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焱 马文超
摘要: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影响,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做好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人才的有效培养,才能满足国家、社会对高素质优秀人才的实际需求。在实践过程中,高校要多措并举,以氛围营造、实践平台搭建、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为着力点,做好双创教育环境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构建,才能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助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双创教育);氛围;课程体系;师资队伍
引言: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经济全球化越发明显,这使得国内人才的竞争趋势愈演愈烈。为了促进国家、社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国内提出了双创理念,受此影响,高校在创新创业新环境中,要想进一步发挥自身作用,就必须做好双创教育环境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所以,本文将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意义及途径进行简要分析。
(一)双创教育环境下高校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引领时代发展的第一动力与助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就是创新、创业,受双创理念影响,国内一些高校积极的探索了创新创业教育路径,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仍然需要努力。比如,在为学生培养创业能力方面,高校设置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内容主要以指导为主,所以,不能使学生的创业素质得到明显提升。研究发现,很多毕业的大学生都走上了创业道路,但因为缺少相关知识及能力,因此创业效果并不理想。所以,高校积极响应政府提出的创新创业政策号召,做好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将对为在校学生培养、改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二)双创教育环境下高校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1、创设双创和谐氛围
首先,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制定的“双创”政策方针号召,不断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做好就业创业工作专项计划的设计、落实;同时,要为学生创业提供教育、场地、指导、资金等有关的政策支持,通过优化顶层设计使学生的创业创业行为得到保障。
其次,高校应该利用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加强宣传引导。在线上利用校园网、微博、微信、QQ等平台,广泛宣传双创优惠政策。在线下,通过主题报告、讲座、双创交流会、主题班会等各种活动,树立双创典型,激发学生双创的热情和决心。[1]
最后,高校要在内部积极组织“互联网+”学生双创竞赛、优质创新创业项目竞选等竞赛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加、沟通,从而在校内创设和谐的双创气氛。
2、构建合理的双创课程体系
在双创环境下培养人才时,应制定、实施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创业意识、知识、技能、精神等系统性教育,帮助学生调动创业热情、调整就业观念、激发创业潜能,使学生掌握机会的捕捉、把握、利用、创造能力,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实际需求。
首先,高校需制定双创课程,积极建设第一课堂;如坚守培养人才目标、学生成长特点,科学规划理论、实践课时,提高双创课程体系设置科学性;同时,利用第一课堂教学,为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热情、传授创双专业理论知识。
其次,举办校友论坛、双创讲坛,利用第二课堂进行育人;在第一课堂之外,可以邀请经、管、法、文、理、工等多学科的创新创业人士或优秀校友来校开展创新创业讲座,结合自身专业背景讲述成长成才经历及创新创业经验,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交流。
最后,建设双创线上学习平台;高校可积极购买、引进国内外优质的高校双创线上课程资源,跨越时空屏障,给学生带来更多优质资源进行学习,从而丰富双创教学内容。
3、打造优质双创师资团队
首先,高校可聘请优秀的双创专业教师;由于专业的双创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所以,在教学中能为学生启发创业灵感、激发创业热情、提高创新能力等;同时,高校要积极建设专-兼并存的双创教师团队,如在招聘优质双创专职教师的基础上,邀请社会上创新创业成功的人士,入校做兼职教师,对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经验指导。
其次,积极提高双创教师综合素质。高校除了要聘请优质双创教师外,还要积极组织培训活动,鼓励教师参与学习,帮助双创教师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另外,要鼓励双创指导教师入企挂职、实践,从而帮助教师积累更多实践经验,才能让教师更好的指导学生创业。
最后,健全双创教育激励制度。对接受指导后取得良好创新创业成绩的学生指导教师,高校要进行精神物质方面的奖励,才能激发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情,提高高校双创教育人才培养水平。
4、构建双创实践平台,积极组织创双活动
首先,在构建双创实践平台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高校需在每年预算中增设双创项目资金,同时,要争取当地政府财政支持及社会团体资金帮助,解决资金问题。二是,高校需做好双创中心构建,满足大学生创业实践对软硬件的需求;创新创业中心应集合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项目遴选、项目孵化、创业指导、场地支持等功能,為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保障。[2]三是,高校要提高校企合作深度、广度,积极和企业配合构建实践基地、创新实验室,帮助学生培养、改善创新实践能力,提供创新实践机会。
其次,积极组织双创活动。实践中,高校要结合学生群体特点,组织形式丰富、内容饱满的双创活动,常见的有创业项目交流会、创新讲座、创业项目指导会等,以此帮助学生掌握、了解创业,为学生培养创业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潜力。
5、构建双创教育人才培养评估体制
首先,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满足社会发展对双创人才的需求,高校应在教学评估体系中纳入双创教学质量,做好指导管理及评价监督,同时,还要聘请第三方协助评估。其次,要做好双创量化指标、综合评分办法、考核评价机制的设计、研究,才能有效考核双创工作成果;另外,要构建毕业生双创信息反馈统计量表,不间断的跟踪毕业生的发展状况,并在人才培养效果衡量方面,要从毕业生的道德素质、双创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入手。通过分析在校生创新创业情况反馈信息、收集毕业生创新创业发展情况等手段,对高校“双创”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课程改革、教育实践、效果与特色等方面作出及时调整和修改,使之达到更加完善的地步。[3]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双创教育环境中,高校应充分发挥培养双创综合型优秀人才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应结合双创政策方针内容、学生状况等,从双创氛围、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平台建设等方面入手,做好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运用,才能实现培养双创优质人才、满足社会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李小花,刘荣君.营销界.2021,(38):187-188
[2]创新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人才培养的建议[J].唐菁玲.求贤.2021,(08):54-55
[3]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闫冰.现代商贸工业.2021,42(32):55-56
基金项目:2018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SJGY20180328);
2018年度哈尔滨医科大学创新科学研究资助项目(3104118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