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崇勇,多 兰,赵 红,李淑莲
(1.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四平 136099;2.吉林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吉林四平 136099)
儿童的社会行为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社会行为包括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两大类型,反社会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反面。在反社会行为中,攻击行为在儿童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最为常见[1]273-285。国内外学者对攻击行为的界定大致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强调攻击的生物学意义,如攻击是一种导致对方逃跑或给对方造成伤害的行为模式[2]301-317,这些行为模式常包含动作、表情、语言等,对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3]337-357。第二类定义着眼于攻击的有意性与目的性,即攻击发生的前提条件。如攻击是一种以直接伤害特定他人为目标的行为[4]1-2。第三类定义强调攻击行为所造成的伤害性结果。如攻击是指导致另一个体受到伤害的行为[3]327-365,是作为观察者社会判断的结果而应用于特定的行为和伤害的模式[5]232-276。第四类定义强调攻击行为的社会判断标准与依据。如攻击是人们根据行为者和行为特性而对伤害性行为做出的一种判断[6]1-5。上述定义都是从某一角度、某一侧面揭示了攻击性行为的某种重要特征,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有的定义把一些非攻击性行为归为攻击性行为的范畴,从而把攻击概念的外延扩大化了[2]301-317。国内心理学家俞国良与辛自强认为,要把攻击界定清楚应考虑以下四点:(1)攻击的重要前提是有伤害他人的主观意图;(2)攻击是一种外显行为;(3)攻击是指向有生命个体的行为;(4)攻击所指向的对象在知晓的情况下通常有避免伤害的动机[7]237-241。巴龙和理查森(Baron&Richardson)认为,攻击是以伤害某个想逃避此种伤害的个体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8]。该定义基本涵盖了上述四点,因此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认可[9]529-530,[10]344-346。本研究也采纳该界定。
美国心理学家哈土普(Hartup)根据攻击的动机不同,把幼儿攻击性行为分为工具性攻击与敌意性攻击[3]357-365。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攻击行为表现有所不同。苏杰发现,低龄幼儿更多地采用工具性攻击,但随着年龄增长,工具性攻击逐渐减少,而敌意性和报复性攻击逐渐增多[11]3-4。根据所借助的中介物不同,攻击行为还可以分为直接攻击与间接攻击,直接攻击又分为身体攻击与言语攻击[12]4-5。其中,身体攻击是借助于自己身体直接击打对方,言语攻击是借助于自己的言语攻击对方;间接攻击是借助于外力或第三方攻击对方。克里克(Crick)和格瑞匹特(Grotpeter)发现了之前被人们忽略的一种比较隐蔽的攻击行为即关系攻击[13]。所谓关系攻击是以伤害他人为目的,故意操纵或破坏他人的同伴关系,如游戏中排斥、造谣、挑拨离间等。克里克后来把身体攻击与言语攻击合并为外部攻击。已有研究证实,幼儿的关系攻击与外部攻击具有明显的区分,国外很多研究使用这种分类法[12]4-5。本研究也采用这种分类法。
近些年来,学者们比较关注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与后果。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儿童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不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同时也是儿童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1]273-285。国外有学者发现,儿童攻击性行为除了消极影响之外,也存在积极性的一面。如攻击性行为在自我保护、生存甚至个体发展方面具有适应的价值[14][15]112-120,能教会儿童们如何解决争端和异议,促进其社会认知的发展[16],成为吸引同伴注意的方式,并在同伴们心中留下强健、坚韧的印象[17]。虽然幼儿攻击性行为可能会存在一些积极意义,但总体来说,在当前的国内文化背景下,它毕竟是一种不为社会所提倡与鼓励的行为,近年来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有必要进一步加大研究的力度和深度。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前儿童的父母,应注重从家庭这一微观环境中寻找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以便降低或预防幼儿攻击性行为,这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将具有重大意义。
影响攻击的因素有很多,一般分为个体因素与外部因素[7]253-261。其中,个体因素主要指某种特质,如人格、社会认知、自我控制能力等。外部因素又可以分为直接导致攻击行为的外部因素(如挫折、他人的挑衅、外在的诱因等)与对攻击有影响的背景因素(如气温、家庭环境、暴力性的大众传媒与游戏等)。在背景因素中,家庭是儿童最基本的生活和社会化场所,儿童早期的攻击性行为与各种家庭因素密切相关[18]1-4;家庭能支持亲子关系的发展,而后者是儿童重要的保护性因素之一[19]3-15。还有研究发现,良好的亲子关系能显著预测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亲子关系好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20];亲子关系的亲密度越差,则冲突性更高[21];民主型的家庭养育方式能降低学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22]。国外也有研究发现,拥有高质量亲子关系与父母情感支持的儿童,感受到的压力、焦虑、抑郁水平较低[23-24];儿童获得的母亲情感支持越多,问题行为则越少[25];父母的支持系统对孩子能起到保护作用,可以缓解压力对行为适应带来的消极影响[26];个体与父母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情绪是预测儿童适应结果的关键因素[27]。值得注意的是,在家庭生活中如果儿童经常受到父母不当或严厉的批评与训斥,常常会使儿童产生并积累烦恼、沮丧、痛苦等消极情绪,这不利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28]。综上所述,已有一些研究能够预示亲子关系与儿童攻击性行为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密切的关系,但目前还少有研究直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梳理以往攻击性行为的相关研究,总体来看,对于儿童与青少年阶段攻击性的研究较为深入,主要集中在攻击性的含义、特点、分类、后果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而关于幼儿阶段的攻击性行为发展状况以及家庭因素与幼儿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略显不足。另外,以往关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少量研究中,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以自然观察法为主。观察法虽然比较适合幼儿的心理研究,但观察法也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与不足,如研究者处于被动地位,有时难以观察到研究所需要的行为;所观察到的一般只是幼儿的外部行为,而对于产生这种行为的内部原因及其因果关系难以确定,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等。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采用家长与教师报告的测量法,着重考察幼儿亲子关系与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其内部差异,并拟以亲子关系为自变量,以攻击性行为为因变量,进一步考察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本研究的假设是:幼儿的亲子关系与攻击性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并且表现出性别差异;幼儿的亲子关系可以负向预测其攻击性行为,幼儿的亲子关系在对其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上存在一定的年龄与性别差异。
选取东北某省C市两所公办幼儿园的幼儿为研究对象,每所幼儿园随机选取小、中、大各1 个班,共计6 个班。总计发放190 份问卷,收回184份,回收率为96.84%;剔除无效问卷4 份,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为97.83%。其中,男孩95 人,女孩85 人;四岁53 人,五岁59 人,六岁68人;幼儿年龄跨度为4~6 周岁,平均年龄为4.57±1.02 周岁。所有被试均为汉族,家庭收入水平为中等。因本研究的问卷调查属于书面调查,对被试的知识文化水平有一定的要求,而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所以本研究的实际调查对象为幼儿的家长与教师。要求家长必须与幼儿长期在一起生活,教师接触孩子的时间长达半年以上,以便确保家长与教师对幼儿有全面而细致的了解。家长、教师均与幼儿所在班级一一对应。
1.幼儿攻击性行为调查表
采用梅里尔(Merrell)等人编制的学前和幼儿园行为量表(PKBS)中的外部攻击与关系攻击部分调查幼儿攻击性行为现状。每个分量表各5个题项,共有10 个题项。其中,外部攻击指利用身体或动作直接对被攻击者实施的攻击性行为,如“推或挤周边的小朋友”、“容易咬人、打人或伤害别人”等。关系攻击指借助于第三方间接对他人的人际关系实施攻击,如“为了让其他小朋友不喜欢一个人,就传播谣言,在背后说这个人坏话”、“在做游戏或活动时,总是设法不让一些人加入自己的组”等。量表采用李克特(Likert)5 点计分,得分越高,表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越强。总量表克隆巴赫α 系数为0.86,分量表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1,0.79。
2.亲子关系量表
采用由皮安塔(Pianta)编制[29]、张晓等人修订[30]的亲子关系量表调查幼儿亲子关系现状。该量表共计22个题项,包括亲密性和冲突性两个分量表。其中,亲密性分量表10 个题项,主要测查幼儿与家长之间的关爱与亲密程度,如“我和孩子之间感情深厚、温暖”、“我的孩子高度评价和我之间的关系”等。冲突性分量表12 个题项,主要测查幼儿与家长之间的对立与不一致程度,如“当我花时间在别的孩子身上时,我的孩子表现出受伤或嫉妒”、“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知道这是漫长而艰难的一天”等。量表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把一些反向计分的题项转化为正向计分之后再计算总分,使得两分量表方向一致。量表得分越高,则亲子关系越好,反之则越差。总量表克隆巴赫α 系数0.89,分量表克隆巴赫α 系数分别为0.79,0.83。
整个测试过程中,除了研究者以外,还另外邀请了5名研究助手共同担任主试。研究助手均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在读的硕士研究生,熟悉学前教育心理学理论并具有相关研究的实践经验。正式施测前研究者对所有的研究助手进行了较为规范的培训,以便让研究助手更好地了解研究内容、测验程序与注意事项等,最终保证对所有的被试均实施标准化的测验。
测试前与幼儿园的主管领导及幼儿家长沟通好,取得其知情同意。为了保证测试环境的一致性,通知参加测试的家长提前半小时来到幼儿园,利用幼儿在室外活动的机会,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内进行团体测试。测试前,由主试宣读统一的指导语。教师则在当天利用空闲时间给自己所教班级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评定,不做亲子关系测量。每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最终得分为家长评分与两位教师评分的算术平均数。
所有测试均采用纸笔形式。整个施测过程大约为15 分钟。测试完成后,当场收回量表,并随机赠送小礼品一份。
采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录入与整理,并进行描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等。
1.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
不同性别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描述性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性别的幼儿攻击性行为得分描述性结果与差异比较
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幼儿在外部攻击、关系攻击维度差异均显著(p<0.01,p<0.05),其中男孩外部攻击得分显著高于女孩,而女孩关系攻击得分显著高于男孩。这表明,男孩的外部攻击强于女孩,而女孩的关系攻击强于男孩。男女孩在攻击总分上的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2.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年龄差异
以年龄为自变量,以攻击性行为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在攻击性行为两维度与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p<0.05)(见表2)。为进一步比较不同年龄幼儿两两之间的差异,我们有必要做进一步的事后比较。
表2 不同年龄的幼儿攻击性行为得分描述性结果与差异比较
事后比较(LSD)表明,四岁组的外部攻击得分显著高于五岁组与六岁组(p<0.01),六岁组的关系攻击得分显著高于五岁组与四岁组(p<0.01),四岁组的攻击总分显著高于五岁组(p<0.01),其他年龄两两之间在攻击两维度与总分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的来看,外部攻击随着年龄增长在减少,而关系攻击却在增多。由此可见,幼儿攻击类型与年龄之间存在交互效应,两种攻击性的发展并不同步。
1.幼儿亲子关系的性别差异
对不同性别幼儿的亲子关系得分进行分析,描述性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性别的幼儿亲子关系得分描述性结果与差异比较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幼儿在亲密性、冲突性两维度与总分上的差异均极显著(p<0.01),其中,女孩得分均显著高于男孩,表明女孩亲子关系在亲密性与冲突性方面均好于男孩。
2.幼儿亲子关系的年龄差异
以年龄为自变量,以亲子关系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在各变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见表4)。为进一步比较不同年龄幼儿两两之间的差异,我们有必要做进一步的事后比较。
表4 不同年龄的幼儿亲子关系得分描述性结果与差异比较
事后比较(LSD)表明,六岁组亲密性得分显著高于四岁组(p<0.05),六岁组、五岁组冲突性与总分均显著高于四岁组(p<0.05,p<0.01),其他年龄两两之间在亲子关系两维度与总分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的来看,幼儿的亲子关系在亲密性与冲突性方面不断发展,即随着年龄增长,幼儿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亲密,而冲突逐渐减少。
表5 幼儿性别、年龄、攻击性行为与亲子关系的皮尔逊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外部攻击呈显著负相关(r=-0.34,p<0.01),与关系攻击、亲子关系两维度及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17~0.27,p值均<0.01或<0.05),与性别、攻击总分相关不显著(p>0.05)。性别与外部攻击呈显著负相关(r=-0.24,p<0.01),与关系攻击、亲子关系两维度及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18~0.28,p 值均<0.01 或<0.05),与攻击总分相关不显著(p>0.05)。幼儿亲子关系与外部攻击及攻击总分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39~-0.60,p值均<0.01),与关系攻击相关不显著(p>0.05)(见表5)。这表明,幼儿亲子关系越好,外部攻击性越弱。
为了进一步探讨幼儿亲子关系与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以亲子关系两维度与总分为预测变量,分别以外部攻击与攻击总分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幼儿亲子关系两维度与总分均能负向预测外部攻击与攻击总分(p<0.01),分别能解释其29%~39%的变异(见表6)。关系攻击因为与亲子关系相关不显著,我们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
表6 幼儿攻击性行为对亲子关系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发现,幼儿攻击性行为表现出性别差异,其中男孩的外部攻击强于女孩,而女孩的关系攻击强于男孩。关于外部攻击的性别差异,与以往的研究较为一致[12]34-35,[31]。首先,一些生理性的原因有可能导致这种差异,即男孩的雄性激素一般高于女孩,导致男孩的外部攻击性高于女孩。有研究发现,一些孩子的母亲在怀孕期间因服用某些药物使孩子的雄性激素变高,从而导致孩子日后攻击性行为的概率增大[32]374-379。其次,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看,男女外部攻击性的差异也有可能和成人对男女儿童不同的社会期望所导致的。例如,父母给男孩的玩具如刀枪、飞机之类通常带有攻击性色彩,而给女孩的玩具如洋娃娃、布偶等不具有攻击性色彩。在一些儿童的教材与读物里,男孩通常是以富有攻击性、有进取之心、有征服能力的勇猛形象出现,而女孩则相反。已有研究表明,关系攻击行为在学前期就已出现[33]173-175。对于关系攻击的性别差异,以往的研究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结果。如钟佑洁等人对幼儿园儿童的调查结果显示,男孩的关系攻击行为多于女孩[34]。莫瑞蒂(Moretti)等人的研究发现,与男孩相比,女孩往往更加关注人际关系问题,她们会做出散布负面新闻、排挤他人等行为,旨在通过破坏其他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来伤害他人[35]27-40。国内学者查抒佚也发现,女孩比男孩表现出更多的关系攻击行为[36]27-29。这与本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这主要是因为女孩在言语上比男孩更有优势,使女孩具备更早实施关系攻击行为的条件。已有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可能与文化背景、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以及幼儿同伴等因素有关。我们期待更多的进一步研究,从众多差异性结果中找出共同的规律,以便更加准确地评估幼儿关系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还发现,幼儿攻击性发展呈现出年龄与攻击类型上的交互效应,即随着幼儿年龄的不断增长,外部攻击逐渐减少,而关系攻击逐渐增多,两种攻击性的发展并不同步。这与以往的研究是一致的[37]239-244。这一方面可能和幼儿的言语发展水平与行为控制力有一定的关系。对于3~4岁的幼儿来说,言语表达水平有限,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力也比较低,支配欲强,共情能力较差,当他们遭到侵犯时,往往是直接以身体发出攻击;而到了5~6岁以后,幼儿的言语表达水平已经有所进步,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力也有所发展,于是,他们在与同伴交往中的身体攻击行为逐渐下降,在人际冲突中更多地使用言语攻击,或借助于第三方力量攻击他人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这还可能和攻击发生的原因有关系。3~4岁的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往往是为了争夺玩具、食品、物品等其他资源,攻击的方式以咬人、抓人、打人、踢人、推人、拽拉等居多;而5~6岁的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往往是由于受到孤立、排挤、嫉妒、羞辱等心理方面的原因,所以他们常常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采用关系攻击的方式进行回击或报复。值得注意的是,5~6岁高龄幼儿虽然以关系攻击为主,但一旦爆发身体的攻击行为,通常很激烈,并且伴随有强烈的敌意[7]249-251。
本次调查发现,幼儿亲子关系也表现出性别差异,其中女孩在亲密性、冲突性方面均好于男孩。这与以往的研究基本一致[38]21-22。一般来说,当孩子出生以后,父母就会对不同性别的孩子抱以不同的期望,如要求男孩子勇敢、坚强、独立等,要求女孩子文静、听话、乖巧等[39]。在这种不同社会期待的驱使下,父母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对待女孩的态度通常较为宽容,大多采取言语劝说的方式,而对待男孩的宽容性较低,更多地采用责备、体罚等方式。长此以往,就使得男孩与父母的亲密性较差,冲突性更多,而女孩与父母的关系更加亲密,冲突性较少。本次调查还发现,幼儿的亲子关系在亲密性与冲突性方面不断发展,随着年龄增长,幼儿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亲密,而冲突在减少。对于3~4岁的幼儿来说,调皮好动,自制力比较弱,对外界较为敏感,情绪不稳定,波动性较大,难以沟通,容易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或错误,导致家长趋于用较为严厉的方法进行控制与干预,从而造成冲突。而5~6 岁的幼儿认知水平较高,容易沟通,自制力较强,情绪较为稳定,家长不需要用严厉的方法进行管教,更趋于用温和的说服教育方式。所以该年龄段的孩子与家长之间表现更为亲密,冲突更少。方晓义等人发现,伴随年龄的增长,儿童与父母冲突的频率和强度呈倒U 型曲线发展[40]。根据这个规律,3~4 岁低龄幼儿与父母冲突的频率与强度可能正好处于波峰,而5~6岁高龄幼儿可能正好处于波谷。
本研究发现,幼儿亲子关系与外部攻击及攻击总分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且前者能负向预测后者。也就是说,幼儿亲子关系越好,其外部攻击性越弱;亲子关系越差,则外部攻击性越强。这与奥利娃(Oliva)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41]。该研究也发现,拥有较好的亲子关系与家长情感支持的儿童攻击性行为也相应地更少。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保护性因素。
就幼儿亲子关系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内在机制来看,可能存在着某些充当中介物的心理特质,即幼儿亲子关系对这些心理特质产生积极影响,而这些心理特质的发展又对攻击性行为产生积极影响。首先,家庭是幼儿早期生活与社会化的场所,如果家长营造轻松、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塑造孩子自信、开朗、阳光的性格,当孩子遇到外部不良刺激时,通常以更加从容、理性的方式加以应对,从而容易遏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如果父母经常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就会给孩子树立错误的榜样,使孩子误认为对他人进行外部攻击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手段,进而习得攻击性行为[32]374-379。有研究发现,消除父母的一些强制行为,遵守一些明确的规范,能降低儿童的攻击性[42];亲子信任与沟通程度越高,越趋于积极应对;亲子疏离程度越高,越趋于消极应对[43]。所以,这里充当中介物的心理特质可能就是应对方式。其次,有研究表明,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更容易建立良好的、满意的同伴关系[44];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个体发展同伴关系的基础。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还能为孩子提供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使幼儿有着更高的自信心与自尊,较少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自觉约束、控制消极行为,使之更受同伴的喜爱,促进同伴关系的发展,从而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45]。所以,同伴关系也有可能充当幼儿亲子关系影响攻击性行为的中介物。以上我们基于以往相关研究,并结合本研究结果,分析了充当亲子关系与幼儿攻击性行为之间关系的两种中介物。当然,可能还存在其他更多的中介变量,这些都期待将来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证实与拓展。
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幼儿亲子关系与关系攻击相关不显著,自然也不能预测关系攻击。这也印证了王婉纯的研究[12]28-30。一方面,这可能与关系攻击本身的性质与特点有关系。关系攻击行为不像外部攻击行为那样外显、直观,而表现出间接、隐蔽的特点。所以,幼儿间即使存在关系攻击行为,也可能没有被教师和家长直接观察到。另一方面,关系攻击毕竟不是十分光彩的行为,即便发生过这种行为,在与家长交流时,幼儿一般不会主动告知家长;如果被家长问到,他们也可能会有所隐瞒。可见,与外部攻击相比,关系攻击更为复杂、内隐,主要取决于幼儿的心理发展和意识水平。针对关系攻击的性质与特点,可能辅之以半结构式访谈或实验等研究方法才能获得更为精确、科学的结果。总之,将来的研究还应结合我国文化背景更加深入地探讨亲子关系及其他变量对幼儿关系攻击的影响,以便明确关系攻击的形成机制。
本研究结果提示,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保护性因素,它有利于减轻或降低幼儿攻击性行为倾向,这对于幼儿教育具有如下的启示。
首先,家长要注意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改变现存的不良教育方式。平时教育幼儿时,要注意遵循民主、平等、理解与尊重的原则,减少对幼儿的批评与惩罚;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幼儿提供非攻击性的好榜样。其次,幼儿阶段是孩子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关键时期,家长不要长时间与幼儿分离,否则容易造成幼儿的“分离焦虑”,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爱的教育。爱不仅是陪伴,而且是高质量的陪伴[46]。即使在一起生活,也要抽出时间多陪伴幼儿,与幼儿一起玩耍、看书、做游戏,给幼儿讲故事,注重与幼儿的心灵沟通。再次,帮助幼儿建构与父母的安全型依恋关系。刘佳的研究发现,亲子依恋能显著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即儿童对父母的依恋程度越高,攻击性行为越低[47]24-25。家长要尊重幼儿的兴趣,根据幼儿的状态、心情来调整自身的行为;对幼儿要有一定的包容性,还要保证这种包容性不会受到自己情绪的影响;要敏感、细腻,重视孩子的感受,灵活把握幼儿的动机与目的,对幼儿发出的信号做出准确的解读,并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总之,作为家长,要深刻认识到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多阅读有关幼儿家庭教育与学前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以便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养方式,降低幼儿攻击性水平,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预防和控制幼儿攻击性行为也不能忽略教师的作用。教师可以说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除父母之外的重要他人,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经常鼓励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充分发挥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加强家园沟通与合作,认真、及时地观察幼儿心理与行为上的变化,特别是关系攻击行为,并做出妥善的处理。
以上我们主要从改善亲子关系的角度提出了预防与控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一些建议与措施。当然,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如果做到多措并举也许能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