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以来农村文化发展阶段性演化及其经验启示

2021-01-10 00:29周晓庆贾敏佘玥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先进文化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

周晓庆 贾敏 佘玥

摘 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时期,由于各个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各不相同,因而农村文化发展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本文试图回顾、梳理和总结建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村文化发展的阶段性演化历程,对不同阶段的农村文化政策和发展实践进行理论总结与提炼,并在此基础上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思考对未来乡村文化振兴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先进文化;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乡村文化振兴

一、引言

人类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要素以其固有的内在联系构成的活的有机体,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种与经济、政治相对的文化,被毛泽东称之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从人类社会生产的角度,其内容是指人类的精神生产活动及其产品。本文中的文化概念将从这个确定的意义上来把握。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了全面小康社会,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是什么因素推动了这些变化的发生?首先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正确的政治路线方针和经济政策,而先进文化的引领也是重要因素。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追求先进文化,破除驱赶落后的观念,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广大农村,促进了农村的变革和农民思想的与时俱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由于经济和社会环境各不相同,农村文化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人们生产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本文试图回顾、梳理和总结建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村文化发展的阶段性演化历程,对不同阶段的农村文化政策和发展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和提炼,并在此基础上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思考对未来乡村文化振兴实践的启示。

二、建党以来乡村文化发展阶段性演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不仅总体方向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具有连续性。但在一百年里,由于不同的历史阶段的目标、任务不同,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存在差异,所以农村文化发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战略、策略和具体措施。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反帝反封建文化为引领,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教育,促进了农民思想解放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有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并发现农民与中国革命的密切联系,提出把农民组织起来,重视运用先进文化教育农民,引领前进方向。

为了反抗封建主义和军阀的压迫,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和推动下,成立了农民协会,发动了农民运动,组织农民抗粮抗捐,要求减租减息。为了培养农民运动的骨干,从1924年7月到1926年9月,在共产党人毛泽东、彭湃、罗绮园等主持下,举办了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为20个省区培训了700多名农民运动骨干。在此期间,毛泽东亲自讲授《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地理》等课程以及《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等农民运动理论,传授农民运动的理论和方法。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教训,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27年秋,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走上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唤醒农民群众参加革命,工农革命军成立军官教导队,不仅注重战士们的思想文化学习,还要求有文化的干部参与建立识字班、农民夜校和红军小学,讲授文化知识和革命斗争形势,发展乡村教育。在边界特委和政府的号召下,广大妇女也破除封建思想,走出家门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的合作不仅粉碎了敌人的四次军事围剿,还改善了人民的生活。1929年,为了打破湘赣两省敌人对井冈山根据地经济和军事的封锁,毛泽东和朱德率军南下,开辟闽西、赣南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巩固的苏维埃政权,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为提高苏区人民的文化水平、政治觉悟和革命热情,苏区政府积极推动乡村扫盲识字运动,设立了扫除文盲协会,创立了日校、半日校、业余补习学校、冬学、识字班、问字所、识字牌、识字岗等多种扫盲教育形式。同时,开展反封建反迷信的移风易俗活动,传授农业科学知识,推动妇女解放。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明确提出文化教育要为抗战服务,发展抗日文化运动。抗日根据地成为消灭文盲、发展先进文化、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阵地。1941年5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第十四条中提出“继续推行消灭文盲政策,推广新文字教育,健全正规学制,普及国民教育”。1944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讲话时指出“我们必须告诉群众,自己起来同自己的文盲、迷信和不卫生的习惯作斗争”。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国民众救亡图存意识、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是根据地建设非常重要的内容。许多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如打社火、闹秧歌、说书、唱酒曲、春联、年画等成为宣传抗日思想经常运用的方式,其中闹秧歌的群众基础最为深厚,集舞蹈、歌唱、角色扮演為一体,成为延安红色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内容上,文艺工作者通过改造旧剧和编演新剧,排斥戏剧的旧有叙事观念,使其与党的抗战动员主题相契合, 如以边区军民实际生活为主题,创作了《东方红》《兄妹开荒》《摇花篮》等一批工农群众喜闻乐见的新秧歌。边区文教会还创办了冬学运动,紧密结合群众宣传农业科技、医疗救护、卫生等常识。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实现全国的解放,人民政府通过冬学运动开展时事政策教育,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在识字班和民校的基础上,设立文化站,稳步发展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摒弃落后的文化和习俗。很多文艺工作者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发展反映军民关系和发展关于民俗民情的电影、戏剧戏曲、美术以及文学活动。

根据地的文化发展,使广大农民群众自觉摆脱封建愚昧思想和落后文化的束缚,积极接受、传播革命理念和先进文化,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在农村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在业余文化教育活动和群众性文艺活动中注重政治学习,提高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1949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百废待兴,经济文化处在非常落后的状态,农村教育严重缺失,全国有3.2亿人口是文盲,文盲率达80%。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我们的任务主要的就是发展生产和发展文化教育。”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明确提出“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自创立时起就确定的奋斗目标,党中央也确定了新中国的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土地改革任务完成后,随即开展了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了实现这个任务,不仅需要提高农民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还需要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因为社会主义是不能建立在大量文盲的基础之上的。195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指示》,要求“今后农民业余文化教育,必须紧紧跟随着和密切结合着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指出“在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必须进行政治教育。农民业余学校都应当设政治课,向农民进行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各种政策及时事教育,以提高其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此后,在广大农村地区,业余文化教育、扫盲教育活动遍地开花。在此阶段,党和政府还鼓励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新中国农村文艺事业中,不仅对旧文艺形式进行改造,开展多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艺活动,如地方戏、故事会、农民文化节、乡村艺术团等,还创作出很多优秀的新的艺术作品,将政治政策教育寓于文艺娱乐之中。为改善农村文化基础条件,地方陆续建立起农村广播网、农村流动电影放映队、农民文化站、农村俱乐部和图书室等。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文艺活动的融合,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提升了农民文化素质,也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对1956年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发挥着重要作用。

1956年以后,我国开始了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由中共中央提出、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明确了未来十年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对于农村文化的发展,提出在12年内基本上扫除青年和壮年中的文盲,设立业余文化学校,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文化水平。通过国家、集体和私人等多种办学形式,逐步普及小学教育。同时,逐步改进和开展文化娱乐工作,发展农村广播网。到1964年,农民的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全国文盲半文盲只占总人口的38%。在此期间,农民群众还积极学习农业科学种田知识,学习推广劳模丰产的耕作与栽培经验、参与水利建设,参加比较、改进和试制农具等,创造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然而,“文革”期间,由于“左”倾思想影响,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农民主体性被削弱,文化内容和形式单一,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下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处于停滞状态。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农村文化发展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核心,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大力提升农村文化建设“软”“硬”件水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此后,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逐渐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期,我们党在进行经济改革和建设的同时,也特别重视文化建设。

1979年10月,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進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提出: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此后,在农村深入开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教育农民自觉抵制封建主义残余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破除封建迷信,克服社会陋习,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同时,以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为目标,通过加强党的领导,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进入新世纪以后,全国农村总体上由温饱向小康迈进,农村发展开始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阶段,农民的思想观念顺应时代要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文化发展需要有更高的要求。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为了在农村构建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大农村的村级党组织通过宣传册或日历挂画等形式,积极向村民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实践中,严厉整治不良之风,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通过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等评奖活动,加强了乡村社会的道德建设力度,提高了农民的道德水平。

公共文化建设也蓬勃发展。各地大力实施乡镇文化站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文化工程,农民看电视难、看电影难、看书难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在农闲时节,各地乡镇积极组建文化宣传队伍,排练戏曲、秧歌等,走村串巷,为广大农民送上了一场场充满乡土气息的文艺节目。一些传统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节日节庆民俗活动逐渐得到恢复,使得民俗文化重现生机。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村文艺、广播影视和涉农新闻出版等文化事业的兴旺,反映农村生活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为农民文化休闲活动提供了多彩的精神食粮。在教育方面,2011年11月,中国向世界宣布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任务。随着“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各县、乡逐渐建立起农民科技教育的培训体系,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开设与当地农业生产相关的课程,极大地提升了乡村民众的科技素养。

(四)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文化发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推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和创新,加强乡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践行,推动各地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加强乡村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巩固乡村思想文化阵地,营造传播乡村社会主流价值的正面环境。通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深入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和良好家风家训传承。同时,通过培养平等的性别观念,遏制大操大办的旧习俗,规范婚丧事宜,反对赌博和封建迷信等,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摒弃落后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整体协调,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在乡村文化振兴实践中,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推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发展提升农耕文明。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了加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通过相关保护工程的实施,保护和开发利用了一大批农业古迹、村落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利用乡村文化特色优势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开展特色群众性节日民俗活动,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服务项目,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努力破除城乡文化发展壁垒,实施城鄉文化统筹。深入推进包括乡村教育、乡村公共文化数字工程、公共体育健身服务等在内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加大乡村基础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和待遇。同时,通过课程培训与榜样示范,高质量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能力。在满足城乡文化资源供给上,保持向乡村适度倾斜,开展城乡文化结对帮扶,鼓励创作三农题材文艺作品,推进城乡文化产品和服务对等发展。为了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在国家有关部委的统筹推进下,全面落实“厕所革命”,促进农民形成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百年农村文化发展的主要经验

纵览建党以来农村文化发展的历程,虽然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总体上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为未来农村文化建设积累和创造了丰富的经验。

(一)农村文化发展要以先进文化为引领

建党以来,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运用先进文化引领农村文化前进方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凝聚农民力量,以思想文化新觉醒、农村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在农村的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为引领,促进了农民思想解放,重新塑造了民众的信仰体系,使农民成为新民主主义的主力军。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乡村文化建设中,通过集体主义、革命理想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培育广大农民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不断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的群众基础。农村改革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着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民的思想文化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为前进指南,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动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文化“铸魂”工程。

(二)农村文化发展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

建党以来的农村文化建设历史证明,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更要继承、创新发展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根基,什么时候丢失了这个根基,乡村文化发展就会陷入迷茫和停滞。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批驳和纠正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潮,树立了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推动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深入人心,增强了民众战胜敌人的底气。各根据地用快板书、地方戏曲、秧歌、锣鼓、春联、年画等传统文艺形式宣传抗日思想,鼓舞人民斗志。“文革”期间,因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农村文化发展走进了资源枯竭、内容形式单调的境地。改革开放以后,农村文化建设获得了积极宽松的环境,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被深入挖掘和利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留住有形的乡村文化,传承活态的乡土文化,把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让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

(三)农村文化发展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在任何时候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都应该是农民,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农民的力量,农村文化建设才会实现农民的发展与进步,才能因此促进党和人民的事业成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是革命的主要力量,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农村文化活动,始终以农民为主体,很多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都是来自农民。农民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使文化建设真正发挥出教育农民、提高农民、丰富农民精神生活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农民为对象,在农村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科技知识普及和文艺宣传活动,建设了各种文化基础设施,受到农民的支持和拥护。改革开放以后,农村进行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也是以尊重农民群众意愿、选择和创造精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前提的,农村文化发展因此由枯燥单一向百花齐放方向发展。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树立乡村文化建设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鲜明导向,利用各种方式激发农民群众蕴藏的无穷智慧,培育挖掘乡土文化的本土人才,尊重他们的创造,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推进文化振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了乡村文化振兴步伐。

(四)农村文化发展要使农民有精神上的获得感

农村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建党以来,我们党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特别关注农民的精神获得感,只有农民精神上得到了满足,才能实现乡村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激发出磅礴力量,促进各项事业的成功。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农民实际出发,使用大众语言,创作农民听得懂、看得懂、易于接受的文艺作品来反映他们的生活。农民从扭秧歌、踩高跷、演戏剧,唱各种小调、歌曲等传统民间歌舞和丰富多彩的节日娱乐中获得了极大的精神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活跃在广大农村各个村落的電影放映队、业余剧团、宣传队以及文化站、图书室、俱乐部等,为枯燥、单调的乡村文化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农民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党和政府不断加强农村文化供给侧改革,一方面从改善乡村文化设施到提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逐渐改善农民的文化活动条件;另一方面优化乡村文化发展环境,丰富文化资源,让一切有益的文化成果在农村大舞台上充分展现。农民精神上的获得感将转化为精神力量,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五)农村文化发展要与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相融协调

农村文化不能脱离农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不能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脱节。建党以来的农村文化发展实践证明,农村文化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为党的奋斗目标服务;必须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让文化建设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与乡村治理相配合,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些是确保新时代农村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不仅将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也将思想政治工作融于农村文化发展之中,既提高了农民的文化水平,又促进了农民群众的政治觉醒,有力推动了根据地和解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更加强了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与社会的联系,通过文化建设促进了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农村改革以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后,根据国家现代化发展新要求,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农村文化建设进一步与党的政治建设和乡村治理相融合,加强新型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打造文明乡风,孕育良好社会风尚。同时,配合生态文明建设,强化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农村文化建设力求在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促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统一,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对未来乡村文化振兴的启示

建党以来的农村文化发展经验,对于未来乡村文化振兴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乡村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任务和价值追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和抓手,是推进乡村组织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支撑。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坚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与农村经济建设、乡村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党的建设相协调、相结合,进一步动员和激发农民群众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其社会责任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增加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传承意识。同时,要加强乡村文化队伍建设,培育挖掘乡土文化的本土人才,并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为乡村传统文化注入现代元素,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乡村文化振兴将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文化水平,使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充分满足,从而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5.

[2]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文献选编(第5辑)[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1.

[3] 毛泽东.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毛泽东选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11-1013.

[4] 梁严冰.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J].西北大学学报,2020,50(06):37.

[5] 冯兵,赵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 39(05):19.

[6] 刘立德,谢春风.新中国扫盲教育史纲[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3.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29-130.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62-264.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64.

[10]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8.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报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

[12]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22-123.

(中文校对:薛萃)

The Phased Evolution and Enlightenment of Rural Cultural Development Since the Funding of CPC

ZHOU Xiaoqing JIA Min SHE Yue

(China Agricultural Museum, Beijing 100026)

Abstract: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CPC, it has successively experienced the periods of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modernization,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Due to the different politics, economies, and social environment of each perio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e also present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s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The author reviews, sorts out and summarizes the phased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rural cultur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CPC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arty. Then, rural cultural policies and development practices at different stages are theoretically summarized and refined.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author also considers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practice of revitalizing rural culture in the future.

Keywords: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advanced culture; core values; trad-itional culture; rural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英文校譯:翟世贤)

收稿日期:2021-08-11

作者简介:周晓庆,男,本科,研究馆员,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农业政策、农业文化、近现代农业史等方面研究及相关主题陈列展览内容策划,E-mail:zxq42195@sina.com。

周晓庆,贾敏,佘玥.建党以来农村文化发展阶段性演化及其经验启示[J].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04):7-13.

猜你喜欢
先进文化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
浅述如何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传统文化
谈先进文化背景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完善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对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