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新文
摘要高校美育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其对应的艺术实践也就受到了来自师生及社会的重点关注。文章从高校加强学生艺术实践管理的价值分析入手,对高校艺术实践活动的理论价值及实践价值进行了分析,并着重探讨了高校大学生艺术实践管理的几点策略,最后论述了高校艺术实践教育活动发展方向。
关键词 高校 艺术教育 艺术实践 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5.019
The Research on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rt Practice
JIANG Xinwen
(Fuji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rt, Fuzhou, Fujian 350100)
AbstractThe importanc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and its corresponding art practice has also been focused by teachers, students and society. Starting from the value analysis of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rt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value of college students’ art practice activities, and focuses on several strategies of college students’ art practice management,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rt practice education activities.
Keywordsuniversity; art education; art practice; comprehensive quality
如今,随著美育工作的进一步强化,高校大学生艺术实践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要。艺术实践的概念有着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方面的艺术实践主要是围绕课堂教学而进行的美术、音乐或者舞蹈的表演、创作实践、考试等;广义方面的艺术实践则指的是除了校内的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1]那么,高校加强学生艺术实践管理有何价值,又该如何去做呢?本文将进行探究。
1高校加强学生艺术实践管理的价值分析
应当申明的一点是,高校应当注重对学生艺术文化水平的有效提升,并确保专业课同艺术课可以实现良性衔接。作为专业课而言,它是致力于让学生在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强化其专业实践能力,而艺术课则在于帮助学生养成敏锐的审美意识,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进而在此基础之上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2]从而促进学生能够主动追求美好事物,并且在这一过程之中获得丰富的见识。可以说,依托专业课同艺术课的结合,不仅能够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审美意识得到进步,同时亦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思维能力的提高。
从国内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来看,在政策、师资配比以及专业热门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之下,不同专业之间,特别是文理专业之间发展表现出极度不均衡的态势,艺术专业尤其突出。在提升大学生艺术专业水平方面,通常依托高校学生社团或者官方艺术团等载体,确保学生获得艺术实践契机。[3]不过从这些团队的运营情况来看,资金问题、场地问题以及人员问题均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高校艺术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在前述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之下,导致高校校园之中的艺术文化氛围较为欠缺、艺术文化建设程度较低、学生参与热情不强。通过对高校艺术文化社团的扶持,将确保高校艺术文化氛围变得浓郁、学生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并且能够让学生在参与艺术文化社团活动的过程之中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从而有助于高校的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
2高校艺术实践活动的理论价值及实践价值
2.1高校艺术实践活动的理论价值
在理论层面来看,艺术实践是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提高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4]
艺术实践是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在高校艺术实践活动中,通过艺术实践能够大大加强学生对于艺术的认知、对于艺术的追求,使学生的理想信念得到培育。艺术实践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培养学生道德素养都是第一位的。然而道德素养的提升,不能仅仅依靠说教,更是应该融入实践活动之中。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大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提升合作意识、提高自身的抗挫折能力,陶冶爱国主义情操,提高对真善美的感知力。
艺术实践是大学生提高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进行艺术实践,不仅仅是进行艺术实习、采风、演出等等艺术类的活动,更是对于学生整体的个人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具体来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1)组织学生进行野外采风,能够使学生真正走入大自然,感知大自然的美好,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2)组织艺术下乡活动,能够使学生为农村居民带去艺术演出,一方面更好地了解农村的发展现状,了解祖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学生今后为人民服务的职责感。(3)进行艺术参观(如画展、书法展等),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美的感知,使学生获得审美熏陶,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接触更多优秀的作品,从中汲取艺术的养分。(4)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能够使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览、展示,使学生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展示,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使他们在未来的艺术创作道路上更加坚定。(5)组织学生观看戏曲、戏剧演出,能够使学生看到社会的缩影。
2.2高校艺术实践活动的实践价值
当前,国内高校艺术类课程发展表现出显著的不均衡态势,特别是在对于复合型人才有着较高要求的当下,大学生是否具备足够的艺术文化能力得到了普遍的重视。[5]高校应当重视艺术类课程的建设,积极开设艺术实践类课程,以便使学生通过参与或者选修这些课程,能够让其艺术情操得到提高、审美旨趣获得升级、创新艺术得到养成,尤其还能够使学生在参与或者选修艺术实践类课程的过程当中,提升综合能力、养成团队协作精神。从高校校园建设的角度来看,通过对大学生艺术文化水平的培养和提升,将让高校的校园之中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氛围,从而使身处于其中的大学生的情操得到浸染与熏陶。
3高校大学生艺术实践管理的几点策略
为了加强高校大学生艺术实践管理,学校方面可以打造艺术社团活动平台,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注重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确保艺术教育质量得到提升,秉承品牌意识,推出艺术精品,对艺术实践测评管理加以积极创新。
3.1打造艺术社团活动平台,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活动
大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是参与面最广的学生组织。[6]因此,对艺术实践活动加以创新,可以凭借社团活动来实现。学生社团大致可分为科技类、文艺类、体育类等,包括文学社、演讲协会、书法绘画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大学生艺术团、科技协会等。为了进一步强化艺术实践管理,高校可以打造艺术社团活动平台,来使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尤其是一些学生普遍感兴趣的活动,可以通过社团多进行组织,以便确保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与学生的兴趣相一致,如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剧本征集、摄影大赛、歌咏比赛等,使学生的业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并且让学生在参与前述活动的过程之中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审美水平、在组织和开展这些活动之前,应当确保活动的宗旨在于实现对学生的美育,并且应当确保活动的半径覆盖到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借助参与这些活动,感受到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也促进学生开发个人潜能、展示自我的个性。通过社团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发挥大学生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3.2注重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确保艺术教育质量得到提升
首先,高校拥有一支何种水平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直接关系到艺术文化教育的质量,[7]高校亦應当为艺术课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和进修的契机,如选派或组织教师参加艺术专题讲座、鼓励教师在职考研、选派教师去国内外艺术院校学习交流等,通过这些方式,将丰富艺术课教师的见识,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确保这些教师能够在艺术课之中给学生带来美的体验。高校应当注重艺术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通过艺术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将让学生获得将所习得的艺术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的契机,为此,高校应当在艺术课程设置或者是专业课程调整的过程当中,将艺术实践安排进第二课堂,并以此为理念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以修订和调整。高校亦应当注重对艺术课教师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在教学和科研当中,鼓励教师进行大胆的创新,对教师的教学改革活动给予配合和支持。同时,高校还应当在这一过程当中向艺术课教师进行政策倾斜,如在职称评聘、年终奖励等方面给予艺术课教师特别对待,从而使艺术课教师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创新活动之中。
3.3秉承品牌意识,推出艺术精品
秉承品牌意识。作为高校而言,其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并充分发掘自身资源,以便能够在校内外创设和推出高校学生社会艺术实践精品项目、精品活动与精品节目。可以说,现今时代的国际竞争,并非仅仅是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竞争,同时亦是涵盖文化软实力的综合国力竞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当中包括了文化建设,党中央亦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有鉴于此,高校应当立足于这一目标和要求,立足于自身的实际,积极设计和推出面向广大学生的社会艺术实践活动,以便能够在这一过程当中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同时亦能够为国家战略发展层面的文化大繁荣贡献出足够的力量。
4高校艺术实践教育活动发展方向
未来的高校艺术实践管理中,将会有很多新的趋势和新的方向。笔者认为,在未来的艺术实践管理中,高校应该响应时代号召,与时俱进,注重对艺术实践活动的科学管理,注重对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引导,创设艺术实践基地,使艺术实践活动更高效。
4.1注重对艺术实践活动的科学管理
正如前文所指出的那样,高校艺术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目的在于实现对综合性艺术人才的养成,为此,各大高校应当注重对艺术实践活动进行科学管理,具体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实施:(1)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2)打造完备规范的艺术实践教学管理机制,确保高校艺术实践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3)出台艺术实践课教师激励机制。通过这一举措,将极大地激发艺术实践课教师的教学和教改积极性。(4)出台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奖励措施,通过这一举措,将会使学生因为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得到了学校的表彰和嘉奖,亦是对其他学生起到了示范效应。(5)注重艺术实践活动开展过程当中的安全管理。通过这一措施,将让每次高校组织和推出的艺术实践教学活动得到了安全保障,避免了意外事件的发生。通过这些举措,将会极大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与实践积极性。
4.2注重对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引导
在一些大学生眼中,艺术实践活动的目的只是娱乐和休闲,算不上主业,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之下,这些大学生对于高校所组织和举办的艺术实践教学活动表现出参与性不高的态度,为此,高校应当注重对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引导,使其认识到艺术实践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和休闲放松方式,更是能够提升大学生艺术审美水平和情操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就业压力逐渐加大的当下,唯有具备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方才能够得到市场和企业的青睐。当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其对于高校所组织和举办的艺术实践活动将迸发出空前的参与热情,这样也将为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4.3创设艺术实践基地
为了确保高校艺术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高校应当专门为艺术实践教学活动划拨经费,如用于艺术实践基地的场地或者场馆建设、购买相应的实践设备等,同时,高校也应当积极同社会上的艺术团体进行沟通和协作,如高校可以同所在地的文化艺术团订立合作协议,以便能够让文化艺术团成为学生的艺术实践基地,进而能够利用周末、节假日,组织学生去校外艺术实践基地参加艺术实践活动。
5结语
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艺术教育与艺术实践管理中的经驗和体会,谈了高校大学生艺术实践管理的价值、策略和未来发展方向。艺术实践是高校艺术学科教学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展现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平台,也是大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因此,高校应该重视艺术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不断优化艺术实践活动的管理,为学生更多地提供艺术实践机会,使艺术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得到有机融合,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一批高水平艺术人才。
项目基金:2020年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科研项目《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服装专业“一体、两层、三联、四进”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编号:CEFA20200017ND)
参考文献
[1]王怡.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效率问题及其改善路径研究——以非专业音乐教育为例的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4.
[2]王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北京34所高校为例[J].北京教育(高教),2018(03):16-19.
[3]胡小娱.以美育人视角下的高校艺术教育改进路径探究[J].艺术教育,2020(05):26-29.
[4]束霞平.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06):90-95.
[5]周密.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化中“双师型”教师的培育[J].艺海,2021(05):97-99.
[6]宋永全.信息时代通过艺术实践推动河北民歌教学创新变革研究[J].戏剧之家,2021(13):84-85.
[7]姚温丽,韩坪均.转型发展背景下高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参花(下),2021(03):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