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论语》学习策略

2021-01-18 21:39蔡学儿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1期
关键词:论语小学高年级有效策略

蔡学儿

摘要:加强《论语》小学中高年级中的学习研究,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国际学术界对《论语》的研究相对分散,论语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还有很大的空间。将《论语》学习引进小学生的教育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更好地学习文言文。对此,本文对如何将《论语》学习渗透于小学教学中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论语学习;有效策略

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论语》是由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记载了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论语》地位崇高,影响也特别深远,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它对于引导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将《论语》及其优秀精神传授给学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加强小学中高年级《论语》学习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构建教育环境,实现日常渗透

小学生年龄小,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小学生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在班级文化墙上张贴了一些《论语》的名言佳句,例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见义不为,无勇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等,并定期进行更换,学生在课间随时可以诵读,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我还组织学生将这些句子,写成书法作品,进行各小组的交流展示、评优活动,推动学习《论语》活动的开展。

二、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形象理解

在《论语》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缺乏长时间专注力,其对事物的理解多以形象为主。在进《论语》教学时,教师可以营造一个与之相融洽的情境,能带领学生穿越时空,体会其中所蕴涵的哲理。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几句时,我为他们营造一个学生普遍熟悉的“开学典礼”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首先,由老师扮演的“孔子”上台为台下的诸多小学子发表讲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完三句话,看了看每一个学生不解的眼神,显然是不明白“孔子”到底讲了些什么。这时“孔子”笑了笑:“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下面就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吧!”在这种情景的引导下,学生们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又如《论语公冶长第五》中的“颜渊、季路侍……”我先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志向。然后说:“孔夫子这天也和自己的两个弟子谈起了自己的志向,我们来听听,他最得意的弟子颜渊,最勇猛的弟子子路,以及孔子自己,他们的志向分别是什么呢?”在这样的情境中,孩子们仿佛自己也参与到了当时的环境中,学习也就更兴致勃勃。

三、推行亲子阅读,营建共学氛围

家庭是学习教育的合作对象,是实现“论语”学习的有效保障,只有让家长认识到开展“论语”诵读活动的价值,才会有助于更广发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有效地培育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更快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品质,积极健康的三观意识。在实践中,我不仅充分利用了课堂时间进行《论语》教学,还延伸了教学范围,要求学生利用在家空余时间坚持《论语》学习,实现了良好习惯培养。除此之外,我还要求学生自行设计亲子阅读卡,将自己所学的内容、感悟记录下来,和家长一起分享,同时记录家长的学习感想,开展亲子诵读打卡,并集中整理进行统一测评,并对表现优异的家庭给予奖赏,以此鼓舞孩子的阅读热情,让这一行动付诸于实践。通过开展亲子阅读,让学生对这一学习行为有了更高的认识,《论语》学习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许多学习型家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还使我国的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范围得到更好的传承。

四、开展多样活动,唤起学习动力

为使《论语》能真正渗透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并内化到儿童的日常行为中,我积极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积极开展有趣而有效的活动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论语》的积极性。在此期间,我班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活动:1.关于《论语》的知识性竞赛:以阅读《论语》、熟记《论语》为基础,参加知识竞赛。以书面考试为主,让学生背诵并积累大量文学知识。2.讲故事比赛:通过娱乐、演绎等方式,把《论语》和作者联系起来,把它改编成生动的故事讲述出来,还可以以以演绎的形式展示其中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古文化的魅力。3.作文竞赛:在引导学生学习《论语》时,可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已有体验进行再作文编写,以《我与《论语》共发展》、《我的《论语》成长故事》为主题,开展多彩的作文竞赛。4.开展书法绘画赛:书法竞赛形式主要以硬笔书法和毛笔字为主。绘画竞赛是基于对《论语》内容的理解进行创意绘制。5、手抄比赛:以所学的《论语》为题材,组织学生开展手抄大赛,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论语》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良好的生活習惯、坚强的个性、和谐的人格。

结束语:《论语》中精练经典的语句,鲜活真实的场景,寓意深刻的内涵,是学生立德修身的不二选择,也是学习文言文最好的范例,是中华文化的滥觞,是学习的宝贵资源。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文化底蕴,准确有效地把作品的切入点,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渗透,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触点,只有这样才能让《论语》这一璀璨明珠在孩子们的学习和人生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陈霁霞《论语》诚信思想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2.

[2]靳明福《论语》思想对当代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探析[J].文理导航旬刊,2015(6).

[3]董军《指导小学生学习<论语>的思考与尝试》[J].中国德育,2007(3):46-47.

猜你喜欢
论语小学高年级有效策略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