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指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施过程中须格外关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提出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年龄特点,比较分析,厘定各学段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在教学中加强实践运用,强化各学段核心素养的落实;采取联合教研方式,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实现中小学思政一体化。
【关键词】核心素养 中小学 思政一体化 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7-0005-03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能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重要保障。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因此,在中小学阶段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其中指出,“统筹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那什么是“思政课一体化”?在大中小一体化背景下中小学课堂教学如何将思政课一体化落到实处,或者说中小学思政课堂教学如何推进一体化建设,特别是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不同学段的中小学思政课堂教学,如何在不同层面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与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笔者结合当前学校主要德育课程,即小学道德与法治、初中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对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推动四大学科核心素养分层落地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内涵审视:一体化是思政课本有之义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认为,人的思想道德发展即健全人格的形成,要经历“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水平六阶段,每个阶段依次按从低到高的顺序逐步发展。总体来说,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处于前习俗、习俗水平中的前四个阶段,服从惩罚与规则、权威与秩序,到成年及以后,思想道德发展从他律走向自律,服从社会契约与良心原则。科尔伯格思想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中,特别强调道德发展必须经历从低到高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以凸显人之为人的成长过程,即健全的人格形成需要长期的修养与积淀。思政课作为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也应当遵循人的成長规律,换言之,思政课一体化逻辑上内嵌于人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即人的成长规律。
中小学思政课虽历经多次更名,但始终遵循人成长规律。最近一次更名前,高中课程名称为思想政治,初中和小学课程名称分别为思想品德(7~9年级)、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小学低年级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小学中高年级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着力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初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2016年6月,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进一步指出“法治教育要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倡导把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提升精神紧密结合,使青少年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牢固树立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契约精神,尊崇公序良俗,实现法治的育人功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6年9月义务教育阶段的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思想品德(7~9年级)课程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并在当年开始推行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地义务教育段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全部使用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吸收了课程改革十多年来的成果和法治教育经验,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始终。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至此,在理论层面开展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建设成为必然,在实践层面统筹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建设已非常迫切。
二、比较分析:厘定各学段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
为帮助教师正确使用统编教材,达到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笔者参照2017年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所凝练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要素,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有关规定和内容,结合中小学生的年段特点,厘定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
以政治认同为例。政治认同是“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即是支撑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基石;它关乎学生的成长方向和理念信念的确立,是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的灵魂及其“中国特色”的共同标识。发展政治认同素养,能让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指的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阶段的政治认同素养发展,依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应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从培养学生爱自己、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逐渐过渡到爱祖国、爱中国共产党。初中阶段政治认同是对国家政治制度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理解国家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树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坚定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高中阶段的政治认同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个关键维度。
三、实践运用:强化各学段核心素养的落实
厘清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当教师心中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便可以依据学段要求设计教学,落实核心素养,循序渐进达成教学目标阶段化,促进思政一体化。
(一)结合党史教育促进政治认同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思政课的任务是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我市教育工委举办“感党恩 跟党走”2021年全市大中小幼思政课教学研讨活动,以“精彩一课”为载体,推进思政一体化建设。
在课堂中,小学教师执教《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可以通过开展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祖孙三代比童年、讲讲红色故事、高举队旗跟党走等活动,循序渐进加深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印象与理解;初中教师执教《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一课,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百年征程 波澜壮阔—百年初心 历久弥坚—青春同心 永跟党走;高中教师执教《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课,可以设计三个教学环节:作出承诺—致敬楷模—成就伟业。这三节不同学段的思政课都是以“了解党 感恩党”为主题,小学侧重听红色故事,看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视频,对比祖孙三代的生活,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美好幸福生活,感悟中国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由此初步产生感恩党、热爱党、认同党的政治认同感。初中则更进一步,从回忆南宁红船和英雄事迹,领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目标和性质,逐渐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树立拥护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高中是引领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事例,近距离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以脱贫攻坚时间轴呈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彻底摆脱绝对贫困、成就伟业的事实,领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进一步升华认同情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践证明,三节课均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同时体现年段目标螺旋上升的设置,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大中小学的不同学段,无论是通过讲故事、讲历史还是讲理论的方式讲思政课,都要体现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的指导思想。
(二)结合教材开展法治教育
统编小学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都有法治教育专册教材,内容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系统强化法治教育,体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精神,以及《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要求。
小学法治教育专册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宪法的根本法地位以及法律维护生活秩序的作用;二是通过身份的获得、国籍的法律规定、居民身份证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三是介绍国家机构的产生及职权、人大代表的职责,引导学生认识权力受到制约与监督;四是重点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维权的方法。
初中法治教育专册主要通过讲授宪法的核心价值及其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使学生树立宪法至上的信念;通过详细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通过介绍我国的国家机构和国家基本制度,引导学生树立制度自信、增强国家认同;通过阐述自由平等的真谛、公平正义的价值,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
教材内容编写的连贯性及贴近生活的定位,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以联系的观点进行教学。例如教学小学《我们的国家机构》这一课,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从生活中找到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如先引导学生回顾办理户口、身份证等生活事件,寻找身边的国家机构,然后运用典型案例理解国家机构的权利是宪法所赋予,国家机关具有公权力;再开展“身边人身边事”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到政务中心,感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国家机关的服务就在身边,逐渐向学生渗透法治意识。这样的教学策略符合小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感知、认识国家机构的认知规律。中学生的认知与生活经验更为丰富,进行中学的法治教育需在小学的基础上提高要求,引导学生多运用经验、生活实例、时政热点等,谈论国家机构的作用、定义,探究国家权力机关、执行机关、行政机关的职权和职责,以及理解国家机关必须依法行使职能,最终结合所学理解我国为什么要推进法治政府的建设,以及尝试提出法治建设的措施。
(三)以议题教学增强公共参与、责任意识
议题教学指的是结合课程标准,对相关内容进行活动化的主题设计与教学。如九年级上册《民主与法治》这一课内容,教学围绕议题开展,首先要把握好议题原则,原則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科学设计活动形式,以议为引线,创设助议的问题情境,通过议题导入和描述、议题商议展开、议题深入的流程,实现议题的升华;最后是议题的践行。这个过程要以活动为载体,突出学生主体性,教师主要起引导和纠正方向的作用。初中阶段的议题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关心社会、了解时政、主动参与学校社会活动、增强合作等。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到,“鼓励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基于不同经验、运用不同试教、利用不同素材,表达不同见解、提出不同问题解决方案”。这表明,高中学生需要具备比较成熟的议论能力。对此,教师应将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与高中衔接,在初中小学阶段有意识地渗透议题教学,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课,教师可以以“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为议题,引导学生展开观察、调查、访谈等活动,然后运用视频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真实情境,讨论“休息时间,邻居在楼上跳绳是否合适”这一话题,引发学生思考并使其明确:行使权利有边界。
议题式教学是与思政课程相适应的一种教学方式,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价值观念的引领。将议题教学根植于课程知识和现实情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愿,发挥学生学习主人翁作用。学生通过参与具体的活动,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现象,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发展,初步形成公共参与的意识与责任的意识。
四、联合教研: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还要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促进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不同学段开展联合主题教研活动,是一个高效且必经的途径。所谓“主题教研”,指教研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讨论。而“联合教研”,则指中小学教研组联合起来,在较长时间内围绕这一主题多次反复研究、讨论,探寻教学策略、逐步解决问题。联合教研可以通过寻找教材内容的关联点确定教研主题。思政课教材无论是哪个学段,都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学生不断扩展的认识和生活范围,以道德与法治教育为主体,为强化中华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法治教育而编排的,内容上有交叉并遵循螺旋上升的原则。教师在联合教研中,需把握同一内容不同学段的目标,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也更易实现学段目标。例如小学六年级上册和初中八年级下册都是法治教育专册,这两册教材的内容关联度大,都有宪法、公民权利和义务等内容,这就需要中小学教师一起研究,帮助六年级学生初步了解宪法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八年级学习同一内容做好知识储备。
又如,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市大中小各学段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就如何给学生上党史教育课、怎么上课更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如何有效达成学段目标等问题,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一起进行了3次联合教研,聚焦教学策略进行磨课。磨课的结果显示,情境体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学段,尤其是对中小学生而言,在课堂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能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亲和力和实效性。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以《中国有了共产党》这一课为载体展开党史学习,根据学生年龄小、党史知识储备少等特点,采用视频的形式再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党的发展;在初中、高中学段,则可以以《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课为载体,采用情景剧表演、播放时政热点视频、模拟采访等形式,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生活的巨变、了解时代楷模的感人故事,进而更加坚定跟黨走的决心。
可见,在中小学思政教学实践中,采取联合教研的形式,是从联系、整合的眼光看待思政教学问题,能够加强各学段的教学联系,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连续性、联系性,同时推动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进程,最终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
综上所述,要实现中小学思政一体化,需要广大教师和教研部门共同努力,在教学策略、教学测评上不断探索,以充分发挥核心素养背景下德育课程的育人功能。
【作者简介】黄新清(1971— ),女,汉族,大学本科学历,正高级教师,广西特级教师,南宁市学科带头人,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
(责编 黄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