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校园周边“地摊经济”现状调查分析

2021-01-18 17:24:52陈晗希普凤萍黄兴平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摊贩摊主城管

陈晗希,刘 倩,普凤萍,黄兴平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一、前言

“地摊经济”作为一种刚被“解禁”的经济形体,具有潜在的商业发展前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它不仅是不同阶层就业者寻求发展契机的一条路,成为一种就业途径,也是大学生首选锻炼自我能力的良好途径。但在“地摊经济”带来商机与就业机会的同时,也给附近的师生造成了交通、市容、环境等困扰,这都是急需解决与改善的问题。因此,我们组织了此次的调查,通过对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周边“地摊经济”的调查研究,详细了解“地摊经济”对我校学生学习、生活和消费习惯的影响,同时也研究“地摊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隐性、显性问题,从这些影响及问题中寻求解决“地摊经济”局限性的对策以求长久发展之路。

(一)调查背景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的影响,不少商家遭受严重的打击。由于承担不了高额的租金,很多人停业回家,靠摆地摊为生。而此前由于卫生环境等原因,“摆地摊”是被严格管控的。但今年“两会”建议因地制宜释放“地摊经济”的活力,让城市更有烟火气。推行“地摊经济”不仅能给大批的失业人员提供岗位,还能对加快城市经济的发展,提升城市消费需求、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作用。

(二)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校园周边“地摊经济”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化、专门化的研究,提出较为详细、切实可行的发展大学周边“地摊经济”的建议,为相关“地摊经济”的规范化发展和管理提供参考。

(三)调查对象

本调查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1-4年级学生及学校周边的摊主为调查对象,问卷从会计、财务管理、学前教育、室内设计等专业的各个年级学生以及学校周边的摊主中随机邀请参与调查,学生有效问卷有375份,摊主有效问卷284份,学生《关于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周边“地摊经济”调查问卷》共13个题目,摊主《关于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周边“地摊经济”调查问卷》共8个题目。调查采取无记名问卷方式进行,所提问题简单明确,易于作答,力求客观地反映被调查者的真实状况。

(四)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二、主要调查内容及数据

(一)学生调查

1、您是否支持学校周围“地摊经济”的发展?

对于“地摊经济”观点上,持有支持态度的人占比80.8%、持有反对态度的人占比2.93%、持无所谓态度的占比16.27%,从数据展示,大部分同学都比较支持“地摊经济”的发展,但是少部分同学持有反对和不关心的态度。

2、您在地摊上选购商品,一般能接受什么价位?

数据展示,大部分人对于地摊上的物品能接受的价位偏低。

3、您认为地摊购物相比于其他购物方式的优越之处?[多选题]

大部分人选择地摊购物是认为地摊购物种类多,价格便宜及购物方便等优势。

4、您认为“地摊经济”给生活造成哪些困扰?[多选题]

73.6%的同学认为地摊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生活。少部分的同学认为“地摊经济”没有太大的影响。

5、您认为应该怎样规范管理小摊?[多选题]

大部分人都认为“地摊经济”需要多形式化的管理,小摊规范的管理有益于“地摊经济”的发展。

6、您是否有想过未来自己去经营地摊吗?

有兴趣

无兴趣

有想法

还没想过

从图中数据分析得出,一半以上的人对“地摊经济”感兴趣,少部分同学目前还未考虑过自己经营。

7、对于“地摊经济”的发展,您有何看法?

从数据可以反映出,大部分人认为“地摊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进一步的调整。少部分人认为目前“地摊经济”发展形势较好。

(二)摊主调查

1、您为什么会选择做地摊生意?

不需要租店面 方便灵活 收入可以

通过数据显示,大多数摊主选择地摊生意主要是不需要租店面以及认为地摊生意收入还可以,其次是因为地摊生意的方便灵活。

2、您的货品来源渠道有哪些?

直接找厂家拿货源 网上货源网 本地批发市场进货

摊主节约成本大部分采取本地批发市场进货,其次是在网上寻找货源网,小部分直接找厂家拿货源。

3、您经营的主要商品类型是什么?[多选题]

从数据展示,摊主经营的货物大多数是饰品、小吃、书刊以及鞋袜等,少数会售卖电子产品。

4、对于地摊经济的发展您有何看法。

前景堪忧 有待改革 形势大好

从数据反映出,大部分摊主认为“地摊经济”发展形势较好。少部分人认为目前“地摊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进一步的调整。

5、您认为摊贩行业需要集中管制吗?

没有必要 有一定必要 很有必要

从数据展示上,84.72%的摊主认为摊贩行业需要集中管制,15.28%的摊主觉得对摊贩行业的管制没必要。

三、“地摊经济”现状分析

“两会”过后,又一次掀起“地摊”风。大批的“地摊经济”开始盛行,城管对小摊贩的管理随着相关政策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小摊的形式也逐渐规范化。受疫情的影响,经济受到冲击,许多经济学家都大力支持“地摊经济”的发展,支持全面“解禁”地摊经济。从本次调查数据中发现80.8%的我校学生表示支持“地摊经济”发展。53.06%的摊主认为“地摊经济”发展形势较好。“地摊经济”具有潜在的商业发展前景,已成为中央高层提倡和鼓励的一种就业途径,但“地摊经济”带来商机与就业机会的同时,也给附近的师生造成了交通、市容、环境等困扰,这都是一些急需解决与改善的问题。

(一)“地摊经济”优越性

1、方便我校周边的大学生就近购物,降低交易费用。调查发现,80.8%的大学生对“地摊经济”的存在给与了肯定的态度。而被问及“地摊购物相比于其他购物方式的优越之处时”,选择“价格便宜”的有85.07%,选择“种类多”的有65.87%,选择“购物方便”的有65.6%。

2、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地摊上的商品琳琅满目,食品、生活用品、电子产品,应有尽有,大学生可以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购买。

3、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地摊流通费用低,不需要购置固定资产,不用租店铺,只需少量流动资金就可灵活经营。允许城市存在“地摊经济”,实际上就是给低收入人群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生存状态的机会。可见摆地摊可以解决农民工、下岗职工和一部分就业困难的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拓宽了就业渠道,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

4、展现城市文化。“地摊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街头文化,可以让游客和市民感受地方的特殊风味。调查中人们也表示支持地摊上出现更多的商品,如小吃、衣服、日用品、手工艺品等,从而使得“地摊经济”更繁荣,使得城市文化更加自然地展现,城市更加繁荣。

(二)“地摊经济”局限性

1、小摊会存在脏乱差、污染环境、阻碍交通、影响市容市貌等情况。本次调查显示,当被问及“您认为‘地摊经济’给生活造成哪些困扰”时,73.6%的同学认为地摊会存在噪音污染、垃圾污染以及交通堵塞等问题。地摊的流动性较强,为了增加收益,摆摊地点往往选择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段,给行人和车辆的行走带来不便。摊贩占道经营会影响交通,摊点的随意摆设也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市容。小摊贩的大声叫卖响彻整个街道影响师生休息。摆地摊过程中,塑料袋等白色垃圾随地丢弃,烧烤浓烟肆意飘散,会给环境造成污染,这严重影响了校园的整洁度和舒适度。

2、影响商铺的利益。消费者能在周边就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那他就不会再去商铺买,这就会使开商铺的商家收益减少。通过对商铺商家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如果小摊上的商品跟自己店面出售的商品类型差不多的话,小摊的存在的确会影响商铺的经营收入。

3、商品质量得不到保障,侵害消费者权益。本次调查发现55.46%的摊主通过本地批发市场进货,30.57%的摊主通过网上货源网等渠道获取商品。45.07%的我校学生认为地摊上的商品质量一般,2.4%的人认为质量较差。不难发现,地摊上售卖的物品较为低档的廉价商品,其中不乏假冒伪劣、质量较差的商品,会干扰商品市场正常的运行秩序。由于地摊的流动性强,售卖商品的质量缺乏售后服务意识,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4、小摊贩之间的矛盾、摊贩与城管之间的矛盾易导致斗争事故发生,增加管理难度。曾有摊贩为了争“地盘”而大打出手,也有摊贩因为对城管的不满而拳脚相加,这都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本次调查,调查了地摊主和大学生对城管管理的看法。地摊主认为城管管理严格,大学生认为城管应当适当管理。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地摊的管理还需要改进。

四、解决“地摊经济”局限性的对策

(一)摊贩

1、服从安排。摊贩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摆摊之前,应认真学习和充分熟悉该城市对摆摊的规定和要求,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城市管理条例,在政府部门安排的场所和时间范围内活动。在经营过程中,应自觉维护城市环境,听城管安排,共同营造文明都市。

2、加强自律。政府相关部门宣传、引导,牵头在摊贩群体中建立一个自治组织,配合政府的工作,实行自治自管,充分发挥自治机制的作用。通过自治,摊贩能更加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同时还能互相监督,从而从根本上杜绝随地摆摊的行为。

3、成立小摊贩行业协会。维护摊贩自身权益,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发生争议时,政府可以直接与小摊贩行业协会谈判协商,减少摊贩与政府管理人员之间的冲突事件,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城管部门

1、树立文明合理的执法理念。执法的暴力行为是一种执法的误区,有关部门应该正确的对待流动商贩,在管理的同时,尊重他们,允许他们有个较合理的生存空间。现代城市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市民的生存、生活质量,当人们的需求与城市的管理发生矛盾时,人的需求应放在第一位,实现人性化管理。城市管理既要体现对强者的肯定,也要对弱者进行有效的照顾和关怀,既要满足城市管理秩序的要求,也要满足城市弱势群体的生存需求,体现和谐社会的宽容精神,以人为本,树立市民主体的观念。城管部门要从原有的不文明执法中吸取经验,转变城管执法的理念,成为为人民服务,为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的好“公仆”。

2、转变对流动商贩的管理思维。既然无法消除流动商贩,就将其集中起来,壮大、发展它,使其成为大学周边的一道特殊的风景线。为此,政府应该建立露水市场、跳蚤市场等,将其整齐归划并颁发经营证书,并与本地的旅游景点联系起来,使其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通过统一规划,固定小商贩的活动范围,易于管理。通过政府的协调,缓解小商贩与城管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让更多的人理解流动商贩、尊重流动商贩,让他们的劳动得到社会的认可。

3、逐步提高城管人员的公共行政精神和摊贩的公民意识。解决城管人员与摊贩之间的冲突,除上述建议外,调研组认为提升城管人员的公共行政精神和摊贩的公民意识非常重要,城管人员公共行政精神的提升有利于加强对摊贩的服务;摊贩公民意识的提升有利于配合城管人员的执法。城管人员的服务和摊贩的配合有利于促进两者之间的合作。

(三)政府

1、解放大学周边“地摊经济”,允许小商小贩的存在,从事交易活动。按照经济学原理,在不存在负外部性的情况下,只要是自由的交易,都能够促进双方的利益增进,这是种双赢的方案,而且“地摊经济”无须政府的投入,市场便能根据人们的需要自发形成,促进就业,增加小摊主的收入。

2、明确要求大学周边地区根据自身情况和群众需要,划定专门的区域和时间供“摊主”经营,并推进规范化管理,确保地摊市场清洁卫生,不妨碍交通和居民生活。

3、拓宽“地摊经济”的形式。如夜市、集市、跳蚤市场等,如北京、上海等地兴起的“创意市集”就是一群有才华的艺术家在一个固定的地方集体摆地摊,展示出售自己的作品和创意,这是地摊文化升华的一种形式。地摊所销售的东西可以由商品拓展到服务,如人力三轮车,及环保又实惠,而且政府还能获得税收收入。

4、重新定位城管职能,由“驱赶型”向“服务型”转变,切实加强管理和引导。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尤其是在疫情后的经济恢复期,给地摊“解禁”不仅能够促进群众就业和增收,实际上也是在给政府和城市管理减轻压力,这是一件政府和困难群众双方共赢的事。

对于创业资金获取难、创业点子少的群众,摆地摊也是一种较好创业方式。地摊的启动资金少、管理成本低,技术要求不高,可作为低技能人员的收入来源和多数人的收入补充。

对于摊主来说,地摊流通费用低,不需要购置固定资产,不用租店铺,只需少量流动资金就可灵活经营,给低收入人群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生存状态的机会。解决了下岗职工和部分就业困难的大学毕业生工作,拓宽了就业渠道,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

对于政府来说,“地摊经济”不需要政府花费过多资金就可以解决大量就业问题,给市民生活带来极大方便。另外,繁荣的“地摊经济”也是一种特殊的城市文化,有利于地方特色的传播。经营管理得当,“地摊经济”的社会效益会远远大于社会成本。作为政府和职能部门,通过人性化科学管理,适当引导,使“地摊经济”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抵消城市环境、交通等多方面受影响的成本后尽量最大化,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多赢。

猜你喜欢
摊贩摊主城管
误 会
上海故事(2022年7期)2022-09-27 00:59:32
城管执法的“民生温度”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8
20元
海南:学校周边200米禁摆食品摊
城管递烟执法,无需批评却要检讨
在践行“三严三实”中提高城管水平
学习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28
砍价
协作自治:摊贩治理的昆山之道
决策(2014年4期)2014-12-12 05:48:07
地摊情话
戏剧之家(2011年9期)2011-08-15 00:42:11
城管案件
中国报道(2009年6期)2009-06-22 06: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