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21-01-04 11:45陈丹清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1年4期
关键词:贫困生自卑民办高校

陈丹清

(郑州经贸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1 民办高校特殊群体大学生的主要类别

1)生理缺陷学生群体。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稳步进行,高校的招生政策和招生制度也在不断改革,为有生理缺陷的学生打开了大门,生理缺陷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与正常学生相比,生理缺陷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难度更大[1]。

2)贫困生群体。高等教育并不在义务教育范围,学生需要自费接受教育。由于民办高校的学费普遍较高,部分较贫困的家庭难以负担。贫困生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来自以农村为主的经济较落后地区,二是来自城市中的经济较困难家庭。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下岗职工增多,城市弱势群体增多也导致了贫困生规模的扩大[2]。

3)网瘾学生群体。为了方便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高校不断推进校园网发展,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大学生普遍需要通过网络查找信息来完成作业,这对学生生活和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过度依赖网络交流不利于学生真实情感的培养,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世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

4)低成就学生群体。低成就学生群体主要包括学习成绩较差、相关课程通过率较低的学生。这一群体由于在学习成绩方面长期缺乏成就感,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导致成绩的进一步下滑,影响了其自身的心理健康。同时,未来的就业难也是该群体面临的主要问题。

2 民办高校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特征

1)自卑。自卑感通常发生在弱势群体中。生理缺陷学生群体身体较虚弱,运动能力较差,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种种困难;贫困生群体背负较大的经济压力,在某种程度上落后于他人也会导致其自卑感产生。但从自卑情结和补偿理论可以看出,当人们感到自卑时,同样也会有优秀的提升目标。二者相互作用形成发展的动力,促进人们不断进步。但如果极端自卑且没有优秀目标,就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3]。

2)焦虑。焦虑本来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常态,但长期和过度的焦虑会严重损害身心健康。贫困生群体由于经济状况较差,且短期内无法解决,导致其长期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低成就学生群体面临学习和就业的压力,焦虑的状态也很常见。适度的焦虑能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但特殊群体大学生存在的焦虑需要进一步思考与评估。

3)抑郁。抑郁症在特殊群体大学生中较为常见。生理缺陷学生群体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容易受到差别对待,其中受到恋爱挫折较为普遍,容易导致其长期抑郁;贫困生群体面临较大的生活压力,心理负担过重,也容易引起抑郁。

4)社交恐惧。如今高校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其一特点就是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表现不成熟。在沟通上受挫导致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从而更加 “封闭”,社会恐惧较为普遍,这类群体更注重自身世界的建构,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空间里。

3 民办高校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原因

1)家庭贫困。高校扩招后,进入大学的贫困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较重,甚至会出现因经济原因不得不辍学的情况,经济贫困是导致该群体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2)社会歧视。尽管民办高校有正规的教学程序,但社会对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仍然存有偏见。许多企业在招聘时不承认民办高校的学历,即使国家明确规定要对民办高校的大学生一视同仁,也无法改变社会对其产生偏见和歧视。

3)个人因素。一是自卑感和依赖性影响。学生的自卑感多数来源于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身体残疾或疾病。由于其自卑心理,学生不愿意敞开心扉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交流。而依赖心理一般来自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中缺乏自主性,在学习上缺乏计划性,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过于依赖父母和同学,不会正视和解决问题,通常会选择逃避,有的甚至丧失学习和生活的勇气,做出极端的行为。二是情绪控制能力不佳。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产生焦虑心理,不能有效进行自我调节,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其在长期自我否定中失去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三是社会心理缺失。特殊群体学生有很多诚实素质不高、感恩意识浅薄,不知道如何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懂得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大部分来源于自己,不会总结生活中的经验教训,也不知道如何从书本中获得知识和技能[4]。

4 加强民办高校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举措

民办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问题成因较为复杂,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进行详细归类,然后再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5]。

1)转变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目前,我国高校心理教育的主体是辅导员以及心理健康教师。为了更好地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可在主体中加入思想政治教师,使心理健康和思政教育良好有机结合。首先对现有知识体系进行整合。心理健康教师应掌握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理论,同样,辅导员也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能力,更好地拓展教育路径。其次对教育方法进行整合。以师生交流为主,辅以思想政治教育,可使师生之间的心理交流更加深刻而有意义。

2)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应挖掘学校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建设民办高校特有的校园文化。从学风、宿舍、社团活动和校园环境入手,将校园的软硬环境有机结合,为特殊学生群体提供有利于其自身健康成长和发展的人文环境。为鼓励学生工作和学习,可在校内开设勤工俭学岗位,锻炼学生自身的技能,学生在为毕业后走向社会积累经验的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报酬,缓解其经济压力。同时,要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5 结束语

特殊群体学生的存在于民办高校已成既定的事实,应正确看待并处理该群体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应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为祖国建设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当民办高校特殊群体大学生出现自卑、焦虑等问题时,应将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及校园环境改善三方面结合,更好地改变学生不良心理状态,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指引正确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贫困生自卑民办高校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报告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基于社会支持视角
自卑的地方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