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融合研究

2021-01-10 20:13:34陈振华
高考·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融合高中地理互联网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当今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教育教学领域亦然。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融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给实际教学工作带来一点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学融合

地理是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高中学生的地理成绩直接关系着高考综合成绩,所以开展好高中地理教学工作至关重要。但地理同时也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其知识点较为繁杂和枯燥,既需要学生理解,又需要学生记忆,所以很多学生都对这门学科的学习感到“头大”。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积极融入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的信息技术便利,将繁杂的知识简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以下就联系教学经验来谈谈“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融合问题,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互联网+”的特点

“互联网+”一词,它的广义概念是指通过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实现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及创新发展。“互联网+”具有鲜明而突出的特点,其一是它的跨界融合,这也是其中“+”所代表的意思,基于跨界融合而实现最终的创新;其二是它的创新驱动,将被动变革转变为主动求变和创新;其三是它的目标先进,无论是对社会结构的重塑、对经济结构的重塑还是对文化结构的重塑,均依托于互联网而实现。

二、“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融合的意义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充斥着“一黑板,一粉笔,一课本”的教学模式,不但学生听得枯燥乏味,教师教得也没有激情。后来,随着教学理念的革新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出现了诸多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例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它们逐渐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互联网+”时代为学生带来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及创造了更好的学习条件,使学习这件事变得不再枯燥乏味,反而具有乐趣。特别是对于高中地理学科来说,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降低了一些重难点知识的教学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使课堂氛围不再沉闷,学生更加集中精力地投入课堂中来,相应的教学效率也有了显著提升。

三、“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課堂教学融合的策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已成为必然。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现有的教育教学方式,为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推动现代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来推进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构建高效课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若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应当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只有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才能够产生强烈的学习意愿,反之则会“消极怠工”。就高中地理学科本身来说,它是一门知识点较为繁杂和枯燥、整体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如果仅采用传统的“一黑板,一粉笔,一课本”的教学模式来开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话,课堂氛围很难活跃起来,相应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难提升。而若在课堂中引入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将枯燥的文字和单一的图片转变为丰富多彩的视频、音乐及动画的话,则可以一改课堂上死气沉沉的氛围,使学生更加集中精力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思考当中,最终获得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行星地球”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从网络上下载的浩瀚星空的视频,从而瞬间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进而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

经大量的教学实践发现,情境学习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灵感、挖掘学生的潜能。所以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要灵活运用情境学习法来开展教学活动。情境学习法的关键就在于情境的创设,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传统的有利用一个故事、一则寓言、一张图片等来创设情境,但这些方法的情境创设效果有限,有时不能够给学生带来较强烈的代入感。而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课堂学习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有效的便利。除了传统的文字和图片以外,信息技术还提供了音频、视频等多样化的内容表现形式,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综合利用多种表现形式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地理原理,完成时空模拟转换

高中地理教学中,尤其是自然地理原理,它本身就是用物理和化学实验的结论解释生活环境中的现象,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既不能把它教成物理和化学,又要让学生理解。在“互联网+”时代可以让学生看模拟的实验过程,这样既避免了单纯物理或者化学实验给文科生带来因为不需要学实验而学的反感,又能把地理原理简单地模拟出来。地理教学中,沧海桑田的时空变换,以前我们只能用语言描述,而在“互联网+”时代,对于同一地域一个地理事物的变化可以缩短到几分钟轻松完成,例如:几百万年的地质变化过程,古地理环境中某一个要素变化带来其他要素变化的抽象过程,一个地区城市化过程及其带来的影响,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学生就能感受到这些时空变幻的魅力,而不是枯燥无味的理论。

(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二者均应当明确自己的角色,而不能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学习这件事本质是学生的事情,学生只有具备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够学习好;反之若一味只是在教师的鞭策下被动地学习,那永远也不可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那么,怎么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呢?信息技术在这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设计类似于“人机对话”的课件,让学生根据电脑上的提示一点点自主探索知识、解答问题。“人机对话”的引导形式比由教师直接向学生提问更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另外,“人机对话”中的计算机语言也可以避免教师在亲自提问时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些暗示性语气,以更好地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

(五)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高中地理这门课知识相对比较难学,尤其是那些重难点,如果学生不能及时消化这些知识点,就会觉得地理难学,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热情,一旦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教与学就无法实现统一,自然就不能获得相应的发展。信息技术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性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有效突破这些难重点,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那些抽象、系统的知识以微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微视频可以带给学生视觉冲击感和感官體验,在微视频的支持下,地理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具体,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而且微视频大多是针对某一知识的具体讲解,让学生观看微视频,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地消化这些重难点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如果学生能够轻松地消化教学内容,那么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会高涨,主动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也会随之提升,而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地理课堂就会绽放异彩。

(六)利用信息技术拓宽课堂教学深度与广度

课堂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阵地,一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而要想在这有限的时间内高效传播知识,让学生真正消化教学内容,仅仅依靠教材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材上的知识比较抽象系统,一味地按照教材讲解,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会让课堂变得沉闷、枯燥。信息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着信息技术走进教育领域,这也使得现代教育教学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让学生摆脱传统的说教课堂,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来辅助教学,拓宽课堂教学深度与广度,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针对教材上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教学资源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和拓展,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师可以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来选择任务,通过这种分层,可以让全体学生都获得提升和发展,而这也是地理课堂教学目标所指。

结束语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如今已经非常普及,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将信息技术融合进去,不但可以降低一些重难点知识的教学难度,并且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更加集中精力地学习和思考,最终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双凤.谈高中地理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J].黑河教育,2019(10).

[2]李忠.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

[3]王培坚.浅谈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考试周刊,2018(67).

[4]朱根平.管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18(21).

作者简介:陈振华,(1971—),男,土家族,湖南省石门县人,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地理教育。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农村高中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HNETR19069。

猜你喜欢
教学融合高中地理互联网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索
未来英才(2016年14期)2017-01-12 16:57:49
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考试周刊(2016年95期)2016-12-21 00:48:25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38:52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6:04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3:28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46:53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44:00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52:41
浅论高职教育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
考试周刊(2016年53期)2016-07-15 09: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