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雨
摘要: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因此古诗词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借助网络空间学习吟诵,用诗词的音韵之美引导学生走进诗词;借助网络空间创设情境,用诗词的画面之美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结合创作背景,拓展链接,感悟诗词深意,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提高语文学科素养。
关键词:网络空间诗歌教学情境再现语文素养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犹如浩瀚的星空,而这其中最璀璨的一颗明星,莫过于古代诗歌。诗中精美的语言文字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其审美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诗歌教学有一定的难度,逐字逐词的讲解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又容易破坏诗歌的意境。有效运用网络空间,借助一定的教学媒介,提高教学效果,是一线教师一直探究的课题。可是,如何借助网络空间,发挥其优势,提高诗歌教学效果呢?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诗词为例,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究。
一、借助网络空间,学习吟诗诵韵
(一)选择比较,确定正确读音
古诗教学诵读是第一步,除了要注意古今语音的变化之外,还有一些多音字也要提醒同学们注意。比如古诗词诵读中《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一句的“重”字读音。在初读古诗时,有些学生不确定读音。这种情况下可以让学生通过组词如“重量”“重复”来区别两种读音的不同解释,再结合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意思出示一场春雨过后,清晨锦官城花儿“带雨”、娇艳欲滴的情景,确定在这里应读“zhòng”不读“chóng”。像这样借助信息元素,弄清生字读音才称得上完成了朗诵的第一步。
(二)低吟浅唱,感受音韵之美
在未有文字之前,古人就已经开始通过吟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古诗具有独特的音韵美。传诵古诗词既是对中华语言文字精华的延续,也是对我国古人优秀精神品质的传承。小学生可以通过“吟唱”的方式来体会古诗词多样的题材,并借助音韵带来的感受,丰富其语言知识体系,达到对古人赞美世间美好事物、抒发内心情感的准确把握。吟诵是古诗教学的好方法。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叶嘉莹、徐建顺、南怀瑾等国学大师的经典诗篇吟诵,在读、诵、吟、唱中随着声音的高低、语速的缓急、语调的婉转曲折等变化,领略古诗的意境。比如《迢迢牵牛星》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叠字的使用不仅使诗歌朗朗上口,而且增强了诗歌感染力,其中“纤纤”一词令人联想到织女纤细而柔美的玉手,“札札”一词回环中更显织女的心神不宁。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通过网络空间学习徐建顺老师的吟诵公益课和国学大师南怀瑾的《诗词吟诵与音韵》,掌握古诗的韵律节奏,从而引导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诵读中低吟浅唱,感受诗歌音韵之美。
二、借助网络空间,创设教学情境
古诗赏析注重意境,而教师囿于生活阅历很难真正展现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那么如何更好地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呢?老师有必要将网络空间中精美的画面、古朴典雅的音乐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营造传统诗词的文化氛围,创设如诗如画的优美的教学情境。
(一)画面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中的景物就是作者传达情感的载体。情景交融构成诗歌的艺术之美。小学时期的古诗教学更多的是引领学生通过反复的吟诵,抓住诗中景物描写,在头脑中想象诗歌画面。比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末尾一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包含四个地名,学生对于这四个地方很陌生,可以借助课前预习单上网搜索巴峡、巫峡、襄阳、洛阳的位置,再将这四点连成线。学生发现从现在的重庆到洛阳有一千多公里的路程,诗人却用了“即从”“穿”“便下”“向”这样表示迅速的词语,从中体会到杜甫的归乡心切之情。峡险而窄,舟行如梭的画面也便在读者眼前闪现。
(二)意境美
所谓“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在教学《十五夜望月》时,对于“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课前学生通过诵读想象画面。课上多媒体出示中庭地白、秋夜月明、冷露无声等寂寥冷清的图画,营造孤独、凄清的氛围,渲染空明、澄净之感,在《琵琶语》的背景音乐声中,那思乡之意、怀人之情随着明月清辉洒落人间,也洒落在学生的心中。以直观的形象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网络技术就这样使古诗词的意境之美得以展现。
三、链接拓展,优化诗词理解
(一)知人論世,解析背景
流传千百年的诗歌,脱离了时代背景,对于生活经验不足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上课前,可以要求学生借助网络查询与诗歌相关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老师也要对诗人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做到充分了解。比如教学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这首词,除了引导学生欣赏清泉寺外浸润在溪水中娇嫩的兰草,洁净无泥的松间沙路,更要联系苏轼看到溪水西流,却高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正是被贬黄州之时,再结合苏轼一生坎坷的仕途,突出他这种身处困境却自强不息的精神,学生因此对苏轼的敬佩之情油然而起。
同一位诗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背景下,诗歌风格也会有所改变。杜甫在世人眼中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一首《春夜喜雨》却一改其沉郁顿挫的诗风,全诗对春雨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意蕴清幽。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可以了解特定的写作背景。那时杜甫定居在成都草堂,连年的大旱让饱受战乱之苦的农民生活苦不堪言,夜降春雨让忧国忧民的杜甫喜由心生,感念于春雨的美好,于是就以此首诗寄托这一份难以掩饰的喜悦之情。
(二)群诗鉴赏,理解积累
古诗词浩如烟海,可以通过链接整合、归类比较的方法进行群诗鉴赏,以达到“串珠成链”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紧扣“群诗”这一概念,可以按照表达方法归类为托物言志、情景交融、以动衬静等;也可以按照题材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传统节日诗等;还可以根据意象选择,将意象相同的古诗组合在一起。通过链接拓展、归类比较,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诗歌雅韵。
比如在教学《十五夜望月》时,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与月这一意象相关的古诗词动画。首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描写的月色空灵澄净,可以链接《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来帮助学生理解“地白”。在读到“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时,可以链接李白《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动态画面来体会虽相隔万里却沐浴同一片清辉的深情;还可以出示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和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归类中品味诗人借“月”这一意象寄托的悠长的思乡之情。
诗词瑰宝在吟诵中言志,在音韵间传情。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走进诗人内心,真正理解诗歌,激发审美意识,领悟人生哲理,提高文化素养。让传统文化在网络空间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下得以传承,是诗词教学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黄锦群.现代信息技术与诗歌教学的整合[J].阅读与鉴赏:教研,2006(12).
[2]杨富秀.“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学习[J].课外语文,2019(30):154155.
[3]张悦.赏美析理 吟诗诵韵——浅谈小学诗歌教学的几点策略[J].小学语文,2020(5):6466.
[4]林顺.创设读写情境 优化诗词理解[J].小学语文,2020(5):6770.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