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老屋基村“脱贫攻坚”回顾及成效

2021-01-18 17:24:52熙,凌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危房改造脱贫攻坚贫困户

梁 熙,凌 珠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一、老屋基村基本情况①资料来源于村委会和笔者的走访调查

老屋基村位于薄竹镇东部,国土总面积29.81平方千米,海拔1950.00米,主要为山区,距镇政府驻地36公里,辖9个自然村和11个村小组,9个自然村分别是箐门口、雨鲊冲、老屋基、马家寨、虎山城、烂泥洞、依格白、分水岭、岩羊坡;村的党组织及村的行政管理组织基本健全,能正常开展党组织活动和村村内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齐全,拥有村级卫生室1所,且有2名乡村医生执业,同时还设有文化广场1个、公共活动场所1个、活动室9个及公共卫生厕所9个等其它基础配套设施,能满足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总耕地面积有15000亩,均为旱地。

根据笔者的走访调查和村委提供数据显示:全村401户共计1758人,常驻少数民族为苗族、彝族和壮族,其中以苗族和彝族居多。全村共有劳动力923人,其中男性有503人,女性420人。有劳动力家庭已务工262户572人,其中:外出务工166户340人,镇内196户222人。全村还存在未务工19户32人,通过村委和扶贫干部的努力,使其中6户8人已经有了意向务工,同时需要培训务工的有6户8人。除外出务工人员外,留守劳动力基本从事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

图1 老屋基村劳动力性别比例统计图

图2 老屋基村劳动力分布统计图

二、老屋基村脱贫攻坚现状

(一)贫困户基本情况

老屋基村共识别贫困户78户319人,现有贫困户76户312人。2018年动态管理期间,剔除贫困户2户7人,返贫户1户3人,贫困发生率22.159%。2014至2018年改村累计脱贫71户共296人,2019年3月,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4000元的贫困户还剩5户,涉及人口16人。其中已经脱贫的71户贫困户均有安全稳固的住房,还未脱贫的5户贫困户也都拥有安全稳固的住房。

(二)未纳入贫困户基本情况

为了解当地未纳入贫困户的村民的基本情况,笔者对部分未纳入贫困户的村民进行了访谈。

村民王师傅说:他是当地最早种植三七的人,他也因此赚到了钱,但是种植三七对土地有伤害,所以不能连续种,但是他也因此盖上了新房子,现在也跟着村委的安排种起了万寿菊,种的不多,先试一试,好的话在大量的种。

村民郭阿姨说:她家由于养黑山羊,现在养这个羊还能赚一点钱,卖的价钱还可以,也让自己家的条件越来越好了,在今年还买了一辆小轿车,感觉生活越来越好了。

村民李大哥说:我现在在外面打工,一个月也有好几千块钱,偶尔回来一趟,收入比以前要多一点的,家里住的房子也是今年重新建的,家里的电器也越来越多了,电视、洗衣机这些都有了。

老屋基村未纳入贫困户的村民,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务工、种植及养殖。其中种植以三七药材以及万寿菊等花卉为主,在养殖方面,以养殖黑山羊为主。现在,大多数农户每月都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村民家中均是钢筋混凝土的住房,生活家电齐全。其中部分村民靠着种植三七发家致富,盖起了“小洋房”、买上了“小轿车”,用他们的话来说,他们的生活水平达到了小康。

(三)公共医疗情况

在公共医疗方面,老屋基村只建有一个村级卫生室,仅有2名乡村医生执业。村卫生室覆盖率较低,并且服务范围过大,平均服务半径在8公里以上,服务半径最远的达15公里。卫生室基础设施、医疗设备简陋、短缺。现有的基本医疗设备平均只占国家规定基本要求的45%,缺乏必需的诊断检查设备和必要办公条件。

(四)教育服务情况

为了解当地教育服务的情况,笔者通过对老屋基小学的负责人、部分学生以及家长进行了访谈。

学校负责人林老师说:这个学校的学生数量不是特别多,只有小学生,没有初中生,而且只有1到5年间的学生在这里读书,6年级需要去镇上的学校上学。学校老师的数量不多,有些老师兼任好几门课程的教学,有些年轻的老师来了不久就想离开,想去外面教书,上班。现在学校的有些设施还是跟不上外面的学校,如:多媒体设备、学生的宿舍等等。

五年级学生李同学说:我感觉我的学校太小了,而且我们的操场太乱了,没有让我们活动的地方,没有篮球场的地方,我们要去村委会那里才能打篮球。

学生家长王阿姨说:因为这个村子里只有这个小学,所以只能在这里读书,我们全家又全部都住在这里,所以孩子也不可能去外面读书,并且这里也离家近,虽然这个学校比不上外面的,但是孩子还是有书读的。

根据与当地学校负责人的访谈和笔者的走访调查得知,在教育服务方面,老屋基村辖9个自然村建有一个小学,名为薄竹镇老屋基小学,该小学建筑面积共1039.16m2,包括教学楼、学生宿舍、浴室、公共场所、食堂,总投资196.37万元,其中包括中央资金184.4万元、地方资金11.97万元。该小学提供1至5年级的学生就读,该校共有学生53人,学校基础设施简陋,缺少运动场所和设施,由于学校位置偏僻导致营养餐不能运输到学校,学校食堂只能提供简单的餐食,寄宿条件较为简陋、拥挤,学生宿舍一共有两间,一间女生宿舍,共14个床铺;一间男生宿舍,共12个床铺。

由于受经济基础、地域、文化层次、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当地的教育服务情况还是存在着部分问题,比较集中的问题有:1、师资力量不强,年轻地教师都希望去更大的平台发展,留不住人才也成了制约老屋基小学校发展的一块硬伤;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音、体、美等方面的师资较为缺乏,这一类的课程几乎都是由该校老师经短期培训后兼任;3、教学硬件建设不足,电教仪器不完备,多媒体设备缺乏。

图3 老屋基小学教学楼

三、老屋基村扶贫效益和成果

在脱贫攻坚工作期间,老屋基村的扶贫干部认真开展精准扶贫的各项业务,一起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帮扶工作,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并且认真分析致贫原因,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实施精准扶贫。在扶贫干部的不懈努力下,老屋基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以下笔者将对老屋基村扶贫效益和成果作简要概述。

(一)以助农增收为核心,大力实施产业富民工程

笔者通过实地走访得知该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作为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海拔高、交通不便、导致广种薄收,农户养殖又以散养居多,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不明显。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始以来,为改善以上情况,村委带领村民通过实施产业富民工程,成功探索出了“万寿菊、银杏、黑山羊”的生态立体种养模式,形成乡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

1、种植业

老屋基村的种植业发展前景较好,并大力推动绿色发展,种植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已有万寿菊示范片100亩、银杏500亩,栽植银杏10万株。

2、养殖业

当地养殖业主要以黑山羊与生猪为主,生猪养殖1000头,每户平均出栏2头。黑山羊养殖2018年达到3000只。

(二)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的,大力实施基础强农工程

据笔者与村委会负责人访谈得知,改村通过实施基础强农工程,全村9个自然村401户都已经通电、通自来水,动力电达到10千伏以上,水质均以达到饮用水标准。通信设备基本普及,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到99%,网络宽带已覆盖到行政村、学校和卫生室。

1、路网体系基本形成

薄竹镇到老屋基村村委会驻地已通硬化道路45公里,且危险路段有防护措施,道路已经基本覆盖9个自然村。

2、农村饮水已经得到保障

老屋基村的9个自然村都已经通自来水且饮水水源有所保障,采用人力取水时,半径不超过1公里。

3、农村电网全面改造

该村全面改造了村内高压、低压线路,9个自然村都通了10千伏以上的动力电,切实保障了农户生产生活用电。

4、推广新型能源

村委向农户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如:沼气池、太阳能、节能灶等新型能源,致使农户推广率达75%。

(三)以改善农户生活环境为重点,大力实施农居改善工程

当地农居改善工程以聚焦村民最急需和最迫切的愿望为主,以“危房改造”工程和户用厕所改造等大幅提高生活品质内容为重点,统筹推村庄环境整治,整村连片改善人居环境,将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房屋拆除、宅前屋后乱搭乱建整治及残垣断壁拆除、住房及院墙风貌提升等问题进行改善。

1、“危房改造”初效

老屋基村按照“三最两就”原则[①“三最”,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的住房安全问题;“两就”,采取就地、就近重建翻建的改造方式。]实施危房改造。“危房改造”工程覆盖全村,对全村危房156户104间进行改造,自2017以年共改造110户,其中2018年改造了46户,采用拆除重建方式改造了21户,采用易地搬迁方式改造了25户,2019年拆除重建35户,修缮加固4户。

2、新建、改造公共设施

老屋基村9个自然村共增加垃圾池16个,新建广场1个,活动场所1个,活动室9个,公共卫生厕所9个。全村9个自然村基本形成了特色鲜明、设施完善的新农村雏形。

图6 当地村民房屋改造后

四、老屋基村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在省市的正确领导和当地村委的坚强推进下,老屋基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扎实的阶段性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明显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妥善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1、交通不便、环境条件有待改善

老屋基村是薄竹镇较为偏僻的一个行政村,距集镇中心位置较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受自然条件、发展空间、地域环境、基础条件等因素制约,导致该村产业发展滞后、集体经济薄弱。村内部分地方还存在垃圾乱扔、家禽粪便乱堆、农户庭院内外不整洁等环境问题

2、危房存量大、清零难度大

(1)危房存量大

截至目前老屋基村危房还有39户,危房存量大,并且还有“自身有能力改造而暂不改造的”这类情况,导致危房改造的工作难以进行和完成。

(2)补助资金过少

由于该村的危房改造方式大部分为拆除重建(房屋已没有修缮加固价值)成本较高,但是每户农户只能补助1.5万元。由于补助过少,导致贫困户不配合,始终不愿意开展危房改造。

(3)农户思想不积极

部分农户不愿意筹资改造和不想改造,维修加固的部分农户不愿筹资改造,还有部分农户因为存在封建迷信思想,导致有不能建房的想法,给推进危房改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3、贫困户收入不稳定

(1)本地务工多,收入不稳定

老屋基村建档立卡户中已务工的有113人,但还有19户32人未务工,外出务工仅有59人,在簿竹镇内务工54人、占务工人数52.2%,本地务工收入极不稳定、难于保障,同时在笔者调查时发现很多建档立卡户存在瞒报本地务工收入的情况。

(2)贫困家庭缺乏劳动力

村中的贫困户家庭因为缺少处于成年劳动力年龄阶段的成员,无法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导致家庭缺少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

4、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等”“靠”“要”思想严重

(1)贫困户依赖性强

该村部分贫困户自我脱贫意识不高,自我发展能力不够脱贫致富意识不强,村内部分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消极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等、靠、要思想突出,缺乏实用技术,导致部分贫困户家庭中青年劳动力,不愿意外出打工,也不愿意靠种植、养殖脱贫致富,只能待业,在家中无所事事。各单位部门、社会各界踊跃为贫困户捐物捐资,部分贫困户便产生严重依赖思想,甚至少数人认为,为他们捐物、捐钱是应该的,等、靠、要思想突出。

(2)脱贫致富思想不强烈

由于该村位于偏僻山区,环境封闭,对外交流机会少,信息化工程难以落实,群众思想保守,安于现状,脱贫致富的欲望不强,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差,青壮年小学文化程度者占80%,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低,缺乏致富技术,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村域经济的健康向前发展。

(二)反思

1、完善危房改造、移民搬迁工程

老屋基村的“危房改造”工程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性的成果,但还需加大拆除重建、修缮加固、移民搬迁的力度,想方设法的动员剩余的39户危房户,尽快进行危房改造,把危房改造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坚持“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目标,结合生态移民,地质灾害避灾移民,鼓励居住生活环境差的贫困户搬迁安居乐业。

2、治理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整治是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指标,展现的是农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优化乡村环境是为美丽乡村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因此需整合各方力量参与,主动加强与关联单位对接汇报,积极争取关联单位支持,对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进行整治。要坚持开展“村村清洁”集中攻坚行动,组织发动关联单位帮扶人员、驻村工作队、镇村干部、各村小组党员干部、群众等进行“三清一改”[①清垃圾、清塘沟、清畜禽粪污、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行动,突出整治村庄环境卫生及农户庭院内外不整洁问题。

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搞好宣传工作,着力提高村民爱护集体环境卫生意识。同时结合“爱心超市”、“五分钱工程”建设激发群众参与的力度和热情。

3、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加快建造标准化卫生室,缩小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医疗设备。村内还未进行道路硬化的应尽快进行道路硬化,方便村民出行。抓好村落社区建设,完善好室内外村民活动场所,扩大活动场所的面积,增加运动设施,满足好村民的休闲娱乐需求。抓好乡村清洁工程,建造固定的垃圾处理场地、让垃圾场内无法焚烧的垃圾得到合理地处理,让“池满为患”的现象不再出现。

4、加强参与性,提高自主能力性

扶贫关键是扶人,再好的优惠政策,再多的扶贫资金,如果扶贫的对象无动于衷,扶贫的工作将彻底失败。所以扶贫重点在于要增强农民的意识教育和转变,加强贫困户的参与性,使其自主能力性得到提高,要让贫困户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意识是增加收入的核心关键,培育贫困户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竞争能力的主体意识,要增强贫困户对于自己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认识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要让贫困户学会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奋斗求得生存和发展,去开拓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实现自身的价值。要把贫困户的思想从“要我致富”转变为“我要致富”“靠自己的双手致富”。

综上所述,脱贫攻坚旨在促进贫困乡村全面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解构制约乡村发展的多重障碍。本文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老屋基村为个案对当地的“脱贫攻坚”回顾及现状进行了调研,笔者也从而初步总结出了老屋基村的贫困现状、脱贫攻坚成效等资料,汇总成了此篇调查报告。

猜你喜欢
危房改造脱贫攻坚贫困户
山西农村危房改造让300余万贫困群众“住有所居”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山西六类低收入群体可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户均1.4万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9-18 01:21:58
『贫困户』过年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54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3 00:50:06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人民论坛(2016年29期)2016-12-22 22:08:45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52:41
中央财政今年已下达266.9亿元支持农村危房改造
大社会(2016年6期)2016-05-04 03: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