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班建构活动的指导策略

2021-01-14 00:42赵恬
考试周刊 2021年100期
关键词:建构游戏教师指导中班幼儿

摘 要:建构游戏对幼儿的观察、象征、合作、想象与创造具有独特价值,中班幼儿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和过渡阶段,教师科学有效地建构游戏指导,将有利于中班幼儿游戏目标的达成和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文章以幼儿园中班主题建构《苏通大桥演变记》为例,提出建构游戏中教师观察、介入、引导、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中班幼儿;建构游戏;教师指导

一、 活动背景

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建构水平,其思维、想象、生活经验等更加丰富,建构的目的性、坚持性增强,建构水平也由单一的延展向整体布局过渡。在中班主题课程“我是南通娃”下,有关“南通的桥”这个主题线索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孩子们尤其对苏通大桥这座跨江大桥显得尤为震惊、兴趣十足。为了满足幼儿的兴趣,笔者丰富了幼儿对苏通大桥相关的知识经验,前期提供各色纸杯、雪弗板、薯片罐、清水积木等材料,支持幼儿的游戏意图,期待幼儿的建构作品。

二、 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

(一)设计图纸,小组分工

小恒和幾个小伙伴一起对苏通大桥的相关经验进行回顾,交流出小组要搭建的小主题。孩子们一起设计了苏通大桥的桥面、桥墩、斜拉索、护栏,并将图纸摆放在展示板上,便于大家边观察边搭建。幼儿分组根据自己建构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建构材料。

(二)分工合作,开始建构

场景一:桥柱问题

桥柱设计小组的小恒对照图纸,将蓝色的纸杯两个一组,并列排在地面上,当作桥柱。在搭建过程中,桥柱即纸杯间的距离也越摆越大。他又取来白色的雪弗板盖顶,无奈距离过大,雪弗板够不着,只好重新调小距离。一旁的橙橙在另一侧同时铺设一条上坡的路,他索性将所有纸杯靠在一起,用雪弗板盖顶。没过多久,在两人的配合下,苏通大桥呈现。这时小恒拿着汽车在桥上来来往往,而橙橙拿着小船在桥下通行,可是船只被阻碍在桥的一侧,无法到达另一侧流域……

场景二:坡道护栏

护栏设计小组的成员用清水积木铺好桥面后,随即用单元块连接做护栏。眼看就要完成,问题出现了,最后剩下的长度,一块单元块嫌长。桐桐用砌墙,往一边挪的方法都失败了。几番尝试下,佳玉将两个单元块的短边立在桥面上,长度刚好匹配。坡道也得有护栏呢!“哎呀,不行,积木好滑!”佳玉又加快了速度,可还是一样的结果。“我再来试试!”桐桐一手用薯片筒挡着,一手将单元块宽面朝下铺在坡道上,勉勉强强,积木连接算是成功了,可是铺设时薯片筒没有手的支撑就会滚,滚下坡道后会阻碍汽车的出行,也不方便呢!大家没有了办法。这时,笔者引导幼儿观察坡道的下方,提出问题“能否改变铺设顺序,从坡道的下面往上面铺设积木呢?”桐桐和佳玉开始尝试,终于成功。

场景三:斜拉索的对比

斜拉索设计小组的成员一下子就陷入了难题。淼淼说:“还缺少两侧竖起来的三角形(指斜拉索),但是纸杯很粗,那个中间有缝隙,纸杯没有缝隙!”几番沟通后,还是妥协,便以纸杯砌墙的方式在桥的两侧搭建斜拉索,可是纸杯款斜拉索在搭高的过程中倒塌了好几次,孩子们唉声叹气,搭建兴趣逐渐减弱。大家面临建构的两难问题——有没有什么材料可以让斜拉索又高又稳呢?此时“材料加油站”为搭建提供了新思路。雯雯提出用两块四单元积木对向支撑做斜拉索,她俩在配合下摆弄出斜拉索的样子,可是积木总是顺势滑下。尝试几次后,为了防止滑倒,她们分别用三块条状积木拦在底座外面、里面,又换成大号圆柱拦,但都以失败告终。孩子们有些沮丧,这时我拿了一块更厚的四单元块在他们面前走来走去,装作不知道放在哪里的样子。淼淼看见喊起来:“老师你来和我们一起搭斜拉索吧!”笔者接受了他们的邀请,将这块积木竖在中间,终于成功。在此基础上,雯雯注意到斜拉索对称的原理,搭建时以目测的方法,又仿造了其余的斜拉索。

场景四:桥下城市圈

小毅对芮芮说道:“五一的时候,我和妈妈走过苏通大桥,这是一个高架桥,下了桥到城市,有很多高楼大厦!汽车下了高架还得转弯呢!”“我也看见过,那个高架桥还是个环形的呢!”于是他俩顺着同伴搭好的大桥继续铺设高架。“哎呀,纸杯有点不够了!”他喊道。“可以用薯片筒代替呀!”芮芮建议道。就这样两人一个递材料,一个扶稳,将长方形的积木块与薯片筒架空,在马路尽头摆上右转的标志。最后孩子们一起用清水积木以垒高、平铺、转向等方式造了很多“高楼大厦”!“这个马路可比纸盘的马路稳多了!快来玩小汽车吧!”小毅迫不及待地开着心爱的小汽车邀请大家。就这样桥上人来人往,桥下出现了城市圈。

(三)呈现作品,分享交流

搭建结束后,在游戏评价环节,教师将幼儿的作品提前拍成照片和视频的形式呈现,并分享交流。“你觉得你们小组的搭建任务怎么样呢?”“在搭建大桥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未来你想怎么搭苏通大桥?”幼儿围绕问题,理清自己的建构作品思路,画一画自己的建构游戏故事,为后续游戏积累经验。同时教师和家长在此基础上做二次评价,拓展幼儿的建构经验。

三、 思考分析

在前期经验的支持下,从游戏案例中可以看出中班幼儿建构目标趋于稳定。能够自主设计苏通大桥,用图画、数字或其他符号记录自己的建构计划和内心的需求,并根据图纸,初步分工,形成桥柱设计小组、护栏设计小组、斜拉索设计小组,搭建时能较灵活地运用材料。建构时幼儿专注、投入,同伴间针对问题能够清晰地表达与沟通,不断思考。比如场景二建构坡道护栏时,孩子们面对斜坡积木下滑时,能够不断尝试,与同伴友好合作探究问题。虽然屡次失败,但坚持的韧劲在游戏中更加可贵。

在搭建城市圈时,相比之前纸盘材料的大楼,幼儿的建构技能获得进一步提升,如出现对称、封顶等,在建筑物的细节特征上,也有了更多的呈现。但活动中幼儿的建构技巧有待提高,比如在建构桥柱的过程中,架空技巧明显不足,导致船只无法通行。建构斜拉索时,幼儿单纯地认为只要用清水积木搭出斜拉索的形象就可以了,但当发现倾斜的积木滑倒时,说明该幼儿对积木重力支撑的理解经验还不够。

在建构苏通大桥时面对一个两难问题——如何不让达到一定高度的斜拉索倒下来。孩子们在建构斜拉索时,由于纸杯质地较轻,现阶段的幼儿精细动作发展不成熟,身体控制能力不太强,因此搭的过程中纸杯经常倒塌,但幼儿又想搭高,即面临两难问题。活动中“材料加油站”的形式较好地解决了幼儿游戏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需要。

四、 支持策略

(一)根据需要,调整材料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事先需要有效评估积木建构区,确保区域内能提供激发幼儿兴趣并促进幼儿发展的材料,游戏中尽量提供低结构化的材料。在“苏通大桥演变记”主题建构中,一开始本班延续小班的建构材料,为幼儿提供的是各色纸杯、雪弗板、薯片筒等材料。但随着幼儿建构趋于复杂,这些材料由于质地较轻,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发展不协调,导致在搭建过程中材料的组合极为容易倒塌,反而挫败了幼儿的搭建热情,限制了其建構行为。所幸,在这次游戏中孩子们能和笔者一起发现问题、做出改变,后期在“材料加油站”的帮助下,增加了清水积木和交通工具等辅助材料,以保证作品的稳固性和丰富性。后续可以围绕孩子们感兴趣的“斜拉索”部分,引导幼儿和家长寻找新的辅助材料,如线等,从而永远保持游戏的新鲜感,将建构活动不断向前推进。

(二)科学观察,适时介入

当幼儿建构游戏情境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应该帮助幼儿促进学习。首先观察幼儿是否具有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果具备,教师尽量不要干预幼儿,让幼儿充分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如果幼儿在解决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信心与耐心,比如场景二和三中,幼儿尝试了各种办法固定坡道护栏和斜拉索,却依然以失败告终,消极情绪萌芽。这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支持,且以间接支持为主。首先在细致观察幼儿游戏的基础上,耐心倾听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尝试以角色参与法融入幼儿,或游戏伙伴,或工程监督员等,以角色的语言给幼儿暗示,激发幼儿深入探究的意识,当幼儿不会搭建或无目的搭建时,教师可以直接通过示范引导幼儿进行模仿,与儿童一起建构,在边示范边提问下,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增强幼儿间的相互合作的能力,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感知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提高技能,助推游戏

任何一件建构作品都是由简单的建构技能组合而成,中班幼儿处于过渡阶段,比小班幼儿的游戏水平高,但从游戏过程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的能力还不及大班幼儿,这就需要教师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科学指导,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因此引导中班幼儿掌握基本的建构技能是开展建构游戏的必要条件。在本次主题建构场景中,幼儿在搭建后发现船只无法通过苏通大桥另一侧时,这恰恰说明了幼儿的架空技能还有待提高。此时教师可以以游戏情境法继续引导幼儿,激发幼儿改良大桥的兴趣,从而提高建构技能。教师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展示墙的方式,增加积木搭建示范图或者是提示信息,在展示墙上可以设一个透明的文件袋,定时更新图示的信息,以免枯燥、效益不高。对于复杂的建构图形,建议幼儿将建构步骤记录下来,引导幼儿观察、思考,由此在搭建时印象更加深刻。

(四)欣赏作品,注重评价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尝试保留幼儿未完成的建构作品,直至使用过为止。但在多数情况下,受到幼儿活动的制约,往往会选择将幼儿的建构作品以照片、视频的方式保存,将照片贴在展示架上,方便幼儿随时随地感受作品、思考作品。在拍照时可以标注幼儿的姓名和作品的基本信息,以此让幼儿获得满足感和成功感。在作品欣赏和评价环节,笔者主要采用交互评价策略。首先让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在评价建构作品的同时,还要注意建构过程的评价。比如教师引导幼儿就搭建苏通大桥中的情感体验、问题解决、同伴交往等方面进行讨论,鼓励幼儿之间的分享与交流。随后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观察建构作品,多肯定幼儿的想法,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可以通过微信、QQ群等线上软件,将幼儿的建构作品分享给家长朋友,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发展进度,以此收集多个评价渠道的信息,以完善作品。

五、 结语

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指出:观察不是让我们的老师睁大眼睛去发现让人眼前一亮的事情,等待所谓的“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魔法时刻”的到来,而是让我们的老师找到读懂幼儿思维的细节,找到解读幼儿心灵的密码,找到因人施教的方向,知道支持帮助、指导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依据。在本次主题建构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提升了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收获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在后续的建构活动中,笔者将在观察儿童、理解儿童的基础上,按幼儿游戏的需要为幼儿提供帮助,在保证幼儿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给幼儿提出建议,指导幼儿游戏,让幼儿真正感受其中的乐趣,并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芮妮·迪纳斯坦.选择时间:通过探究和玩耍深化儿童的学习:幼儿园至二年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46-57.

[2]邵爱红.幼儿园室内外建构游戏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38-40.

作者简介:

赵恬,江苏省南通市,南通市崇川区唐闸公园幼儿园。

猜你喜欢
建构游戏教师指导中班幼儿
创设现实生活版的初中数学教学
论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多维并举,激发“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