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与评价策略研究

2021-01-07 12:08周歆虹
考试周刊 2021年95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摘 要:福建省当前正处于新教材落地实施的初始阶段,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断革新。经过为期一年的课堂观察实践以及阅读有关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类文献后,本次研究针对现有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不足,提出通过“定性课堂观察”的评价方式,改善课堂教学评价功能,从而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本次研究有利于推动学生从知识本位学习到素养本位学习的转变,对更好实现新教改提出了新思路。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教学评价

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认真细致地设计了教学流程,淋漓畅快地讲述了课程知识,学生积极活跃地参与了课堂互动,但第二节课复习时,绝大部分的学生依然是脑袋空白。看似近乎完美、教师自我感觉良好的一节课,到了下课时又打回原形。怎样更好地去检验一门课程教学是否务实,能否扎根在学习者的心里,如何形成一个符合深化课程改革和发展要求、真正契合学习者提高地理核心素养的地理课堂教学与评价指标准则,便是重中之重。课题组经过对福清市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开展了全面调研,深入领会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本质,以课堂现场观察为背景,在已有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引导下,重新梳理更客观的评价指标准则。

一、 我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现状分析

课堂教学评价是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综合反馈的重要线索,保证教学活动按照地理教育的方向有序开展。通过客观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利用其诊断功能,能够精准识别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通过及时调整后续课程规划亡羊补牢,甚至能够回溯教学设计中存在的漏洞,从而进行查漏补缺。即时的课堂教学评价具有调节功能,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自己的教与学状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修正教学行为。良好的课堂教学评价还具有启发功能,通过积极评价能够使学生更加自信,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内驱力,明確学习方法,更有效率地投入学习;负面评价能够使学生发现自身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点,客观面对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积极寻找调整措施,最终实现能力提高。中国教学评价研究起步较晚,现行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评价指标不能突出专业特点

评价指标的描述范围过于宽泛。现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呈现标准化的特征,每个学科使用相同的评价准则,不能突出学科之间的差异。有些学者对这一问题做出了修缮,即把带有学科特征的评价指标渗透到其中;评价标准是针对学科的核心特征要素制定的,以反映评价指标体系的学科专业性质。

(二)评价指标体系适用面较为狭窄

传统的评价标准以“评教”为主,课堂教学评价以教师课堂现场教学为主,主要关注目标、课堂效果、内容、教学方法、过程等与教师在课堂现场所展示的“教”的活动。随着观念的迭代更新,评价应该从注重“评教”转向“评学”或二者兼顾。目前的评价体系中针对教师在课堂现场的教学行为的评价有详细描述,但对于学生能力体现的直观评价却少之又少,仅从解答问题的准确性和课堂参与度等方面加以评判,缺乏具体的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评判标准;而且,客观而言,目前采用的这些评价指标只适用于新课教学,对于复习课、习题讲评课等尚无对应的评价指标准则。

(三)评价指标体系缺乏课堂实施反馈

目前,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通过专家咨询意见和文献理论推导,并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做出了完善措施。然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却缺乏调查与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缺乏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也缺少对课堂教学实施情况的反馈评价,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对于一线课堂的指导意义不大。

随着高考评价体系出台,高考由单纯的考试性评价转向立德树人完成素质教育目标。而新高考改革以高考评价体系为背景,其命题趋势发生转变,更注重对学生学科素养及关键能力的考查,这便要求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单纯的教师讲授,转变为立足情境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地理思维方式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能力。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于高中地理课堂提升进步的作用有限,因此,梳理、调整、改良、更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与评价指标,很有实际意义。

二、 高中地理课堂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意义

评价不是教学的“终结者”,而是教学的“改善者”。面对教师课程理念的革新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提高,当前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无法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地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以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为动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动手实践,精心选编、整合重组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引导,同时探索性地提出了考试评价建议。课题组以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目标,进一步研究、梳理和完善了现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理论。其具有如下的实践意义。

(一)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应当立足于深化课程改革的发展,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线,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放眼未来人才的培养,只有主动深入了解新要求、顺应新形势,积极主动地开展自我革新,方能对课程改革的推进产生有利影响,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

(二)提升地理教师教学成效的重要支点

以明确、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作为教学依据,教师才能够更精准、更及时地改善地理课堂教学行为,推动地理课堂教学模式革新,撬动地理课堂教学品质由本质上提升,从而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

今后,高中地理教育课堂研究的重心和热点仍然在于核心素养的探究,因此基于课程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局限于评教师行为、评学生活动的视角,也应当同时从学生参加课堂教学评价的视角入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地完成评价任务并进行即时反馈,以便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指导和反馈功能,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供教学的参考依据。

三、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与评价策略

如何将学科知识与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进行深度融合,是当下中学教师研究的着力点。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指标、方式、方法等也随着课堂教学的关注点发生变化。笔者通过对不同级别学校高中一线教师进行课堂观察,综合探讨不同课型在授课实践中的核心素养落地,教师预设教学目标与学生达成目标的匹配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现根据随访、实践结果总结如下。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与评价策略宜采用“定性课堂观察”的方式,主要从课堂教师提问、问题情境设计、学生回答模式、课堂评价方式、互动参与方式五个维度进行,以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一)课堂教师提问维度

课堂观察应当关注授课教师所提的问题类型是否具备地理学科的价值性,是否能充分体现地理核心素养,是单一的描述类问题、判断类问题,还是需要进行知识转化的迁移应用类问题、概念辨析类问题,是需要进行归纳总结、溯源追因的逻辑建立类问题、论证分析类问题,还是需要内化再生评价创造类问题。教师所提的问题类型,决定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量的大小。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概念辨析、地理原理逻辑的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的论证分析、评价创造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须通过精巧设问,方能拓宽学生认知视野,逐步构建出学生正确的地理思维方式。

(二)问题情境设计维度

学习情境具有激发动机、产生冲突和提供支架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服务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准确地选择与学习內容关系最密切的真实社会生活情境和自然情境材料。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与设备的普及,常见的问题情境多采用的文字资料展示、图片或视频类,对于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很有帮助,但其具有广泛性,各学科通用,对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有限,并不具备特殊性与典型性。地理核心素养强调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因此,在课堂观察时,须重点关注授课教师在情境设计时是否选择操作性更强的动手实验或户外实践,是否对所设定的问题情境进行迁移变化。

(三)学生回答模式维度

根据地理学科的特色,学生回答方式可分为机械式回答、复述教材式回答、推理例证式回答、思维建构式回答、创造再生式回答、绘图动态式回答。不同的回答模式能反馈出学生当下的思维状态与学习效果。课堂教学不能仅停留在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层面,而应上升至学生的逻辑建立、归纳总结、比较归类层面。故学生的课堂输出是课堂评价的关键环节。地理学科综合思维关注过程性思维、时空思维的培养。学生课堂输出的精彩之处在于能否准确使用例证法、假设推理法、思维导图法、简图绘制讲解法等对知识进行内化生成。将学生回答模式列入评价指标中,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能有效促进教师改进提问方式,提升课堂教与学的效果。

(四)课堂评价方式维度

课堂观察时,还须留意授课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的“学”。评价可从“无评价”“机械式评价”“教师点评为主”“生生互评,教师总评”四个方面进行。新课标倡导学生去发现同学“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主动解决问题,唤醒学习动力。通过对课堂评价方式的溯源分类,督促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营造相互监督的学习共同体。

(五)互动参与方式维度

课堂互动方式可以分为学生个别活动、小组互动、全班性活动。课堂观察关注点在于观察教师是在预定的框架中提问,还是引领学生沉浸式思考;是为了表演而互动,还是为了生成而互动。学生互动的总体时间达到多长,个别活动、小组互动、全班性活动的时间分别达到多长都应进行评价。

“五维度定性课堂观察”教学评价策略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更契合现代化育人方式,更符合高中地理学科特色,能更有效促进课堂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

四、 研究展望

课题组通过研究所建立的评价方式,贯彻了“评教”与“评学”结合的评估宗旨,评价对象清晰,评价的目的是“以评促教”,引导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教学的起点,以更好推动中学生全面发展为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创新教学设计理念、完善教学模式,助力中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今后的地理课堂将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变革,促使学习者从对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走向在实际情境中解决地理问题,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能力,评价起到很好的诊断、导向、反馈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学梅,李家清.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内部机制研究[J].地理教学,2018(15):34-38.

[2]胡卫平.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初探[J].中国考试,2021(10):12-17.

作者简介:

周歆虹,福建省福清市,福建省福清华侨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