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琴梅
摘要:近日,教育行政部门贯彻“双减”政策的工作精神和要求,从而尽可能减轻学生的日益加重的课程和作业负担,小学数学教师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标准,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系统性地合理安排课内外的学习活动。机械性、繁杂的作业形式已经逐渐成为学生一个负担,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极为不利,可能会导致学生的求知欲、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受到挫败。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通过创新作业形式改善这一情况。本文主要就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如何进行小学作业设计。
关键词:双减政策 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
引言: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作业。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形式,它既能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已学知识,又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并且还是教师和家长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依据。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学生的作业有效且轻松,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要使作业的布置为教学活动服务,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服务,并且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
一、更新教学观念与作业布置观念
作业是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但是目前部分教师在对作业的创新设计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作业内容繁杂且枯燥无味,形式单一、教师对作业的评价缺乏针对性等,这种现象对于学生数学的学习的有效性极为不利。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正确地认识作业改革,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有效作业布置的方法及策略,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数学学习方法,发展数学逻辑思维,提高数学问题综合解决能力。[1]
比如: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学方法创新的相关讲座,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教学方式以及作业内容多样化、现代化,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以及信息化平台实现作业完成途径的多元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注重趣味性作业的布置
興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学生如果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征,为学生设计新颖有趣的数学作业,从而激发学生的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趣味性浓厚的作业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尝试完成该作业,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往往会促使学生产生创新的灵感和想法,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相对来说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对于新鲜有趣的事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基于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决定了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形式要注重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以达到教学效果。通过新颖的趣味性作业的布置,以新颖的事物和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学生的数学作业的完成带来新的气息,促使作业形式多样化,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2]
比如:教师在完成“加与减”的教学活动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算一算教室里的桌椅”,引导学生尝试算一算班级里的桌椅一共有多少个、男生加女生一共多少人等与实际相关的问题,把课内知识应用于实际,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实际作业设计时,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展开游戏作业,将作业以游戏的形式布置给学生。
三、注意作业的情境性
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发展不成熟,相对来说好奇心、求知欲比较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注重作业的情境性,情境性较强、与实际生活关系密切的通常情况下可以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还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地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让学生在理论加实际的作业中巩固知识,不断激发学习的欲望。作业内容情境性,有利于激活学生创新的火花。
比如:教师在教学完“方向与位置”一课后,可以结合实际设计一道辨别题如“说明你与同桌、前后桌的位置关系”,让学生通过对周围的观察与所学知识相结合,使得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情境关系中,既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给学生布置这些既带有趣味性又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作业,将数学学习融入生活情境中,使得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可以掌握位置关系知识和技能,又能够将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课和数学作业不再是单一枯燥的,而是充满乐趣的。
四、结语
总而言之,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注重引导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积累做题方法、学习方式等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借助数学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的数学作业,不但有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巩固练习之中丰富对数学的认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最终实现学生的高效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裴雅兰.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1(32):61-62.
[2]孔繁晶.控量减负,创新增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1(08):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