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特殊教育专科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
——以F省Z校为例

2021-01-19 08:47王先达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专科生特教维度

王先达,焦 静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福建福州 350007)

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特殊教育教师的发展与培养,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 年)》提出要加强专业化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培养质量[1]。福建省为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制定了《福建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提出扩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规模,健全教师培训体系,提高专业化水平[2]。

已有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程度不高,人才流失问题比较严重[3]。其中在正规学前教育机构如幼儿园、早教中心等工作的特教老师就更少了。了解学生的专业认同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础。专业认同与大学生的主动学习呈正相关,专业认同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4]。分析近年相关研究发现,已有专业认同研究从专业来看主要集中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对学前特殊教育研究较少,就研究层次来看,以本科生研究为主,对专科层次的研究较少。F 省Z 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主要以培养学前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专科生为主,该校以百年学前教师教育办学历史的优势为基础,结合特教专业的社会需求调研,将人才培养定位在学前教育阶段(以0-6 岁儿童为主要对象的单位如幼儿园为主要就业单位)的复合型学前特殊教育师资,基于此,本研究结合教育部2019 年发布的特殊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以Z 校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专业认同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持续改进。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Z校所有在读特殊教育专业专科生为被试,共计108 人。利用网络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108 份,回收有效问卷108 份,被试基本情况见表1。

2.2 研究方法及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问卷主要借鉴官春兰、王雁编制的《特教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根据大专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原问卷中的部分语言表述进行了调整。问卷包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包括价值和发展认同、教学认同、情感认同、专业投入、职业认同五个维度。问卷采用5 级评分,得分越低专业认同越高,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表1 被试基本情况

3 调查结果

3.1 学前特殊教育专科生专业认同现状

研究结果显示,被试在价值和发展认同维度的平均分为2.014,情感认同维度为2.040,教学认同维度为2.332,职业认同维度为2.574,专业投入维度为2.595,得分介于2-3之间,可知F 省Z 校的专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在5 个维度中,价值和发展认同最高,其次依次为情感认同、教学认同、职业认同,专业投入最低。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被试专业认同各维度得分

3.2 学前特殊教育专科生专业认同在性别上的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分析性别在各个维度上的差异性,从下表可以看出,不同性别样本在价值和发展认同、情感认同、教学认同、职业认同、专业投入均未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在各个维度上的差异(n=108)

3.3 学前特殊教育专科生专业认同在生源地上的差异

生源地在专业认同上差异不显著。具体到各子维度,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的被试在价值和发展认同、情感认同、教学认同、职业认同、专业投入五个维度上均未有显著差异。具体见表4。

表4 不同生源地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在各个维度上的差异(n=108)

3.4 学前特殊教育专科生专业认同在年级上的差异

不同年级学生在专业认同上存在差异,具体到各维度结果不同。不同年级学生在教学认同、职业认同上无显著差异,而在价值和发展认同、专业投入上的差异极其显著,在情感认同上差异显著,结果显示:价值和发展认同、情感认同和专业投入三个维度专业认同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大三、大二、大一,具体见表5。

表5 不同年级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在各个维度上的差异(n=108)

4 分析与讨论

4.1 学前特殊教育专科生基本情况分析

在本次调查的108 份问卷中,在性别上,女生占比96%,男生3%,男女比例为1:26。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第一,不当职业价值观的影响。社会大众对学前教育阶段的职业定位有严重的性别倾向,对学前特殊教育职业的定位多为女教师,认为女生在性格上比男生更细心、有耐心,能更好地照顾、教育学前阶段的儿童。第二,受经济效益的影响。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女生在择业的时候倾向于稳定的工作,男生倾向于挑战性大、收益更多的职业。该专业以幼儿园教师、早教机构康复教师为主要就业岗位,这些岗位教师工资普遍不高,对在大城市要成家立业的男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直接影响其专业的选择。在生源地上,农村生源所占比例较大,约77.78%,在访谈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家庭情况一般,收入较低,这一结果与徐帅[5]等人的调查结果相一致,这可能是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农村生源的学生会考虑学业成本,尽量避开高花费的专业,对于特殊教育的冷门、辛苦程度等考虑较少。

4.2 学前特殊教育专科生总体认同水平的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F 省Z 校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与本科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相差不多,与之前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6-7]。从研究的维度来说,价值和发展认同、情感认同较高,其次是教学认同,职业认同、专业投入最低。

4.2.1 价值和发展认同、情感认同较高的原因分析

一是政策的导向。近年来政府陆续提出了在工资、表彰奖励等方面向特殊教育教师倾斜的政策。国家层面的关注让大家对特殊教育的价值、发展前景有了积极的认同。二是教师的正确引导。在该校百年学前办学历史的熏陶下,在专业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不断学习、实践,在与孩子接触的过程中逐渐明白特殊教育在促进特殊儿童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明白特教教师于特殊儿童而言的巨大意义,从而形成尊重特殊儿童、正确定位特殊教育专业的正确认知。

4.2.2 教学认同较低的原因分析

首先,人才培养定位、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岗位匹配度有待完善。在访谈的过程中了解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为学前特殊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对的群体是学前教育阶段的特殊儿童。但具体培养的是面向特殊学校的特殊教育教师还是面向特教机构的教育康复师,由于是新办专业,尚没有明确的定位,还处在摸索当中。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是各科教学法,而毕业后就业选择的却是学前教育阶段的特教机构,从事康复训练工作,就会出现所学与所用无法对接的问题。其次,特殊教育专业技能类课程设置相对较少,实操类课程受实践基地制约较大。学校开设实操性课程较少,部分实操内容安排为下特殊教育实践基地(既有公办的特殊学校,也有民办的特教康复机构)的实习项目,但是因为儿童自身的特殊性,实践基地较少安排实习老师上手操作,还是以见习、观摩为主,影响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学习。另外,作为一个新办专业,专业师资较薄弱,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经验不足。此外,教材的可选择性较少,适配度低。目前市面上的特殊教育教材较少,主要以本科层次为主,对于专科层次的书目比较少,针对学前特殊教育专科层面的教材则更少。

4.2.3 职业认同和专业投入最低的原因分析

职业认同较低的原因有:第一,工作枯燥,成就感低。在选择专业前与特殊儿童接触较少,但是在之后的实习、见习中会发现,教育特殊儿童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并且在短时间内效果不明显[8]。在见习与实习过程中,经常一个知识点反复讲解几周儿童仍然没有掌握,导致学生难以产生成就感。儿童各种问题行为的出现也常常让学生手足无措。第二,大众的偏见。访谈发现有的学生最终决定不从事特殊教育教师行业的原因是受周边亲人、朋友的影响。很多人对特殊教育不了解,觉得特殊教育教师教的是“傻子”、“智障”,认为只有学习不好的、成绩差的学生才会当特教教师,这些不正确的观念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第三,就业渠道狭窄,公办学校编制较少。特教学生目前面临的就业问题也较多,如大多数特教学校要求报考的学生要具备本科学历(全日制),另外大多数幼儿园在招聘教师时没有将特殊教育专业列为报名专业范围,很多地方教育局对Z校开设这个专业不了解,出现幼儿园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才能报考的尴尬境地,其实幼儿园很需要学前特殊教育师资。

专业投入受学生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多方面的影响,从部分访谈的学生来看,有的学生一方面受自身职业规划不清晰的影响,学习只是机械的跟随老师,老师讲什么听什么,没有学习的侧重点。另一方面,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完善、特殊教育专业教学资源较缺乏也间接的影响其专业投入。

4.3 性别对学前特殊教育专科生专业认同影响的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在各个维度上都不存在明显差异,这与以往研究中发现的性别对专业认同具有显著影响不一致[9]。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一是受研究对象人数的影响,此次问卷调查中,男生所占比例较少,仅为3%,可能会影响性别差异的调查结果。二是实践基地的良好反馈。实习学校表示很欢迎男老师的到来,因为男老师在处理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行为如攻击性行为时,表现出比女老师更大的优势。这些良好的反馈让男老师感觉自己的专业得到了认可,同时也促使他们在专业学习上更加努力。

4.4 生源地对学前特殊教育专科生专业认同影响的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生源地在各个维度上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说明学前特殊教育专科生的专业认同度受生源地的影响较小。专业认同感的形成主要还是依赖学校的培养、社会的影响以及自身的要求。部分同学表示,自己对于专业的认识和思考主要是在进入学校,接触这个专业以后才逐渐形成的,在报考专业之前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4.5 不同年级对学前特殊教育专科生专业认同影响的分析

研究表明,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认同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不同年级在情感认同、专业投入、价值和发展认同三个维度呈现显著性差异。在这三个维度上专业认同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大三、大一、大二。

首先,大三的专业认同度最高。经过三年的专业学习,让大三学生对特殊教育有了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能够理性的看待特殊教育。对于自己将来工作的定位更加明确,能够针对性的进行专业学习,投入较大的精力。其次是大一,大一阶段主要以文化通识和学前教育专业类课程为主,特殊教育的专业课程比较少,下园的实践中以观摩为主,没有太过强烈的认同或不认同。大二的专业认同度最低,可能的原因是大二阶段开始大量学习特殊教育专业课程,对特殊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还不深入,自己也在尝试着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但是由于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大二阶段的学生专业认同受到环境和自身感受的影响最大。

5 建议

从整体来看,我国对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始于2010年,相对于其他专业的专业认同研究来看,文献数量少,研究时间晚,主要集中于近几年,远远落后于对其他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10]。即便现有特殊教育的专业认同研究,也以本科办学层次的特殊教育专业研究居多,而尚无专门针对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特教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深入研究。从已有文献来看,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低于常见的几个专业如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小学语文等专业。针对Z 校学前特殊教育专科生专业认同的现状,结合同类开办特殊教育专业的专科学校,本研究从学校、学生和社会层面提出以下可行性建议。

5.1 学校层面

5.1.1 明确特教教师定位,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由上述研究结果分析可知,该校存在培养定位模糊的问题。目前特教教师的培养方向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教育教师方向,主要从事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另一种为教育康复方向,主要就业去向是学前儿童康复类机构。虽然都为特殊教育,但是定位不同,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实习安排和就业方向却相差很大。所以,学校的第一要务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对学前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进行明确定位,在首届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更有针对性的学前特殊教育教师。

5.1.2 摆脱课程设置理论化,凸显课程实用性

摆脱课程理论化,突出实践性的价值取向。调整课程设置,立足一线教学需要、学生兴趣,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删除不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在注重学前教育知识、特殊教育知识的同时,注重加入特殊教育方面的实用性课程,如:增设自闭症儿童的干预、特殊儿童班级管理、沟通与合作等课程。凸显特教课程的实用性,以便更好地满足特教岗位的工作需求。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和优化,凸显特殊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

5.1.3 扩充师资力量,促进人才培养

强大的师资力量是顺利开展教育教学的保障,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此次调查显示,学生对于学校专业教师整体比较满意,但是反馈学校师资力量较薄弱。学校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扩充师资力量,一方面可以积极引进特殊教育方面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可以邀请校外特教专家或一线有经验教师定期开展讲座,让学生了解专业的最新理论,学习一线名师的教学经验。该校通过招聘老师公开录用从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三位硕士,同时依托学前教育专业优势,配置了学前教育专业省级带头人、学前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和教研室主任构成的师资队伍,同时外聘特殊教育专业老师参与专业授课和实训指导。

5.1.4 加强专业导航,稳固专业思想

学校应发挥百年学前教师教育办学历史的优势,将在学前教育专业上的办学积淀迁移到特殊教育专业,邀请优秀校友到学校宣讲、让特殊教育专业学生通过下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有更全面的了解,逐步树立愿意去幼儿园工作的职业理想。同时结合特殊教育专业一年级学生每周到幼儿园进行教育见习的机会,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孩子,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平时学校还可以指导学生到特教实践基地开展专业实践、社会志愿者活动、团日党日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爱心,稳固专业思想,让更多的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特殊教育行业的工作。

5.2 学生层面

5.2.1 明晰就业方向,制定职业规划

在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并非自愿,有个别同学甚至对特殊教育一无所知。基于此,学生入学后要尽快调整自己,通过教师、学姐、学长尽快了解特殊教育,在对自己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好学习和职业规划。班主任或专业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特殊教育专业学生或已经毕业学生的发展规划范例,引导他们做好科学的职业规划。

5.2.2 主动投身专业学习,提升专业综合素质

调查中发现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认同感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不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由于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在下园实践工作中受阻,难以体现成就感,没有成就感又反过来导致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形成了恶性循环。这就要求学生要打破恶性循坏,从调整自己开始,主动投身学习,多阅读相关书籍,多投身社会实践参,提升专业综合素质。

5.3 社会层面

5.3.1 加强思想宣传,营造良好就业氛围

传统价值观认为特殊教育教师就是教聋哑儿童,不需要多高的学历,甚至觉得随便是谁都可以教他们。这种周围人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就业。如果周围人对特殊教育持支持的态度,学生会坚定自己的专业选择,更有信心、有动力的进行学习。反之,则让特殊教育学生有巨大的精神压力,消极学习,甚至在毕业时会转专业到其他领域。因此,政府应利用媒体、网络等多种手段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宣传,引导大众正确认识特殊群体、接纳特殊群体,树立正确的特殊教育观念。

5.3.2 加大政策支持,拓展学前特教就业渠道

就业率是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保障学生职业前景的良好发展是促进学生专业认同的重要举措。在现实情况中,关于特殊教育教师的招聘,学校对学历的要求多为本科,部分地区教育局在报考条件中设置了一条“需具备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事实上从2014年全国就没有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资格证。关于公办幼儿园教师的招聘,在报考条件中没有将特殊教育划分在所属招聘范围之内。这些招聘要求的设置,限制了学生的报考资格,将专科层次的学前特殊教育学生拒之门外,学生感觉学习了三年的专业没有用武之地,降低了对特教专业的认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因此,政府教育部门应从实际出发,拟定符合当地学前特殊教育招聘的相关要求,如调整公办特殊学校招聘录用教师的学历要求、将特殊教育专业纳入公办幼儿园教师招聘的专业范围等,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害怕将来就业“无门”而排斥特殊教育专业。相反,这样吸引更多的学生认同特殊教育专业、选择特殊教育专业、加入到特殊教育教师的队伍中来。

猜你喜欢
专科生特教维度
“南京特教师范招待所”饭盆
一只普通的食堂饭盆与一段独特的特教历史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做好特教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同样的阳光雨露——特教教师践行者
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与五年制专科生的差异比较研究
技能赛事对专科生素质提升的效果分析——以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为例
医学专科生基层就业状况调查与促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