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科视角下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一流专业课程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1-01-10 00:30张菁菁
科教导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商科通识一流

张菁菁

摘要“新商科”是将新技术融入商科课程,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跨学科教育。以“新商科”理念要求看工商管理一流专业课程建设,必须紧跟社会发展需求,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重构。本文针对目前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課程设置跟不上时代需求、课程内容更新慢、教师工商管理综合素养跟不上育人需求等问题,提出新全球化背景下,其一流课程体系重构思路: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树立“学为中心、能力导向”的课程建设理念的基础上,打造彰显通识精神的通识课程体系,构建专业融通的学科平台,建设突显专业素养的核心课程及突出能力导向的能力拓展课程。并不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综合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做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前沿性与融通性的统一。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工商管理专业 课程建设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7.016

ResearchontheCurrent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oftheConstructionofFirst-class ProfessionalCoursesofBusinessAdministrationinLoc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from thePerspectiveofNewBusiness

ZHANG Jingjing

(Jiangsu University, School of Management, Zhenjiang, Jiangsu 212013)

Abstract"New Business" is to integrate new technology into business courses,and provide students with comprehensive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with new ideas, new models, and new methods. Looking at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business" concept, we must closely follow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reconstruct the traditional curriculum system.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business management majors in local universities that cannot keep up with the needs of the times, slow course content updates, and teachers’ comprehensive literacy in business management cannot keep up with the education needs. It proposes its first-class curriculum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globalization. Reconstruction of thinking: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orientation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of "learning-centered and ability-oriente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reate a general curriculum system that highlights the spirit of general education, build a professionally integrated discipline platform, and build a professional quality that highlights The core courses and the ability development courses that highlight the ability-oriented.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eacher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in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adopt flexible and diverse teaching methods, and achieve the unity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ntier and compatibility in teaching.

Keywordslocal universities;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ourse construction status

“新商科”指的是在“新文科”理念下,用全新的理念、模式和方法对传统的经济管理类教育进行改革创新,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跨学科教育。结合“新商科”理念要求,如何运用中国理论和方法,通过全新模式来培养快速适应新全球化时代变化,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工商管理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是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一流专业建设必须正视的问题。

而人才培养的载体是课程,它是学生和大学、社会的结合点,也是教学和科研、学生个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结合点(刘献君,2014)。[1]因此,要做好“新商科”视角下工商管理综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打造一流工商管理专业,必须首先做好一流課程建设工作。本文主要结合目前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现状,探索在新全球化“新商科”视角下该专业一流课程体系重构对策。

1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与时代发展关系的探索与研究

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课程知识结构的支撑,专业培养目标变化需要课程设置随之变化。而工商管理一流专业主要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懂经济、会管理的复合型拔尖创新型人才。尽管有学者认为本科管理教育是不可教的(Henry Mintzberg,1973),[2]管理能力和智慧是在课堂中学不到的(JacksonandHumble,1994)。[3]中国高校中的本科管理类专业培养不了企业需要的管理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应该全部交给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和高级企业管理人员进修的EMBA来实现(余石等,2011)。[4]现行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教学通用性太强,无法使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不如突出对“会计”“营销”“物流”等针对性强的专业发展,取消通用性强的工商管理专业(余石等,2011)。[4]但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发展,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受到追捧,许多学生把工商管理课程作为通向特定职业和管理岗位的途径。这也就引发工商管理人才该如何通过本科教育加以培养的问题。Robert Aaron等学者(1959)提出,商科教育主要目标是培育高层次的人才,课程更应注重理论性。随着时代发展,商科课程目标也逐渐发生转变。[5]Lawrence, E. Mckibbin(1975)认为商科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强调实践性,注重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培养专业的实践管理人才。[6]ElizabethA.Tuleja(2008)认为,商科学生应该熟知经济全球化下的商业活动开展甚至应该付诸实践,走出校园,引导学生思考将商业知识和跨国文化有机结合。[7]

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是在借鉴美国工商管理教育理论与经验基础上,随着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而逐步成熟。然而,近年来,随着高校综合实力评价与科研成果挂钩后,高校过于注重学术研究,教师们将主要精力用于学术研究(FredR.David,etc.2011),[8]忽视了对教学(含课程建设)的研究和投入,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Damien Besancenot.2009)。[9]以至于学生就职后无法适应企业管理岗位需求(余石等,2011)。面对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和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如何运用“新商科”理念,构建具有适应性、时代性、前瞻性的课程体系,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拔尖创新型工商管理人才,是工商管理一流专业建设必须考虑和回答的问题。

2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现状

2.1课程设置跟不上时代变迁

2.1.1课程设置存在雷同与跟风现象

改革开放后,众多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因定位与培养目标不明,课程设置存在直接把国外美国MBA课程直接复制到本科教育中,或者照搬国外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现象(赵一勤,2008),[10]如工商管理的案例课程大多数用的都是美国工商管理教材上的案例,与中国企业实情及人情伦理文化相脱节,未能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无法适应本土工商企业岗位要求。或者存在各高校间相互借鉴现象,没有跟本校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衔接,导致各高校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趋同化,缺乏特色优势(熊晓远等, 2013)。[11]

2.1.2知识中心课程理念无法满足现实需求

有研究表明,工商企业基层管理职位对于写作能力要求突出;而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所有职位都要的核心需求;随着管理职位越高,其能力需求范围越广泛(陈恺宇,2018)。[12]但多数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置因受学问中心理念影响,宽泛介绍管理学、经济学等概念和知识的理论性课程居多,与行业需求相关的专业技能训练的课程偏少;单一性的学科课程较多,交叉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少见;实践、实训类课程占比较少,且实施起来多数流于形式,导致学生在工作之初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李传军等,2011),[13]实用文写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普遍较差。

2.1.3通识课程的通识作用未能彰显

Bohanon,C(2008)认为工商管理教育,其通识教育对学生日后职业生涯很重要,需兼顾实用性和人文性以及学术性和专业性。[14]查看一些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里的“通识课程模块”,多数是新瓶装老酒,只是将当年的校选课换成“通识课程”名字,课程组成变化不大,包含面不广。有些地方院校受教师资源局限,通识类选修课程不仅开设数量有限,还存在因人设课现象。这样的通识课程无法真正起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效果。

2.1.4选修课程未真正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需求

多数地方高校该专业因教师资源局限,无法做到因学生个人发展需求而开设多样化的课程。尤其是通识教育和专业选修课程开设不足,难以满足彰显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培养需求。对于一些已开设的通识类选修课程,随意性较强,开课质量存疑。

2.2课程内容更新跟不上时代需求

2.2.1课程目标设置单一

我国地方高校普遍存在课程目标设置单一现象。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例,不少高校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爱国情怀培养等重任交给某一两门课程去完成,而未融入各类课程及人才培养全过程,课程目标及内容缺乏育人性与知识性的统一。

2.2.2课程知识体系单一

国外的一流大学,都设置了一定的模块化及综合化课程来体现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融合性(李志峰等,2019)。[15]我国高校受学问中心理念影响,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多数以单一学科知识体系为主,课程各自独立,缺乏融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很少。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管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2.2.3课程内容更新缓慢

课程多数内容更新慢,即便是最能体现前沿性和综合性的案例教学,在题材选择上仍在使用国外多年前的案例,未使用反映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实时案例。

3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思考

3.1更新课程建设理念

工商管理一流专业建设,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线,树立“学为中心、能力导向”理念,通过各学科交叉融合、各环节协同育人,注重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与成效,建构能顾及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增强其解决工商企业实际管理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的课程模块体系,实现学生思想品德、人文修养、科学思维、专业水平、身体素质、审美情感、劳动意识、实践能力等全面提升。

3.2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3.2.1彰显通识精神,构建通识课程体系

在通识课程设置上,就应以培养学生“全人”为目标,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与方法,打通学科专业局限,拓宽基础,全面培养学生整体素质与能力。通识课程必修模块包含思政类、数理统计类、外语类、身心健康类、计算机信息类、成长规划类等,需要采用团队建设、团队授课模式,打造一些多学科交叉、通专相融的通识精品必修课程。这类课程需要强化其价值引领作用,着重引导、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创新思维和精神品格。

在选修课程模块中,按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可以分设人文艺术类、自然工程类、经典阅读类、创新创业类、综合教育类等课程,供学生按个人发展需求和喜好在相应的类别中加以选择。

3.2.2培养管理通才,构建专业融通的学科平台

以管理通才理念,打造融通宽口径大类培养的学科平台课程。开设的学科平台必修课程,必须把握专业的整体方向,确保课程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在大一、大二年级开设覆盖相近专业的学科共享平台课程7至8门,如管理学、经济学、统筹学等。大一课程原则上管理学科所属各专业打通开设。

而平台选修课程,则需要进行对不同专业间课程重组和凝练,加强课程间横向联系,构建前沿交叉的跨专业学科课程群,如管理思想史、管理经典案例课等。并加强纵向贯通,在不同层级课程间形成课程树。

3.2.3强化专业素养,精心打造专业核心课程

如“企业战略管理”“运营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组织行为学”等,属于专业核心课程,为专业必修课。它们必须以夯实工商管理专业基础为目标,以省部、国家级大学“五类”一流课程建设等教改项目为依托,推动学术前沿研究成果、优质学术资源向一流专业核心课程和优质教材转化,通过学校课程建设网站、慕课平台、规划教材、小班-研讨式教学等多种形式,努力打造该专业一流的核心课程群。

而专业选修课则是满足学生个体喜好和未来职业发展规划需要开设,如创业管理模块、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模块、跨国公司经营管理模块等。

3.2.4突出能力导向,构建能力拓展课程

首先,将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科研训练、学科及科技竞赛、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一体化设置,在专业教学中构建学科基础实践、专业综合实践、创新创业实践三层次有机结合,并与各类课外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部分占总课程比例不少于15%。

同时,设置一些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高阶课程,如融入学科前沿知识,对接产业行业的跨学科设计课程;对接国际工商管理专业最新发展动态的全英文/双语课程;融入大数据技术,培养学生领导力和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创新创业课程、满足学生学业发展提升的专业进阶课程等。鼓励探索项目制、自主研学等课程形式,形成适应新全球化形势、具有国际视野的跨学科、前沿课程,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跨学科知识和系统思维、跨界思考、统观全局的综合能力。增强教学计划弹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3.3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首先,要做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紧密融合。在专业教学中需要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其次,做好前沿性与融通性的统一。不仅要设置一定的模块化以及综合化课程,还要在通识课程和学科平台课程内容的前后组合上兼顾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也应适时更新,保证其前沿性。

总而言之,以“新商科”视角审视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必须兼顾多种因素,并根据时代发展需求,及时优化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并不断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基金项目:江苏省“十三五”教育规划项目(D/2020/01/26)

参考文献

[1]刘献君.大学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 2014,000(023):8-8.

[2]Mintzberg H . The nature of managerial work[J]. Administrative ence Quarterly,1973,19(1):505-506.

[3]Jackson D,HumbleJ .MiddleManagers:NewPurpose,NewDirect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1994,13(3):15-21.

[4]余石,唐时俊.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1,023(007):211-214.

[5]Gordon R A , Howell J E . Higher Education for Business[M].1959.

[6]Porter L W , Dubin R.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Person: Final Re- port of the Individual-Organizational Linkages Project. [J]. Revue Dhistoire conomique Et Sociale,1975,54(3):509-580.

[7]Tuleja E A . A Qualitative Research Study of Oral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J].Performance Improvement Quarterly,2008.

[8]David F R . Strategic Management: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Approach,Concepts[M].2011.

[9]Besancenot D ,Faria J R ,Vranceanu R .Why business schools do so much research: A signaling explanation[J].Research Policy,2009,38(7):1093-1101.

[10]赵一勤.浅析中美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J].中国成人教育, 2008,000(008):110-111.

[11]熊晓远,余喜梅.新经济环境下对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重新思考[J].當代经济,2013,000(001):100-101.

[12]陈恺宇.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与杭州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000(034):53-55,199.

[13]李传军,吴昌宇.地方性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1,000(019):152-153.

[14]Bohanon, Cecil E . Persistent Themes in Colleges of Business[J].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2008,83(4):239-245.

[15]李志峰,梁言.文化浸入与要素耦合:世界一流学科组织化建设策略——以中美两所大学材料学科为比较案例[J].江苏高教, 2019,000(003):113-118.

猜你喜欢
商科通识一流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双一流”建设不应“降维”
后浪与前浪
“互联网+”商业模式变革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学生商科留学报告》:中国留学生扎堆商科热度不减理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