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 汪苏苗 陈梓芃 方雨欣 马杨倩
摘要:外报外刊表达地道,严谨,信息量大,逻辑性强,包罗万象又具有时效性。通过阅读外报外刊,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大学生思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本文通过外报外刊了解中英思维差异,了解中外教育体制中有关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而为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思辨能力;外报外刊;中英思维差异
一.中英思维差异
要想通过外刊的阅读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首先就要认识东西方语言差异,中英思维差异。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和语言的桥梁。一方面,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是文化、心理诸特征的集中体现,又对文化诸要素产生制约作用,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又与语言密切相关,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语言又促进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地域,文化,历史的不同造就了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
[1]东方人好曲线,西方人好直线,西方人直线思维,喜欢开门见山,中国人曲线思维,习惯迂回。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寻求世界的对立,“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断是西方理论家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由此引发的“线性推理”的观念,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探寻世界的统一性,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本色,如“天人合一” “亦此亦彼”就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维习惯。如果说西方的思维方式可以用直线来譬喻的话,那么中国以“辨证”为主的思维途径,即使要以线条来表示也不能只采取线形的方法。螺旋或波浪式的曲线,似乎较能反映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我们中国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一传统思维导致的做事风格或处事方式,至今未尝根本改变,这一差异也体现在翻译当中。例如汉代乐府民歌《上邪》中“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其中有一種英文翻译就是“I love you so much.”,相比较于中国文化的含蓄内敛,西方的表达更为直白简单,尤其是外报外刊,词汇新颖,实用,言简意赅。例如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中[2]Earthy delights 一文副标题为” The Van Gogh Museum showcases a rejected earthy masterpiece” 简单直接告诉读者本文内容围绕着梵高不为人所喜爱的一幅画展开讨论,更加简洁明了,没有华丽词藻堆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更加快速地攫取所需信息,聚焦于所要讨论的问题本身,更加注重对于问题实质的思考:为什么梵高的作品《吃土豆的人》不被认可?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吗?现在人们的态度是不是不同了?梵高本人对于这幅画的态度是什么呢?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抓不住要点,不能直接针对问题给出自己的想法,在写作中缺乏逻辑关系,论点和论据划分不清晰等问题。而在阅读外刊过程中积极主动的思考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二.外报外刊中的思辨
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所谓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所谓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思辨能力首先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英美报刊阅读课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能培养学生多方位的能力。一直以来,应试教育使得中国学生主要依靠课本来培养阅读能力,而课文的材料大多为契合学习者的平均水平,难度较低,灵活性不高,所选材料大众化,可以积累的语言点不多,导致学习者的英语表达及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英文报刊种类繁多,题材丰富,体裁多样,跟紧热点话题,可以给读者带来不同方面知识的提升。《经济学人》杂志(The Economist)以恢弘精致的内容和辛辣老道的文笔著称。例如,其中一篇文章将[3]the promise and perils of decentralized finance比作 down the rabbit hole。保守正经的《经济学人》怎么会用儿童文学爱丽丝梦游仙境来做文章呢?原来本篇讲的是一件新事物----DeFi。DeFi,由decentralized finance 合成而来,即去中心化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DeFi通过区块链实现去中心、去中介、去中间人化,降低了中间环节的成本,也降低了信任的成本。DeFi对比传统金融,就像是在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里,复制了一套金融体系,并且还在日趋完善中。所以这是时代的新兴产物,这其中有机遇,有风险,有挑战,可能是未来的现实存在,可能如“爱丽丝的梦境”昙花一现。通过这样一篇文章的阅读,知识面得到拓展,伴随着思考的进行,语言能力也有所提升。
又如《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中 “[4]A Chastened Alibaba Tones Down Its Singles Day Retail Bonanza” 一文中对中国双十一的描述Past Singles Days were opportunities for Alibaba to showcase its latest innovations in getting people to spend more heedlessly. The big themes this year: green logistics, eco-friendly products and consuming “with care.”,阐释了双十一的产生与发展,全文结合时代背景,从经济学角度辩证分析了购物风潮以及电商平台目的转变的原因。
由此可见,外报外刊区别于很多其他的读物,包含信息量大,信息具有时效性,表达地道,能够有效提高思辨能力。
三.怎样阅读外报外刊?
大部分人读外刊都会遇到读不懂的情况,也有很多人最终放弃阅读。读不懂最主要的原因来自大量的不认识的生词、熟词生义、长难句,习语和表达习惯。还有一些涉及文化背景的典故、用语,但这一块占的比例并不大,比如,在《经济学人》中Books and Arts这个版块介绍书籍的时候会经常涉及到文化背景,其他版块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就少很多。
正常来说,如果读一页材料,有超过10%的陌生词就会让人失去阅读的乐趣。如果更多,就会有严重的挫败感,所以,很多人坚持不住,但这是正常的,所以第一步要根据自己本身的水平以及学习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报刊阅读。《经济学人》的定位并非传统新闻媒体,而是专注于当下形势分析和未来趋势洞察,其读者定位多为高收入、富有独立见解和批判精神的社会精英。杂志文章往往不署名,且立场鲜明,不偏不倚。相較于其他外语媒体,《经济学人》视角更广,态度更客观。媒体业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你想知道世界正在发生什么,请读《纽约时报》;如果你想知道世界出了什么毛病,请读《卫报》;如果你想知道世界马上要发生什么,请读《经济学人》。一般来说,越严肃的报刊难度越高,所以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外刊,也要广泛阅读一些兴趣之外的文章,不断扩充词汇量。
在阅读过程中也要注重精读和泛读的结合。拿到一篇文章,先泛读一遍,知道大致意思,然后借用词典或翻译工具,一句一句地细化吸收,之后要把词组记下来,以备后来复习。例如:committed to advancing gender equality 致力于促进性别平等 bequeath sth to sb(尤指死后)将(工作成果、知识等)留下(给后人享用或处理)Be on to something 对(重大发现)有头绪;意识到重要性Through the prism of...从......的角度来看;从...方面。一定要注意见到生疏的名词,要查找资料,弄清楚,搞明白。比如,文章中介绍“以牙还牙的族群宿怨让中东和萨赫勒地区血流成河。”我就查“中东”和“萨赫勒地区”,就要看看这些地方在哪儿?这样不仅仅学会了语言点,拓展知识,并且扩充单词量,为之后的阅读打下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算是真正啃完一篇文章,吃透一篇文章。当然这样读完一篇文章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也不可能每篇文章都这样吃一遍,所以在保持一定精读的频率上,对其他的文章进行泛读。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
外刊总会存在大量的专业术语、特殊表达、国外文化背景等我们难以理解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必须是在大量的阅读中记录并反复记忆,才能化为己有无论是否为外刊阅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可以养成一个及时记录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复盘自己的近况,对职场工作、生活、学习都是一个不错的习惯。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外报外刊是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优质资源,是对英语教材的有效补充,更是对他们思辨能力培养的极大帮助。报刊阅读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时效性。学生对世界热点问题是有所关注的,尤其是与其自身联系更紧密的事件。报刊阅读中的遣词造句,作者的观点,文章背后的意识形态等方面去分析,让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去了解中国,了解自身,并且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
参考文献:
[1] 曲研,吉林工商学院,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2014(12)
[2] The Economist 2021年10.30 期,Books&arts 板块 Earthy Delights
[3] The Economist 2021年 9.18期, Down the rabbit hole
[4] The New Tork Times, A Chastened Alibaba Tones Down Its Singles Day Retail Bonan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