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1-01-11 00:41孟开敏刘志远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民族地区

孟开敏 刘志远

【摘要】本文分析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因,论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路径: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父母教育责任意识,促进家庭教育良性循环;积极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增强服务意识;联合多方力量,加强对孩子使用智能手机的督促管理;改善农村人文环境,提高人民素质;解决就业问题,留住父母。

【关键词】民族地区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7-0013-0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催生了特殊的中国农民工群体。由于他们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很难将子女带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他们的子女大多數别无选择地留在了农村,成为留守儿童。由于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家长受教育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均处于劣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加突出。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如何解决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是一个劳动力输出大省。平塘县地处贵州省南部,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总人口33.7万人(2019年),其中以布依族、苗族、毛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59.6%,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平塘县是国家扶助开发重点县,农村地区劳动力多选择外出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以改变眼下困境,然因外出务工工作繁忙、收入有限、地方入学政策限制等,他们很难将子女带在身边生活、接受教育。对多数农村百姓而言,解决家庭经济困难问题是首要考虑的事项,他们无奈之下只得将子女留置于老家,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由此产生。

本文研究的“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具有农村户籍,年龄为6~16周岁,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长期留在农村地区的未成年子女。本文有关研究数据主要来自笔者所做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问卷抽样调查。本次问卷抽样调查以平塘县不同乡镇、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农村留守儿童(6~16岁)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28份。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因

(一)家庭教育问题

1.家长对子女的关爱维度失衡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父母受教育程度大多较低,父母初中文化程度占45.7%、小学文化程度占31%、仅识字的占12.1%,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父母比例仅为11.2%。留守儿童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状况会导致其对教育的重要性产生局限认知,直接影响其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导致对子女教育态度消极。笔者根据调查发现,多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两个方面,而往往忽视心理健康、人格塑造、人际交往、是非观培育等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要素。调查表明,有40.1%的受访父母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有51.7%的父母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仅有2.9%的父母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且仅有5.3%的父母关注孩子品行发展。

2.亲子互动弱化

在正常的家庭生活状态下,父母与之女间有着十分丰富的情感交流活动,并伴随着情感体验,正常的家庭情感氛围是儿童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理想状态下,家庭成员以“面对面”为条件展开互动。留守儿童家庭父母与子女沟通不便且成效低下,彼此间的联系和影响也就自然弱化。

根据本次问卷调查,受访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比例为66.8%,父亲单独外出打工的比例为17.6%,母亲单独外出打工的比例为15.6%。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比例较高,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有限,这也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因素。问卷调查显示,54.3%的受访留守儿童表示很少与父母沟通交流,11.2%的受访留守儿童表示从不与父母沟通交流,其他留守儿童表示与父母沟通交流较多。造成如此现象的原因在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大部分留守儿童只有在父母返乡时才能享有一段短暂的共同生活,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会导致亲子之间关系弱化,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交流,且孩子在生活中缺乏亲情的情感体验。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父爱、母爱的滋养,父爱、母爱的缺失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难以估量,加之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如若缺乏父母的正面引导教育,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孩子走向不正确的道路。

3.代理监护人教育的缺陷

一般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有隔代监护型、自我监护型、亲戚监护型、父亲或母亲单方面监护型四种类型。处于不同监护状态中的留守儿童得到的待遇也各有不同,但无论属于何种监护类型,这样的生活处境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身心健康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问卷调查表明,有66.9%的受访留守儿童属于隔代监护型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的比较多。由于隔代监护的祖辈们没有多少文化知识,对孙辈进行品德教育、心理关怀、学习辅导的能力有所欠缺,即使个别祖辈有这些方面的能力,但由于受制于年龄因素,也经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12.8%的受访留守儿童是自我监护型留守儿童,此类儿童通常在照顾自己的同时还需承担照顾弟弟或妹妹的任务,其自身生活经验、是非认知能力往往也是不足的。通常表现在,无法辨别生活方式是否健康,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又因需要照顾弟弟或妹妹往往压力过大,影响学业和生活。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10.7%的受访留守儿童属于亲戚监护型留守儿童,这部分孩子通常会在心理上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不利于身心健康。

另外,有9.6%的受访留守儿童属于父亲或母亲单方面监护型留守儿童,这部分孩子缺失了父亲或母亲某一方的关爱,得不到完整、温馨的亲情,容易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二)学校教育问题

1.师资力量较弱

民族地区大多数学校因受办学条件及师资力量等因素的限制,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所采取的教育管理措施有所不足,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师忙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可能会忽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调查数据显示,仅有12.2%的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尽管近年来“乡村特岗教师计划”及“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开展客观上促进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但总体落后的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另外,笔者经过与学生、教师聊天发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缺乏心理专业教师,亟需引进一批心理学专业教师,但因目前没有专门的岗位编制,引进相关的专业教师有一定的困难。

2.家校合作乏力

调查发现,学校与家庭双方之间的互动性不强,父母与学校教师联系较少,相互支持程度较低。一方面,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家长与学校教师的联系较少,大多数家长不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由于初中学校大多实行封闭式管理,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知之甚少,家长也很少参加学校运动会和家长会等活动。另一方面,很多教师由于课程任务较重、班上孩子较多,也很难抽出时间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对其在家的表现不了解,只有当其发生了重大的违纪事件,教师才会到留守儿童家家访或者请家长到学校。这样的情况造成学校与家庭之间互动的断裂。

3.学校德育成效不佳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过于注重形式。学校在教育活动中往往重智育轻德育,德育方法较落后,在教育方式上也多是生硬地灌输理论知识,教育方式单一,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体验感不足。由于经济条件受限和存在安全隐患等原因,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也相对保守和被动。

(三)社会不良环境的负面影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开始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等方式上网,开展网络聊天交友、玩网络游戏、刷手机短视频、浏览信息等活动,大量五花八门的网络信息会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冲击。在缺少父母有效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儿童自身年龄较小、是非辨别能力较弱、自我教育能力差。网络里的不良信息会慢慢侵蚀孩子的世界观,而后影响孩子的生活态度和方式。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黄金时期,远离父母的他们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难以得到父母的引导,在面对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时缺乏正确的判断,容易产生不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路径

(一)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父母教育责任意识,促进家庭教育良性循环

1.父母应给予孩子科学的教育和关爱

一般而言,儿童的初级社会化是在家庭及其邻里环境中完成的,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是不可替代的引导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由于父母和子女之间有着天然的亲情关系,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教育具有自然性,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對儿童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家长要避免重养轻教、重智轻德、过分溺爱等错误教育行为,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留守儿童的父母要明白让孩子读书和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在给孩子创造和提供物质条件的同时,也需要给孩子提供教育监督、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给予孩子科学的关爱。家长要积极参加各种儿童教育技能培训,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增强育人意识,丰富教育知识,提高沟通能力,改进教育方法,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2.创造条件增强亲子互动

父母与子女之间联系越频繁,亲子关系也就越紧密。感情交流融合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是家庭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来说,各种心理态度的养成、人格的健康发展、感情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都离不开家庭。现在通讯很便捷,父母可以通过经常打电话、视频聊天等方式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暑假或者寒假时,父母可以把孩子接到身边生活一段时间,不仅让孩子的视野得到拓展,也能让孩子了解到父母工作的不易。

3.改进和提高隔代教育质量

监护人要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能松懈、消极对待孩子的教育,要提升和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多注意孩子成长中的困惑,积极引导与疏通,注重正面引导。另外,农村基层有关部门应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老年培训班,或者周期性地组织人员到农村开展有关安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学习管理等方面的讲座,可以在开展讲座时赠送一些礼品等,让讲座得以顺利地开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帮助留守儿童祖辈建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还可组织监护人开展交流会,邀请监护人于会上分享经验,让监护人的监护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

(二)积极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增强服务意识

众所周知,对学生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合作,形成合力。原本如一只稳定的三足大鼎般的教育,在打工大潮的冲击下,失去了家庭教育这个支点,成了一个倾斜的“跛子”。儿童的品性深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但也是学校教育的产物,学校教育是三方教育中的主心骨,离开了学校教育,孩子难以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应积极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问题,增强服务意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学校发展而言,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同等重要,这是学校能否真正办好学、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要把握好这个关键环节,学校必须不断强化内在建设,要引导广大教师加强敬业、爱业与乐业的职业修养,造就一大批爱岗敬业、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学校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深入挖掘教师的潜能。同时通过对教育人员的优化配置,深入开展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化培训,优化教师队伍,使广大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农村学校尤其是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优化教师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配置,提高教师待遇;加强校园硬件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想方设法引进心理学专业教师。

2.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

教师应引导留守儿童家长优先考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同时倡导父母要注重家庭环境氛围对塑造孩子品格的重要性,要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与家长积极沟通,一起探讨教育方法,互相学习,要引导家长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思想动态,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孩子不感到迷茫和无助。同时教师可定期组织家长开网络家长会议,并定期召开家长会,让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也参与进来,及时沟通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等,教师与监护人进行双向反馈。

3.加强德育

学校应加强德育工作的人性化管理,以学生为本,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学校教师要利用传统节日组织留守儿童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课外还可以结合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重阳节、教师节以及父亲节、母亲节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应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舆论宣传,让学校的每面墙、每块草坪都能“说话”,张贴宣传标语,办好德育专栏、墙报,设立学校德育广播室。另外,要进行榜样示范,通过榜样激励留守儿童,使他们得到比较直观的教育。

(三)联合多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1.加强对孩子使用智能手机的管理

相对于城市的大多数孩子而言,农村留守儿童使用手机缺少监管而受到互联网负面影响的程度更为严重,这是因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缺少健康休闲娱乐场所,例如,很多地方都没有少年宫,休闲娱乐方式渠道较单一,这就导致很多留守儿童把很多精力放在网上冲浪上。

孩子的父母要认真履责,承担起监督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的责任;与此同时,教师要多做辅助工作,经常进行家访,辅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形成一种紧密结合的家校合作机制,合力破解难题。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针对未成年儿童的保障制度和政策,对短视频软件和娱乐游戏因地制宜地增设防火墙,隔离、过滤掉不良信息。

2.改善农村人文环境

地方政府在加强基层文明建设的同时,应该联合多方力量,加强农村新时代价值观建设,摒弃不正确的封建思想、腐朽思想。地方政府应通过张贴宣传语、修建文化大舞台、建设文化广场、修建小型图书馆等方式宣扬新时代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解决思想落后、观念腐朽等典型的农村思想认知贫困问题。另外,地方政府部门可以成立专门关爱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组织,可以邀请一些爱心人士、退休教师和寒暑假返乡的大学生加入这个组织,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改善农村人文环境,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创设有利环境。

3.解决就业问题,留住父母

平塘县地处黔南山南部,北高南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例如有掌布旅游区、甲茶旅游区、大射电-天坑旅游区;有塘边、克度一带的布依风情“六月六”歌节等;有牙舟陶瓷、藤编、刺绣等饮誉省内外的传统工艺品等。平塘县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地方政府可争取国家政策帮扶,基于当地传统民族文化特色及自然景观大力开发旅游产业,一方面可保护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为当地百姓提供就业机会,让旅游文化产业成为当地百姓致富的一条门路,从而留住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建忠.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合作现状及对策思考——基于贵州省黔东南州的調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17).

[2]辜胜阻,易善策,李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J].教育研究,2011,32(9).

【作者简介】孟开敏(1996— ),女,布依族,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实问题研究;刘志远(1970— ),男,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城市发展与卫生事业管理、扶贫工作等。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民族地区
民族器乐合奏课与综合大学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