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云
摘 要:语言学习与文化体验两者紧密相连,高中生在学习书本外语知识的同时,不仅要感知本国文化,还应强化跨文化交际意识,这也是高中英语新课标中提倡的学科核心素养要素之一。文章以牛津译林版M6U3 Culture differences教学为例,分析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高中生跨文化交际存在的问题,提出课堂渗透跨文化交际的策略,以期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为培养国际化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堂;跨文化交际
高中阶段各学科标准经过数年的修订,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了“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e)”的概念。各学科除了总体的核心素养外,还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为“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维品格”。笔者认为,培养文化和思维品格才是外语学习的灵魂所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只有具备了多元文化视角,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社会。高中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个体,认知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应帮助他们尽可能扩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各种文化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因此,注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教育正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笔者将以牛津译林版模块六第三单元Reading教学为例,阐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意义,并以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分析当前高中生在跨文化交际方面存在的问题,谈谈如何利用高中英语课堂,加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知及跨文化交际教育的课堂渗透策略。
一、跨文化交际教育的反思触点
引发中学英语课堂跨文化交际教育问题的思考,是源自笔者亲授的一节阅读教学课——牛津译林版M6U3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culture differences,文章主要是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Ma Li与来自文莱的Waled和来自英国的Peter三名学生的对话,讨论文化差异这一主题,列举了很多例子,如“people point with their first finger”,这个动作在文莱是对别人的冒犯,因此,在文莱只能“point with their thumb”,文章具有很强的跨文化交际指导意义。
当时课堂中有这么一段师生对话:
T:What if we pay no attention to cultural differences?
S:It may not influence our life because I’m not interested in foreign culture.
学生如此反应着实让笔者为之一震,跨文化交际活动自古存在,长久以来,人们早已将其视为正常现象,新生一代的态度如此冷漠,实在是不应该。同时,笔者也心存困惑,这是不是当下高中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出于此,笔者采用了学生访谈和问卷调查两种形式,来了解高中生跨文化交际的现状。
二、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现状分析
首先,在学生访谈这个环节,笔者先选取了任教年级14个班级的英语课代表,后来是每个班级抽取学号1—5号的学生。访谈内容主要是围绕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可以多角度发挥。访谈过程发现,英语课代表属于英语学习表现相对优秀的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还是有一定见解的,能夠说出它的重要性,并大多表示比较感兴趣,但就如何进行合适的交际存在困惑。抽取的1—5号学生中,也是英语优异的学生见解独到,中等的学生能说出一两句,层次稍低一点的学生表示基本不感兴趣。这一访谈结果与笔者的预估基本一致。
其次,在设计问卷时,问卷调查表中的题目设定主要分为三个版块: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态度、外国文化社交规约常识、学生个人价值观的体现。具体问卷框架如下:1.Do you think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useful? 2.Common sense understanding; 3.My opinion about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综合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目前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是整体意识薄弱,对于跨文化交际的重视程度不够,且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较大;其次,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急需提高与强化。
此外,通过访谈了解到,高中英语教师虽然都能肯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他们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具体教学方法并不了解。而且由于高考的导向性作用,教学活动更多侧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并未真正重视跨文化交际教育,加之缺乏具体的教材和评价体系,所有这些必然会导致学生跨文化意识薄弱、知识欠缺及交际能力不足。
三、跨文化交际教育的课堂渗透策略
为了努力践行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提出的对中学生文化品格的塑造,针对当今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的现状,将跨文化交际教育渗透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教师该如何恰当地去进行跨文化交际教育呢?结合以上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笔者给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英语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而高中英语课堂是培养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阵地,那么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本身的综合文化素质迫切需要得到提升。教师自身需要关注跨文化国家的价值观念、社交规范等重要信息。想要熟知价值观念,必须大量地了解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文化传统、哲学思想等;想要了解社交规范,则必须了解道德规范、宗教历史、社会契约等知识。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综合文化素质,才能给学生更好的引领。
(二)激发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兴趣,保护学生的交际积极性
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方法根深蒂固,英语课堂都是重视语言技能和语言形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此,教师不妨学期初对班级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给课堂预设5分钟,即将每一节课的前5分钟交给学生,每小组按次序准备中西方文化差异材料,然后做一个简单的daily report。笔者在M6U3 Reading教学时,引用的是中西方交际的一个礼貌原则作课堂导入,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中国的道德观念要求人们称呼他人时,不能随意直呼其名,须按等级、身份选择相应的称呼语,如:大伯、叔叔、老兄、贤弟、大嫂、小妹等词语,而英美人宗族观念淡薄,不仅不会用诸如“大伯”“婶婶”之类的亲属称谓去称呼家族以外的人,甚至连家族以内的人都很少用。当时学生听这一段特别专注,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应该还是感兴趣的,教师要让他们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去探索知识。
(三)课堂开展多彩活动,适当补充跨文化交际教学材料
如果常态的英语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也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通过开展校本研修等方式,为学生开展多姿多彩的交际活动,创设具体情境。比如: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或者可以邀请外教,举办可以活跃课堂氛围的活动,特别是在一些西方传统節日时,这些活动可作为教学材料的补充。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加深对文化差异的体会与理解,进而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结束语
英语语言教学在中国已经普及多年,而英语课堂对学生掌握英语语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局限于简单的语言知识的传授,更要立足长远考虑,锻造学生的文化品格和思维品格。在文化品格塑造这块,注重外国语言所涉及的文化知识及背景进行传授,将跨文化交际渗透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去,给学生树立多元文化观念。在操作层面,教师应当以对高中生心理特点的分析为出发点,了解学生目前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现状,存在哪些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即在了解教学需要的基础上进行中西方跨文化教学,效果应当更为理想。总之,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如果当代高中生普遍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为投身祖国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成为祖国走上国际舞台大放光彩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James M,Cooper,General Editor Classroom Teaching Skills (Third Edition)[M].D.C.Health and Company,1986.
[2]Nunan,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 Textbook for Teachers[M].Engle 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1991.
[3]张爱英,王瑜,彭警.高中英语课堂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课例分析[J].基础外语教育,2015(10).
[4]张蕾.跨文化交际与高中英语课堂的结合与运用[J].英语校外教育,2011(11).
[5]高中英语课堂中西方文化教学探究:以Module 3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Friendship为例[J].英语教师,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