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思维禁锢

2021-01-08 04:28石素珍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4期
关键词:群文教学活动教学策略

石素珍

摘 要:语文是教学汉语知识的科目,因此语文不仅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掌握基本语文知识是学生学习进步、日常生活以及培养能力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与此同时,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系统性课堂学习的初始阶段,是学生持续性发展的奠基期。群文阅读是近些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频次较高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阅读的教学结构,对构建高效阅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快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进程。

关键词:群文阅读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4.001

语文教学内容因其内在的本质特征,呈现较为稳定及固定的特点,语文教师受此现状影响,采取的教学方式一般较为传统守旧,久而久之,教学活动逐渐缺乏活力,教师教学思维逐渐受到禁锢,从而导致语文课程教学成效越来越差。为此,本文作者从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入手,结合群文阅读的优势探究其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的重要意义,从重视组织实施、提升教学方法、推进内容整合、调动学习热情以及完善教学模式五个角度阐述针对性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进程中,教师已经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有意识推进阅读教学进程的创新进程,但是仍旧存在较多阻碍其持续发展的因素,第一,阅读教学进程缺乏一定的计划性,教学活动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从而导致教学路径不够清晰,教学目标无法有效达成;第二,阅读结构较为固定,阅读内容较为狭窄,从而导致阅读教学缺乏活力,学生无法主动参与其中;第三,师生之间的距离感较重,缺乏有效沟通,学生在遭遇难点与问题时,无法主动寻求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从而导致其产生畏难情绪;第四,教学过程缺乏一定的评价机制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教师没有数据支撑其逐步完善教学模式。由此可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推进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实施群文阅读的教学意义与战略意义

群文阅读法旨在改变过去传统阅读结构,将单一文章阅读形式转变为同一主题下多篇文章阅读形式,由此为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教学层面,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法,首先有助于为学生创造更多阅读练习的机会,丰富其阅读资源,学生可在阅读实践过程中培养高效阅读技巧;其次,教学方式的转变可以为学生带来新鲜体验,学生可在感知阅读趣味性的基础上调动积极主动性,从而实现学习成绩的稳步提升。在战略层面,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是对现有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教师可在逐步推进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实现课程创新。由此可见,实行群文阅读教学对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改革进程具有重要影响。

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究

1.制定教学计划,重视组织实施

群文阅读法用于教学实践的时间较短,因此缺乏一定的规划性与科学性,为了促使其更好地发挥效用,教师应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为此,教师应从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环节以及引导学生参与三方面制定教学规划,首先,在开展阅读课程之前,教师应设定阅读主题,按照文章体裁或者文章主题划分区块,并且结合学生年龄阶层以及理解能力选择适合其阅读的课内外文章,由此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其次,教师将教学过程划分为多个教学环节,制定每个教学环节的任务与目标,并且保证教学环节之间的连贯性,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稳步提升;最后,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选用趣味内容或运用趣味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程,从而为教学活动的推进提供前提条件。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之前合理制定教学计划,重视课堂组织与实施进程,可推进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发挥最大有效性,实现教学目标。

2.改变阅读结构,提升教学方法

传统阅读教学活动强调教师选择一篇典型文章,带领学生通读文章、从细节处把握文章、感受作者思想感情以及掌握文章结构,此种方法短期内有效,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群文阅读教学有效改变了学生的阅读结构,为激发其阅读兴趣以及创新阅读方法奠定了良好基础。例如,教师在运用群文阅读法讲解“人物传记”类文章时,首先选取《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以及《难忘的泼水节》作为阅读内容,此种方法将文章作为整体,引导学生阅读多篇文章,有助于学生自主总结人物描写类文章的经验与技巧,从而将阅读结构由推敲一篇文章转变为从多角度探索一类文章;其次,此种教学方法下,教师不会再带领学生具体讲解某一篇文章,而是引导学生多角度感悟理解文章,如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完三篇课文后总结文章中描写人物的手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由此可见,运用群文阅读法改变阅读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3.引入课外资源,实现内容整合

教师为保证学生掌握课内知识点,将阅读内容局限在教材中,导致阅读教学永远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与熟悉感建立在大量阅读练习的基础上,因此,保证阅读资源充足是提高阅读教学成效的必然要求。群文阅读教学依托于文章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例如,教师在选定“神话故事”作为阅读主题时,引入《神笔马良》以及《夸父逐日》作为课外阅读资源,与课内《羿射九日》共同填充阅读主题;其次,教师以《羿射九日》为例讲解阅读神话故事的技巧及角度,随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自主阅读余下两篇课外阅读内容,巩固技巧;最后,教师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要求学生将三篇文章作为整体,总结此种体裁文章的创作手法以及写作结构,从而培养学生的高层次阅读能力。由此可见,教师推进课内外阅读资源整合,有助于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撑与保障。

4.加强师生互动,调动学习热情

阅读教学是一个相对静态的活動形式,主要是学生与纸面文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但是小学生群体理解能力较低,容易在阅读过程中遭遇较多问题,从而挫伤其学习积极性,进而导致学习效率越来越低。为此,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规避这一问题,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师以《暮江吟》《题西林壁》以及《雪梅》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时,首先要求学生结合已掌握知识以及古诗注释,基本掌握古诗内容;其次,教师结合古诗内容设置相关问题,在具体讲解之前,开展问答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后续学习进程的兴趣;最后,在讲解过程结束后,教师要开展古诗接龙活动,随意说出三首古诗之中的任意一句,要求学生接出上句或下句,从而推进学生对古诗的记忆与背诵,并且在互动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由此可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群文阅读教学的热情,从而保证群文阅读的顺利开展。

5.构建评价机制,完善教学模式

目前,教师推进群文阅读的过程中,重视课程组织与实施,但是忽视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从而导致教师无法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无法从学生处获得教学反馈,进而无法针对性调整教学方式与策略。为此,教师应构建评价机制,重视教学反馈过程,例如,教师建立长期追踪记录,首先记录每次开展群文阅读活动的学生表现情况,以及学生的理解难点以及易错点,随着记录时间拉长,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长期表现;其次,教师固定每月与学生开展一对一交谈活动,为学生后续发展提供指导与帮助;最后,教师从学生处获取关于群文阅读教学的意见与建议,分析出待解决的教学问题,完善后续的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由此可见,教师构建双向评价机制,可从学生处获得教学反馈来完善教学模式,从而推进群文阅读教学进入良性发展之中。

综上所述,首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以及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其次,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教学有效性未被充分发挥;最后,群文阅读是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成效的重要方式,其可有效推进阅读教学进程正向发展。为此,教师应正确认知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深入分析教学现状与问题,把握群文阅读的内涵与本质,从而推进阅读教学行为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巨大飞跃。

参考文献:

[1] 王艳艳《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戏剧之家》2015年第7期。

[2] 赵凤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吉林教育》2017年第14期。

[3] 时海洁《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读与写》2017年第6期。

猜你喜欢
群文教学活动教学策略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群文活动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