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大满镇中心学校 胡 婷
班级,是小学生日常学习中所在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因此班主任的管理能力以及班级形成的管理氛围,会对小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习惯造成直接影响,对小学生日后的成长以及发展也会起到无法磨灭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任务的全面切入,小学低年级的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的启蒙知识,还要求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班级管理,为小学生的茁壮成长奠定稳定基础。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虽然不具有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但却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会下意识地模仿自己身边的同学,所以,班主任作为一个与小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人,就一定要注意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在低年级开学时期,班级中的各项事物都会比较烦琐复杂,那么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亲力亲为,和学生共同开展一些班级管理工作。例如打扫卫生、介绍自己、设定班规等,让学生能够在这些琐事中,逐渐的亲近班主任,了解班主任,进而能够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信服班主任。
班主任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如穿着得体大方,让学生明白何为简约之美;在与学生交流时要用礼貌用语,不能过于急躁,不能乱发脾气,这样既能呵护学生的内心,又能让学生感受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班主任一定要做好班级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在每一天放学之后,前往班级检查班级的情况,定期引导学生学习安全生活的内容,举办安全活动,做好学生在学校的安全活活保障工作,促进小学生的安全成长。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以及自理能力的提升,还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以及综合素养的发展。刚刚进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就如同一张纯洁的白纸,对于生活以及行为的方方面面,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小学生都需要得到教师的引导以及管理。但这么多条例以及要求,会让一些低年级的小学生产生顾此失彼以及烦躁的情绪,甚至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在对学生开始管理工作时,班主任可以适当的调整管理方法,采取一些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以间接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比如,小学低年级的小学生都非常喜欢儿歌,也喜欢做游戏,那么教师就可以把生活中的一些正确行为习惯以儿歌的形式展现出来。比如,在每一堂课开始之前,教师都可以组织幼儿拍手演唱“上课歌”:上课铃声响,书本放桌上,安静端坐好,等待老师来。在朗朗上口的儿歌带领下,小学生们会逐渐习惯上课前的这一套流程,也就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行为意识。
综合来说,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班级管理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更要让学生做,让其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逐渐规范自己的行为。
班集体是影响学生思想以及认知的主要环境。低年级的小学生自身并不具备较高的辨别能力以及判断能力,他们很容易就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的理念。所以,在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营造和谐良好的班级氛围。而班级氛围的创设也离不开班级制度的设定。在低年级教育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创设以下三个班级运行机制。
首先,班主任应做好班级的日常工作量化管理机制。低年级的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好动性,在日常学习以及活动中,容易不愿意听从教师的管理以及指导。这对于很多刚刚进入教师领域的小学老师来说,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但当代小学生也普遍具有较高的好胜心,喜欢在任何事情中充当第一,所以班主任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入量化管理机制,并加以合理的引导,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而且还有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体来说,在这一环节,班主任可以开展如下3点工作。
其一,分项打分。在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负责的管理内容普遍复杂。例如学习管理、纪律管理、劳动管理、卫生管理等等。针对这不同的管理模块,班主任可以对其逐一的细化,然后结合每一个细化的要求定好分值。例如,对于纪律这一模块,班主任可以将其划分成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这几项,使学生能够自主维护课堂纪律,能够做好课前准备。每一项可以设定为一分或者两分,并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积分考评活动。
其二,职责分配。低年级的小学生自理能力较差,如果班主任只是把任务传达下去,那么就很容日存在相互推脱的问题,造成任务无法完成的后果,也会影响学生自理行为的习惯养成。所以在划分一项任务时,班主任可以辅助学生明确职责,并且要为其讲解清楚任务顺利完成以及任务无法完成所需要面对的后果,以此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促进班级的良性循环。
其次,班主任需要构建完整的班干部选评考核机制。班主任一个人完成管理工作是很困难的。因此很多班主任在班级中会选择班干部,将其看作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共同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但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很多班主任会直接凭借自己的想法选择班干部,从而导致一部分学生并不会对其信服,从而使班干部的管理工作很难开展,班级的和谐氛围也就无法形成。所以在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中,班主任需要实施民主性的管理原则,让学生通过竞选投票的方式,自主的选择班级班干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可能性。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可开展如下两点工作。
其一,班主任需要民主推举竞选。相比于教师来说,学生对彼此会了解得更加深入,更全面。因此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举出的班干部能够让学生信服,从而能够有效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在民主选举中,学生可以推选自己认为可以担当班干部的同学,也可以毛遂自荐。其二,班主任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公开投票以及公开唱票,让民主的氛围能够融入学生的生活中,以此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及和谐状态。
最后,班主任应注意构建完整的管理机制以及激励机制。对拟定出的班级管理制度,班主任要做到一视同仁,面对全体学生应用统一的标准。对于违反制度的学生,班主任可在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后,按照制度中的相关规定对其实施处罚。而对于表现良好,并且努力奋进的学生,班主任可以设立一些小奖项对其进行奖励:例如学习标兵、劳动标兵以及纪律标兵等。而且每一学期都要评价一次,以此激励学生的上进心。
除此之外,在拟定班级管理制度时,教师应充分凸显民主管理的价值。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班级的实际情况,参与到制度拟定的工作中,然后由教师适当的协调制度的合理性,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地遵守制度,主动地管理自己。
很多情况下,家长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可能要远远高于学校高于教师。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家长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中所体现的作用,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那么孩子的学习生活就应该由教师全权负责。即便在孩子放学后,家长也不会过多地关注孩子,不会询问其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是否在学习方面存在哪些问题等。
但当孩子真正出现问题后,家长就会将所有的责任推给教师。这一行为,不仅不利于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发展,还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此,学校方面可以主动联系家长,构建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让教师与家长能够以共同合作的方式,共同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以及生活中,为学生打造健康的成长平台。
一方面,班主任可以积极地应用网络技术,借助网络平台,构建与家长远程联系的桥梁;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群上传一些学生在学校内的表现,让家长能够时刻了解到孩子的在校状态,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班主任也能够使用网络及时地与家长沟通,共同商讨解决。
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到学校参加家长会,为其传播一些科学教育以及创新教育的信息,促使家长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并使其与学校配合,让孩子能够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各方面都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进一步推动班级的发展。
综上所述,低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偏低,自身不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并且具有较高的好动性以及好奇心理。所以,班主任管理这一部分学生时,就不能一味地使用强制管理手段,而是要需要采取多样的管理方法,并要循序渐进地对小学生进行管理,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个人观念。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多与学生家长联系,打造完整的家校合作体系,共同为小学生构建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