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2021-01-15 18:31
关键词:环境保护文明人类

苏 峰

(昌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昌吉 831100)

环境破坏问题已是全球面临的最严峻的人类课题之一。综观全球环境治理的变迁史及发展史,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机制及处理措施,但就目前取得的成果而言,收效甚微,治理速度远落后于破坏速度。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破坏与环境污染已经十分严重,但它们考虑到自身发展和某些核心利益,在环境治理问题上消极怠工,甚至转嫁危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表现出极强的大国担当。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美丽中国建设的发展脉络清晰呈现,未来发展蓝图已经绘就,这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难度大、任务重。因此,应从发展现状深刻剖析当下生态文明建设遇到的困难,再对症下药,逐一解决。

(一)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矛盾突出

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的意识中产生了一股逆流,即以最大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种最简单、最方便、最快速获得利润的方法。资本产生初期,率先获得资本的方式,就是通过暴力的手段非法攫取各种生产生活资料。资本家运用资本逻辑,采用掠夺、霸占手段,将自然资本强行变为人为资本和自有资本,这个过程对自然造成的破坏是永久性的。因此,有学者指出,“在21世纪之初,我们的经济正在慢慢地毁坏其支持系统,消耗地球赠给我们的自然资本”[1]。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指出,“我们正在典当未来,但子孙后代将用什么赎回?开始恢复还是继续攫取,取决于人类的态度与对发展模式的正确认知”[2]。毫无疑问,人类发展前期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牺牲环境利益获取经济利益。资本的趋利本能将人类的欲望无限放大,人类不满足于当前环境对人类的奉献后,就通过竭泽而渔的方式发展进步。社会发展到新时代,各个国家的联系已变得密不可分,牵一发而动全身,环境问题已演变成严重的全球性问题,进行深层的治理已变得刻不容缓。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利润到以经济手段治理环境,看似主客体关系发生了空间上的变化,实则是环境保护与经济矛盾不可调和的表现。

(二)理念层面与实践层面严重断层

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类对自然的无序开发出现的。自工业革命以来,技术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类用更高效、更快捷的方式从自然中获取资源和利益。“多数的环境破坏,尤其是那些具有全球性后果的环境破坏,却是由人口已相当稳定的工业国一手造成……不幸的是,发达国家造成的环境影响多由第三世界的穷国来消受。”[3]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借霸权手段,将本国环境破坏带来的危机转嫁给发展中国家,致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洋垃圾”。后工业化时代,众多以工业起家的发达国家为了应对生态危机,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有的国家经济复苏乏力,为了本国所谓的“核心利益”,不惜退出巴黎协定,为全球生态治理蒙上了一层阴影。有的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环境保护措施,但是并未真正实施。2020年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从侧面反映出资本在趋利本性下的排他性,更说明环境保护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的严重断层。

(三)唯技术论与唯意志论存在争议

近代工业的兴起以工业革命为标志,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则依赖于技术革新。技术改良升级使人类拥有更加便利、更加强大的武器去征服自然。工业文明时期,以技术革新为媒介,人类对自然的探索更加频繁和肆无忌惮。农业文明以自然为主体,工业文明以人类为主体。这种主体客体化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迁,这种变迁的纽带就是技术。近代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都是通过技术实现的。因此,在治理环境问题上一些人也是先入为主地认为,只有采用技术才能够解决现在的环境破坏问题。这是人类盲目依赖技术、使用技术的悖论。环境问题的出现确实是人类利用技术的结果,但技术只是手段,最终的决策者还是人类本身。因此,环境治理单纯依赖于科技是片面的,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确实有技术的功劳,但最终还是人类实践的功劳。治理生态环境是一项宏大工程,技术肯定要发挥其优势,但起主导作用的依旧是人类本身。随着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日益尖锐,人类也开始正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在治理环境问题上又出现了一种“无为而治”的心态。一些人认为,人类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金钱和时间去处理对自然造成的破坏,自然可以自行修复。自然的修复能力的确比较强,但也仅限于其破坏是量的积累,如果达到了质的破坏,再想让自然自行修复,确实难上加难。无论是通过技术保护自然,还是让自然自行修复,单纯任何一种方式都不能有效解决环境破坏问题。只有让两种方式有效配合,合理施策,才有可能对环境治理起到一定作用。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

工业革命造成生态破坏的历史遗留问题,在近代发展中国家走上工业化道路之后愈发尖锐。综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固定不变的模式就是依靠资源快速崛起。虽说都有短暂繁荣,但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是永久性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能不能跳出破坏环境、依靠资源的历史怪圈?从众多发展中国家崛起的历史来看,它们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依赖资源的做法。我国前期的发展虽然也采取了资源消耗的粗放发展方式,但是我们及时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以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为指导,形成了一套运行有效、治理有序的环境保护制度。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社会矛盾发生改变,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需求。针对这种矛盾变化和需求改变的情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系统、有效的治理环境问题的新办法、新手段。特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从全球化视角入手,提出治理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及时性,以中国经验促进全球生态保护优化升级,以中国智慧促进人类环境持续好转。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诸多思想中,对于生态问题并无十分明确的说明,但可以从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同情无产阶级贫困的视角,总结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最初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正是工业革命蓬勃兴起的年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工业资本家对资源的无限占有上,只有赤裸裸的剥削关系,这种剥削不仅是对无产阶级的剥削,而且伴随着对自然的剥削。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4]。人依靠自然而生活,但如果试图宰制自然,就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因此,“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5]。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与反思,并针对经济繁荣发展必然破坏生态环境这一固有矛盾,客观辩证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6]的发展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打破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发展必然破坏环境的魔咒。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密切结合起来,以冲破人类中心主义和极端生态中心主义的桎梏。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为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始终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实现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给人民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和创造更广阔的宜居空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7]4。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也有了更多的追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奋斗的方向。始终为民、一心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行为准则。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生态文明早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环境破坏问题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8]。在各种有关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等高端论坛和外交场合,习近平总书记都明确阐述了保护生态环境是世界各国都要为之努力和做出成果的。目前,世界各国的联系空前加强,生态保护不应囿于某一个国家,世界各国要共同努力,加强生态治理的有效性。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众多措施中,中国智慧体现在理念层面的运用上。中国方案内含了中国在生态治理方面的有效措施,重点在于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一)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治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国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最重要的就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关乎国家各个方面持续发展,关乎子孙后代的福祉。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党和国家就已经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并采取了种种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性文件,如1973年出台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等。这些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正式起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先后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新发展理念等。党的十九大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的各项建设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分量越来越重,其战略地位也越来越高。

(二)推进生态文明的制度性建设

在众多的生态治理手段中,制度约束是最有效、最可行的措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7]99我国在环境保护过程中逐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控之有方、管之有力的生态保护机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手段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从制度层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刚性约束。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衡量指标,并处理了一批对生态环境保护不作为、难作为的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与组织领导能力进一步加强。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统一进行生态资源修复和资源用途的管制,统一行使省管权力,处理对城乡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对生态保护的制度约束越来越严格。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三)实现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并序发展

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现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8]。在这个大背景下谈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并序发展或者是相结合式的发展,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这也是一项实践创新之举。乡村振兴为发展中国家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思路。将乡村振兴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实现脱贫不返贫、脱贫不浪费、脱贫不污染的目标。切实将农村地区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绿树成荫等优势结合起来,将生态优势转化成生态经济,实现乡村振兴与生态建设并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切实可行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文明人类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