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以趣激学

2021-01-08 04:28邱小元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4期
关键词:寒号鸟课文内容古诗

邱小元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构建高效教学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达到寓教于乐,以趣激学的目的,要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及教学目标,去设计更加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才会让小学生快乐学习,提高学习兴致和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高效教学策略展开教学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寓教于乐 以趣激学 小学语文 低年级 高效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4.027

低年级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爱动的年纪,教师将不同的语文知识与趣味的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不仅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让小学生拥有更多愉悦的课堂体验,还会让他们的学习成效和学习热情明显提高。另外,教师要不断探寻和丰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学习,才会让小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习、理解和运用知识,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应用电教技术,开展特色朗读

小学低年级时期,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语言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而且,小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会带动大脑积极思考,主动揣摩语句的含义。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小学生去领悟课文背后的含义,推动后续教学的成功进行。这就需要教师摒弃单一的教学指导策略,让小学生在朗读时,不再缺少动力。对此,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的人物角色,让小学生分角色朗读,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会让小学生的视野变得丰富,还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使小學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加强烈。如,在教学《寒号鸟》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导入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分别展示喜鹊和寒号鸟的影像,并且与小学生互动:“同学们认识图像上的动物吗?”当小学生辨认出喜鹊后,就会对“寒号鸟”十分好奇。此时,教师再展示更多有关寒号鸟的资料,让小学生有更多的了解。接下来,教师再问:“知道为何要让同学们猜这两种小动物的名字吗?”小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集中,并认真听教师讲解。然后,教师再引入课文:“因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与这两种鸟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这篇课文十分有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课文中都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接着,教师再播放多媒体课件,并且让小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另外,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朗读时按照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去有感情地朗读。当两名小学生朗读后,再让其他的小学生来朗读。通过多次朗读,会让小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深度了解。

此后,教师再提出问题:“喜鹊和寒号鸟在冬季来临时,都是怎样做的?它们都住在哪里?”逐渐引导小学生去研究、揣摩课文。通过教师的引导,小学生会充分融入课文的故事情节中。同时,也会领悟到懒惰是没有好结果的,只有勤劳才会带来美好生活的道理。

二、组织趣味表演,加强课文理解

低年级小学生喜欢模仿,而且比较活泼。教师单一讲解课文,小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较难一直停留在课文上。对课文中的内容、故事发生过程,也容易有遗漏。为了加深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必须要让小学生对故事发展的起因、过程、结果都清晰地掌握,才会令小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课文,并提高学习质量。对此,教师可以应用趣味表演的方式,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再现课文的每一部分内容,会有效让其完全掌握课文。而且,还可以有效调动小学生的情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带领小学生去分析课文,小学生就会快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组织趣味表演,不仅可以达到加深小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效果,还可以让小学生的理解思维也得到锻炼,对于提高其学习能力,也有重要的帮助。

另外,教师在组织开展表演活动时,还需要结合课文的内容去准备一些可爱的道具。对于好奇心强的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会有更大的吸引力。小学生参与表演的热情会更加高涨。在表演时,也会更加认真。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教师在组织小学生表演前,需要先对课文中的生字加以讲解,当小学生可以准确理解没一个生字之后,再让小学生去朗读课文。然后,教师再引入表演活动。可以让小学生八个人一组,并且将课前准备的小蝌蚪、鲤鱼等面具发到每个小组中,让小学生参照课文的内容去练习表演,小组内商讨由谁去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再让每个小组分别去表演。而教师和其他小学生则作为观众,去观看表演的情节,是否与课文相符。这样不仅会让小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还会让其主动去探讨课文。此后,教师再让小学生积极去总结课文,并深入分析,讲解其中的语文知识,就会帮助学生实现高效学习。

三、开展古诗辩论赛,增添课堂活力

古诗是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学习古诗文,对于其语文成绩提高和丰富自身的想象力有重要的帮助。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弱,让小学生在朗读的同时,就在大脑中想象出诗句中的景象,对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古诗辩论赛的方式,激起小学生的探索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辩论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小学生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会得到锻炼,对于快速提高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如,《村居》这首古诗与小学生所熟悉的场景有较多联系,教师只要让小学生充分融入古诗的情境中,就会取得高质量的学习效果。而且,还可以引发小学生的情感共鸣,体验到其中浓厚的童趣。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增强对小学生的引导,然后以讲故事的方式,融入古诗的内容,再让小学生去朗读和学习,并引起小学生的想象,会明显提高教学效率。如:“在古代,孩童们就喜欢放风筝。而且,在阳春二月,春风满怀的季节,放风筝有一种别样的乐趣。同学们想不想也体验那种美好愉快的感受呢?”这样的讲述会让小学生的热情快速被点燃。接下来,教师再朗读古诗,并对诗句进行拓展讲解。然后再与小学生互动:“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开展一个比赛,哪名同学可以对教师所提出的诗句充分解释,就可以得到一个可爱的小熊玩具,你们说好吗?”接下来,教师再利用多媒体,逐句展示每一句古诗。并配上春天美丽的景色。使小学生积极融入对古诗的想象中,有效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当多名小学生辩论后,教师再评选出表现最优秀的小学生,并给予奖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引导趣味合作,调动学习热情

丰富教学内容,让小学生之间深度互动和交流,十分符合小学生活泼的性格。立足课文内容进行互动,不仅会让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还会让其体验到更多的快乐,主动去学习。同时,也可以达到寓教于乐、以趣激学的教学目的。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灵活应用这种教学方式,才会让小学生更加充分地融入其中,开心学习。另外,教师要同时应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共同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还会促进小学生思维水平发展。

如,《拍手歌》这篇课文,不仅内容明快,而且押韵感强。但与此同时,课文的内容也相对较长。为了让小学生可以充分了解课文内容,教师就可以在讲解完课文中的生字后,让小学生以歌谣的方式去展现课文内容。并且,要让小学生同步调动自己的肢体,一边拍手一边去朗读。不仅可以促使小学生快速融入学习状态中,还会让他们对课文内容产生更深的印象。教师可以将四名小学生分成一组。在朗读时,让每名小学生朗读一句,顺序读完课文内容并拍手。此后,再让小学生以每人朗读两句的方式,继续合作。最后,再让小学生在小组内去探讨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课文内容的基本含义是什么?自己在朗读后,有哪些感受等。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课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小学低年级是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阶段,教师要让小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才能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会让教学成效明显提高。教师可以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来丰富小学生的视野,也可以通过采用表演、辩论比赛和趣味合作的方式,来丰富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更好达到教学目的,还会让小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收获更多的快乐,充分体现出寓教于乐、以趣激学的教学宗旨。

参考文献:

[1] 丛晓燕《因趣而生 寓教于乐——浅析小学语文趣味教学途径》,《读写算》2021年第24期。

[2] 李荣荣《基于寓教于乐理念的小学语文快乐教学方式探讨》,《新课程》2021年第30期。

[3] 张丽、范艳娜《寓教于乐: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年第19期。

猜你喜欢
寒号鸟课文内容古诗
寒号鸟
《寒号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解救寒号鸟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