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微课设计原则分析

2021-01-13 06:13马俊蕾
考试周刊 2021年101期
关键词:化学反应原理高中化学教学微课

摘 要:微课,是一种以新课标为依据,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微课以短视频为主要展示手段,围绕某一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设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极大程度上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普遍存在的不足。探究如何开发和制作高中化学微课教学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笔者以人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为研究对象,根据课程理论、学习理论,详细阐述了《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特点、学情特点、将该模块知识微课化,对课堂教学形成辅助作用等。根据《化学反应原理》课程特点,笔者总结出了一堂优质微课从选题到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微课;化学反应原理

一、 化学反应原理在高中化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课改之后的教材中,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在必修与选修都有分布。选修四中部分化学反应原理内容则是针对化学知识储备较好,有化学学习兴趣的学生设立,知识点难度高、抽象。学生通过学习应具备利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的能力。课标对本模块也提出较高标准。

(一)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内容分析

笔者结合上述教材分析总结出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内容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 抽象程度高、理解难度大

该模块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其知识内容不像元素化学,可以联系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化学反应原理由于其内容的抽象性、微观性,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很难找到相应的实例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导致学生难以理解。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理解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这对高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较高的难度。

2. 知识点繁多、逻辑清晰

在化学反应原理的选修模块中,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电化学知识,熟练掌握原电池、电解池这两个模型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对化学平衡也有更高的要求。学生要更加充分地体会化学平衡里“动”这一特点,体会“动态”平衡的这一过程,为后续学习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日后化学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即提供思考问题的正确方式和解决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二)高中生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的学情分析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乔际平老师研究提出,在中国,相当比例的高中生的思维水平仍然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并不具备完善的形式运算能力。笔者认为,现阶段部分高中生并不完全具备学习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内容的抽象思维能力。如果没有足够的感性材料来支撑学生学习此模块内容,学生很难有效地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的知识。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知识微课程化的优点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高中学生在理解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有较高难度。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以实验观察、现象记录、微观原理、空间想象、总结推理、数学表达运算等方式呈现,高中学生并不擅长这种学习方式;第二,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知识,本身具有抽象度的特点,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高中学生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很难轻松掌握这部分知识点。由于在传统课堂中,因客观因素限制,教师无法根据个别学生的不理解,重复讲解来调整整个课堂教学的进度,这就有可能使学生因为某一个知识点没有掌握而对后续学习造成障碍,从而放弃学习。

二、 微课在辅助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方面的优势

(一)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辅助课堂教学优势

化学反应原理微课程化,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自主学习,可以有针对性辅助传统课堂教学,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直观教学

化学反应原理微课,通过电子产品的模拟和演示功能,将抽象的微观概念具象化,可以很大程度弥补高中学生在感性认知上存在的不足,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获得学习化学的成就感,维持其学习化学的动力。

2. 利用新技术

将该模块的知识点微课程化,可以使很多无法用教具呈现的教学内容通过模拟动画等以小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有了具象连接,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该模块知识点,也更容易将多个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二)基于网络的共享资源优势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微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依靠网络,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由于其特殊的学习方式,导致它相比较常规课堂有以下几点优势:

1. 开发共享的网络教学资源。微课程是基于网络的,开放式的,学生的选择不受限制,学生可以选择同一知识点的不同难度的微课程视频来进行学习,使学生真正意义上的“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2. 灵活多变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基于互联网灵活的学习方式是微课的显著特点。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能等移动设备学习,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解决某一个特定的小的知识点,使学习更加高效。

3. 超强的交互能力。学生对新生事物天生有着超强的接受能力。互联网5G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线学习,观看视频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利用“弹幕”等手段和其他在线学习者进行交流分享,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成果。也可以与授课教师进行观点交流,得到老师的在线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

三、 微课在辅助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方面的意义

(一)克服化学反应原理内容繁多与抽象的困难

笔者通过研读教参及课程标准,结合上述对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内容特点的分析,总结出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具有知识点繁多、概念高抽象度的特点,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构建起来难度大。微课程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二)突出個性化教学,提高学习者积极性

将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微课程化,可以作为辅助性的学习资料,辅助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微课程可以用于课前预习、学生自主学习、课后复习等。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微课程,增加学生个性化选择的余地,让每个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学习风格和特长,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

(三)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资源均衡化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微课程化,为教师现有的教学与教研方式提供了新的方法。利用电子设备备课、教学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统计,使得教师教学更具针对性,长期而言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学生而言,随着多媒体设备的普及,即使学生所处偏远地区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高效地缩短城市与乡村之间教育资源的差距。

四、 化学微课选题策略

(一)“精細”选题

微课的精华在于其“微”。原则上要在短时间内透彻地讲解一个知识点,时间基本控制在六分钟左右。介于此原则,微课要求在具备其学科知识性的前提下还要能深入浅出的讲解,力争做到通俗易懂。选题时要紧扣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抓住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学习时易出现的疑点,考试时的热点。

(二)“精准”选题

一门课程知识性“精准”是其第一要素。无论是从图片的选择、动画的选择,还是配音及文本描述的选择,都不应有知识性错误或者概念上的模糊。此外,为了做到深入浅出,保证其趣味性和低起点,在微课的制作上应选择合适的多媒体元素。如丰富趣味的图形、动画、有辨识度的音频、视频等,为枯燥的课本知识增添光彩,将抽象的知识点具象化。如原电池和电解池这一类电化学内容,单纯从原理的氧化还原反应出发很难让学生接受。若将动画结合起来,将电池内部的工作原理具象化就会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比直接用录屏的方式制作成微课更加生动形象,也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复杂的知识点里也能有愉快的学习体验。

(三)“有效”选题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让微课更好地服务于传统课堂,选题时应尽量避免非重点、非热点内容。有些知识点虽然是热点,但由于其难度小,绝大部分学生可以做到通过阅读教材一看就会,就没有必要开发成微课程供学生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

1. 微课设计原则

笔者结合微课的含义、特点以及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内容特点、学情特点,基本掌握了将化学反应原理部分内容开发成微课的一些支撑条件。笔者总结出在设计化学反应原理部分微课时应遵循的设计原则。

2. 以学生为中心

微课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辅助资料,在设计微课之前要确定以学习者为中心。微课程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学习者的体验及学习效果,微课程的设计者要与使用者相互统一。在设计微课程之前,要针对学习者的能力,确定设计的难易程度,要体现学习者的主体角色,充分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3. 以趣味为重点

微课程是辅助化学反应原理学习的一种学习资源,要把课程的趣味性作为重要的设计精神,贯穿于整个微课程的设计中。主要表现在,设计案例要有趣味性,学生活动要有趣味性,教师的语言表达要丰富,抑扬顿挫。防止出现内容呈现方式单一化的问题。

4. 以合理分解内容为核心

微课的“微”并不是将大知识点简简单单分解后的无逻辑的小知识点,而是系统化的,有衔接的知识点。应针对化学反应原理以电化学和平衡中的每一个知识概念或者学习过程来设计学习资料。在对化学反应原理内容进行分解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学习者的前导概念,让已掌握的知识充当后续课程学习的先导组织者;第二,对所讲授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包括内容特点、教材中地位、难易程度等;第三,教学策略,教学目标。对学生活动设计等其他因素进行合理分析。

5. 以共享为目的

微课程是一种辅助资源,要以移动平台为依托,在交互的基础上教学知识。但最终要以共享为目的,优化教育资源,改善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这样会才能充分体现微课的价值,将其价值最大化。为了达到共享的目的,开发者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第一,上传平台要开放,使任何学习者都可以进入平台根据自己时间和地点安排学习,不应受到过多的限制;第二,微课程的设计需要半结构化,不仅上传完整的微课程,还可以将课程的相关资源上传。各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完善优化,制作出适合自己课堂教学的微课;第三,共享的方式可以多样化。

五、 研究结论

文章研究的内容是以人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为例,研究如何制作高中化学微课。结合现今教育发展趋势、学生学习认知理论以及微课概念、查阅文献,对国内外关于微课相关研究的梳理,总结出适合现在普通中学教师应用的微课开发与设计步骤。笔者结合《化学反应原理》课程特点,总结了一堂优质微课视频应该具备从选题到设计的原则。随着生活、学习节奏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学习。各种形式赛教也都以微课作为第一轮筛选条件,“微”潮流会越来越得到关注。再加之科技发展,各类移动终端设备不断升级,关于微课的制作会越来越简单化、专业化、传播更加便捷化。教师利用手机软件制作成有自己风格的微课会更加方便。微课将促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65-73.

[2]薛金星.考试说明全解.化学[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6.

[3]王朝银.步步高:教师版·复习用书·化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马俊蕾,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化学反应原理高中化学教学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性
从课堂教学行为维度解读高中生化学学习困难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