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曹君
摘要:作文向来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头戏,同时不管是对于教师的教学来说,还是一些考试来看,作文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随着社会与时代对教育要求的提升,它们对于作文教学和作文写作的相关要求也越来越增加。这不仅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要求学生们能够在作文中展现一些个性化思想、体现自己的独特性思考等。这些问题都是要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进行解决的,也需要被我们重视。所以本文将从通过阅读与积累丰富作文内容、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思想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初中语文课堂个性化教学的打造。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个性化课堂
对于一篇作文来说,当学生在面对它的时候,首先要弄清楚要求,明白这篇作文所提出的要求和相关主题是什么。然后学生应该对自己所创作的文章在脑海里进行一个大体篇章的构造,也就是进行磨片布局,先创造这个作文的“骨架”。学生要在自己的脑海里对这个主题的相关知识储备与内容进行调动,想出一些合适的素材用到作文之中,讓作文的写作更加丰富、独特。在很多方面,学生们能进行创作的内容是教育较为局限的,那么怎样能够让这些作文更为独特呢,就需要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功夫。
一、通过阅读与积累增加学生们的知识储备,丰富作文“血肉”
要写好一篇文章,那么它的内容构造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一篇文章感受到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可以通过一篇文章感受到学生们的真切思想与情感。那么面对一篇文章的写作,学生们要填充好它的“血肉”,也就是通过一些内容素材或者思想观点的支撑,让文章更加有说服力,更加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这一点除了学生们在课堂跟随教师学习的过程中利用的一些课内素材,学生们更应该做的是进行一些课外的阅读与拓展,了解一些紧跟时代的名人名事,作为自己写作的论点支撑和优秀素材。
就比如同样是探讨诚信,很多人可能会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确切发生的一些事情进行阐述,或者在没有相关生活经验时编撰一个若有似无的故事来对文章进行支撑。这样的支撑是无力的,也是在同类型文章中并不出彩的。我们要知道古今中外的时候,有很多诚信的典例与模范人物的。这时候如果学生们将通篇使用自己的故事这样的写作方式,换为把古今中外不同的诚信事例放入文章中,首先这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一些知识的积累,是证明学生一直在学习与思考的。同时相比于其他同学的文章来说,这就是亮眼的地方所在,也是相比于其他同学的作文更能够得到高分的存在。
二、利用一些新奇的方式和观点,提升学生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学生们面对同一个主题或者内容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产生不同的结论与观点。思维角度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导致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那么对于一篇作文来说,如何立意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这时候我在标题中提到的想象力,不仅指的是学生在拿到这篇作文时能够用到的一些相关素材,更指的是学生在面对这一个固定问题时想到的内容有多远、多深刻。
在面对一篇作文时,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们进行立意,让学生们从正确的角度去看待作文题目,从而开展后续的作文构建。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对以“快乐”为主题的作文进行立意时,可以让第一名同学站起来表述从快乐能想到什么,然后第二名同学再接着第一名同学所表述的内容进行合理想象,以此类推让全班学生形成一个庞大的思想发散过程。
三、让学生自主表达意见,尊重学生个性,调动其写作激情
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对于学生们的学习与表达交流的过程来讲,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独特性思想的,都能够在面对问题时有自己思考问题独特的那一点。很多的学生觉得不敢表达,这是教学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所在。久而久之,学生们的不敢表达就会让他们在面对问题时缺乏相关的思考,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想法不会被别人鼓励和接纳,那么他们的一些独特性的想法就会越来越少。在这个思维培养创造的过程中是需要教师给予每一个人去展现的机会,并且积极鼓励他们的。
不光是从这个角度来讲,同样一些相关联的表达,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对其他同学进行更好的思维激发。这样表达的过程不仅仅是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和帮助,同样也是学生们在课堂上胆量与勇气的锻炼过程,更是教师在全局之下促进学生的共同提升的有效做法。
四、结语
作文教学课堂虽然需要教师去引领学生学习一些基础技能与技巧,但是在作文构建的过程中还是以学生自主性的思维学习为主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位置留给学生,让学生去进行问题的思考与作文素材的积累。除了积累素材、创新思维和注重学生的自我表达之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一些优秀的范文,共同研读一些优秀的文章,学习新奇的立意角度和文章谋篇布局的优秀模板。
参考文献:
[1] 万高武.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写景作文教学分析[J].中外交流,2021,28(4):248-249.
[2] 宁艳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仿写训练研究[J].课外语文(上),2021(7):113-114.
[3] 郭峰男.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策略探讨[J].中外交流,2021,28(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