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建强 韦利仙
(1.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广西诺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桂林分公司,广西 桂林 541010)
新媒体通常指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主要包含互动式数字电视、互联网媒体、移动新媒体等。新媒体环境就是以新媒体为推动力量的,结合传统媒体所形成交叉影响的复杂环境。现今的信息时代,新媒体正在以迅速发展的趋势渗透进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传播、获取信息以及交流的主要媒介,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掌握双语或多语的群体,他们在某种场合选择某种语言进行交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行为倾向,并表现出一定的心理定势和对语言的认同感。本文主要通过调查新媒体环境下桂林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网上、校内、校外和家里四个场合中语言使用情况与态度,描述和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的基本情况以及他们对本民族语言、普通话、方言和外语的态度,并探究新媒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本民族语言使用和态度的影响。研究对于制定少数民族语言规划和政策,实施双语教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在网上发布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共收到217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02份,有效率为93%。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桂林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共202人,括130个男生和72个女生。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大部分来自广西。被调查的各个民族的大学生数量如表1所示。
表1 被调查者所属民族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来自桂林各大高校。其中,广西师范大学参加调查人数为49人,桂林理工大学34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33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31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28人,桂林旅游学院27人。被调查者中,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居多,占比37.62%,大三、大四学生分别占25.74%和20.29%,大一学生占比13.86%,研究生占比2.48%。
本次调查对象有84人来自乡镇,44人居住在城市,居住在城镇的人数占比为63.37%,远远高于居住在乡村的占比。这是由于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少数民族逐渐向乡镇和城市迁徙,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扩大,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便于社会交往,开始使用普通话或汉语方言。有74人居住在农村,占比达36.63%。这说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因此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他们更多使用本民族语言。调查发现,有39.1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掌握程度较高,但在交流时偶尔会有障碍;25.74%的学生对本民族语言了如指掌,能够熟练地进行交谈;25.74%的人对本民族语言一知半解,只能使用部分词汇进行交流,或者是只能听得懂,但是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另外还有9.4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完全不懂自己的民族语言,听不懂,也说不出。
1.网上语言使用情况
根据数据统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网上使用普通话占到总数的67.33%,这说明普通话是他们在网上交流时使用的主要语言。他们在网上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口语交流时,主要用于发语音或通话聊天等。因为有些少数民族语言没有文字,虽然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有自己的文字,但他们绝大多数人已经不会使用。有6.9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网上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2.校内语言使用情况
表2 校内语言使用情况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宿舍和同学交流、在教室和老师交流、在食堂和他人交流时最常用的是普通话,普通话在三个场合中的使用所占百分比均在65%以上。可见,普通话已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交流使用的主要语言。在宿舍和同学交流时与在食堂交流时本民族语言的使用率均高于汉语方言的使用率,但在教室和老师交流时则相反。原因可能是老师的身份以及教室的场合。首先,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很少有老师会在教室使用民族语言与学生交流;其次,教室是属于比较正式的场合,是教师的职业场所,自然更多地使用普通话,使用民族语言会显得不够正式。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话、本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在教室和老师交流时的占比都低于其他两个场合的比例,这反映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内较少与老师进行交流,他们更愿意在宿舍、在食堂与同学进行交流。但是,英语的使用比例远远超过了其他两个场合的所占比,这是因为他们绝大部分人都是在英语课上使用英语与老师交流,这是学习需要导致的结果。
3.校外语言使用情况
表3 校外语言使用情况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外使用最多的是普通话,但普通话使用率在三个场合依次下降,在街上碰到本民族人时普通话使用率最低,和本民族语言的使用率差不多。本民族语言使用率最高(49.01%)的场合是他们在街上碰到本族人时,这首先是因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同乡情结和乡土情谊,他们与本族人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会感觉更加亲切、轻松、顺畅。其次,这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强烈的归属感使彼此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汉语方言的使用率在饭馆交流时最高(27.72%),英语使用率在商店交流时最高(27.72%)。
4.家里语言使用情况
表4 家里语言使用情况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家里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的占比最高(62.38%),这说明他们在家里更愿意使用本民族语言与家人交流。相比于汉语方言,普通话的使用比例还是很高的,占比为47.52%,说明普通话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家里交流时除了本民族语言以外比较常用的语言。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无论在网上、校内、公共场所或是家里,普通话的使用率都非常高,其中校内的使用率最高,其次是网上的使用率。这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通话的使用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影响较大——越来越多人在网上使用普通话,普通话已经成为他们交流的主要语言。而本民族语言在家里的使用率最高,在网上交流时的使用率最低。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重视普通话的使用。汉语方言在四种场合的使用比例都在20%左右,使用率均不及普通话和本民族语言。由于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也逐渐提高,少数能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从正式场合到非正式场合,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通话的使用率逐渐降低,这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普通话较适合在正式场合使用;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非正式场合更依赖于使用本民族语言或汉语方言进行交流。英语的使用率是逐渐下降的,说明英语还不能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日常交流的语言。
王远新指出:“在双语和多语(包括双方言和多方言)社会中,由于社会或民族认同、情感、目的和动机、行为倾向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会对一种语言或文字的社会价值形成一定的认识或做出一定的评价,这种认识和评价通常称为语言态度。”[1]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是指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选择使用某种语言时的心理倾向与考虑,以及他们对某种语言的认同等。以下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语言、普通话、汉语方言、英语四种语言(方言)的态度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发现,仅有43.07%的被调查者认为学会本民族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愿意学习并使用本民族语言。35.64%的被调查者认为学习本民族语言是不重要的,但他们愿意接受、学习和使用。11.88%的被调查者认为不重要,并且他们不愿意接受和学习本民族语言。9.41%的被调查者持无所谓的态度,他们觉得学不学习、使不使用都可以,视情况而定。在“您觉得普通话会取代本民族语言吗”这一个问题上,50.50%的被调查者认为本民族语言不会被普通话取代,25.74%的被调查者不确定普通话是否会取代自己民族的语言。25.76%的被调查者认为普通话会取代本民族语言。
调查发现,大多数的被调查者(61.39%)认为他们作为少数民族学习普通话是重要的,这说明,普通话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很牢固,他们对普通话的学习与使用具有高度的认同感。仅有22.2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觉得学习普通话不重要,据了解,这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心理依赖程度高,使用本民族语言的频率更高。还有16.3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无所谓”这个选项,说明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心理依赖程度不高,对普通话的认同感也不强。
调查还发现,被调查者学习普通话的主要原因是学习需要,占38.61%。其次,是因为他们需要与大多数人交流,占31.68%,这反映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把普通话作为主要的交际语言。此外,12.87%的学生学习普通话是因为工作需要,他们通过学习普通话,从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为将来找工作奠定基础。还有16.83%的被调查者学习普通话是基于其他原因,高于工作需要的占比。据了解,他们有的是因为从小受到父母亲的影响,有的是因为想得到尊重及平等地对待。闫丽萍、王阿舒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学习目的与原因的调查分析》一文中指出:“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学习的目的与原因是对汉语的高度认同,将汉语同自身的择业、就业、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等紧密联系,主要目的有以下四点:鉴于汉语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强大的社会功能;着眼于掌握知识,提高本领;着眼于交际;着眼于学业和未来。”[2]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为了追求自身发展,跟上时代步伐,选择学习和使用汉语。
在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汉语方言的态度方面,设置了如下问题:在日常交流中使用汉语方言,您觉得?并设置了三个选项:“好玩有趣,喜欢使用”;“比较反感,阻碍交流”;“无所谓”。调查发现,选择“比较反感,阻碍交流”这一选项的最多,占 40.10%。可见,较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不喜欢在日常交流中使用汉语方言。据了解,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会说也听不懂汉语方言,因此觉得若使用汉语方言交流会产生沟通障碍。但也有33.66%的被调查者喜欢在日常交流使用汉语方言,他们觉得好玩有趣,还有26.24%的被调查者持无所谓态度。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觉得学习普通话是重要的,有部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喜欢汉语方言。据了解,他们从小就使用汉语方言,因此觉得在跟同乡沟通交流时,使用汉语方言会更加便利,应该经常使用汉语方言。
表5 使用英语的场合
如表5所示,超过一半的少数民族大学生(59.41%)日常使用英语的场合主要在外语课堂上,他们更愿意在上英语课时与老师交流时使用。其次是在与外国朋友交流时,占比17.82%。网络上使用英语占14.85%,据了解,这是由于一些英语较好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互联网结交了外国友人,因而在网上与其交流时使用英语。这也是互联网的发展导致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网上交流更加便捷,“地球村”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表6 使用英语的目的
在调查学习英语的目的时,选择“更好地与别人交流”的最多,占35.64%,这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到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不断深化,英语逐渐成为与外国友人交流的重要交际工具。其次是“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占32.67%,说明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英语是出于现实的考虑,同时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外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表7 QQ、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对本民族语言使用的影响
随着QQ、微信等新媒体交际平台的出现和普及,40.1%的被调查者经常使用普通话,导致本民族语言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32.67%的人使用本民族语言的频率显著提高,更喜欢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据调查,这是由于他们加入QQ家族群聊或微信家族群聊,家族群聊成为他们与家人、亲戚沟通交流的新平台,也给少数民族大学生使用本民族语言提供了场所,从而让他们更加频繁地使用本民族语言。这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播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27.23%的被调查者没有受到新媒体的影响,本民族语言使用的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在调查“新媒体播放与本民族语言相关的节目,您的态度如何?”这一问题时,选择“喜欢观看但不学习使用”这一选项的人数最多,占32.18%,选择“喜欢观看并学习使用”这一选项占23.27%,以上持喜欢态度的人数总占比为55.45%,这说明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喜欢并接受新媒体传播自己民族的语言,赞同通过新媒体能够更好地传承本民族的文化。
陈佳佳、贾宏岩认为,新媒体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交往能力,扩大他们的社会交往范围[3]。茹义也指出:大学生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在虚拟世界中交往交流的愿望强烈,于是他们活跃在新媒体的各个平台上,频繁地进行交往活动[4]。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新媒体的影响亦是如此。新媒体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增加了交际的平台,由于新媒体传播信息主要用汉语,因此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同时,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为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平台,这导致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愿意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同时更愿意向他人展现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化,这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