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丹丹
(黑龙江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11)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与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有着良好的契合度,二者的结合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最大化,对于提高学习动机、优化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混合课堂一改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可通过线上资源来进行教学内容的编辑与录制,学生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提前对课程进行预习和了解,课程则成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实操与互动的场所。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种理念可通过混合课堂形式很好地实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习变得更加主动。
混合课程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优质教学资源的机会。课程结合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线下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资源选取,对其进行适当修改、补充,再利用网络共享的方式,将资源利用最优化。
成果导向教育重视学习成果的评价体系建设,在评量方式、评量主体和评量形式上,采用了多元评量的方式。混合课堂模式植入到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中,在更大程度上丰富了课程的评量方式,并通过线上平台,让学生每学一个阶段都有一次阶段性成果的检验,用更加集中的考试频度让学生的每一学习历程都有学习评估和反馈标准。
线上课程内容提供了学生预习清单与预习资源,学生对基础知识点及相关概念理解之后带着问题进行线下学习,这时学生对学习内容已有了自己的思考。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与讨论,并及时答疑。例如:在效果图后期处理课程中,学生通过预习,得知图层蒙版的作用后,便可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简单的练习,通过练习找到自身问题所在。学生这时便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来进入到下面的课程发展阶段,带着问题学习。
教师在安排具体教学环节过程中,可利用混合课堂的形式,将讲解和演示环节在线上进行,学生通过线上精讲能够迅速吸收知识重点,同时通过视频演示将理论性的概念内化为实际应用。在接下来的实操环节中,学生可以根据吸收的成果进行创造性的应用。在效果图后期处理课程中往往存在一个问题:学生跟教师一起进行任务实操演示时,由于个体接受能力存在差异,速度参差不齐,影响了课堂效率;如果教师独自演示完成一些繁复的步骤和命令,学生又一时难以全部掌握。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线上慕课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视频学习掌握任务制作基本要领,对于一些复杂的步骤,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暂停视频进行实操等方式,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任务制作和学习。这种学习情境使得同一教学内容能够面向不同学生个体,符合成果导向教学要求。
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评价以及课后对于知识的检验是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的重要环节,也是考量导向课堂是否完整的标志。在这两个环节上,可以借助于混合课堂形式,让学生利用线上平台完成作业及评价环节。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课堂时间,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利用线上资源更好地完成作业,同时相互查看并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起到了学习、交流、借鉴的作用。例如:在效果图后期处理课程中,学生利用线上平台资源完成室内效果图配景训练后,将作业发布到平台,学生之间查看作品后互评,最后教师再进行复评。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没有教师的直接介入和评价,学生从自身兴趣出发,按照自己意愿完成作品,获得同学的认同性评价后,收获了成绩、自信和满足感。
线上教学活动在成果导向课堂活动中的支撑点在哪里?这是关键性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线上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资源、理论讲解以及教学演示。这种学习方式不是基于教师经验的学习,更多的是客观性的知识吸收,而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行动性和教学引导性优势恰恰与之互补,可以通过线上理论的反复学习特性来减少课堂上的基础学习时间,把更多的教学时间用在实操、讨论等互动性与沟通性强的教学环节。
课程的线上与线下学习比例如何分配取决于课程本身的性质。在混合课程中,信息化资源是不可或缺的,其在课程中能够占有一定比重,并能够主导部分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混合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能够替代传统课堂的授课形式,而且在资源共享及学习的灵活性方面高于传统课堂。
一般情况下,线上资源丰富、软件类、理论性强的课程在进行线上教学时更加便捷;实操性强的课程在实训室中进行现场演示与实验则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吸收。若将二者结合,能够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线资源建设并非靠量的积累,而是需要结合整体课程的编排,根据课程所需,针对关键性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提供最优资源。在效果图后期处理课程中,教师以录制屏幕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一系列软件操作的基本技巧,并结合具体案例对各工具进行了应用场景的介绍,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演示过程和案例的最终成果,这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线上课程作为先导,让学生理解基本的课程内容,再经由线下课堂教学进行查缺补漏,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将线上知识融会贯通到具体的实践环节中。在效果图后期处理课程中,将软件操作列入线上学习,在线下教学活动中进行项目教学,将工具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综合运用,完成项目教学任务。
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结合线上与线下的特点。在效果图后期处理课程中,线上采用了单元小测、期中测评及期末测试三个环节,测试方式为纸笔测验,考核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线下采用口语评量、实操评量及书面报告的形式,考核学生课堂讨论参与度、实操作品质量等方面的内容。在评量主体方面,要采取自评、互评及师评的多元评量方式,更加全面、客观、公正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反馈。
目前,教师在建立混合课程的过程中,多是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以摸索的状态进行探索和尝试。教师要将线上与线下进行合理结合,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混合课程培训体系。
要本着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三大核心理念来进行混合课程教学实施的规划和编排,有的放矢的将线上、线下课堂合理结合,让课程沿着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来有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