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时代 个性学习

2021-01-14 00:42吕华
考试周刊 2021年100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互联网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具有极强的时代性,面对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紧跟时代发展脚步是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与创新成为永恒话题。现分析“互联网+”视域之下小学信息技术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教学改革实践路径,以期促使小学信息技术充分绽放魅力,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互联网+教育”;教学改革

一、 引言

在信息大爆炸的现如今,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引发各领域天翻地覆的变革,“互联网+教育”俨然成为大势所趋。2017年国务院将“互联网+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对“互联网+教育”模式提出了指向性要求,基础教育领域步入以互联网为背景的改革新纪元。小学信息技术作为互联网的先锋学科,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探索制衡学生成长特性、教学目标导向与社会需求各方关系的现代化新型教学模式。

二、 小学信息技术打造“互联网+教育”模式的优势

“互联网+教育”具有广泛性、创新性、透明性与素质性的时代特征,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运用展现出传统教学难以企及的教育优势。第一,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当代小学生作為新一代的数字人,通过日常生活渠道积累了丰富的互联网知识,认知起点与理解力呈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渗透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小学信息技术实施“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打造线上与线下的双重教育渠道,教学空间的深度与广度得到最大限度的拉伸。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能够利用云平台、移动网络、各类学习软件等方式展开自主探索,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二,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多元性与开放性。小学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极具实践性的学科,单纯地依靠理论宣讲显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互联网+教育”视域之下,教师能够对海量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与利用,丰富教学内容,满足新时代育人需求。同时,对同一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倾向,采取多样化的讲解方式,促使学生能够以不同视角审视信息技术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目的。由此可见,“互联网+教育”模式有助于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走向个性化与趣味性,助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 “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课程定位欠明确,教学体系欠完善

“互联网+教育”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时间较短,现仍处于探索阶段,教师的认知与课堂体系的构建存在明显的非适应性。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而言,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第一,课程地位不够清晰。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教学观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实践方向。但是对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而言,未能清晰地领悟互联网时代下的基础教育未来发展走向,未能深入理解“互联网+教育”的内涵,对小学信息技术的学科价值认知仍然停留工具层面,实施以理论讲解为主,上机操作为辅的课堂组织形式,学科的多元化教育功能受到限制,教学活动欠缺延展性。第二,课程体系的构建不够完善。“互联网+教育”视域之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突出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但是现行课堂体系与时代发展趋势并不匹配,结构性与发展性不足。同时,教师依本而教的课堂组织模式将信息技术知识禁锢于教材,并未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对课堂体系进行重塑。导致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基础性有余而时效性不足,纸上谈兵的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偏离了素质教育理念要求,而且影响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长足发展。

(二)实践与需求脱节,教学方式滞后性

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加持之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包容性与开放性有所提升,但是与“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发展需求仍然存在大幅度的脱节,成为影响教学模式转型的重要问题。第一,教学改革方向存在局限性。一方面,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之下,教育领域的发展应是技术创新与社会价值所构建的共同体,而小学信息技术的改革着力于能力与品质层面。另一方面,“互联网+教育”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性与创造性,而目前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规划侧重于知识维度,理论所占课堂配比高于实践活动。教学实际与教学需求处于失衡状态,信息技术课程的社会价值明显不足,影响“互联网+教育”的有效落实。第二,教学方式存在滞后性。“互联网+教育”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运用需要建立在学生优秀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基础上,但是目前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呈现单向传输状态,即以教师的宣讲与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师生主体地位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制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 “互联网+教育”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策略

(一)巧用趣味情境模拟,点燃探究欲望

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为发达,面对抽象化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难以深入地理解本质,成为教学面临的首要难题。互联网生动鲜明的呈现形式,能够将抽象化的知识融入真实情境,实现认知的可视化,削弱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初识Scratch”教学为例,教师借助互联网将编程软件拟人化,以讲故事的方式带领学生认知Scratch软件的组成、发展历史等知识。首先,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构建感官情境,借助互联网技术赋予Scratch以生动的角色定位,如马戏团的明星小猫,进行自我介绍。以主人翁的第一视角展示其本领,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Scratch的经典编程案例,促使学生对Scratch建立初步认知。以轻松诙谐的方式消除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与抗拒心理,为后续学习奠定情感基础。其次,在新知探索环节,教师构建故事情境,讲述Scratch的设计者与发展演变历程。增强课堂教学的人文性,丰富学生的编程文化知识背景。此外,运用巧妙的故事情节构思,配合动态化的演示画面,带领学生认知Scratch的操作界面。教师通过构建教学情境,使信息技术知识变得立体且清晰,更为直观地阐述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接受力与理解力。

(二)微课构建任务驱动,明确教学主线

微课是“互联网+教育”的典型代表,以短小精悍的视频形式呈现教学重难点,具有简洁、生动、有序的特点。教师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构建教学的任务驱动,引领学生各项学习活动,形成教学主线,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更具层次性。以“移动和旋转”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借助微课引导课前预习。教师将教学目标、主要内容以及重难点知识制作成微课,帮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与框架建立初步认知。并布置简单的查找类、标注类的预习任务,为学生的预习提供方向,以知识清单作为预习结果的汇总与反馈,促使学生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学习。其次,教师借助微课实施针对性教学。微课以视频形式将知识动态化,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条理性,知识拓展等优势。教师以此为切入点,设计导入型微课、知识型微课以及操作型微课,提升教学指导的精准性。

(三)借助专题学习网站,实施自主学习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育资源日益开放,各类关于信息技术的专题学习网站层出不穷,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有利契机。因此,教师采取项目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借助专题网站,以互动合作的方式独立获取信息技术知识,提升操作能力与探究能力。以“角色和背景”教学为例,此章节知识以引导学生学会新增角色与设置背景,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有趣、有意义的作品。教师以“小猫一家的春游”为主题组织项目式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分小组创作。首先,针对小学生对Scratch软件认知的局限性,教师以指向性的任务为学生提供创作思路,如复制角色、运用绘图编辑器新增角色、利用Scratch的收藏角色丰富作品、根据实际需求编辑背景。将角色和背景的相关知识融入具体的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其次,借助专题网站优化作品。单纯地依靠教材的指导,学生的作品势必存在趋同问题,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教师推荐Scratch软件学习网站,让学生自主搜索、获取学习素材,丰富角色造型,学习更多的背景设计,并运用于主题创作。利用互联网实现课内与课外教育资源的整合,赋予课堂教学更多可能性,充分释放学生潜能,推动个性化发展。

(四)打造现代翻转课堂,落实研学后教

在互联网的支持之下,翻转课堂衍生并得以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坚持以学定教原则,实施泛在化学习成为“互联网+教育”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教师应转变师生角色定位,打造翻转课堂,使教学干预与指导张弛有度,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拓宽信息技术学习渠道,促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借助当下资源获取知识与技能。以故事程序设计教学为例,教师融合猫、老鼠与迷宫等小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角色,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编写程序。经过一段时间的Scratch编程学习,学生的基本知识日益丰富,陌生感逐渐消除,教师尝试借助云平台、应答系统等智能化教学手段,采取遥控辅导方式,将教学分为学生自主探索与教师讲解两个部分,实现研学后教。首先,教师设置一定为期一周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与课后时间完成一份编程作品。在此过程中,允许学生运用各种手段获得素材与外在支持,如小组合作、网络查询、师生互动等,教师采取线上答疑的方式提供必要的指导。其次,教师安排作品展示课与集中辅导课,让学生分享、阐述自己的作品。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归纳共性与个性问题,采取集中讲解与一对一辅导的方式解决学习阻碍,调整学生的学习思路。通过发挥“互联网+教育”的特性,实现学生学习的分流与交汇,达到融会贯通,活学活用的目的。

(五)开发特色教学内容,丰富知识能力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小学信息技术作为培养互联网人才的启蒙时期,教学内容应紧跟时代形势,不断地推陈出新。因此,立足校本实际情况,开发特色教学内容是顺应“互联网+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也是开阔学生视野,丰富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渠道。第一,渗透创客精神,组织创客活动。教师可以将当代小学生所热衷的电子游戏与编程教学相融合,带领学生运用编程知识制作一款闯关游戏软件。以当代流行的游戏为蓝本,进行观摩、体验与学习,获取创作灵感。以学生兴趣为支点组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感受到编程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与探究精神。第二,打造互联网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自上而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自由分享获得的课外知识或是遇到的实际问题,师生能够形成实时互动,丰富编程教学知识深度与广度。此外,教师借助移动互联网将云平台转化为学习支架,形成支持学生自主探究的阶梯,落实共性目标的同时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五、 结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之下,广阔且开放的教育空间与资源,日益综合多元的社會教育需求,使小学信息技术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教育优势,平衡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让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是教师亟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解龙宇.小学应用“互联网+教育”的启示[J].实验教学与仪器,2020,37(Z1):94-95.

[2]钱楠.试析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新型课堂教学模式[J].科普童话,2020(18):97.

[3]黄昌琴.小学信息技术微课教学的实践[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3):103,105.

作者简介:

吕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唐徕回民小学新水桥校区。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互联网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