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梅
摘 要:智慧课堂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我们传统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并且也为初中语文注入了崭新的生命力。因此,智慧课堂走进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育的新局面。
关键词:初中语文 智慧课堂 阅读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4.006
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开始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也顺势而生。智慧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先进教育模式,符合新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对于当下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语文这门学科所依赖的教育资源数目相较于其他科目来说十分广泛。平板电脑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工具,是智慧课堂教学主要的载体。语文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不能一成不变,墨守成规,而是要寻找更有利于语文发展的教学方式来面对新时代对语文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需要深入探究初中语文智慧课堂的建设。
一、智慧课堂概述
从教育的角度讲,智慧教育的目的就是让能够接受教育的人在教育中得到理性教育和有价值的教育,以此能够获得享受教育所带来的成效。智慧教育的概念是随时而变的。智慧教育实质是依靠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所进行的教育新方式,以此来构建智能化教育系统,培养能够促进社会进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创新型人才。智慧课堂主张受教育者在学习实践中获得基于“真、善、美”的智慧,体现出高尚的品德素养。冯契曾指出,智慧其实是对宇宙人生的某种看法,智慧与人性的自由发展有着内在联系。智慧课堂是将知识能力与思想品德结合,鼓励勇于创新与思想碰撞,实现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相结合。
因此,本文将智慧课堂定位为一种以帮助学生快速全面获取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获取智慧生成为主要目标,把现代信息技术和课堂学习相结合,为学生创造智能高效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自主解决问题的新型课堂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机械学习模式,学习的过程从统一同步获取知识转换成为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和智慧生成。
二、智慧课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一)精确教学,扎实教学
在大数据支撑下对语文阅读进行精确教学,扎实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精确教学指教师在授课时依据平台数据,依据学情实施教学,通过精确教学因材施教,让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可以在平台的实际调查结果中检查答题结果,包括答题学生的姓名,答题人数,错题率以及预测的失误方向和错误题型,这样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这些数据,教师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和方式,并促进学生加深对这部分知识体系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了解错误的根源,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一步整合相关问题,及时制作抽测卷评测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可以通过智能课堂信息系统了解学生的历史学习行为数据(包括教学过程中的预习数据和过程数据),更准确地分析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二)分层作业,发展个性
基于数据平台区分学生差异并利用其为学生发送相应水平的资料作业,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其个性化发展。依据数据还可以区分学生水平并为其提供相应的作业,来培养和启迪学生的才华和智慧,形成初中语文教学课程的人文核心素养,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提高语文阅读素养。此外,随着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和进步,各个层次都可以实施更新的发展模式,使学生能够在系统分析中逐步获得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当前的发展主要依靠智慧平台来存储和更新数据,教师必须根据系统分析出来的数据进行及时评估,可以在上面选择或添加作业库增强学生的阶段性学习和记忆。教师也可以利用该系统收集的信息和数据及时诊断和分析班级内部学生的问题,充分了解学生知识、技能训练和自我管理的真实情况,从而使教师能够提高学校教育干预策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智慧课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现代文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阅读类型。在之前的阅读培养基础上,初中生继续进行现代文阅读的学习训练,也是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因此,培养现代文阅读能力在语文学习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一学习阶段的教师需通过自主引导,教育学生熟练掌握自主阅读思维技巧。在数据化时代下,由于网络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其对学生的影响是无法规避的,所以要直击技术难关,指导学生进入深度阅读训练。本文通过介绍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介绍用智慧课堂如何进行现代小说学习,教学具体实施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定教学方法
上课之前通过平板给学生发布预习内容和课上主要任务,并且让学生在预习和初读感知中消除阻碍——生字词,同时还要熟知作者创作的背景(设计目的:让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并且对学习内容产生大体了解,做到胸中有丘壑,为实际教学打下基础)。
(二)课上学生为主体
1.激趣导入故乡
首先教师利用平板电脑向学生发送一些带有图画,表达思乡的诗词句,并配有朗诵以营造氛围(设计目的:利用平板发送资料,通过历代文人吟咏不尽的话题——思乡,让没有离乡情感体验的学生更能体会“迅哥儿”对故乡的念想)。
2.初步感知故乡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运用默读方式快速浏览全文(用自己的话概述文章主要故事情节,用一两个词概括总结)。学生完成思考后,通过平板软件中的互动功能,让学生积极发言,最后由教师点拨明确(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2)教师通过提问来了解我们记忆当中的故乡到底是怎样的?现实中,作者看到故乡的风景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同学们寻找文中两处有关于描述故乡景物的词句,自己思考并拍照上传分享。
(3)教师提问:作者通过环境描写营造氛围,说明一下这里的描写对于表达主体有什么作用(教师通过平板把与文章景物相吻合的图片发送学生,增加其感官效果)。
(4)教师小结,文章中写记忆中的景和故乡中的景有很大不同,记忆中故乡景物纯净且色彩鲜明,现实中的故乡变得荒凉萧条,通过景物变化彰显社会环境变化(设计目的:在智慧课堂中集中学生注意,让课堂秩序井然有序,也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3.对比品析故乡
(1)小说主要以塑造人物为中心,在《故乡》中,作者主要塑造了哪些人物?学生通过跳读课文,思考并通过互动功能抢答(闰土、杨二嫂)。
(2)闰土前后有什么变化,作者通过哪几方面塑造其形象?(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教师推送小学《少年闰土》的资料,自选角度分析闰土变化,随机抽取学生回答。
(3)除了闰土有变化,杨二嫂又有何变化,请找到具体句子,进行分析。在文中作者用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法主要写杨二嫂由豆腐西施变成了尖酸刻薄的人,在授课时教师发送杨二嫂人物动态图片,从视觉角度帮助学生理解人物(设计目的:通过多角度赏析句子语言,理解作者赋予的人物情感,并在集体中进行思维碰撞,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理解)。
4.体悟故乡记忆
故乡是“我”精神世界的美好念想。作者主要通过景和人的变,展现了故乡的变,让学生更能体会主旨 。并把文章结构框架以图表方式呈现给学生。因此,中学生必须具备自主阅读的能力,并能把这一能力和当前的语文知识相衔接,同语文的学习兴趣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前学生自觉主动解决阅读学习中的问题是非常关键的。另外初中语文教师在应用智慧课堂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与内容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适时调整教学方法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为目的。
信息科技支撑下的智慧教育目标是培养一批具备良好价值理想观、行动意识、更高思考品质和创造性潜能的学生。智慧课堂作为先进教学模式,其发展理念是通过信息化技术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尽管当下这种教育方式和模式仍然有较大的分歧,但其发展前景无疑是巨大的,所以当下的教育模式要考虑这种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联动的必要性,真正在教育建设中发挥智慧课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燕萍《智慧校园环境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课外语文》2021年第6期。
[2] 谢红玉《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困境与提升策略》,《文学教育》202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