问题,引诱学生出错,所以可以将学生的求知欲完全地激发出来,可以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解题的乐趣所在,并且获得一定的成就感.由此可见,教师设置出一定的疑问,引诱学生失误出错,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同时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要将实践重视起来,要让学生在“做”中“学”.

例如,教师在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相关知识的时候,通常会将这样的题目呈现在学生面前:“观察图片,求出第二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一条线段的几倍(图片是五倍关系的线段图).”在这种题目的解答中,学生会直接根据图片进行思考,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固定在一个地方.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教师可以将多样化的题目呈现给学生,如:“这里有一个二人小组,教师给了两个人两张纸条,不过一个人拿到的纸条是红色的,另一个人拿到的纸条是蓝色的,红色纸条的长度比蓝色纸条长,你知道红色纸条的长度是蓝色纸条的几倍吗?”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且得到了这样的方法:①先拿尺子把蓝色纸条和红色纸条的长度量出来,然后列出相应的算式,最后求出答案.②把蓝色纸条放在红色纸条上,将蓝色纸条作为尺子,量一次就做出一个记号,量完之后就可以知道这两张纸条的长度关系了.③将红纸条折叠,把红纸条折成和蓝纸条一样长的纸条,就可以看出两张纸条的长度关系了.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思考、进行了实践,所以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在,可以让学生活学活用.由此可见,教师需要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更好地带领学生参与到实践的环节中,从而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感受数学乐趣,并且实现个人思维能力的提升,从中总结正确的方式方法,收获个性化的成长.

(三)结合学生的经验让其获得感悟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数学学习应该建立在某些经验的基础上.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将引导作用发挥出来,要让学生结合经验获得感悟.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學,可以让学生利用多样化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

例如,教师在教学“多位数加减法”的时候可以将这样的题目呈现在学生面前:“小红的妈妈这个月拿到了2512元的工资,小红的爸爸这个月拿到了2560元的工资,一共花了1670元,请问这个月小红家还剩多少钱呢?”因为这个问题并不是很难,所以学生可以快速地列出算式,即:2512+2560-1670.但是,有一个学生另辟蹊径地利用了这样的方法解决了问题——画图法.通过这个学生的启发,其他学生列出了这样的算式:2560+(2512-1670).这样的想法是另辟蹊径的,所以教师可以给予这些学生一定的赞扬.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利用图形将知识变得直观化、形象化了,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可以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可以感悟数形结合思想,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教师结合学生的经验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可以将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掌握多元化的解题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提高,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

(四)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所以,教师要将数学知识融入现实生活,要让学生发现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要让学生明白怎么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在教学“圆柱表面积的计算”相关知识的时候,应该注意到这部分知识经常被用于生活中.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的知识讲解也必须与实际生活实现紧密的联系,要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元素,更好地了解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且以生活当中具体的场景来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从而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样的题目呈现在学生面前:“现在需要一个高是70厘米,底面直径是30厘米的圆柱形烟囱,请问制作这个圆柱形烟囱需要用到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解这道题目的时候,很多学生会直接套用公式,列出这样的算式:3.14×3022×2+3.14×30×70÷100.但是,烟囱是没有底面积的.此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你见过封住底面的烟囱吗?如果封住底面的话要怎么排烟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了自己在解题的时候存在的问题,发现了自己思考时的不足,并且明白了,想要求制作烟囱需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需要把底面积排除,只要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就可以了.之后,教师可以将这样的题目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继续进行思考、讨论:“制作圆柱形月饼盒需要用到多少铁皮?制作圆柱形油桶需要用到多少铁皮?制作没有盖子的圆柱形水桶需要用到多少铁皮?”这些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涉及了不同的列式方法,所以学生可以进行深入的思考、有效的解题.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了主体,对相关知识进行了探究,所以学生可以发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可以感受到、体验到数学的价值.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创设有效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快速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培养、提高,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

(五)游戏教学促进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游戏教学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游戏中不仅能够将相关的数学知识与数学问题引入课堂,更是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一些具体的问题,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激发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数学课堂.

例如,教师在教学小学数学中“10以内的加法计算”时就可以将数学问题融入游戏中,让学生以参与游戏的方式去进行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好地去培养和提升自身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游戏活动,提前为学生准备好1~10的数字卡片和一些相关的算式卡片,在每位学生都拿到了不同的卡片之后,让拿到算式的学生随机抽取,然后站起来的学生向其他学生说“我的朋友在哪里”,接着其他的学生再根据自己手中卡片上的数字进行思考,与算式相对应的学生要及时站起来.这虽然只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数学游戏,但是通过这样的数学游戏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游戏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游戏教学对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作用.

(六)注重实践问题的解决

在培养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对数学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还要将问题有效地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让学生将这种问题解决的意识和能力融入生活中数学问题,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进一步深化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小学数学“除法”这部分知识时,不仅要引导学生将问题解决能力运用到对除法算式与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还要融入生活实践当中,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作为培养与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素材.如:妈妈今天买了6个桃子和8个苹果,如果给了你2个盘子,那么怎样放才会使2个盘子中的苹果、桃子数量都相同呢?每个盘子里面的桃子和苹果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呢?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就能够很好地将生活中的一个问题引入数学课堂进行仔细的分析与思考,并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对所学的除法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这样的引导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将解决问题的能力融入生活,使得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仅作用在数学中的具体问题层面,还能作用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层面.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的落实是时代发展所驱.所以,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不仅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教授,还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也就是说,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要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上述提供了几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设置疑问,引诱学生失误出错;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结合学生的经验让其获得感悟;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游戏教学促进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注重实践问题的解决.这些方法都是最为基础的,也是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实际学习方式的最为首要的途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更好地学习,才能让学生个人的学习兴趣被更好地激发出来,让学生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实现对于知识的多角度分析,收获更为独特、更具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陈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7):50,74.

[2]杜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新课程学习,2010(07):9.

[3]杜君容.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12):137,138.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