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摘 要] 新定义考题是中考重要的压轴题之一,考题定义往往言简意赅,符合相应的数学规则. 联系教材概念,深刻理解定义,合理构建模型,数形结合解析是该类问题突破的常用策略. 而在考题解析教学中建议把握问题关联,挖掘隐含条件,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考题,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关键词] 新定义;几何;平移;距离;数形结合;模型
新定义考题是中考重要题型,问题往往围绕教材定义进行考题构建,题中的定义虽短短数字,但用词要義精准、简洁,语言描述符合数学规则. 以几何新定义考题为例,考题综合文字语言和数学语言,简练描述几何定义,理解定义内涵、洞察几何本质是解析的关键. 教学该类问题,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规范数学语言表达尤为重要. 下面结合2020年的北京中考几何新定义考题开展思路突破.
题目呈现
题目:(2020年北京中考数学卷第28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的半径为1,A,B为⊙O外的两点,AB=1. 给出如下定义:平移线段AB,得到⊙O的弦A′B′(A′B′分别为点A,B的对应点),线段AA′长度的最小值称为线段AB到⊙O的“平移距离”.
(1)如图1,平移线段AB到⊙O的长度为1的弦PP和PP,则这两条弦的位置关系是______;在点P,P,P,P中,连接点A与点______的线段的长度等于线段AB到⊙O的“平移距离”;
(2)若点A,B都在直线y=x+2上,记线段AB到⊙O的“平移距离”为d,求d的最小值;
(3)若点A的坐标为2,,记线段AB到⊙O的“平移距离”为d,直接写出d的取值范围.
解析突破
本题目为几何新定义,新定义来自数学教材的“平移概念”,对于题目新定义的“平移”二字,很容易理解,与我们所学的图形平移是一致的,而新定义中新增加的“线段”和“弦”,指的是线段平移到圆中,成为圆内的一条弦,即线段平移后的两个端点恰好均位于圆上. 在理解新定义的基础上即可开展问题探究.
1. 概念理解——突破第(1)问
第(1)问较为简单,结合圆的性质以及“平移距离”的定义即可完成,由于线段进行了平移,则由平移性质可知弦PP和PP的位置关系为平行. 对于其中的四个点,与点A相连接,长度的最小值即为“平移距离”,显然是点P3.
2. 数形强化——突破第(2)问
此题目设定点A和B均位于直线y=x+2上,求“平移距离”d的最小值,是对新定义的强化考查,需要深入理解新定义. 联想圆内模型,若圆的半径为1,弦长也为1,则该弦的两个端点与圆心所成的三角形就为等边三角形. 当线段AB位于直线y=x+2上,由于平移过程不会改变线段的长度,则⊙O中弦A′B′的长度是确定的,即AB=A′B′=1,显然圆中与直线相平行且长度为1的弦有两种.
线段AB位于直线上,但其有无数种可能,根据“最小值”可判断点A的位置. 点A′是平移所得弦的一个端点,由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为垂线段长度可知具体模型如图2,图中△A′B′O为等边三角形,A′O=1,即点A′位于x轴上,且坐标为(-1, 0). AA′⊥BC,此时AA′的长度最短,就是d的最小值.
根据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可知,∠ACO=60°,直线与x轴的交点C的坐标为(-2, 0),即A′C=1,在Rt△A′B′O中使用三角函数可知,AA′=A′Csin∠ACO=.
拓展:上述解析时确定⊙O上满足弦长为1的A′B′的位置有两个,且为平行关系. 为后续问题探究打基础,可进一步探究另一条弦A″B″.
同理可知△A″OB″为等边三角形,如图3,A′B′∥A″B″,则A′、O、B″三点共线,可知A″B′是⊙O的直径,于是有△A′B′A″为直角三角形,由于A′B′=1=A″B′,则∠A′A″B′=30°,从而可求出A′A″=,则AA″=,即最大距离为.
3. 模型探索——突破第(3)问
第(3)问仅设定了点A的坐标,由于AB长为定值1,则线段AB的另一端点B的位置位于以点A2,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 根据新定义可知平移后弦A′B′与AB相平行,且长度为1,其位置受点B的影响,下面分两步进行探究.
探究一:位置距离的关联
由作图过程可知,当点B位于⊙A上的某处时,作AB的平行线,必然有两条与⊙O相交且弦长为1的线段,在第(2)问的拓展探究中可以验证. “平移距离”指的是其中相距最近的线段,此时的距离AA′即为所求值,因此需要判定其中的距离.
探究二:距离的最值模型
求d的取值范围显然需要构建最小距离模型和最大距离模型,然后分别从中提取最近距离的线段,因此需要分类讨论.
①求d的最小值,只需确定模型中⊙O上距点A最近的点即可,如图4所示,显然连接OA,与⊙O的交点就是最近距离点,即为A′,以OA′为一边作∠OA′B′=60°,与⊙O的交点就为点B′,此时最近距离就为AA′=OA-1. 求OA长可以采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点A到点O的距离为AO==,所以平移距离的最小值AA′=OA-1=.
②求d的最大值,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将弦长为1的线段平移到⊙O上有两种位置关系,可将其分别设为A′B′和A″B″. 分析平移后的模型可知,当线段AB位于不同位置时,两条平移弦的端点A′和A″到点A距离的变化趋势是不一致的,当其中一个端点位于近点时,另一点必然位于其远点,而A′B′和A″B″之间的距离是恒定的且为. 根据图形变化的趋势可知,距离的最大值就是AA′=AA″时的情形,如图5所示.
此时点A′和A″关于线段OA对称,△AA′A″为等腰三角形,且OA′=OA″=1,延长AO与A′A″的交点设为M,则AM为A′A″的垂直平分线. 利用第(2)问后续的拓展结论可知A′M=A′A″=. 在Rt△A′OM中使用勾股定理,已知OA′=1,A′M=,则OM=,所以AM=AO+OM=3. 在Rt△AA′M中使用勾股定理,AA′===,所以平移距离的最大值AA′为.
综上可知,d的取值范围为≤d≤.
解后思考:上述考题依托几何平移以圆为背景,融合最短距离命制新定义考题,所涉内容丰富,可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 考题的三问具有一定的难度梯度,但实则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定义,应用强化,思维拓展.
考题所涉新定义具有丰富的内涵,三小问是对线段AB位置关系的全方位探索. 当其固定时就为第(1)问的情况,主要考查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利用几何直观即可做出判断;而当线段AB位于固定直线上时,就形成了第(2)问的情形,此时平移弦的位置也就固定,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思维和计算能力,深入挖掘其中的对应关系即可完成解答. 第(3)问则是基于线段AB的一个端点固定,把握点B的移动轨迹是关键,在该情形下对应的平移弦将在圆O上进行“滑动”,该问实则就是圆外一点到圆周上点的距离问题,合理构建模型,利用模型进行“动”“静”分析是解题的重要策略,该问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模型构建能力.
教学建议
上述深入探究了一道几何新定义考题的突破思路和解析方法,几何新定义题往往以教材的基本概念为基础,综合关联知识进行命题. 理解概念,活用关联知识,巧妙数形结合是该类问题突破的有效策略,下面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1. 牢实基础,知识融合
中考几何新定义题常作为压轴题出现,通常以基础概念为背景,融入关联知识形成新定义. 考题的综合性强,但解析过程实则还是活用基础知识,合理综合,逐步突破. 以上述考题为例,考题主要考查圆、平移的基本性质以及一次函数相关知识,深入理解圆的性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考题教学中建议围绕问题背景进行知识回顾,开展知识关联拓展,完善知识体系,以直角三角形为例,强化勾股定理,关联三角函数,构建代数方程,形成“数”“形”转化思路.
2. 规范语言,阅读强化
几何新定义考题有两大特点:一是语言精练,二是符合数学规则,往往能够综合文字语言和数学符号精准地描述新的定义. 该类问题突破的基础是准确理解定义,挖掘定义特性. 以上述新定义“平移距离”为例,根据定义可知线段之间具有平移关系,而平移距离指的是平移前后对應端点的最小距离,故其中的线段具有平行且相等的特性. 因此,建议教师注重数学语言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是教学几何部分时,可开展语言转化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符号,深刻理解数学内涵.
3. 数形结合,思想提升
数形结合是几何类新定义考题突破的常用方法策略,通过构建直观的模型,转化为简单的数学模型,利用代数解析可有效提升解题效率. 以上述考题的第(3)问为例,求距离的取值范围,充分把握问题条件构建两个极限模型,后续利用几何性质,通过勾股定理即可直接求出相应的距离. 解题过程充分把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精髓,合理进行“数”“形”转化. 实际教学中需重视数形结合的解析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技巧,结合考题实例让学生体验方法的解析过程,逐步感悟思想内涵,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