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治疗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对比

2021-01-15 15:01郑伟坤汤俊芬蔡维山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8期
关键词:肘关节桡骨假体

郑伟坤,汤俊芬,戈 涛,蔡维山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骨科;2.神经内科,广东 广州 511457)

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移位严重,常需手术干预[1]。过去对这种骨折治疗常选择切除桡骨头;但容易造成关节不稳定[2]。近年来,随着骨科医疗技术发展,对该类骨折治疗较单纯切除有了较大改善,可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或假体置换术以保留桡骨头,稳定关节。本研究拟对这两种方法治疗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做一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5年1月—2019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25例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成两组:内固定组12例,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置换组13例,行桡骨头切除、假体置换术。两组性别、年龄、手术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对比

1.2 手术方法

1.2.1 内固定组:患者取肘外侧Kocher入路,逐层切开暴露外侧副韧带及关节囊至桡骨小头。仔细清除骨折断端嵌插的软组织及凝血块,去除粉末状骨折块,克氏针、缝线临时骨折块, Herbert螺钉固定大骨折块,微型钢板服贴表面,微型螺钉固定,旋转前臂,确认关节面无刮擦,必要时加石膏固定。

1.2.2 置换组:术前测量预估,入路同内固定组,显露桡骨小头后,保护环状韧带行桡骨粗隆近端截骨,依次自小到大扩髓直至与所选假体相适合。试模,调整角度,进一步确定假体高度及大小,必要时微修调整。取模,原方向置入假体,摁实,加压,修复环状韧带。

1.3 研究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年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

1.4 统计处理

用SPSS 20.0数据包处分析统计,用t检验分析计量数据,用x2检验分析计数数据,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术前Mayo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Mayo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置换组术后Mayo评分高于内固定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肘关节Mayo评分

3 结 论

桡骨头体积小,粉碎骨折时通常复位困难,过去常只能行桡骨头切除。但桡骨头是重要的肘关节稳定因素,提供30%的抗外翻、内旋力量[3]。桡骨头切除后,关节囊明显松弛,肘关节容易后脱位[4];即使不脱位,也容易因切除后力线改变而致创伤性关节炎[1]。随着内固定器械、假体的进步,越来越多学者主张保留桡骨头,力争重建或置换,以最大程度保留其功能,维持肘关节稳定。但对于何种手术方式为佳则存在较大争议[5,6]。有学者认为[5],明显移位的Mason Ⅲ型骨折骨折块细小,合并机械阻挡时复位非常困难,技术要求高,内固定后失败翻修行关节置换几率大,不如一期关节置换。也有学者认为,桡骨头置换后,其诸多生物力学与自体有较大差异,且假体均有使用年限,二次翻修同样困难,特别是对年轻患者;有学者主张任何桡骨头骨折均应首选内固定,因内固定即使失败后也有置换机会[6]。

本研究显示,随微型固定器材、外科技术的发展,许多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均可获得复位,再配合微型螺钉、钢板,有望获得较稳定固定。本研究内固定组1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且术后肘关节功能明显提高,可满足一般日常生活需要,显示内固定技术良好运用也可为该类骨折可选之法。本研究显示,与置换相比,内固定术功能指标恢复确实存在一定劣势。本研究采取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从疼痛、功能、稳定性、日常活动等多角度考察了两组患者的功能差别,结果显示内固定组总体功能得分落后于置换组,这与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2];置换术模式化,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在短期功能恢复较快,显示了功能康复的优越性。但笔者认为,今后仍需综合费用、患者期望值满意度、日后翻修几率等作进深入探讨,尤其是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肘关节桡骨假体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运动疗法联合可调式肘关节固定器治疗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