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渐放式管理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研究

2021-01-08 03:52谭伟红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自我成长自主管理

谭伟红

摘  要:作为班主任,要逐渐放手,要敢于让学生去摸索,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而且可以让学生获得班级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

关键词:渐放式管理;班会活动;自我成长;自主管理

一、以班会活动做平台,指导和帮扶班级管理

(一)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

我今年接手的是小学三年级,三年级孩子在小学教育中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都有明显变化,是培养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同时,三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经过正确引导,孩子可以安然度过这个不安时期,综合能力也能得到迅速提高,从此踏上成功之路。因此,我利用班会课开展《我是三年级学生了》,让孩子们了解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知道三年级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是良好学习习惯定型和培养的关键期,并至少要养成下面五种学习习惯。

(二)指导学生自我成长

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理想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开展班会活动课《我与他的不同》,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增强自信心。其次,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开展班会活动课《如何释放自己》,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

二、培养班干部,引领班级走向自主管理

(一)常指导

常指导就是要求班主任注重培养班干部开展工作的方法。有赖于班主任的指导和训练。在鼓励班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严格要求班干部在知识、能力上能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在各方面给全班同学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指导方法很简单,我借用中医疗法“望、闻、问、切”,望就是看班主任的做法;闻就是听教师的指导及看学生对工作的反应;问就是不耻下问,多向教师学习了解工作方法;切就是深入学生群体,关心了解学生的心声,便于日后顺利开展工作和得到学生的支持。

(二)树威信

树威信就是要求班主任要为班干部树立起他们在其他学生中的威信。首先教育班干部要做表率,以身作则,要有奉献精神,热心为同学服务;其次在适当的时候找一个班级急需解决的事情让班干部去办,并协助其圆满完成。让同学们亲眼目睹事情的经过,而对于班干部的工作成果,班主任在班中要加以表扬,这有助于树立班干的威信。从而使其他学生对他们产生敬佩和信任的感觉,为他们树立在同学中的威信,也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如我任教的三年一班,分管卫生工作的副班长小黎,学生总不听他的,因此也造成了班里的卫生评比总被扣分。经过找其他干部了解到,原来因为小黎得不到同学的信服,所以很难开展工作。于是,我就特意安排小黎去做一些事情,通过一个月的努力,班里当月获得文明班称号,我告诉同学们:夺得文明班的称号,有赖于班干部的努力,特别是小黎付出了很多,与同学们共同搞好了卫生,小黎功不可没。就这样,当同学们信任小黎及其他班干时,他们便会团结在班干部周围,服从班干的管理。

(三)勤关心

勤关心就是要求班主任经常关心班干部的工作、生活、学习等。其一就是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这是鼓励和指导的良机,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鼓励班干部:当老师不在的情况下,班干部就是老师最信赖的人,要让同学们感到自己是大家可以信赖的人,要敢于负责;处理问题要大公无私,要公正。班干部是班中优秀的同学,所以一定要起带头作用。班主任对班干做得好的地方要进行表扬;其二是通过常找班干部谈心,听听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生活、学习,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如班干部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不在会议上严厉批评,而是在单独谈话时再从正面指导他们应该怎样做,这样使班干部的工作能力逐渐提高,并保持积极热情的服务班级管理的工作态度。

(四)齐合作

齐合作就是要求班主任注重培养班干部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干部的团结协作就要有“大雁”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做到行动一致,团结合作,有一定的纪律性和协作精神。班干部虽有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管卫生的,有管纪律的,有抓学习的,有抓体育的,但这些工作不能分割。班干部绝不能有“不是我管的,高高掛起”的思想,应形成步调一致的班干部群体。如每月组织一次班干部集体做好事活动,像搞大扫除等,通过活动扩大班干部在同学中的积极影响。通过活动,加强班干部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使班干部团队养成团结协作、友爱互助的习惯,从而使班级集体孕育成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三、加强团队建设,营造合作竞争氛围

由于学生之间学习水平和自控力都存在差异,为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可以采取大组与小组相结合的形式,便于小组之间的交流和任务的检查。挑选优,良,中,差,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组成四人小组,也根据学习层次来安排座位,坚持以好带差的原则,让组内学习自律性强的同学带动纪律差的同学,学习积极的同学带动学习慢热的同学。我班设了一本《班务日志》,记录着学生每天学习、出操、用餐、值日、好人好事等,填写《小组每天得分表》,每天放学前,值日班干部会宣读学生当天的情况并做好加扣分登记,一周累计小组和个人得分,定期根据得分换取心仪的礼物。学生兴致很高,通过师教生,生帮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帮扶后进,共同进步。

用心培养组内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充当小老师,真正做到让学生去监督和教导学生。虽然每个小组内有能力的学生不少,但是并非好的学生都愿意而且懂得如何去帮扶组内弱的组员。这恰恰是可爱的孩子非常单纯的一面,因为他们只是不知而不为。如果老师能在适当的时机鼓励组内的小先进,教给他们辅导其他组员的能力,这些学生一定带动起整个小组。通过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慢慢学会自我管理的能力,课上,他们变得越来越积极,喜欢举手回答问题,喜欢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通过小组合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从而对学习也充满信心,他们所在的小组进步了,整个班级的学习和自觉性也提高了很多。

作为班主任,要逐渐放手,要敢于让学生去摸索,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而且可以让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

(责任编辑:汪旦旦)

参考文献:

[1] 孙国平. 让学生成为班级的真正主人——“以生为本”班级管理模式探微[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1(12):6-8.

[2] 赵玉泰. 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J]. 科普童话,2018(24):43.

[3] 梁娜. 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小主人[J]. 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S1):55.

[4] 朱华. 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小主人——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路径探究[J]. 才智,2020(12):13.

[5] 陈刚健. “小组合作”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11):111.

猜你喜欢
自我成长自主管理
珊珊的选择
痛并快乐着,累并幸福着
搭建心理剧舞台,探寻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简析高中政治教师如何实现自我成长
小学生如何通过自主管理来落实班级制度
探索自主管理智慧之路
在自主管理中分享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做自己的咨询师:意象画推动内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