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辉
摘要:“立德树人”背景下,对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逐渐提高要求,班主任要充分明确教育路径,通过实际行动来渗透“立德树人”教育,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思维、品德、素养,從而为初中生未来发展打下基础。本文从教育、管理、工作的角度出发,结合实践行动优化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为现代化德育教育路径提供策略依据。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来提升自己。而如何有效开展班主任德育教育,是当下班主任们重点关注的话题。在“立德树人”背景下,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初中生的智育,更要注重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思想,接受道德文化教育的熏陶,从而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
一、加强品德教育,开展系统育人
初中生的道德素养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初中生来讲,明确人生目标,坚持学习,强化内心,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同时,让初中生拥有高尚的品德,在学习中勇于进取、生活中乐于助人,有自己的人生底线,是当代青少年教育的重点方向,也是初中育人的重要目标。结合当前初中德育工作现状来看,很多班主任对于品德教育的认识性不足,缺乏重视,限制了德育工作的开展,无法发挥初中德育教育的价值。所以初中班主任要提高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加强品德教育,开展系统化的教育方案,从而践行“立德”任务[1]。
例如,在教育中开展系统化的育人工作,分步骤渗透“立德树人”思想。第一步,班主任要开展以“立德”为重点的教学活动,通过思想政治与品德教育来优化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接受教育内容,并充分了解传统文化与社会公德秩序等一系列道德行为;第二步,要加强与学生的联系沟通,转变以往刻板固化的班主任形象,深入到学生群体中,通过情感教育感化学生,树立良好形象为学生做出榜样,积极引导学生走向正轨;第三步,要注重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思想品质。渗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构建融洽、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班级中能够实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通过建立系统化的德育工作,不仅能够帮助班主任明确工作重点,还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为未来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打下基础。
二、加大宣传影响,提升德育效果
德育宣传的作用在于提高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意识,加强对德育内容的认知,从而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教育条件,发挥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提升德育效果。有效的德育宣传工作能够为班主任的育人方式带来时效性的作用。让德育工作在校园中得到科学性、计划性的提升,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构建良好的校园氛围[2]。同时,改善以往传统的“集中管理”弊端,创造出轻松、愉悦的德育条件。在具体工作中,可以通过综合能力良好的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践行动为学生树立德育榜样、从激励式角度出发。
例如,在班级中,班主任可以将思想品德良好、行为习惯优秀的学生树立为班级榜样,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进步的楷模,不仅能够创造出和谐的班级氛围,还能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同时,教师要针对班级中品德行为良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教师精神与物质上的鼓励,会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经过榜样的带领,有效提升的宣传影响,提高德育效果,让学生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教育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要加强监督引导工作,避免学生对德育工作有思想误区,让学生在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的同时,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三、尊重个性发展,升华德育工作
结合当前大部分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来看,很多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导致学生德育积极性不高、缺乏思想品德建设意识等问题。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自主性方面较弱,每个学生的生长环境不同,所以需要班主任的积极引导,才能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在“立德树人”背景下,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明确学生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3]。同时,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的思想、习惯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为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氛围,提高学生个人思想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在德育工作中要不断优化教育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德育教育,从而渗透“立德树人”思想。
例如,在班级日常生活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们互动沟通,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开展个性化管理,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班级氛围。通过沟通互动,可以充分帮助班主任了解学生内心,并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呵护,从而建立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拉近彼此间的距离。班主任还要加强对学生差异性的认识,并尊重学生之间的不同,通过沟通交流,从不同的工作出发点,帮助学生在完成知识学习的同时,践行德育教育,树立良好的品德思想。这种个性化的教育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培养自身习惯的主动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与学习打下基础。
四、构建校园氛围,深化德育思想
德育教育并不是班主任一人就能完成的事项,而是需要校园、学生、家长的积极协同。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初中学生每日在校园中的时间是最长的,在校园中不仅仅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思想品德,还会体现出日常道德修养。营造校园氛围,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浸润。在具体工作中,班主任要积极与校园建立沟通,营造良好的校风。
例如,在校园中开展校风建设,通过张贴标语、板报等方式提升宣传能力,通过校园的科技、文化、体育活动,来加深学生道德思想,从而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德育条件。同时,班主任还要协同校园建立德育奖励机制,在校领导的带头作用下,完善监督检查、综合评价等机制环节[4]。让学生干部或班主任所树立的班级榜样学生参加校园的德育教育培训,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树立良好积极的品德修养,从而在班级中扩大影响力,促进德育工作成果提升。同时,班主任不仅要意识到校园、班级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还要提高家庭氛围对于德育工作效果影响的认识,通过与家长积极沟通交流,帮助家长了解学生情况,交流德育思想,创建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德育影响,让学生在和谐、平等、愉悦的氛围下健康成长。
结束语:
“立德树人”背景下,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方向的开展德育教育,构建校园、班级、家庭全方位德育工作,为学生的德育素养提升提供充分的条件。探究现代化德育教育路径,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学习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魏波."立德树人"下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路径探析[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1(19):1-1.
[2]韩宝英.中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分析[J].2021(2019-36):178-178.
[3]陈铭浩.中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分析[J].东西南北:教育,2020(16):1-1.
[4]罗燕霞.德才间行,润育无痕——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途径[J].学苑教育,20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