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叶圣陶先生在其教育思想中提出语文教育最终目的为: 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 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以认为 “自能”是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自能作文教学过程中以 “厚积”为基础,即自能地积累素材,为写作奠定基础; 以 “想写”为关键,学会临摹、迁移和感悟;以 “乐写”为指向,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学生进行创意教学。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发挥自主能动性,养成乐写、善写的自能作文习惯,最终指向自能学习语文。
【关键词】小学生;自能作文;教学价值;实践路径
一、自能作文的概念及教学价值
(一)“自能作文”的概念
叶圣陶先生曾提出:“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1]所谓“自能”便是指“自觉能动”,“自能作文”是指学生无需他人指导,通过有步骤的训练,能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而若想实现“自能作文”,便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练习写作,积累素材,厚积薄发,最终达到“想写”和“乐写”的目标。
(二)“自能作文的教学价值”
1、让学生爱上写作,唤醒写作动机
自能作文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诉求,从而形成写作热情和写作自信,达到“我手写我心”的状态。区别于传统作文的教学方式,自能作文要求教师以体验感悟、开展活动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创作内驱力,同时,教师要实现自身的角色转变,由教师主导转向学生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不再畏惧写作,而是勤于动笔,爱上写作,养成积极主动、自能探究的写作习惯,提升自能学习、自我教育的写作能力。
2、让学生善于创作,融入生活体验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只有不断扩大学生的生活外延,开拓学生的视野,才能积累优质的写作素材,让学生于现实生活中挖掘写作的“兴奋点”。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由課内走向课外,由课堂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并通过一系列的洗练、内化,将生活素材化作写作素材,让作文更具烟火气息。
二、自能作文的实践路径
(一)“厚积”为基础
小学语文教材选取的文章,文质好,鉴赏性强,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做批注和记录读后感的习惯,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多摘抄,多鉴赏,多积累,养成随笔的习惯,为日后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还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收集学生的作品,互相品评、鉴赏,充分展现学生个人的写作优势,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第六单元的内容时,该单元的所有文章都关于“景物”,《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镇》和《美丽的小兴安岭》等文章中都有大量景物描写的美句,但教材现有的词句数量还无法真正满足小学生的阅读需求,扩充小学生的词句储备,丰富小学生的写作素材。因此,教师一定要合理规划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学生营造健康良性的课外阅读氛围。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寻找有关“景物”的图片和美文,加深学生对“景物”的认知,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去积极搜集素材,汲取素材中的精华点和闪光点,培养学生热爱观察、用心感悟、勤加练笔的习惯,为日后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想写”为关键
1、学会临摹,消除畏难情绪
自能作文首先追求的是学生的写作想法如泉涌般“井喷”,不拘泥于外在形式,自由地表达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小学生在写作阶段首要面对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写什么”和“不知道怎么写”,若想解决这两个教学难点,教师可带领学生从“临摹”开始,尝试着仿写课文中的片段,在“相似”中体验写作的乐趣,这就为学生的作文写作提供了一根“拐杖”,属于“扶”的阶段,既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又为作文的起步教学提供稳固的台阶。在学生多次仿写,已经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形成写作习惯后,就到了“放”的阶段。这是自能作文实践的第一步,也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学理念。
2、迁移练笔,展开丰富想象
学生做到熟练模仿教材中的片段后,下一步就是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将口语表达转化为书面表达,在仿写的过程中扩充词汇量,养成连贯的书面表达习惯,迁移整合良好的写作方法。如在教学《秋姑娘的信》时,我问学生们:“等到寒冷的冬天过去后,美丽的春姑娘就悄悄地来了。她摘下头上的迎春花瓣,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她会给哪些好朋友写信呢?信上又会说什么呢?”这样的训练不仅锻炼了学生说话的能力,还激发了学生对习作的热情,让学生们在充满欢乐和童趣的气氛中实现迁移练笔。又如在教学《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分析老班长在生命垂危时嘱咐三个小战士“一定要走出草地……”一段话中的省略号,启发学生想象:老班长下面还可能讲些什么?这样引起学生大胆想象,各抒己见,增强创造性思维能力,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领会写作的方法,学会迁移,自能作文便会水到渠成。
3、感悟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小学习作最重要的在于感悟生活,流露真情实感,只有对生活拥有一定的积累和感悟,才能在写作中选取动人的生活细节,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教师要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养成体验并感悟生活的习惯,提高学生感悟生活、记录生活的能力,可以用日记的形式来记录下日常碎片化的生活,鼓励学生表达内心真实感受,酣畅淋漓地徜徉在写作的世界。
(三)“乐写”为指向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要想“从玩中学”,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教师可根据写作要求设计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例如,在讲解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大要素时,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设计一个“错位游戏”,让学生们分别在纸条上写下时间、地点、谁以及正在做什么事,写完后将纸条放入与四要素相对应的纸箱内,再分别从纸箱内选取四个纸条组合成一句完整的话,结果将会非常生动有趣,以游戏的形式令小学生对四要素有了深刻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2、对学生开展创意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中,观念陈旧,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想对学生开展创意教学,需要教师全面转变教学观念,量体裁衣,依据学生们的特点来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同时还要提升自身的知识技能和教学水平,打造合理高效的全新课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配合新鲜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现实情况展开创意教学。例如,针对小学阶段的“看图写作”板块,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呈现与写作主题相关的图文或影像,让学生们借助图文或影像来领悟主题并拓展自己的写作素材。学生们有灵感、有感悟、有素材,自能作文也就不在话下。
三、结语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自能作文”训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审题、立意、构思、选材、动笔、修改等独立写作的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了学生的自能作文意识。作为教师应当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稳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做好谋篇布局,建立“临摹——迁移——感悟”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踏实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助力于小学生自能作文能力的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77.
作者简介
樊锐(1996.11.19),女,汉族,籍贯:湖北十堰人,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学科语文,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