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在进行焦虑症患者护理时采用心理护理手段对其睡眠质量產生的影响。方法:选取焦虑症患者9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9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实施心理护理。实施护理后,对比患者睡眠质量优化成效。结果:自制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评价表对两组睡眠情况进行评估。使用护理服务评价表,由患者对护理服务进行评估。干预前,两组无可比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评分(SUS)更优,且具可比性(P<0.05)。护理前睡眠水平,两组无可比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更优,具有可比性(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的主观评价方面,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整体评价更高,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说明心理护理对焦虑症患者有益,对优化其睡眠水平有明显成效。结论: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有利于焦虑症患者心理调节,可促进焦虑症患者顺利入睡,可提升焦虑症患者的睡眠水平。
【关键词】焦虑症;心理护理;睡眠质量;护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 09-088-02
焦虑症为心因性疾病,受主客观环境影响而发病或者病情加重。当前经济水平下,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压力过重。多重压力之下,加之许多人长期存在饮食、作息不健康等问题,导致焦虑症发病。焦虑症是一种心理疾病,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降低,患者认知失调,社会关系失去平衡。焦虑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水平,而且会对患者的生理健康造成客观影响,导致患者内分泌出现问题,引发其他病症,使焦虑症患者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状态[1]。焦虑症患者需要接受身心双维度干预,方可实现病情改善。现在的医疗领域中尚未发现可根治焦虑症的治疗方案,通常是利用心理调节和行为干预的手段,采取用药手段对焦虑症患者的生理状态进行调节。焦虑症患者通常伴有睡眠障碍,调节患者睡眠,对改善患者身心健康具有积极影响[2]。本文随机选取98例焦虑症患者作为样本,说明了心理护理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焦虑症患者98例,随机分组,观察组49例,性别:男/女=18/31,年龄(29~64)岁,平均年龄(37.85±5.36)岁。对照组49例,性别:男/女=20/29,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36.97±6.33)岁。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焦虑症患者常规护理。遵医嘱用药,日常心理辅导,实施健康教育,例行巡视病房;观察组在基础护理外,实施心理干预,该护理方法为:(1)注重心理引导。除例行查房工作外,实施有意识的心理干预,通过聆听患者倾诉,对患者心理感受表示理解,为其答疑解惑,使焦虑症患者感受到理解和支持,使患者产生被认同感。在与患者交流时,多使用正向、积极的词汇,把握谈话节奏,引导患者多谈论正向积极的信息,引导其科学宣泄情绪,避免患者陷人自我封闭状态。护理过程中,除通过患者言谈了解其心理状态之外,还需要通过肢体、神情等患者外在表现对其病情状态进行评估,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引导。(2)加强健康教育。患有焦虑症的患者常存在心理脆弱、敏感多思、对日常问题难以做出决断等表现,与其沟通时,应注意言谈方式,巧妙引导谈话方向,尤其是应做好健康知识宣讲,使患者了解自身病情的诱发原因、发病机制以及当前的病程表现。患者对自身疾病加深了解之后,治疗中的心理压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也可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主动发挥内因影响,配合治疗,并实施有目的有方向的自我护理。患者在人睡前,避免思考引起焦虑的问题,保持心情放松。引导患者适当运动,科学运动可对身体激素水平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提升焦虑症患者机体免疫能力。(3)音乐治疗手段。许多研究者认为,音乐对焦虑症患者的情绪可产生正向影响作用,选择合适的音乐作为焦虑症患者人睡背景音乐,可使患者更易进入放松状态,缓解焦虑影响,以便于提升人睡速度,优化睡眠质量。借助音乐治疗系统,播放背景音乐,营造人睡氛围,患者在催眠引导下,调节情绪状态,在催眠音乐的作用下放松身心,平衡情绪水平,从而达到暂缓紧张情绪、更快人眠的效果。(4)重视患者诉求。焦虑症患者一般伴随固执表现,情绪敏感性较高,对于外界环境刺激反应更加强烈,在实施心理护理时,应重视患者提出的各项要求,对于合理要求尽量满足,对于非合理要求,也应注意拒绝话术,避免言辞态度等问题引发患者的负面情绪。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睡眠质量评分(SUS)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以后,利用自制的睡眠质量评价表格(SUS)对两组焦虑症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该表格中包含多维度分项,每个分项对应相应分数,最后核算总分,根据总分进行睡眠质量评价。评价标准为:良好,0~5分;一般,6~15分;较差,16~21分。0~15表示睡眠质量合格。(1)实施护理前,观察组睡眠质量良好。例,一般7例,较差42例,合格率为14.29%;对照组良好0例,一般11例,较差38例,合格率22.45%。两组无可比性(P>0.05)。(2)实施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良好13例,一般27例,较差9例,合格率为81.63%;对照组良好5例,一般13例,较差31例,合格率36.73%。观察组更优,两组有可比性(P<0.05)。见表1。
2.2 护理服务评价 由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对比差异。观察组焦虑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整体评价更高,且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2。
3 讨论
焦虑症包括急性与慢性两种类别,慢性焦虑症也被称作广泛性焦虑症。该病症是神经类疾病,患有该病症的患者通常表现为莫名焦虑,这种焦虑情绪对患者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焦虑症与普通焦虑情绪的主要区别为,焦虑症患者病症发作时,其焦虑状态缺少明确的对象,有时引发其紧张担忧的事物不具有客观存在性,处于发病状态的患者表现出坐立不安、情绪不稳定等症状,通常兼具植物神经方面的功能异常,大部分焦虑症患者会感到心悸不安,存在明显的睡眠障碍,病发时监测患者心律,患者心律出现过速情况。调查研究显示,患有焦虑症的女性数量要多于男性。因为焦虑症患者不仅具有超出正常值的焦虑、恐惧情绪而且这种症状往往为长期性表现,对患者正常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3]。对焦虑症患者需要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心理干预手段,对患者实施身心并行的调节和帮助。焦虑症患者因为受到心理因素和身体机能失调的影响,睡眠障碍是共性问题,患者人睡困难,睡眠水平较低,极易陷入因为担心失眠问题反而加重该问题的恶性循环。实施科学性的心理护理,将专业化的护理与科学性的心理引导结合对焦虑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配合健康教育、音乐治疗等多元化手段,对减轻焦虑症患者消极情绪具有一定成效,优化焦虑症患者睡眠水平。本次研究表明,采取心理护理手段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优化其睡眠水平有明显成效。
综上所述,在进行焦虑症患者护理时实施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科学化干预,可改善患者睡眠水平,减轻其心理负担,减少患者对失眠的恐惧心理,以自然放松的心态准备人睡,还可优化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应将其应用在焦虑症患者的临床干预中。
参考文献
[1]夏鑫,王欣雯.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和不良情绪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3):87-87.
[2]范淑娴.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01):105-106.
[3]江秋平,潘艳,廖琦珍.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12):1724-1725.
作者简介:王艳辉(1977.12-),女,汉族,山东 淄博 人,主管护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中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