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对于创新实践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中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实践性人才。单纯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专业人才具备高尚的品格和丰富的人文素养。因此,对当前中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作为中职院校的重要课程,在传授课本知识内容的同时,要帮助学生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及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教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当前大部分中职院校学生并未形成较高的人文素养,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及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在教授语文知识的时候,要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三观,更好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以往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开展教学,没有过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对教学的建议,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在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注重师生关系的培养,影响学生对教学活动的配合,语文教学效率也就很难得到提高。为了改善这一教学现状,语文教师要充分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改进中职语文教学方式
要想改变学生对于语文的认识,引导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来达到培养人文素养的目的,教师应该在教学方式上予以创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参与度,使学生可以投入到语文知识和文化中,感受语文中所蕴含的文化氛围和精神价值,经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并且对其所体现的人文精神进行探讨和分享,这样可以放大语文的教学价值,提升人文素养的培养效果。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中职院校学生当前身心发展不成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培养,实现个人品质与人文素养的双提升。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学习内容,而且还能够实现全面发现,为接下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时候,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还要重视对人物特点的分析,通读文章之后,先让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将文章内容翻译成为白话文,以便于学生的理解。然后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文章主人公具备怎样的品质?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并以此为由展开小组讨论,分析人物的优秀品质,并引导学生学习其优秀品质,在潜移默化当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拓展中职语文教学内容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各种资源会源源不断出现在视线中,对于这样大数据的情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网络上搜索合适的学习资料信息等等,通过这些资料信息提前完成在预习,如此能更好的了解课本内容從而在课堂上能更快的完成任务,提高学习效率。这些网络资料不但对学生学生有利,也是教师提升自我能力的途径。通过这些网络资源的学习,在备课时可以拓宽教学的内容,丰富学生知识规模的同时,安排相应的人文素质教育。在语文教材中,每篇文章都包含人文素质的教育内容,在学习课本内容时,会涉及到人文精神,为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例如在《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叙述的是本文作者母亲这一形象,在这篇课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文章中的人文价值观,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使学生体会到老舍先生对他母亲深深爱,并引导学生将这份情感带入到自身日常生活,体会亲人之间的浓厚情感,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恩之情。如此看来,教师不是单纯的灌输课本单一内容,而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使得学生在人文素质教育的熏陶下培养出人文精神。
三、增强语文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及生活实践的联系
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及学生发展实际,增强语文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及生活实践的联系,提高其专业、职业性和实践性,从而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更积极主动的接收语文教学,为提升其人文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可以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学生职业发展的要求,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的特色;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及语文运用能力进行培养,增加一些实践性强、突出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内容。通过对中文教材进行发展与补充,弥补其不足,使中职语文教学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另外,教师还应该积极深入学生,了解他们语文学习情况,结合专业发展的内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革和创新教学的方法,完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养的教学,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展示自己的人文修养,让学生认识到,人文素养不仅是一种内化的素质和修养,它还可以通过行为活动外化表现出来,从而提高他们做人做事的综合能力。
四、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
教师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知识、感受文化的来源,因此,教师要对自身所担负的期望和使命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认识到自己的人文修养对学生的影响。首先,教师要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保证能够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其次,要注重提升语言修养,语言是传播知识的媒介,也是教师素质与内涵的体现;最后,教师要具备完善的人格品质,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能够给学生带来人文素养的启示。
小结: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体现,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中职教育体系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充分发挥中职语文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发挥语文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燕芬.优化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J].考试周刊,2015(26).
[2]张国彦.语文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对人文素养之培养方法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6).
作者简介:赵岩,1986年4月29日,男,吉林省,二级教师,珠海市卫生学校语文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