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洁,毛维国,任凤琴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
1.亚文化
文化的概念广泛而复杂,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社会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所有精神活动及其产物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法律、道德、信仰、知识、艺术、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1]任何一种复杂的阶级社会,都有多元文化并存,从文化的性质和文化构成社会阶层差异划分,可以分为“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其中,“主流文化”是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传递了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导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阶层的意志,并且能够被绝大多数公民接受并认同的文化,而亚文化则属于非主流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人们企图解决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各种矛盾时产生的,这些矛盾是人们共同经历的,并能导致一个集体认同形式。”[2]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亚文化在社会文化中处于从属地位,代表了社会边缘群体的意志和利益,体现了与主流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能够对主流文化造成抵制和消解,传递的思维理念又在一定程度上与主流文化互相吻合的文化。
2.青年亚文化
青年亚文化,溯其根源,就是从属于亚文化的分支,它的划分标准是按照群体年龄来划分,是对于亚文化的限定性划分,代表了时下青年最独特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是当今社会最具传播力和创造力的文化形态之一。“青年亚文化是青年企图解决他们所共同面临的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矛盾而采取的方案,它表现在诸如想象方式、行为方式、话语方式等多个方面,以显著区别于主流文化的风格和样式表现出来,作为从属、次要与支流的文化,为社会上处于从属地位的青年所接受。”[3]青年亚文化主要由各个时期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年轻人群体创造,反映了这些年轻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渴望被社会认可和接受的强烈诉求,它是社会问题存在的一种反应形式,与社会主流文化既抵抗又合作。与亚文化从属于非主流文化,相对于主流文化而存在相同,青年亚文化也从属于青年文化,相对于青年主文化而存在,它是当代青年群体在追求自我、张扬个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与主流文化背道而驰的具有差异性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共同体现。
1. 时代性
任何一种文化,都存在于具体的时代之中,都是一定时代下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的总和,都在具体的时代被创造,每一个时代都不断创造着各种文化形态和内容,使人类文化在不断累积的过程中日益丰富,青年亚文化的发展在我国每个时代都留下了独特印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我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各种文化相继涌入,青年亚文化开始在我国得到觉醒,青年群体对亚文化的追求主要表现在对于奇装异服和潮流社交的追求,青年人以留着长发,身着喇叭裤,戴着蛤蟆镜,拎着录音机为时尚标志,将迪斯科、交际舞、健美操等视为新型潮流社交方式。90年代,伴随着香港回归,香港影片大量涌入内地,其中以《大话西游》和《唐伯虎点秋香》为代表的无厘头文化影片,迅速在内地传播,此种无厘头文化,以恶搞为噱头,扭曲历史,歪曲人物形象,青年人以此为乐。进入新世纪,以“超级女声”“快乐男声”“青春有你”等为代表,追求快速成名的素人选秀节目则占据了流行文化的主流,以其为代表所衍生出的偶像文化和粉丝文化成为了新时代青年亚文化的代表。
2.边缘性
青年亚文化的边缘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青年亚文化创造和传播群体的边缘性,二是青年亚文化自身性质的边缘性。青年亚文化创造和传播群体的边缘性是指青年亚文化由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青年传播和创造,由于这些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青年群体大多数还处于人生的青涩阶段,稍显稚嫩,尚未成熟,未能完全向社会主流文化圈层靠近,在社会生活的交际关系中处于边缘地位,不懂如何以正确成熟的主流方式去解决问题,只能通过边缘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去参与和解读社会生活,青年亚文化就在此种生活方式中被传播和创造。青年亚文化自身性质的边缘性是指相对于青年主文化而言,青年亚文化在我国文化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代表的是处于社会边缘地位青年群体的意志和利益,这种文化并不被大众社会和主流意识形态同化和控制,表达了青年群体对现实社会的愤懑不平,以此来宣泄和释放内心压抑已久的压力,表现自己不同于常规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状态,让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青年群体内心产生了强烈共鸣。
3.颠覆性
颠覆性是青年亚文化的最主要特征之一,颠覆性主要表现在青年群体对于现有权威主流文化的反转和抵抗,展现了青年对于极度张扬个性和彰显自我的价值追求。青年亚文化颠覆性的本质表现了青年群体自身的叛逆性,青年群体之所以对权威主流文化表现出反转和抵抗,从心理层面上讲是因为他们还处于叛逆阶段,对所有事物都保持着好奇心,逆反心理较强,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同于常人,企图打破常规,找到内心情感的宣泄,在遭受挫折和打击时,通过颠覆主流文化的方式抵抗主流价值观的输入,捍卫他们所认为的自身利益。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青年群体通过颠覆传统,创造自己内心所追求的文化,企图获得自己独特的风格,为自己打上独特的标签,使自己具有辨识度。青年亚文化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当代青年群体风格的代名词,是他们特有的语言符号,颠覆性从本质上讲就是他们所寻求的价值实现和自我认同。
4.过渡性
过渡性是指青年亚文化是青年群体从青涩走向成熟,对主流文化从抗拒走向接受和认同的一种过渡性产物。根据我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把青年的年龄范围划分为14—35周岁,这个年龄段横跨了青年未成年期和成年期。18岁之前,由于青年还是未成年人,年龄介于由儿童向成年的过渡阶段,青年群体内心还保持着儿童的身心特征,在坚守本真、保持自我的同时,对于强行灌输的陌生主流意识形态,表现出本能的抗拒和抵抗,但是这些意识形态又是他们成长道路上最终所必须接受的,在此条件下,青年选择了他们在心理上能够认可和接受的,符合自身特点的,能够表达自我、张扬个性的,标新立异的亚文化意识形态,作为自己由未成年向成年时期的过渡。成年时期,由于身心进一步成熟,青年在人生道路上面临的考验和抉择也逐渐增多,他们意识到未成年时期所选择的亚文化意识形态已经不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不能帮助自己走向成熟,他们逐渐抛弃了自己曾经所选择的亚文化意识形态,开始接受和认可主流文化,用主流文化所传达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解决问题,最终走向成熟,因此,亚文化具有短暂的过渡性。
青年亚文化是对于社会主流文化的补充性存在,在某些方面反映了社会主流文化所忽视的文化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5]4青年亚文化的存在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多方面影响,既能够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同时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不确定性。
1.加快了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社会化是每个个体所必经的,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下,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走向社会生活、融入现实社会的起点。只有经过社会化,个体才能够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将外在的社会行为准则内化为心中的社会行为标准,因此,社会化教育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学生个体在参与生活环境和联系系统的过程中增长社会经验;另一方面,大学生个体在参与社会环境的过程中,积极地再生产了社会联系系统。”[6]在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不似从前一样一心只想获得书本知识,整天醉心于校园生活,而是想要跳出书本知识,逃开校园的禁锢,释放自我,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尤其是青年亚文化在各种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的传播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即时获得社会的各类信息资源,主动或被动地贴上了与社会主流文化不相融合的各种标签,他们以非主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诉求和对各类社会事件的看法和理解。“青年亚文化正是大学生运用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新性独立思考和理性认识自身、反映社会生活存在、体现青年群体另类的社会需求、以风格化特征抵抗主流文化的文化形态,这既是大学生实现青年的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社会的青年化的过程。”[7]
2.促进了高校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格泛指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人格完善则是一个人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仅仅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并不能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和完善,还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进入大学之后,经过了短暂的兴奋期,很多大学生因为想象中大学生活和现实中大学生活的落差而感到苦恼,他们需要经历长时间的角色和生活的转换适应期,在此期间,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模式需要调整和改变,青年亚文化的出现,积极地影响高校大学生做出改变。青年亚文化是一群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志同道合的大学生之间的生活交流方式,是他们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大学生通过青年亚文化聚在一起,在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活跃思维,经历观点的摩擦和碰撞,缓解身心压力,释放自我。青年亚文化的交流过程体现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人际交往,能够使大学生在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看法中,取长补短,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进一步从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等各方面做出改变,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3.更新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行动的先导,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不是固定不变的,环境和条件变了,发展理念就自然要随之而变。如果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发展理念就会失去引领性,甚至会对发展行动产生不利影响。”[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指导高校思想政治能够顺利进行的行动指南。进入新时代,只有教育理念不断创新,不断与时俱进,才能够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内容、话语体系等实践工作不断创新,使思想政治教育永葆生机和活力。现阶段,多数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主导”,采取灌输式教育,这一过程中明显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课堂上师生交流时大片的鸦雀无声,教育内容也还多停留在表面的书本知识,使课堂失去了生机和活力,也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发展。青年亚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所表达的内容和理念正是追求创新,提高自我的主体意识,增强主观能动性,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的认同,而这一理念也正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相悖。青年亚文化的出现,提醒教育者开始正视这一问题,对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反思,由传统的教师为主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围绕学生”为主题的“学生主体”教育理念。
1.抢占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空间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展开的语言活动,包括语言的内容和语言的沟通方式,以及说出的语言所带来的社会后果。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借助网络平台广泛传播,青年亚文化通过网络的便捷性和自由度向大学生群体疯狂输出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偶像崇拜、超前消费等非主流价值观,通过网络所呈现的青年亚文化具有信息海量、瞬时交互、广泛参与、价值多元等特点,这些亚文化以其强大的活跃性和娱乐性占据了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支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话语表达的构成,向主流权威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发起挑战,引发了我国青年群体的道德和价值危机,使我国的文化体系逐渐濒临崩溃,在以年轻人为主导的社会生活中抢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空间。
2.干扰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
主流价值观是主流意识社会的思想形态,指一个社会大多数民众即主流民众所信奉或各种价值取向大体一致的价值观;在我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主义一道,成为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基石。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流价值观。参差不齐的各种青年亚文化的出现,不仅对我国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造成冲击,也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流价值观造成了干扰,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青年亚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多元化价值,容易使大学生在面临多种价值选择时,迷失自我,走上错误的人生道路。例如,青年亚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所宣扬的历史虚无主义,任意解读和虚构历史,歪曲史实,颠覆了马克思主义提倡的唯物史观,影响了大学生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同时,青年亚文化所输出的个人主义、拜金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与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提倡的集体主义、道德主义、艰苦奋斗等社会主流价值观相悖,弱化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腐蚀了大学生的健康心灵,造成大学生责任感的缺失,不仅扰乱了社会主流价值观体系的传播和发展,也干扰了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
3.消解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
“导向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意识形态性的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其他任何教育都无法替代的功能。”[9]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目标导向,即确定明确而具体的奋斗目标,引导受教育者向目标前进;二是政策导向,主要是通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提高其认识,规范其行为;三是舆论导向,即利用赞赏、激励、批评、监督等手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形式形成一种强大的导向力、约束力。”[5]65-66大学生能够通过青年亚文化来表达自身对社会问题的不满和批判,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属于盲目跟风,在并不了解内情的情况下无病呻吟,青年亚文化也并不能为这些问题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而思想政治教育却可以通过导向性明确问题目标,运用合理的政策和手段,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帮助大学生解决问题;但是在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下,多数人却没有选择这样去做,而是依旧我行我素,选择在社交媒体放大问题,暴露弊端,仅仅满足于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引发社会不良舆论,造成社会恐慌,最后不仅问题没得到解决,反而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
青年亚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非主流文化意识形态,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必然的也将是长期存在的,我们必须在正确认识青年亚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提出合理解决对策,以此削弱青年亚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化在其表现形式上的丰富多样,不仅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作为青年文化的分支,青年亚文化也有其自身的文化多样性,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却往往将青年亚文化默认为一种非主流不良文化,忽视了青年亚文化的多样性风格,遗忘了其能够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风格中发挥重要作用。话语体系风格的构建,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现阶段,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具有较强的规范性与政治导向性,内容严肃,形式单一,面对这种枯燥无趣的话语体系,高校大学生对其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感。青年亚文化形式多样化,内容多元化,话语风格更能够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反映大学生的内心诉求,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势必要贴近大学生,让大学生发自内心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青年亚文化的话语风格构建方式,打破以往沉闷僵硬和冷漠机械的话语体系风格,与时俱进,重新构建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话语体系风格,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增强大学生的认同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青年亚文化作为与主流文化的相对存在,其所传递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对社会主流文化造成了抵抗和消解,高校必须加强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宣传教育,把握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强大学生对当代社会主流文化的认同感。“具有稳定性、核心性和无形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价值理念和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深层内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诸多内容层次的根本方面。”[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目标,凝结了社会的广泛共识,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遵守的价值追求。高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流文化的认同感,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加强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宣传教育,增强文化自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的社会主流文化当中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弘扬社会主流文化,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寻找教育素材,找寻社会主流文化与学生情感世界的契合点,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大学生辨别文化好坏的能力,增强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
网络是青年亚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建设。当前青年亚文化的内容良莠不齐,网络平台的传播具有时效快、受众群体大、互动性强等特点,一些境外不法分子容易利用大学生的盲从和猎奇心理,通过网络对青年亚文化中的负面内容和西化思想进行引导和传播,腐蚀大学生的心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冲击,因此,必须守住青年亚文化传播的网络防线。高校要积极构建与主流文化相适应的校园网络文化,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建设。一方面,高校要通过网络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依托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新兴网络媒体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单一课堂说教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更新信息,促进资源共享;通过回复学生留言、与学生开展互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打破传统课堂模式之间师生的距离感,做到平等和双向交流。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运用网络舆情检测,加强对大学生心态引导;青年亚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复杂且有针对性,在传播过程中,高校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可以通过在校园网站内为大学生提供适当的宣泄平台,给予学生充分的言论自由,在宣泄过程中对学生的负面情绪加以引导,使大学生保持身心健康,减轻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带来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