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昀,郑益军,潘俊祥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体育部,四川 广汉618307)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要求: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心理健康,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加强对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到2030年,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平显著提高[1]。凸显出心理健康干预对国民健康水平促进的显著作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行动目标明确指出:培养科学运动的习惯与爱好,积极发挥运动对情绪的调节作用[2]。该语境映射出体育对心理健康促进的重要价值。以锻炼心理学为理论基石,以体育锻炼为干预手段的心理健康促进研究,拓展了心理健康干预的边界,为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了多维度、多视角的审视。在该领域研究处于方兴未艾之际,亟待对其研究成果加以梳理和审视。溯源先期的研究成果,基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视角维度,梳理出清晰的领域研究发展脉络。刘彦等[3]阐述了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分析了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领域的国外前沿研究状况,讨论了不同锻炼方式与时间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该研究为该领域的早期综述研究成果,研究文献缺乏时效性,参考文献单薄,很难涵盖该领域的研究图景。高虹[4]分析了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效应的研究现状,探讨最佳的活动方式与最大的心理效应,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前瞻。该研究侧重对文献解读后的质性分析,面对大文献样本时缺乏客观而全面的厘清文献知识元视野。戴圣婷等[5]从知识图谱视角研析了中国锻炼心理学的研究分布特征、研究热点与前沿、研究演进。该研究全面展示了中国锻炼心理学的研究图景,兼论了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促进的关系,但未将此部分作为独立的研究视角加以系统阐释。鉴于此,综合运用计量学和文献综述的方法论,以CiteSpace为研究工具,就近20年国内体育干预与心理健康促进研究成果的计量学特征、热点主题静态分布施予知识图谱分析,以期全面认知该领域研究图景,力图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背景下延展心理健康促进的视野,丰富心理健康干预的路径。
依据布拉德福定律:核心区的科技期刊较为集中刊载该学科领域论文,最能反映该学科的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6]。数据源自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检索格式为“高级检索”,检索条件分别设置为“期刊检索”“主题=体育or运动or锻炼并含心理健康”“策略=精确”“时间跨度=2000~2020年”“来源类别=核心期刊”。剔除作者和关键词等信息字段缺失及与主题不符的文献,检索获取817篇论文作为文献样本(检索日期:2020年4月14日)。
研究采用CiteSpaceⅤ5.0.R1 SE版本,基于该程序对CNKI数据库可分析数据源的权限,对文献样本实施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并绘制相关知识图谱[7]。将检索获取的文献样本实施去重和同义关键词合并处理;将数据转化为可识别格式后导入CiteSpace程序。参数设置:时间跨度设定为2000~2020,时间分区(year per slice)设定为1,节点类型(Node Types)分别设置为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及关键词(Keyword),其余参数保持默认设置。绘制图谱过程中采用同行验证法对图谱的关键节点施以验证。
2.1.1 时间序列特征分析
发文数量的时间变化是衡量某一研究领域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8]。近20年体育干预与心理健康促进研究成果的时间分布特征,最小值为13篇(2000年),最大值为76篇(2009年),平均值为39篇;以2009年作为临界点:2000~2009年,发文量稳步递增;2009~2020年,发文量逐渐衰减。此种演化态势一定程度上表明该领域研究的内化发展进入成熟阶段,亟待通过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催生新的分化衍生。
图1 发文量时间分布趋势图
2.1.2 作者群特征分析
依据普赖斯定律公式[9]:M=0.749(Nmax)1/2,计算出发刊3篇及以上的作者为该领域研究的核心作者。核心作者累计发文120篇,文献总量占比14.9%,根据普赖斯定律界定的“核心作者群发文量达文献总量50%”的标准,说明该领域研究作者分布零散,核心作者群的构建尚处于雏形阶段。作者共现分析能够识别出某一学科或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及其之间的合作强度[8]。在合作网络中,节点代表作者,其大小与作者发文量呈正比;节点间连线代表作者间关联,其宽度代表关联程度。由图2可知,节点数为848,连线数为735,网络密度为0.002,合作关系松散且强度偏弱。业已建构的作者合作网络雏形是以季浏、颜军、杨剑、张力为、毛志雄为核心的学术团队。学术团队的基本特征是以博导为中坚力量,合作模式基于师承或科研项目合作,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较为稳定,主要为体育运动心理学和体育健康课程,研究成果受国家或省部级项目资助。
图2 作者共现网络知识图谱
2.1.3 机构特征分析
机构合作网络分析以机构一级署名为统计口径。图谱中(图3)节点大小表示机构发文量,节点间连线表示机构间合作关系,连线宽度代表合作强度。该图谱的节点数为500,连线数为348,网络密度为0.002 8,表明机构间的合作程度偏弱且以小型合作网络为主。结合表1与图3分析,发文量和中心性较高的机构主要为体育院校与师范院校。该领域研究机构的中介中心性均小于0.1,表明尚未出现具有权威影响性的研究机构。
表1 主要研究机构分布及特征
图3 研究机构共现网络知识图谱
关键词作为学术论文研究主题的精炼表达和高度浓缩,其涵盖文献题目、摘要、研究主题等重要信息[10]。通过对关键词共现聚类,既可探测某研究领域不同时间段的核心研究主题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亦可精确归纳出该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11]。运用CiteSpace绘制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为提高网络可读性,网络裁剪方式选择“Pathfinder”和“Pruning sliced network”,聚类算法采用“LLR”方式。图谱节点数为535,连线数为1 236,网络密度为0.008 7,聚类分析后自动标识出11个聚类标签,并将热点关键词聚类情况归纳为如表2所示。
表2 热点关键词聚类表
图4 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研究对象涵盖的高频关键词为:大学生、中小学生、女大学生、老年人等,可见青少年和老年人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研究对象。究其原因,主观维度上,青少年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予以了持续的高度关注,学界对体育干预与心理效益的研究成果,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边界;伴随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学界视野焦距于健康老龄化社会问题,该领域的研究,益于为健康老龄化提供多维度、多视角的审视。客观维度上,青少年和老年人具备较为固定的体育设施场所和锻炼群体,群体被试具有易得性、配合协助性,便于实施实验性研究。
体育干预方式涵盖的高频关键词为:体育舞蹈、艺术体操、乒乓球、传统体育、休闲体育、瑜伽、太极拳等。大致可划分为:球类运动、身体表现类运动、团队活动、传统保健体育等类型。球类运动蕴含合作性、对抗性、激烈性,研究对象集中于青少年男性,探测的心理健康维度多为情绪效应中的焦虑和抑郁[12-13];身体表现类运动潜藏韵律性、表演性、和谐性,研究对象主要为女性群体,研究的心理健康维度偏于自我效能感、焦虑、抑郁、自尊、心境[14];团队活动注重团队合作与情感体验,益于改善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人际交往以及社会适应能力[15];传统保健体育重在修心养性,主要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改善其情绪效应的心境、抑郁和焦虑[16]。除各类体育运动项目干预外,学界还探究了不同的体育组织形式[17-18](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等)和不同锻炼情境[19](自主或合作情境)对心理健康的多维度影响。
根据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结合对高引用文献的检索梳理,将体育干预与心理健康促进研究的热点主题归纳为以下领域:
2.2.1 体育干预对个体认知能力的影响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包含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等诸多方面[20]。周成林等[21]从瞬时记忆力、集中注意的能力及抗信息干扰能力等维度探索不同身体锻炼方式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持续性适当的各种体育锻炼方式,均能积极改善和促进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慢跑、游泳、自行车项目的促进效果更显著。傅建等[22]从锻炼时间角度分析认为:不同时间中等强度锻炼对初中生执行功能整体、抑制功能和转换功能具有显著影响,锻炼的累积时间达到20min以上产生的效益最为显著,体育锻炼主要通过执行功能的转换功能对学业成绩产生影响。王诗瑶等[23]从锻炼方式角度分析认为:开放性锻炼与闭锁性锻炼均可显著提高注意的执行控制网络功能,前者因需应对不可预测的环境变化而需更高的认知投入,故比后者对注意的执行控制网络功能的促进作用更显著;2种体育锻炼方式对注意的警觉与定向网络不存在促进效益。除以上依托心理量表测量评价认知能力外,亦出现了基于脑科学技术的前沿研究方法。刘俊一[24]运用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方法分析有氧体育锻炼前后大学生相关脑区激活情况:8周有规律的有氧体育对提高大学生执行功能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有氧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执行功能的改善主要通过提高执行加工相关脑区的激活强度和范围来实现。此主题的研究对象主要为青少年和老年人,青少年处于个体发展的萌芽发展期,脑发展可塑性强,研究焦距于体育对学习、记忆、注意等方面的积极促进;老年人处于个体发展的衰退期,脑功能固化甚至衰减,研究关注于体育抑制大脑可塑性性降低,延缓认知功能衰退。此主题研究方法基本运用成熟而标准化神经心理量表作为认知功能评价工具,个别研究开始运用脑成像等前沿分析评价方法。研究内容上,基于脑科学的复杂体系,研究仍处于零星阶段,认知能力的诸多内容还未完全涵盖,如体育对思维、想象等维度的影响机制探讨,后续研究应注意认知能力的点、面结合,系统性地将研究拓展深入推进。
2.2.2 体育干预对个体情绪效应的影响
情绪效应主要集中于心境、焦虑、抑郁3个层面。心境层面研究工具多采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和心境量表(BFS)。实验设计较为详实的分析显示:健身气功对老年人心境状态的改善,以锻炼年限越长、每周锻炼5次及以上、每次持续60min以上的集体锻炼形式效果最佳[25]。焦虑和抑郁研究层面的研究量表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干预方式较多的综合运用多种常规体育运动,亦有研究比较不同锻炼项目的干预效果:段意梅[26]认为体育锻炼可有效改善大学生的抑郁与焦虑水平,体育舞蹈对抑郁治疗效果最显著,羽毛球对焦虑治疗效果最显著。有不同运动干预方案的分析认为:集体锻炼对抑郁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独自锻炼;不同锻炼情境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竞争性优于娱乐性锻炼情景、娱乐性优于独自锻炼情景;此外,该研究还关注了干预效果的持续程度:抑郁的降低程度与运动持续时间相关,长期锻炼对抑郁具有稳定缓解作用;锻炼停止后抑郁水平回升,经运动锻炼后评分下降越快,停止训练后回升也越快[27]。有将体育运动处方和团体心理辅导相结合的综合模式试验研究:焦虑大学生通过8周干预治疗,血清中5-羟色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含量和血浆中皮质醇含量有显著改善,焦虑状态缓解[28]。该研究范式也突破了固有的量表测量模式,融入了生化指标的测定,提升了研究结果的可靠程度。
2.2.3 体育干预对个体身体自尊与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
身体自尊与身体自我概念是整体自尊与整体自我概念的重要下位概念,此主题侧重以留守经历、残疾、少数民族、女性等特质群体为研究对象。身体自尊的测量广泛使用徐霞编制的身体自尊测量量表(PSPP);身体自我概念的测量主要采用Marsh编制的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干预方式除了常规的单项或综合体育运动外,亦有研究将体育与常规健康教育相融合,蔡云燕等[29]运用运动处方(健美操、体育舞蹈、跑步等)与手机APP健康教育(推送有关身体自尊、心理健康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协同干预,认为能有效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和心理健康水平。在实验设计上,较常规的通过体育干预前后量表测量分析干预效果,亦有研究在实验期间通过多次量表测量来探测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对身体自尊水平的影响。何颖等[30]在体育干预实验前、4周、8周、12周及16周结束分别测量被试的身体自尊水平指标,认为体育锻炼可在短期内(4周)使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发生明显变化;男、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的变化进程不同。
2.2.4 体育干预对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
此主题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内核,探究体育干预对个体积极心理体验与积极人格品质的改善与塑造。积极心理学萌芽于20世纪末,故此类研究缘起较为滞后,但在汲取成熟的传统主流心理学研究范式基础上,依托实证研究方法论,在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感、心理韧性、积极人格品质等研究视域的体育干预研究逐步衍生。赵昀[31]通过拓展训练干预,验证了其能有效促进民航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塑造和培养。刘洋[32]通过18周太极柔力球干预,认为太极柔力球运动作为一种“复杂性有氧运动”,能显著提升老年人生活满意感。胡启权[33]采用篮球、足球、羽毛球、健美体操综合干预,探讨不同强度体育锻炼对高校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可有效提升高校学生心理韧性。邓雷等[34]分析了不同持续时间、运动项目和强度的身体锻炼对大学新生人格的干预效益:12周锻炼对人格的积极效果优于6周,羽毛球和健美操对人格的积极影响优于篮球,中强度对人格影响优于小强度。积极心理品质的体育干预研究在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维度均迟缓于病理性心理特质的体育干预。究其原因,在基础理论维度,积极心理品质诸多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学界未得到共识;在测量工具维度,大多沿用西方成熟的评价工具,适应我国本土文化价值观的测量工具较为缺失;在概念特性维度,积极心理品质的内质稳定性认知存在分歧,能否通过某一时间段单一的体育干预获得积极心理品质的改善仍存在质疑。如探讨东北秧歌锻炼与老年人生活满意感的关系研究显示:生活满意感是个体对自己生活的主观判断,是稳定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心理结构,仅通过体育锻炼不足以改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感[35]。
研究运用CiteSpace V软件对近20年CNKI收录的817篇体育干预与心理健康促进研究核心期刊论文加以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该领域研究发文数量的时间序列呈单驼峰状态势;核心作者群的构建尚处于雏形阶段,学术团队的基本特征是以博导为中坚力量,合作模式基于师承或科研项目合作,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较为稳定,研究成果受高层次项目资助;研究机构多为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机构间以小型合作网络为主;研究的热点主题为:体育干预对个体认知能力的影响、体育干预对个体情绪效应的影响、体育干预对个体身体自尊与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体育干预对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
3.2.1 加大跨学科领域合作
体育与心理健康促进属于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涉及体育学、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生理学、健康科学等诸学科的知识网络融合。从该领域作者群体和研究机构特征均反馈出研究未突破体育学科的藩篱,单一学科的壁垒限制其成为宽泛的研究议题。后续研究建议多渠道构筑合作平台,通过学术会议、课题基金等载体,提升其他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关注度,借鉴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与视野,逐步推进该领域研究发展。
3.2.2 拓宽研究对象群体和体育干预模式
该领域研究对象高度集中于青少年和老龄群体,现实背景下社会重点关注的公共交通从业人员、农民工、警务人员、教师等职业人群的相关研究甚少,如何有效整合社会与人力资源,开展此类重点职业人群的相关实验性研究,是后续亟待解决的问题。体育干预方式以常规体育运动项目为主,运动项目的普适性益于研究成果的普及推广,同时,也应将新兴运动项目,近年来国家重点关注的冰雪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引入实验研究,拓宽干预方式,挖掘其潜藏的心理健康促进价值。
3.2.3 革新与丰富研究方法
测量工具上,推进量表的本土契合性改良与设计,注重量表的信、效度等参数;在以心理量表为主体测量工具的基础上,借鉴神经生理、基因生物、脑科学等学科的前沿测量评价工具,运用医学影像、功能磁共振成像、脑电成像等实验设备,移植吸收生理生化、运动医学指标的测量,延展测量工具的边际。设计程序上,扩大实验样本量,注重跨地域、跨文化样本的选择,提升研究结果的外推力;跨越单一体育干预的边界,将体育干预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手段方法相融合,设计综合性的干预模式;加强无关变量的控制;摆脱瞬时性研究的现状,侧重纵向研究的时间持续性,论证长期干预的心理效益和终止干预后的心理效益衰减趋势。运动负荷上,重视运动负荷运用的理论依据和描述严谨性,详实叙述干预时间、频率、密度、强度、数量、质量等参数的量化标准及监控措施,提升研究的可重复性,益于后续研究成果的比较分析,乃至构建不同体育干预的运动负荷价值域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