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燕
摘 要:高考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开启人生新阶段的关键一步,地理学科是学生高考中很重要的科目,而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科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新高考的形势下,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区域地理复习,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新高考形势下;区域地理;复习;教学
地理对于高考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特殊的科目,高考的地理复习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阶段是让学生系统性地掌握地理知识的最好时候。随着新高考形式的改革,对于学生的地理能力要求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地理教师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一、新高考形式
我们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立德树人,为这个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接班人。这一句话蕴含了很多的意义,很多都是学生需要培养的能力,立德就是要让学生牢记并发展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在地理学科中也可以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热爱中国的每一片土地和文化,并让这种热爱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同在头脑扎根。树人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候,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定、自信、正直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新高考形势下需要秉持这一基本目的,全面均衡地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科能力,也要在地理中找到新的视野,用这样的视野和情怀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物。学科素养与人生观、价值观共同培养。
新高考形式还体现在选择公平上,学生可以充分地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考科目,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并且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打下基础,为以后的发展早早地埋下一颗种子。在很多地区,高考的录取批次已经合并,这样各个高校的自主招生面就更加扩大了,学生和学校做到了双向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平台,学校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人才。这样也更加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同时,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为其打下基础,是与时俱进的新高考趋势。
二、新高考形势下区域地理复习的教学思考
新高考形式下的地理复习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复习时间相对地会有一些缩短。传统的区域地理复习方法一般就是教师带着学生过一遍书中的重点知识点以及该知识点的主要考查题型,接下来就是让学生无止境地刷题,以便让学生在脑海中机械地留下记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其实有些单一,也不够创新,或许这种区域地理的复习方式是比较稳妥的,但不是特别符合时代的发展,对于高中生来说也未见得是一种高效的、良好的方法。新高考形势下,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地理对于很多高中生来说是一门比较难的科目,因为它是数与理的结合,不仅有很多需要记忆的东西,也有许多需要分析的知识。地理图表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地理图表就是对于地理数据做一个整合和直观的表达,主要有统计图表、经纬网图等几大类。这种图表相对于文字表达来说,更加地直观和清晰,可以让学生更加方便地获取信息,也丰富了地理学习;地理图表是地理智能、地理知识、地理技能这几个方面的综合体现,对于单纯的地理学科学习来说,这是一种学习的工具,但我们把视野放到更大来看,通过地理图表也可以建立地理思维,这种思维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以另一种视角看世界和事物的规律。在这个部分也是区域地理高考复习的重点,所以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首先,教师应促进学生在心里构建地图。在我们形容一个位置时,一般会有相对位置和绝地位置之分。那绝对位置就是一个非常确切的坐标点,这通常是需要精准的记忆的,而相对位置是指这个位置以及周围的事物存在的一个大致轮廓和方位,体现的更多是相对关系。教师强化学生心里的地图构建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师可以在区域地理复习的过程中以穿插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此方面的能力,比如:记忆大比拼,教师找出一幅图,让学生快速地记忆,之后让学生回忆,慢慢地学生空间联系能力也会提升,
其次,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图表分析和绘图能力。图表对于地理学科来说是一个离不开的工具,在高考复习的时候更是重要,并且清晰快速地使用和分析图表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使学生在看到一张图表时,可以分析出含义及地理意义。并且绘图能力也很必要,在绘图的过程中可以使地理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也可以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地理教师可以在班级采取比拼模式,对于图表的分析与绘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准备,并在准备时间过后以小组形式PK,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的培养
区域分析能力是复习区域地理时非常重要的能力,這一能力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区域的地理要素和一些规律等,还有一些区域内的人或当地的风俗习惯等的分析与评价,是一种比较综合的能力。在地理中,我们大概是从位置、特征、差异、联系、发展等几个维度来分析区域内的地理问题。区域地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点,在地理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
首先,地理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区域定位。要想分析一个区域,我们先要确定下来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并且在高考的命题中,也经常会出现与此相关的题目,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上突出了区域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来说,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十分重要。我们常用的区域定位有这样几种方法:第一个,经纬网定位;第二个,相对位置定位;第三个,轮廓形状定位;第四个,特殊地理事物定位;第五个,典型区域特征定位。而采用经纬网定位时,我们需要用到经纬线,并且有些经纬线是有特殊意义的,可能与气候环境等有关系,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区域分析的抓手。对于此,教师可以专门针对“地理中的特殊…”开设一堂课,这节课采取开放交流的形式,全班范围内的集思广益,把自己认为地理中的有特殊意义的东西做一个分享,如果其他同学觉得有意义的话就可以做一个记忆。开设这样的活动可以定时唤起学生的记忆,也可以在班级形成学习地理的积极气氛。
其次,培养学生对于区域差异的分析。区域特征有很多,但一般我们将其分为人文特征和自然特征两大部分,分析区域特征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地理的成因还有一些分布规律。高考的区域地理复习也不是只将书本中的知识过一遍,而是要着重地培养学生的一些能力,这些能力体现的地理思维,是从根本上对于地理的理解,以及从这出发,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
(三)注重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高考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可能成绩和分数更高一些会比较有优势,但对于地理的复习也绝不能仅仅从成绩出发。学生的成长需要均衡发展,并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地理的知识和思维还可以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一下学生的地理运用能力,检验一下学生是否把知识学活了。
首先,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必须打牢。我们上文所说的单纯地把书本知识过一遍,当然不能完全使用,但可以对于知识学习的方法或形式做出一些改变,因为课本上的知识是高中区域地理的基础,这部分还是要牢固掌握,才能更深一步地向下探讨。教师可以采取学生梳理的模式,就是让学生自主地来总结回顾重难点以及常考题型还有题目发散,然后在班级内做分享,其他的同学进行完善和补充,教师要全程参与。教师可以记录和观察,记录是指参与到学生的分享中来,缩小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观察是指教师需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个环节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性,又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总结的能力,并且这样的学习是印象最深刻的。
或者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和学生一起来梳理知识的主干,然后剩下的由学生自行补充完整,形式不限,然后,在班级范围内分享和交流。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科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将这部分的主干知识过一遍,其余的学生自己来,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都很重,有时,教师已经讲解完了一大堆,而学生并不会看更不会记忆,还是让学生主观能动地去做这件事,才可以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也让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体系更加清晰完整。
其次,就是学生的地理知识运用能力。高考复习虽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并且高考也十分的重要。但教师教授知识以及学生学习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应付一个高考,更重要的是在这些知识会影响我们,并且我们学了这个知识后会在各种各样的场合用到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新高考形势下的区域地理复习时,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让知识活起来。
(四)注重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
地理实践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说或许比较遥远,因为这需要实际去野外考察的,或者去所要分析的区域进行调研和考察,在实际行动中得到结论和结果。但在高中阶段,特别是高考复习的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渗透这方面的概念并一步一步地培养,因为这些学生马上就要步入大学,也许可以帮助其找到兴趣所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地理实践模拟,通过一些道具,比如沙盘等,尽量还原所选区域的情况,并借助一些其他方面的力量,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的头脑中有这样的概念。在有实践的概念之后,学生对于理论的学习和掌握也会更上一层楼,也就是所谓知识都是环环相扣的。
结束语
新高考形势下的区域地理复习是十分重要的,不过在进行这个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思考复习的目的,以及从哪些方面入手。本文着重讨论了从提升学生的几方面能力为目标和抓手,展开的一些教学思考,同时也非常欢迎各位同行一起来交流探讨。
参考文献
[1]張素芬.高中地理学科能力及其培养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
[2]汤国荣.新一轮高考改革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影响:以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为例[J].地理教育,2015.
[3]杨小芳.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2006.
[4]赵力.地理复习课中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J].地理教育,2007.
[5]韩渊丰.区域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6]张亚南.高考地理学科思维能力价值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