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现峰
河南省作为普通高中历史统编教材的试教试用省份,承担了为教师教学用书提供优秀课例的任务。我们选择了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已作为课例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深入研究这一课才发现,客观上的难点突出。从广义讲,中国上下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博大精深,要在一个课时弄明白,几乎不太可能;从狭义看,统编教材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概括为:“重视以人为本”“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主张和而不同”等思想理念。这些理念无不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与沉淀,如何能在一个课时内,引导学生潜移默化、深入浅出地领悟上述内容,更是难上加难。磨课过程中,承担作课的老师一开始,也把重点放在了这些思想理念的解读上,但求多求全,反而都解释不清;材料情境的过多创设,增加了这些思想理念理解的抽象性,一堂课下来,学生很惑,老师很累;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也缺乏整体的实施策略与呈现。基于这节课教学中主、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作课老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知识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指导立意,立足河南建筑文化遗产,解读其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并紧扣其中一个思想理念,深入探究,寻找路径和方法。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很有效,既解决了教材内容体量庞大的问题,又突出了追溯探究的立意主题,也助益学生从一个视角深刻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这节课的实践、研讨、反思和录制成功,笔者从宏观上提出几点针对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的教学建议,以享同行。
一、明确几个理念
1.高中课改之阶段特点
纵观整个课改过程,才能真正抓住课堂教学的“牛鼻子”。本轮高中课改始于2004年,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为分水岭,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课改侧重“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课堂两种方式的转变,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这一阶段课改呈现的特点是外显的、略带粗放式的,學科课程目标趋同。随着学科核心素养的凝练,课改走向深水区。这一阶段学科课程目标差异大,彰显了学科独特的思维和特色。围绕立德树人,涵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学科均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一是深刻理解课改两个阶段的理念;二是运用课改两个阶段的理念指导当前的课堂教学实践,即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上述课例,作课老师对教科书基础史实的处理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以此为基础,凭借河南建筑文化遗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中“和”的思想理念进行了深入解读和探究。
2.学科核心素养之教学理解
学科核心素养的凝练蕴含着历史认知的规律和特点,统一着历史的客观性和主观性。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到教学中去,首先要正确的理解,其次要兼顾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笔者认为,历史的一度性决定了历史认知的复杂性,这一复杂性决定了认知历史是一场追溯的过程,学科核心素养五个方面是完成这场追溯必须的五个节点。唯物史观是追溯立场,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是追溯途径,历史解释是追溯目的,家国情怀是追溯价值。作为课程目标,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不可分割,而家国情怀,或者说价值传递居于核心地位。[1]它们是成就学生正确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形成的抓手,藉此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上图)
由此可见,作为一节历史课也要完成一场历史的追溯。如这节课例的设计,作课教师通过河南登封观星台探究人与天地之“和”,通过嵩阳书院探究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之“和”,通过少林寺和中岳庙等嵩山三教文化遗产探究文化与文化之“和”,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土性、以农为本、包容性、多样性等特点。这样的追溯,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的追溯立场,建筑文化遗产本身即是时空条件下的“史料”,是我们解读“和”文化内涵的途径和手段,人与天地等三“和”自然是教师引导学生得到的历史解释,“和”的境界便是本节课向学生传递的价值或态度。
3.教科书之地位作用
新课改以来教科书的编写,从表现形式上,主要呈现出从历史教材走向历史学材等特征。[2]教科书作为学材,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资料,发挥着学生习得史实、线索等基础知识的重要作用,这些知识是学生和教师进行课堂追溯探究的基础。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再对教科书进行“照本宣科”或是找材料来仅仅印证教科书的观点,而应依据教科书的史实基础,重新设计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有立意的、有价值传递的历史追溯和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新的历史问题,实现认知的提升。如这节课例,鉴于教材内容庞大,涵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内涵和特点及价值,教师把教科书内容完全交给学生课前自学,绘制本课内容结构示意图,课堂上展示、点评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即可;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和”文化内涵的解读和追溯上。这样做,在完成重点问题的探究中,深刻了学生的思维过程,避免了“照本宣科”和教学中的面面俱到。
二、坚持几个做法
1.注重方法引导
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共7个专题,内容触及面广,内涵深远;作为文化方面的内容,富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教学中,更应注重本册教科书学习的方法引导,授学生以渔。一是引导课前自学。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容易放手、“放羊”,建议对学生加强指导,要善用任务驱动,强调基础知识的识记、内化及内容的结构化梳理。如这节课例,采用了问题引导的方法。作课教师设计了三个宏观性问题:中华文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何特点和价值?涵盖了本课内容,并要求学生绘制教科书内容结构示意图。二是注重课堂上的自学检测或展示。对学生的自学效果一定要进行多种方法的检测或展示,既可以反馈学情,又能对学生不解的地方释疑,还能对重点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促课堂生成。三是做好追溯探究的示范。这是教师教学设计的重点内容,但一节历史课的时间有限,不可能追溯探讨所有的问题,因此,教师选择依托点、确定立意、创设材料情景、设置探讨问题的示范至关重要。本节课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博的内涵中仅选取了“和”的思想理念作为本课的依托点,以从建筑文化遗产中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为立意,利用河南乡土资源创设材料情景、设置递进的追溯问题,引导学生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的内涵与境界。为学生继续追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其他内涵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对于其他内涵的解读,教师便无须赘言,点到为止即可。
2.确定教学立意
这里所说的“教学立意”,即聂幼犁称之为的“教学立意”。他认为教学立意“系指预设的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获得的核心概念。”这个核心概念应贯通该课,而且能贯通学生此前和以后学习。[3]冯一下则称之为“历史课灵魂”或“课魂”。他认为:“历史课灵魂是以史料 (史实)、史法等为载体的主宰和指导历史课堂教学的思想、理念或观点。”[4]侯桂红认为:“教学立意是教师基于学术研究成果对教学内容提出的核心观点或主张。”[5]因此,这里的教学立意,即强调教师要以“课魂”或“教学立意”为核心观点,统领、建构自己的历史教学,形成教师对历史的认知和解释,从而为引导学生建构历史解释做出示范。如何确定教学立意?笔者建议结合课程内容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运用唯物史观引领教学立意;二是以中外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正确价值作为教学立意的主题;三是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性思考出发确定教学立意,让历史照亮现实;四是发掘乡土资源,重构独特的立意视角。如这节课例的立意,依托河南乡土建筑文化遗产资源,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既体现了唯物史观对教学立意的引领,又从乡土资源入手,立意独特的追溯视角,传递中华“和”文化的价值。
3.开展相关研究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理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把握学业质量水平,面对历史选择性必修3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都要求教师进行一些相关的、专业性的研究性学习。笔者建议:一是研读历史哲学和世界文化方面的书籍。历史哲学方面,如卡尔《历史是什么》、科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等。这些著作能够帮助我们廓清历史的本质,启发认知历史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历史教师从历史认知的角度,更深刻地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世界文化方面的书籍,则益于历史教师了解世界不同区域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反映的物質世界,为教学立意提供更为丰富、独特的视角。二是研究学业质量水平的能力表现。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徐奉先、刘芃先生认为:“能力从来都和素养有关,能力反映素养,素养造就能力。就思维考查而言,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一致性,但是离开素养视野的能力描述就显得单薄而苍白,同样,没有能力支撑的素养,也会显得抽象而空洞。因此整体理解能力与素养的关系很重要,素养和能力的关系是母体与肢体的关系。”[6]换句话说,有能力框架和表现支撑的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时才可能更好地把握学业质量水平。笔者建议参考北京师范大学郑林教授等关于中学生历史学科能力表现研究的系列文章《中学生历史学科能力表现及测评初探》《中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构成及表现研究》《中学生历史学科能力表现影响因素研究》和广西师范大学陈志刚教授等关于《历史学科素养内容结构构建的方向》的研究。期望能够对学业质量水平蕴含的素养和能力的关系及其实践有所把握。
立德树人是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在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善于把握课改的新理念、新变化,运用好统编教材,创新素养落地的策略,关注对学生的方法引导,充分发扬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和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上教学建议仅是一些个人浅见,以期见教于同行。
【注释】
[1][2]徐蓝、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61、26页。
[3]聂幼犁、於以传:《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育人价值的理解与评价——立意、目标、逻辑、方法和策略》,《历史教学》(上半月)2011年第13期,第11页。
[4]冯一下:《对推进“历史课灵魂”研究的一些想法》,《历史教学》(上半月)2016年第1期,第19页。
[5]侯桂红:《试论历史教学立意的概念 、确定方法和评价标准》,《历史教学》(上半月)2015年第7期,第19页。
[6]徐奉先、刘芃:《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历史教学》(上半月)2018年第7期,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