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

2021-01-05 13:41关宁 尹莉莉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大赛

关宁 尹莉莉

【摘要】 近两年,作为国内外语界影响力最大的权威外语教学赛事,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在赛题设定上都着重强调了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这一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这一倾向也引导着外语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思考如何落实育人使命,通过研究2020年总决赛参赛队伍的教学设计可以发现,其中提炼出的课程思政路径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教学之星”大赛;大学英语教学;中华文化认同

【作者简介】 关宁 (1986-),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哈尔滨理工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尹莉莉 (1985-),女,哈尔滨理工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智能机器人、机器智能与机器感知。

【基金项目】第十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教学之星’大赛驱动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项目编号:ZGWYJYJJ10B051);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生态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研究”(项目编号:20WWC171);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水面无人艇一致性协同控制方法研究”(项目编号:LGYC2018JC017);黑龙江省外语教育学术交流基地项目“基于合作式教学的中医药院校专业英语线上虚拟教学环境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T2020003);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基于SAMR模型的大学英语师生合作评价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JB1421070)。

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始创于2013年,自创办至今,大赛每年都按照国家人才培养需要与高校外语界改革方向设定赛题,以回应时代要求、承担教育使命,每年赛题发布之后,都会引起外语教育界的大范围讨论,并掀起教学改革的新浪潮。近两年,大赛的赛题均与课程思政相关,如2020年的赛题是“语言与育人融合的外语课程与教学设计”,2021年为“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由此可见,立德树人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使命。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总书记的要求提出后,全国高校各专业教师纷纷开始寻求自身所教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结合点,大学英语课程是全国大部分高校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在其中融入思政教育成为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实施课程思政?通过研究2020年“教学之星”大赛获奖队伍的参赛材料,笔者总结出如下几个可供参考的路径。

一、立足学情,突显专业院校文化

想要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首先要摸清学生的特点,在此前提下帮助学生产生对于专业和院校文化的认同,进而产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达成课程思政教育目标。以下将通过几个例子说明这一点的重要性。

在亚军山东师范大学队伍的设计中,教学对象为该校2020级非英语专业公费师范生,学生未来将在学校所在省份各乡镇中小学任教,教学设计抓住了该校的师范教育特色和学生未来就业趋势,旨在增强学生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感,进而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家国情怀和大局意识,这就使该校的校园文化与国家文化自然地结合起来,同时,突显院校特色的设计也让该校辨识度更高,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同为亚军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则突出了其电子信息特色,在分析教学对象特点时,首先提到学生为互联网的原住民,热衷于网络游戏,接受世界的多元化,基于这样的学情和校情,该校参赛的课程展示环节抓住2020年年度热词“involution”(内卷),以及网络流行语“佛系”“躺平”等展开,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教学展示以“内卷人生”模拟游戏的方式与学生展开互动,教学课件的精心设计使学生和听众沉浸于其中,深深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二、实践理论,打造科学育人课堂

在对18组参赛队伍的教学理念进行统计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其中共有14所院校采用了POA(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占比近80%,可见这一教学理论受欢迎程度之高。文秋芳指出,POA是“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对症下药,综合施策”而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针对中国学生外语学习中“学用分离”的问题,POA坚持创设真实场景,以科学有效的驱动—促成—评价三个环节设计教学,兼顾教学内部要素与学生个人发展,其中提出的学习中心、文化交流等理念也为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仍然以山东师范大学的教学设计为例,该校创设的真实驱动场景如下:有海外孔子学院的学生对我国公费师范教育政策产生了好奇和质疑,公费师范生过早的确立职业方向是否会对未来发展有负面影响?偏远地区相对较低的工资水平是否会打击学生工作积极性,以至于影响教学质量?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经历及相关调查给孔院的学生回复邮件。为了回应问题和质疑,完成这一产出任务,学生要努力搜寻相关的数据、政府文件、调查结果等支撑个人论点,在此过程中也同时深化了个人对乡村教师和国家乡村教育发展战略的认知,实现了POA主张的“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的教学理念。这种在行动中学习的方法使抽象的“中华文化”概念变得具化了,学生认识到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甘于奉献、脚踏实地就是在践行中华文化,这一教学案例也因此受到专家评委的肯定。

三、深挖教材,融合语言与育人目标

教材内容经过层层筛选与审核,体现着国家意志、承载着正确的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提供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拓展延伸,并加入更多的课程思政内容;此外,还要兼顾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两个特点,在教学中融合语言与育人两个目标,尤其育人目标不能无中生有,为了思政而思政,这一点大部分参赛队伍都有所关注,基本实现了创设出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课堂。

冠军黑龙江大学的教学对象为大一英语专业的学生,学生对于未来展现出较为迷茫的态度,课程设计整合了所给单元A、B两篇课文所倡导的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即“野心勃勃”与“差不多就行”,培养学生以悖论思维指导人生、以健康的心态看待新时代下“成功”的概念。季军浙江师范大学队伍的设计中,在课文中讲述的东方哲学的基础之上,教师引入老子《道德经》中的中国智慧,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和“少则得,多则惑”,与课文内容中“够好了”(good-enough)这一心态相对应,让学生在比较中了解中西文化的共通之处,坚定文化自信,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为季军的河海大学基于课文中宏大理想要落实于实践小目标的主题,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的愿景相联系,通过播放有关港珠澳大桥(河海大學参与部分建设工作)建设的英文视频,一方面通过听力练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语言输入,另一方面使学生获得一种感性化的认同,借此激励学生未来要坚持科技创新,以服务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另一支季军队伍辽宁大学以讲授“antithesis(映衬)”这一修辞手法出发,通过列举莎士比亚名篇中的句子以及肯尼迪就职演说中的名句讲解这一修辞手法,再设置练习,翻译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一相互映衬的句子,随后提高挑战度,以疫情中平凡人坚守岗位的感人事迹为例,引导学生用映衬手法写出句子,同时体会当代中国人的敬业精神。

四、以赛促教,建立课程思政教学共同体

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自2019年开始实施团队赛制,每组参赛队伍由3-5名教师团队构成,团队为实现参赛获奖的短期目标而聚集到一起,赛后这一团队仍可以为课程思政教学这一长远目标而共同学习探讨,且团队中往往有至少一名院系的负责人为团队提供专业性指导,并设定团队管理机制,形成课程思政教学专业学习共同体,担负起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3]

在“教学之星”大赛的舞台上,近两年的半决赛和决赛的比赛形式都是一名团队成员对整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和理念进行介绍,再由另一名成员选取教学设计中最能体现团队教学特色的一部分进行教学展示,最后再由两名教师现场回答评委的提问。在舞台背后,还有团队的其他成员共同参与了教学设计,并通过观课、记录笔记等为教学展示环节提出反馈意见,以不断完善教學内容,提高获奖概率。由于近两年大赛主题的导向性,团队尤其要关注如何在教学中加入课程思政元素,这就要求教师主动提升自身的修养,始终保持较高的文化自觉性,在日常教学中将“全人教育”理念贯穿始终。经过团队协作打磨出的课例,也可以对参赛团队所在院校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指导,共建师德师风优秀的教师团队。

以笔者所在的哈尔滨理工大学为例,2020年学校《大学英语》课程入选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课程教学团队也入选校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团队。外国语学院教师历来有参加“教学之星”大赛的传统,近年来学院逐渐形成参赛共同体,每年备赛时,共同体中都会开展“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活动,有经验的教师会向新参加比赛的教师传授经验,对教学设计提出修改建议,观察教学展示环节师生互动情况,课后共同研讨教学中的问题,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反思如何改进教学,再进行下一轮实践,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目前,共同体参加“教学之星”大赛取得的最佳成绩是2019年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团队还曾受邀参加2020年外教社开展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示范教学”活动,通过网络为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做了精彩的课程思政示范展示。

五、结语

大学英语课堂作为输入英语语言知识、引入西方文化观念的场所,拥有融入课程思政的天然优势,应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对外族文化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作为国内外语教育领域认可度最高的教学赛事,“教学之星”大赛获奖作品可以帮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获取进行课程思政的方法,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增加考查的参赛作品数量,例如增加某些半决赛优秀参赛作品,以从中获取更多的育人策略,也可以将不同特色的院校进行分类研究,以更好地为不同高校提供针对性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文秋芳.“产出导向法”的中国特色[J].现代外语,2017(5):348-358,438.

[2]文秋芳.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理论框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3):1-9.

[3]关宁,闫佳馨.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大学英语金课建设[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6):87-88.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抓鱼大赛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最美证件照PK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