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刊》2020年总目录

2020-02-23 17:56
语文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研究

◆《文心雕龙》研究

“文心雕龙”释名 殷守艳 (1·1)

从《文心雕龙》看刘勰之论说文标准 叶官谋 (1·6)

《文心雕龙》之文字学 朱文民 (2·1)

《文心雕龙》:“文学自觉”时代的文论巅峰 王万洪 / 杨雨佳 (2·10)

《文心雕龙·原道》注释辨正三题 殷守艳 (3·1)

附辞会义,首尾相援:《文心雕龙·附会》篇探析 王凤英 (3·7)

《文心雕龙》之《镕裁》《章句》等篇中“本”“体”“要”之内涵新探 白建忠 (4·1)

《文心雕龙·通变》文术论发微 张丽华 (4·6)

探幽发微,别有会心——读童庆炳《〈文心雕龙〉三十说》 魏伯河 (4·11)

东方比较诗学视角中的刘勰《文心雕龙》——俄罗斯、英国古马来文学研究家В .И.布拉金斯基论刘勰 李逸津 (5·1)

《情采》:为情造文,要约写真 闫 禾 / 石海光 (5·9)

《文心雕龙·知音》篇译疏拾遗辨析 王广州 (5·16)

◆语言学

汉语分级阅读的词汇影响因素研究 赵凤娇 (1·12)

国际汉语教学方位类基本层次范畴词研究 黄 冉 (1·18)

中国学生硕士论文与国家期刊专家论文英文摘要中的立场标记语使用情况对比研究 姜 晖 / 魏 冉 (1·27)

《释名》的思想内容 刘江涛 / 任继昉 (2·56)

现代汉语“乖戾”动结式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沈梅英 (2·62)

网络称谓语“小姐姐”走红的语言学思考 张 颖 (2·69)

军事语言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的定位——以军队外语和跨文化交际问题为例 张 探 / 庞超伟 (3·60)

汉语概念叠加的语用动因 李冬梅 (3·66)

近十年现代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综述 张 妍 (3·71)

基于判断题及选项的雅思和HSK真题对比分析 丁俊玲 (3·77)

《汉语大词典》未收之义项考释——以魏晋南北朝墓志为例 刘志生 (4·19)

吐鲁番出土文书中表完结的动词“了”及阿尔泰语动因 曹利华 (4·24)

“V-了”语义价值的语法化结果解析 王彩霞 (4·29)

英语学术研讨语篇中预设的语用功能分析 姜 晖 / 宋燕飞 (5·72)

国内话语分析研究热点与主题演变 窦文娜 (5·79)

◆语用学

清朝土默特契约文书词语札记 黑文婷 / 黑维强 (1·33)

蒲松龄《狼》中“假寐”词义辨正 毋小利 (1·41)

《女论语》复音词研究 仝筱菲 (1·45)

“璈”“云璈”的释义问题 桑萌春 / 刘祖国 (1·51)

心理状态类同素异序双音词研究——以《朱子语类》为中心 刘 静 (2·96)

“有一种X叫Y”构式演变及修辞动因——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 李冬香 (2·109)

《朱子语类》中几种常见处置式 李春明 / 李永春 (2·116)

《现代汉语词典》当收“扌享” 周晓燕 (2·121)

中古汉语中的词尾“如”——从“忽如一夜春风来”谈起 万久富 / 张莹莹 (3·85)

“呷”词义演变探微 徐滋含 / 吴 芳 (3·91)

话语标记语and的元语用功能分析 姜 晖 / 吕 楠 (3·96)

试论常规与非常规谓词性结构“怒V” 张 舒 (3·103)

哈尔滨话合口呼零声母字读音调查 董丽梅 (4·57)

综述双语者言语产出的抑制控制机制研究 计霄雯 / 倪锦诚 (4·65)

微信转帖语篇标题话语秩序的违反与可信性分析 陈 颖 (4·70)

汉语弹性形式及其消极修辞表现 罗彬彬 (4·74)

论隐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的作用 韩 涛 (5·85)

“政治等效”视野下“人类命运共同体”英译研究 楚行军 (5·92)

政治语言变异管窥:值得关切的“关切” 闫 克 (5·98)

“手足”和“手脚”:历时流变中词义的叠合与分化 宋萌萌 (5·103)

◆中国文学

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中农民消费观念的更替

与代际反哺 廖 斌 (1·56)

战国时期外交辞令探析 王 立 (1·66)

“立乎不测”与庄子的自然之道 吴 琼 (1·74)

清朝入关之前的儒学风气 李贵连 (2·37)

论清初遗民诗人黄周星的歌行体名作《楚州酒人歌》 张 静 / 李静波 (2·47)

《全宋文·贾昌朝》订补 胡 鹏 (2·51)

关于“吕不韦说子楚”的再创作 可永雪 (4·83)

黄丕烈佚诗五十六首辑考 陈雨星 / 胡 鹏 (4·87)

贾谊与贾谊集的文学史观察 刘 明 (4·96)

中国文论“格调说”与文艺创作的品位标高 张文浩 (5·22)

沈从文文学创作的民俗学审视 谢忠强 / 陈 榕 (5·28)

夏大霖籍贯家世与生年考 叶 晨 / 许富宏 (5·35)

宋代文学家张孝祥在广西的石刻诗文论略 叶官谋 (5·41)

“穆天子”类志怪故事与“前丝绸之路” 刘志强 (5·47)

◆外国文学

文化认同视阈下中美黑色幽默小说之比较——以《黄金时代》和《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 唐 文 (1·79)

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读者视角的戏剧性处理 韩宇琪 (1·88)

19世纪末历险传奇的复兴与男性气概危机 王 荣 (1·94)

美国“木兰”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确定之路 韩玉强 (2·73)

新中国七十年的美国非裔文学研究 刘 慧 / 黄 晖 (2·79)

生存与铭记——塔纳西斯·科茨和他的《在世界与我之间》 陈向普 (2·89)

格非与加西亚·马尔克斯小说中的“故乡”书写——《望春风》与《百年孤独》的对照阅读 周启星 (3·38)

丛林法则与帝国情怀:《丛林之书》概念隐喻分析 高艳丽 / 刘晓庆 (3·45)

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视角下的《哈姆莱特》 王立飞 (3·50)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象征意象的营构与透射 朱旬萍 (3·55)

荒诞中的觉醒与重生——论加缪《鼠疫》的反抗之路 姚 刚 (5·53)

埃德加·爱伦·坡科幻小说国外研究现状探析 张运恺 (5·60)

格兰道尔之母的隐藏身份 陶丽丽 (5·67)

◆传播学

年轻化与多元化:从B站看中国戏曲的传承

与突破 王静雅 (1·99)

温情表达的叙事传统:《奇迹男孩》的聚焦叙事

与呈现 闫涛涛 / 李晓梅 (1·105)

“现象场”:大数据电影及其审美体验 曾 胜 (4·37)

文本的“噪音”:信息论和解构主义 陈 琳 (4·42)

影视产业繁荣背景下演员的道法失范与重塑 胡 泊 (4·48)

新闻故事及新闻细节对舆论氛围的“充值”功能 乌琼芳 / 仇 龙 (4·53)

《都挺好》:从跨媒体叙事的变异看电视剧叙事的多元文化诉求——兼谈现实题材电视剧的艺术品位 薛 颖 (5·111)

论电影《疯狂的外星人》中的生态意蕴 唐 元 (5·118)

◆方言学

泰安东平新派方言单字调的实验语音研究 王培娟 / 翟红华 (1·110)

祁阳方言否定词的语法意义比较分析 黄志媛 / 尹建玉 (1·118)

江苏泰兴方言贬责义构式“VV的人Vp”——兼论泰兴方言“VV”式的功能分化 朱 皋 (2·17)

鄂西南方言拷贝式程度表达“X得X”的性质及表意机制 王冬芝 (2·25)

广安方言“少了+没有/不+VP”结构探析 向小娟 (2·32)

别处条件在烟台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分析中的应用 张 琦 (3·110)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晋地方音方言词研究 仝筱菲 (3·115)

◆文艺理论

《资本论》的讽喻——以《文心雕龙》“比兴”说为参照 陆晓光 (3·13)

论铭箴的美育功能 胡 海 / 王宸慧 (3·22)

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情节自动分析方法 杨 江 / 刘娇萍 / 甘 苗 (3·29)

◆翻译学

多重图式化观相重构与形而上质再现赏析——基于《登鹳雀楼》的汉英对比与翻译 赵 明 (4·101)

《水浒传》中人物绰号的英译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方庆华 / 张琦文 (4·107)

完整翻译——邦斯尔《红楼梦》全译本姓名英译策略研究 朱 薇 / 李敏杰 (4·113)

文化审美表现论下蒙古族英雄史诗《格斯尔》英译研究 吴晓春 (4·119)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