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联系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开展高中物理教学

2021-01-14 09:59:22毛华容
民族文汇 2021年10期
关键词:联系生活物理现象物理教学

毛华容

摘 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各种各样的现象,而这些现象中传达着各种各样的学科知识点。不同的现象往往传达着不同的学科知识,与数学学科相似,物理学科也需要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而这些物理现象传达了丰富的物理知识,所以通过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观察和了解,能够提高我们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因此,在组织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以生活为切入点,挖掘生活化内容,创设生活化活动,实现物理教学的生活化。

关键词:联系生活;物理现象;高中物理;物理教学

引言

物理学科是以人类生活为背景编写的,这就需要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入生活元素,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简单来说,高中物理生活化指的就是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高中物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学情及教学内容,巧用相关的生活经验来解决物理现象、概念或规律。通过将生活元素与物理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1]。因此,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高中物理教师应积极加强此方面重视程度,通过探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化内容,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各抒己见,并做到学以致用。下面,本文就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从以下几点阐述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联系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开展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将物理现象引入物理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降低物理知识学习的难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一般来说,物理教材中的知识点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逻辑和思考能力[2]。大多数时候,抽象化的物理知识往往让学生感到晦涩难懂。如果在学习物理知识点之前,引入一些物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能够有效地降低物理学习的难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同时,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物理知识,真正体会到快乐学习、学习快乐。

其次,将物理现象融入物理教学过程中,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物理現象来于生活实际,学生能够感到亲切,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物理现象,用物理理论去阐释,向周围的学生以及家长进行解释。在得到别人的鼓励和肯定之后,学生能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从而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学习物理。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能够促使他们进一步去挖掘物理现象,长此以往,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终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二、将生活现象引入物理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教师应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去设计新课导入环节,如引入生活元素,只有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引领学生参与到接下来的各个学习活动之中。鉴于此,在日后高中物理教学之中,高中物理教师应积极加强此方面重视程度,旨在以“兴趣”为导向开展快乐学习,实现学生“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以高中物理“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速度”教学为例,本节课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对速度、平均速度以及瞬时速度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带给学生全新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便在新课导入环节向学生这样说:“同学们,你们知道运动员刘翔吗?他之前在奥运会上创造出了惊人的成绩,你们认为他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取胜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大多数学生给出的答案是“跑得快!”紧接着我又问:“那你们知道用物理术语如何来解释吗?”这时,便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在此时引入新课内容再合适不过了。通过立足教学内容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还顺势导入了新课,继而做好高效课堂的第一步[3]。

(二)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工具和手段,以辅助物理学科的教学。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PPT,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展现。比如说在学习物体的受力时,处于斜坡上的汽车所受到的力有哪些?教师可以通过制作PPT向学生指明处于斜坡的汽车所受的力主要有三个,即汽车本身的重力、汽车受到斜面所给的支持力、汽车所受到斜面给予的摩擦力。通过PPT能够让学生直观、清晰地感受到处于斜坡的物体所受到的作用力及其方向,有效地将生活中所呈现的物理现象进行具体化。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将抽象化以及动态化的物理现象和知识点进行展现。

比如说,在学习抛物线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教材或者是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展现成动态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制作一个视频,详细描述小球做抛物线运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小球在抛物线运动过程中的基本特点,还能够对小球所受的作用力进行分析。因此,实现了对物理现象的重现。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将物理现象背后的物理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解释,提高了学生对于物理现象的领悟能力。最后,对于教师制作的学习视频,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学习需求进行课后自主学习。

(三)创设实践活动,引导应用

在物理课堂上,学生通过与生活化内容互动理解物理知识后,接下来就需要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借此实现对知识的内化。所以,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要创设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应用物理知识。

以“自由落体”的教学为例,在学生理解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之后,教师可创设以下实践活动:在一个盆子中装水,人站在高处,抛下一个石头,保证石头做自由落地运动,用秒表测量从抛下石头到石头落水的时间,以此估算抛下石头的位置与水面的距离。这样的活动具有趣味性,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能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挖掘生活化内容,创设生活化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由浅入深地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知识,通过生活化内容理解物理知识,锻炼物理学习能力,提高物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晓燕.如何联系生活进行高中物理教学[J].高中数理化,2020(20):44-45.

[2]刘琼.高中物理教学中生活现象的巧妙运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49(21):20.

[3]杨有成.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生活物理现象[J].知识窗(教师版),2020(06):45.

猜你喜欢
联系生活物理现象物理教学
迷你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1:30:53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生口头作文训练的方法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14:43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1:21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0:33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微重力作用下的物理现象
类比和联想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