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星
(华中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是儿童青少年未来各项能力发展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国民健康水平,关系到民族振兴、社会发展[1]。当前儿童青少年面临超量的学业负担,素质教育与“减负”间存在“囚徒困境”,儿童青少年疲于参加各类补习班、培训课,缺乏运动锻炼的实践与机会,儿童青少年体能水平持续下降,肥胖率、近视率不断攀升[2],体质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明确指出要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为实现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目标提供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政策保障与前提条件。
研究从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现实困境出发,分析“双减”政策下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客观条件,提出“双减”政策下基于学校场域的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策略。
儿童青少年需要面对客观上的升学压力,其中学业成绩是儿童青少年、学校、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关注焦点。学校、家长往往将增加作业量、参加校外培训班作为实现儿童青少年学业成绩提升的主要途径,使得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为文化课学业成绩让步,直接导致儿童青少年课业负担、身体负担、心理负担加重,突出表现为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随年级升高增加[3],教育类久坐时间增加[4]等。
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是学校必须要承担的教育义务之一。体育课与大课间安排是保障儿童青少年在校期间进行体育锻炼与身体活动时间的主要途径,而相当一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课程仍面临“开不齐开不足”状况,2019年1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数据显示:全国30.8%的小学(四年级为代表)和48.1%的中学(八年级为代表)体育课程开设情况达不到教育部要求(每周3节)[5]。大课间活动安排多以“广播操+跑操”为主,缺乏趣味性,学生易产生消极情绪,既达不到运动量目标又难以从中获得愉悦感。
家庭、学校、社会主体间的沟通不畅直接导致儿童青少年教育过程中部分权力浪费。近10年来,学校在国家政策的导引下提出多种为儿童青少年减轻学业负担的策略,如严禁以任何名目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创新班,以任何名目占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等,旨在给予儿童青少年更多课余时间发展兴趣爱好。而在家长看来,学校没有完全履行对儿童青少年的教育义务,将学生的学业成绩压力转嫁到家庭之中,促使学生家长将学生的校外付费培训看作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与延伸,既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又使得儿童青少年产生另一种形式的“增负”,无法达到社会对于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实现多元发展可能的期待。
家、校、社的沟通壁垒使得各个主体在基于各自目标下分别进行改革与安排,而其结果无法达到“1+1=2”的合力效果,反而在这一过程中各个主体出现重复投入资源浪费的现象,共同作用在儿童青少年之上,使得儿童青少年为满足多方期待而身心疲劳,严重对冲了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与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社会观念中对体育的倾向性直接影响实现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策略的社会支持力度。 中国文化人格的集体意识中存在“尚静抑动”“静为优、动为劣”的价值判断倾向[6],在此背景下,家庭教育中体育长期处于被忽视状态。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服务社会建设,中央人民政府在《共同纲领》中明确了“提倡国民体育”的要求,随后颁布一系列方针政策,从政治高度强化了体育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解决温饱问题后,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社会群体意识到体育的功能作用,体育在集体意识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其次,国民体质健康问题成为社会焦点,特别是“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后,现阶段的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身体健康,个体层面上体育的功能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体育无用”向“体育有用”转变的社会意识下,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促进策略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减少策略落地实施过程中的阻碍,为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策略的实施提供积极导向的执行空间。
“双减”政策通过减轻儿童青少年部分不合理的学业负担及儿童青少年减负后的学校教育教学安排,为儿童青少年课后身体活动提供充足的课余时间。
“双减”政策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段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限制,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规范化管理,使其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从政策层面对校内外学生学业负担来源做出规定与调整,为儿童青少年进行身体活动的课外时间提供有效保障,突破以往减负类政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做法,在实施过程中联动将教育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发展改革部门、民政部门、财政部门共同发力,明确不同部门的具体职责,从学校教育、市场监管、后勤保障多个环节提出相互贯通的可行方案,实现学生课余时间真正回归学生,为儿童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或身体活动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保证课后服务时间。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当前“双减”政策试点地区如上海、乌鲁木齐等地主要采取“5+2”课后服务(每周有5天实施延迟服务,每次不得少于2h),聚焦“三点半”难题[7],实现“学习时间不变,在校时间延长”,解决家长无法及时接送学生放学而将学生放学后的时间交给校外培训机构的现实问题。
校内课后服务替代校外培训一方面降低了家庭校外培训支出,减轻家庭教育类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的硬性要求使得课后服务并不等同于校内教学时间延长。学校针对学生兴趣爱好设计课后服务内容,利用现有体育基础设施,科学安排学生进行身体活动。北京市教育“双减”工作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教委明确提出要落实学生每天1h体育锻炼的要求,学生当天没有体育课的,要在课后服务时间段安排参加体育锻炼。在组织开展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8]时,通过利用课后服务时间,为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提供时间、场地与指导,以此达到增强儿童青少年体质,实现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目的。
社会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社会个体的选择,培训机构在逐利的目的下营造出“不报班即落后”的教育焦虑氛围,通过诸如“你不来补课,我们就培养你孩子的竞争者!”此类极其激进的广告宣传进行获客,极大地影响了家庭教育理念。家长在强烈的比较环境中将学业成绩视作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陷入“比较-焦虑-赚钱-报班-比较”的循环中,家长与学生在这种循环中都产生了徒劳的自我消耗,要求教育过程“高效率、见效快”,违背教育的客观规律。
“双减”政策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从严审批、规范服务、常态化监督等举措对当前资本运作下校外培训机构进行过度宣传导致整体社会追求“短平快”的教育风气进行及时刹车。同时,市场与监管部门介入能够有效筛除名不副实的培训机构,降低家长报班“踩雷”概率。一方面,学校能够基本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后,家庭教育类支出降低,减轻家长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作业量的减少增加了家长辅导孩子功课的时间,延长了亲子自由相处沟通的时间,间接地加强家长对儿童青少年自身发展的关注,从单一性评价转向全面性评价,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家庭成长氛围。
兴趣是儿童青少年进行身体活动的重要动机,校园体育环境建设是影响儿童青少年体育参与的重要因素。遵循“兴趣导向”原则,加强校园体育环境建设有利于激发儿童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身体活动中来。“5+2”中的课后服务是进行以兴趣导向为指引加强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良好时机,弥补了体育课与大课间的身体活动在内容设计上的单一性。当课后体育服务成为儿童青少年在校期间的常态时,势必会增强学校体育文化氛围,实现儿童青少年校内身体活动促进的良性循环。
体育类课后服务内容安排要充分考虑学生意愿。进行体育类课后服务前,要对学生体育运动兴趣进行调查,筛选出学生乐于参与的运动项目,结合本校体育资源确定课后体育服务内容、在开展过程中进行动态监控,把握学生运动兴趣变化规律,最大限度内实现体育课后服务内容与儿童青少年需求的契合,实现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
学校体育环境是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主要依托,“有设施、缺组织、活动少”时我国当前学校体育环境建设存在的显著问题[9],故校园体育环境建设要集中体育组织建设与体育活动安排上。在开展体育类课后服务的基础之上鼓励学生组织体育项目社团或兴趣小组,每学年组织运动竞赛或将课后体育服务项目纳入到校院运动会竞赛中,使得儿童青少年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达到增强体质的初始目标,又能掌握一项运动技术,在运动技术学习与竞赛中体会同辈间活动的愉悦感,实现体质与人格的双重发展。
问题意识是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方案设计的关键。通过测试对当前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进行评估,进而实施有针对性的体质健康干预方案是实现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目标的应有逻辑。《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相关内容显示,近15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存在以下问题: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耐力素质持续下降、视力不良问题居高不下[10]。
中小学在落实本校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方案前,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内容对本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行评估,通过系统工程论方法将体质健康促进这一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可量化的具体指标并提出干预后目标,从而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运动方案设计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明确体育课、大课间、课后服务间的不同属性进行并活动内容的安排。体育课是学校环境下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基本保障,在开展过程中落实体育课“开足开齐”的要求,确保体育课不被其他课程占用、挪用,按照《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完成课程目标,实现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基本保障。大课间作为体育课的补充,形式上较为自由,内容安排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需要避免无趣无效的低质量单调跑操,引入现代性的、教育意义强的、与终身体育接轨的身体活动方式或运动项目进入大课间,或立足于校园文化,发展具有校园特色或中华特色的运动项目与形式,实现对大课间的充分利用。体育类课后服务是传统教学结构外的身体活动补充发展,不同于体育课与大课间针对所有学生进行同一内容的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教育,以兴趣爱好及个体需求出发的体育类课后服务组内同质性更高,组间具有更显著的异质性,根据体质健康评估结果进行个性化的体质健康促进设计,可以将体育类课后服务分为体力类、技巧类、形态类,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需求,同时将劳动教育纳入到课后服务之中,达到以劳强体的效果。
“双减”政策与“体教融合”方案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具有一定的重合度,实现二者的扎实落地能够有效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
“双减”政策允许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提供优质的课后服务内容,“体教融合”方案中鼓励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兼任、担任体育教师。政策大背景下提供了体育专业人员以非全职的形式参与到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可能。学校可以将当地教育局、体育局作为中间环节,与同一地区的体校或体育俱乐部建立合作关系,体校或体育俱乐部向学校提供科学的体育运动方案,专业的体育人才,学校为体校与体育俱乐部扩宽了后备人才来源渠道,避免具有体育运动潜力的后备人才流失。双向互通的交互渠道能够实现体育人才的有效流转,这一方案能够在较低的成本下满足普通学校对高水平运动教练的专门化需求。同时,让具备出众个人能力的模范人物引领各类体育项目,模范任务通过自身示范将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的理念传递给学生也是增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有效手段[11],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身体活动的积极性。
在社会合作方面,与社会体育组织建立密切联系和合作关系,通过社区体育组织或当地体育俱乐部建立起学校体育到社区体育的发展路径,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实现从校内到校外的有效延续,联合组织校内和校外体育锻炼或体育竞赛活动,实现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促进由校内向社会的辐射。学校与社区体育联系的紧密程度与规模大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够实现共同向体育主管部门申请举办正规的青少年体育赛事,实现学校比赛和U系列比赛整合。
“校企社”合作模式能够以关注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为共同出发点,各个主体在适当的环节通过不同形式的资源投入参与到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过程之中,实现体育价值的流动,达到系统协同,共同发展的效果。
家庭教育在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工作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家长作为家校共育中的核心参与者,对学校开展的家校合作工作有重要话语权。一项研究表明:家校合作中学生、家庭、教育工作者三方都可以受益[12]。然而实践经验表明,家校合作效果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并不理想,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频率、家校互动的质量是影响家校合作效果的主要因素[13]。
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是家庭与学校重点关注的内容,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是二者共同目标,这一前提下,家庭与学校间天然存在合作关系。其中,家长对学校体质健康促进安排的认可度是合作基础。“双减”政策下,对儿童青少年的作业减负直接减少了家长辅导作业的压力,能够有效缓解家长认为学校将教育义务转嫁到家庭的不满情绪,为有效的家校合作创造了较为和谐的沟通背景。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家长日、组织参观活动,或搭建多媒体互动平台、推送学校健康促进成果等方式增进家长对学校健康促进工作的了解,增加家长参于家校合作的频率。向家长发送学生阶段性体质健康测试可视化数据与学生参与课后服务心得,从数据与体会两个方面汇报学生在校期间的活动安排与成效,提高家校沟通的效率,提升家校互动的质量,为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提供家庭、学校支持,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在家庭、学校、社会3个主体间,家庭是受到教育引导性政策影响最小的主体,家庭教育效果难以进行标准化预测。“双减”政策对学校教育教学安排做出硬性规定,具备操作层面上的约束;对校外培训机构继续市场化监管,实现政府调节。对家庭这一主体仅能鼓励为主、间接促进的方式。学生减负后家庭是更加积极关注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还是将学生教育权力完全让渡给学校存在不可预测性,而二者产生的结果截然不同。
“双减”政策对校外培训机构采取严格要求进行规范,是否会造成家教课程成为学科培训的新主流加剧教育两级分化现象成为社会群体新的担忧。当所有学生按照减负后的安排进行学习,部分学生通过私人辅导或家庭教师形式进行补课或超前学习,这种情况下,班级中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家庭教育支出扩大,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学生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有悖“双减”政策为学生减负的初衷。
学生安全问题是学校与家庭产生纠纷的主要来源之一。“双减”政策下的“5+2”课后服务提供者为学校教师或志愿者,主要起到照看与课后辅导的作用。若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段进行身体活动时出现安全问题,课后服务提供者是否需要承担责任?需要承担多大的责任?此类问题是“双减”政策落地过程中必须纳入考虑范围,并就具体情况做出明确的规定。
“双减”政策通过“校内减负,校外规范”两重安排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业负担,缓解家庭教育焦虑,客观上为儿童青少年进行身体活动的课余时间提供保障。在此背景下,学校能充分利用儿童青少年的课余时间,通过加强校园体育环境建设、课后服务安排、“体教融合”等策略实施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方案,达到提升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目标,实现教育目的。但“双减”政策下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策略落实仍面临一些不明确的因素,需要进一步考虑,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