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定位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方法探讨

2016-12-06 04:31李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23期
关键词:区域地理建构主义

李莉

摘 要: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试题命题的背景和基础,也是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效结合的综合体现。区域定位是区域地理学习中的一项重要能力,本文就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构建心理地图,根据提供信息有效定位,以及通过竞赛的形式巩固定位三方面来探讨区域地理教学中区域定位的方法。

关键词:区域定位;区域地理:建构主义;心理地图

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试题命题的背景和基础,也是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效结合的综合体现,因此,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在历年高考中,也成为失分较严重的部分。其中,区域定位是区域地理学习中的一项重要能力,但又是学生昀薄弱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很难将试题中所提供的信息和地图与某一具体区域准确的联系起来。因此,笔者就这一问题,在教学中尝试了一些帮助学生有效定位的方法,大致概括为以下三方面,这些方面在实际教学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增强识图能力,构建心理地图

所谓心理地图就是包含着各种地理信息的地图在人脑中形成的表象。复习区域地理,昀重要的是建构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各区域的空间观念。把区域地理涉及到的自然方面的、人文方面的内容落实到相应的地图上。要运用地图,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联系和空间差异。

地图知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曾经学过的内容,但因为中间间隔的时间较长,大多数学生已经遗忘,因此,每届学生在复习区域地理之前,我都会先复习地图知识,尤其是经纬网地图,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个扎实的地图基础。

例如:在讲到中国地理概况时,我先将自己设计好的空白的经纬网地图发给学生,通常情况下,我将经纬线以 5°为间隔,画出经纬网网格,特别注意经线间的间距要大于纬线间的间距,这样画出的中国轮廓与平时看到的更接近。让学生自己在图中画出中国轮廓,以及各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同时让学生自己将北回归线这条纬线画出,这样,学生对我国的范围以及各省的位置清楚掌握。在接下来的地形区的学习中,让学生在这张图的基础上完成各地形区和重要山脉的绘制;在学习中国气候类型,还在这张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我国气候类型分布,河湖等地理要素也是如此。这样,在一张图中就完成了中国基本地理要素的绘制,学生因此也脑中生成了自己建构的中国地图。学生印象深刻,长久不忘!

二、提供有效资料,根据信息定位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高考的四大能力要求之一,然而这项能力也成为学生的软肋,大多数学生很难将提供的信息有效提取,甚至与某一具体区域相联系。建构主义学习观还主张:学习是个人通过同其他社会成员(教师、同学、家庭成员、朋友等)相互作用获得关于世界的全面解释。因而,学习不仅是学生个人的建构活动,也是学习共同体合作建构的过程。互动交流是知识建构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讲到区域地理时,不再常规性按顺序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讲,而是提供一些素材,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进而对这个区域的理解更加深刻。

例如:在讲中国的云贵高原时,先出示一段“云南十八怪”的材料,让学生根据资料分析这里指的地区是哪里?并说出自己的判断依据。

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通过讨论自主总结出这一区域的基本特征,并根据这些信息将区域特征与本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出自己知识体系,进而达到能够根据信息有效定位的目的。

三、学生自主命题,“竞赛”巩固“定位”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因此,在学习活动中,对学生出现的学习行为可以采取奖赏、赞扬、评分、竞赛等各种强化手段,鼓励学生相应学习行为的出现,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面对单一的考试形式,只是机械被动的应考,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每届学生复习到区域地理时,我都会采用“地理知识竞赛”的形式来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开学初我都会先布置一项作业给学生,即搜集地理区域定位竞赛试题,要求联系所学和生活实际,以及热点事件,每人准备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各五道试题,作为竞赛题库,但不能抄袭原题,必须自创。学生们绞尽脑汁,出的题五花八门,其中很多还非常有深度。

例如:某个学生在世界杯举行期间,截取了一段当时展现意大利球星巴洛特利的视频,出了下面一组题:

视频中所介绍人物,在世界杯开幕前一周在本国参加集训,他在训练中昀有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A.训练因暴雨而中断

B.训练场上铺满落叶

C.因高温而出现中暑症状

D.气温较低,训练中应增加衣服以适应比赛

这道题立足于世界杯中意大利球星巴洛特利热点人物为背景,将区域定位在意大利——地中海沿岸,进而对其位置、气候和自然带进行考核。虽然题目稍显稚嫩,例如加纳的位置并不在高考要求的范围内,但立意新颖,考点明确,被收为比赛题目。

学生通过自主命题,加强了他们对知识的认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竞赛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和竞争的意识,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更好。

识图能力是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良好的识图能力是建立在对各区域的准确认识上,因此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对区域定位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永远是昀好的老师”,通过以上几种不同形式的区域定位练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浓厚,课堂气氛也生动起来,随着区域定位练习的逐步深入,学生的应试能力不仅有了一个质地飞跃,在日常生活及外出旅游时,更能主动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转化、应用到自己的所见所闻中来。

参考文献:

[1]齐建芳.学科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区域地理建构主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区域地理复习课教学设计
分析高中区域地理学习的盲点及策略
突破区域地理软肋,提升高考复习动能
基于学习过程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调查与分析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借助GIS辅助手段的区域地理教学新探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