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方综合大学构建一流本科教育体系的思考与实践

2021-01-10 00:28徐建伟于坤赵志明
科教导刊 2021年16期
关键词: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实践

徐建伟 于坤 赵志明

摘要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职能。面对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地方综合大学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一流人才为目标,搭建培养一流人才的学科专业平台,创新多样化培养一流人才的新模式,完善以“四新”建设、专业认证为内在要求的课程体系,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切实加强课内外、校内外紧密结合的实践创新平台建设,创建有特色、高水平的一流地方综合大学。

关键词 一流大学 本科教育 实践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6.001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in Western Loc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XU Jianwei[1], YU Kun[1], ZHAO Zhiming[2]

([1]Agricultural College of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832000;[2]Dean’s Office,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832000)

AbstractPersonnel training is the primary fun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face of the needs of national strategy and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oc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moral education as the foundation, cultivate applied, compound and innovative first-class talents as the goal, build a disciplinary and professional platform for cultivating first-class talents, innovate and diversify the new mode of cultivating first-class talents, and improve the curriculum system with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s of "four new" construction and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we shoul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ith students as the center,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platform closely combining in and out of class and on campus, and create a first-class loc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with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 level.

Keywords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ractice; innovation

2018年5月,習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一流大学建设应充分重视本科教育的建设。[1]西部地方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主要依靠地方高校培养。随着“双一流”“双万计划”的实施,构建一流本科教育体系,培养一流本科人才,是西部地方高校建设一流大学的基础和题中之义。[2]

目前,对一流本科教育的概念和内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梳理。[3]学生和学校是衡量一流本科教育的两个决定性要素。[4]在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经济社会和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导向,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5]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既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也是地方综合大学创建有特色、高水平一流大学的核心问题。

1把握先进教学理念,明确培养一流人才的新要求

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先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检验学校工作的根本标准,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完善三全育人体系,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重点培养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和卓越人才。

以“怎么培养人”为核心,结合国家“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需求和专业认证、教学评估要求,紧密围绕学校既定的办学目标,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统一,将学生的全面成长与个性化需求相结合,搭建教师引导下的多样化发展平台,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以“谁来培养人”为关键,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根本职责,构建领导重视本科教学、教师投身本科教学、教职工关心本科教学、经费优先保障教学、管理服务教学、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政策和制度框架,持续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以“培养的人质量如何”为根本要求,着眼于学生全学程全方位培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牢固树立以德为先、以质量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促进社会需求与个性化发展的和谐统一,持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搭建培养一流人才的新平台

抓住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机遇,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明确学校办学定位,按照“改老、扶优、增需、汰劣”的原则,围绕优势学科和传统专业,全面带动相关专业建设,打造一流本科专业集群,推动传统本科专业改造升级,将传统优势、特色专业群打造成为新疆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专业优势,区域文化传承创新、民生改善需求,以“四新”建设为引领,强化校级统筹,打破学科间、学院间的壁垒,积极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积极建设交叉学科、新型本科专业,建设跨学科优质课程,统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更新、强化实践育人,推进课内外、校内外协同育人,打造贴合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结合国家专业认证标准,学校以一流专业建设为抓手,建立与区域社会、行业发展相联系的专业评价机制,完善对优势、特色专业的升级;成熟专业的评估;急需专业的建设;劣势专业的预警、退出机制,按照增需、扶优、汰劣的原则,加快学科发展,优化专业结构,凝练专业特色和优势。

3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多样化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以立德樹人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于本科生在校期间全方位、全过程的培养和教育,按照“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坚持定期全面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构建个性化、柔性化、研究化的育人环境。例如:在传统优势、特色专业群范围内,以培养行业精英和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可以构建通专结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交叉融合专业范围内,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可以构建“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在急需人才专业范围内,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可以推进校际、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改革。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程,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以知识为基础,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能力为重点,突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促进德智体美心全面协调发展;以服务学生为宗旨,提高学生满意率、社会贡献率和就业率,构建全方位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体框架。

以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将夯实基础、强化应用与综合培养相结合,合理搭建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课程体系;将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与科研训练相结合,集中设置实践环节,增加了选修课数量、类型和学分,大力资助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推动知识学习、科研训练、实践创新、学生发展过程有机结合,构建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构架,整体优化课程体系。

在全方位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体框架下,按照“扬优、拓宽、交叉、融合”的原则,还要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积极增设辅修专业,实施大类招生或第二学士学位培养,持续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及“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构建多学科交叉平台,牢固树立开放办学理念,积极探索与国内外高校、行业、企业、科研部门等机构的合作共建,努力推进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为培养一流人才提供学科支撑,努力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

4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完善培养一流人才的新途径

以师德及教风建设为统领,强化师德教育,持续增强教师荣誉感和责任感。以国家、省、校三级教学名师培育机制,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入职后教育教学培训,搭建“名师+团队”的跨学科、跨专业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平台,促进基层教学组织常态化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带头作用和老中青教师团队优势,为教学理念更新和经验交流搭建平台,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推动教学从“师本”走向“生本”,营造优良教风、学风。

以教书育人为核心,把为本科生授课作为评聘教授的首要条件,将教师教学成果、教学奖励、教学质量和课时量作为教学型教师评聘的必要条件;定期开展了优秀教学质量奖、教案评比等一系列教学竞赛活动,落实新教师教学导师制、集体备课制、新课试讲制、教学研讨制,引导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育人质量上。

充分发挥综合大学多学科优势,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抓好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把重点放在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课程体系的整合上,培养学生专业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建设一批文理渗透、学科交叉、复合型课程,促进多学科知识相互交融。突出生产实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建设优质特色课程,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全面开放所有专业选修课,多样化灵活搭建了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等公共选修课程平台,把课堂教学改革的自主权交给教师,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加快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框架与课程平台。

积极开展研讨式、案例式、启发式、翻转课堂、Sandwich教学方法改革,推进“理论+技能”“笔试+社会实践论文(设计)”等多元化、过程性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促进教师重新审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按照“自建+引进”的模式,积极引入线上、混合式国家级一流课程,搭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平台。

统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实施学生学业预警制度,督促学院、基层教学组织、教师通过谈话、交流或帮扶等形式加强全学程的指导和督促。加快建设校级文化素质教育学校和校级教学网络平台,狠抓大学生人文基地建设和宿舍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优秀的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强化校外素质教育,营造文明向上、健康积极、具有特色的文化氛围。

将教育教学评测与运行管理并行,将教学督导、教学评建、教学反馈、教学决策、教学组织和持续改进紧密结合,将校内评估、专业认证、课程评价、教师评比、信息反馈、教学激励、过程综合评价、教学达成度评估、教育教学管理运行紧密结合的校内教学质量运行保障体系,坚持教学质量信息收集并进行及时反馈,强化教学资源保障,严格育人过程监管,推动教学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

5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培养一流人才的新举措

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实践教学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重视实践创新教育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将知识传授、实践锻炼、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将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综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强化校级统筹,以国家级试验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为引领,以实践教学中心建设为重点,构建了本科创新教育训练基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学科专业实验室组成的“基础教育、專业教育、创新训练”三大实践创新平台,持续推进模块化、体系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立足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推进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常态化管理,强化学生实习纪律和指导教师职责,搭建实验、实践、创新、创业相互衔接的一体化的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积极增设内容综合、学生自主的集中实践小学期,持续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科研训练与创新创业项目环环相扣的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质量标准,将实验教学、实践创新和创新创业三个方面有机融合,切实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时间和教学效果。

以本科创新教育训练基地建设为依托,积极探索开设、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定期开展学生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等社会实践活动,大力支持本科生申报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健全和完善校、院学科专业竞赛选拔制度,持续优化实验课程、课外实践、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创业教育五位一体的实践教育体系,汇聚教育教学合力,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紧密结合、四年不断线的研究性学习机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振兴,人人有责。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扎根中国大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做好立德树人,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和创新资源的迫切需求,为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6]

一流本科教育是奠定一流大学发展的基础。[7]创建西部一流大学,立德树人是根本,一流本科教育是基础,要立足祖国大地、聚焦西部需求,凝神聚力抓教育,齐心协力促教学,积极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本科教育之路,努力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和引领者。

课题项目:园艺劳动与创新校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XJYL202003001)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J].陕西教育(综合版),2018(05):5-6.

[2]张大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16(06):1-4.

[3]胡平平.一流本科教育的内涵[J].现代教育科学,2021(02):1-4+21.

[4]余东升.评估一流的本科教育:路径与价值——美国的经验及其意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3):126-131.

[5]李立国.一流大学建设视野下的高校综合改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02):3-9.

[6]金德水,吴朝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须发挥优势彰显特色[J].中国高等教育,2015(22):7-8.

[7]王焰新.构建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本科教育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2,33(10):99-103.

猜你喜欢
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实践
依法从严治军与军事院校正规化建设研究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甘肃省本科教育供给与产业结构的对接性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以国际化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