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宇,何清平
(1.贵州天木智绘科技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7;2.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1400)
测绘是对自然地理要素或人工设施空间位置、属性等进行测定、数据采集并绘制成图,供国民经济建设发展应用的基础行业。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对测绘行业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信息化技术、先进的测绘仪器设备等的不断应用,测绘行业经历了从应用到测绘产业形成的发展历程,测绘时代也从模拟测绘的测绘1.0 时代逐渐步入了以智慧测绘为特征,融合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处理和云计算等先进智能技术的智慧测绘4.0 时代[1]。测绘行业已经发展定义为以 “3S”技术为核心,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多元化技术架构,可为国家智慧城市、智能交通、低碳生活、生活信息服务、国家基础建设、应急管理、数据通信等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2]。《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 (2015—2030 年)》 (以下简称 《规划》)指出,基础测绘的发展目标是以数字地理空间框架为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基础测绘服务[3]。因此要实现国家基础测绘的发展目标,测绘行业就必须持续扩大产业规模,继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并与现代化科学技术、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需求进行深入融合,以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驱动作用为基础,不断深化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拓展测绘智慧服务覆盖。
从20 世纪80 年代至今,我国的测绘行业发展以及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形成历程整体上经历了:测绘模拟解析时代,受到技术、设备等限制,其作用主要是为国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基础应用,该阶段测绘行业的发展速度较慢;地理信息系统 (GIS)+互联网的2D 更新时代,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GPS,GIS+移动台 (MS)系统等测绘技术的不断应用,测绘行业的应用在为国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基础应用外,还不断向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商业物流、生活服务、电子商务等多个方面发展;遥感 (RS)、GIS 和GPS 统称 “3S”技术,在 “3S”技术+互联网的3D 数字行业升级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3S”技术、互联网、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DataBase,DB)等与测绘行业的不断深度融合,测绘地理信息系统不断完善,测绘行业为电子地图、数字地球、实时导航、数字城市建设与管理、其他业务管理等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测绘行业也步入了数字测绘地理信息时代;空间信息+“3S”+数字通信的智慧测绘演变时代,数字通信技术、移动物联网时代、云计算平台、智能化数据处理体系等先进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完善,推动了测绘行业从数字测绘地理信息时代向信息化、智能化测绘地理信息时代发展,也推动了测绘行业向测绘产业的演变,测绘服务领域也不断向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地理信息服务、应急管理、物联网生活等延伸和发展[2]。
根据 《规划》及国家 “十三五”测绘事业发展目标要求,至2020 年,我国测绘地理信息应当建立起高效协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营造较为完善的政策和法制环境,形成以基础地理信息获取立体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智能化、服务网络化社会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全面建成结构完整、功能完备的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地理信息资源更加丰富、测绘保障服务更加完善。国家政策的扶持及现代化科技与测绘行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了测绘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3-5]。
1)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截至2020 年6 月底,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从业单位达12.7 万家,较2019 年同期增加近2.3 万家,具有资质单位共有2.16 万家。从业人数达310 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近25 万人。2019 年总产值6 476 亿元,较2018 年增长了8.7%,资质单位测绘服务总产值1 359 亿元,较2018 年增长了11.7%。
2)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不断优化。测绘地理信息企业区域分布中东部占比46.0%、中部22.5%、西部25.3%、东北6.2%,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以及净利润率、盈利面中西部均为最高。企业规模中大型企业占比仅为0.6%,微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占比分别为49.6%和47.1%。业务类型中地理信息服务类型营收和净利润均为最高。
3)产业创新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更为标准化。首先,2020 年珠峰高程测量是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现状的一次最为重要的检验和行业发展体现:首次应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应用航空重力测量技术。国产测绘仪器装备全面担当了高程测量任务,利用实景三维技术直观展示珠峰状况;利用最新测绘基准体系建设成果;利用5G 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和影像画面传输等。其次,截止目前,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中现行国家标准165 项、行业标准161 项,并制定和实行了 《空间三维模型数据格式》和 《空间三维模型数据服务接口》等新规。同时,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形成了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同步发展、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4)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更加全面。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天地图”日均独立访问超40 万人次,地图服务接口日均调用4.23 亿次,目录服务系统相应用户查询 95 万次,1∶100 万、1∶25 万等公众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免费下载超2.74 TB。商业地图开放平台中日均提供服务超2 200 亿次,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超90%,全球路网覆盖超7 000 万km。国家测绘地理信息人才保障建设更为专业化、全面化,其中本科中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遥感科学、地理国情监测等专业院校超200 所,研究生中地理信息科学与测绘相关专业硕士和博士点超120 余所。在政府政策督导和大力扶持下,测绘地理信息营商环境也在持续优化推进,国民经济建设、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多项重点国家工作中,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都在持续行动。
总体来讲,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活跃度保持高水平,产业结构中中小企业展现了较强活力,地信软件、公众服务等创新型企业效益表现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发展,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新成果频频展现,新技术融合发展不断深入,测绘地理信息教育和人才培养正在活跃开展,行业标准规范和政策扶持管控持续更新,测绘地理信息整体行业正在向能力建设、质量和效益提升、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5]。
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未来的发展,是在现有发展基础上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继续高效协调管理体制和运营体制,在结构完整、功能完备的数字地理空间框架体系下全面推动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提供多层次、多元化、全方位的基础测绘服务[3]。国家给予了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未来发展充足的政策支持和战略保障,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服务需求,包括政策管理和决策、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自然资源勘查评价等。现有快速发展的科技信息技术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支撑,包括“空天海地”一体化的高精度实时测绘技术、互联网数据获取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及空间地理信息实时三维展现技术,互联共享技术、增值知识服务技术等,都极大地推动了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快速、深度、信息化发展[1,5]。
同时,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也面临着国家政策导向与科技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一是传统测绘行业与跨界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之间的激烈竞争;二是传统测绘行业面临市场机会和产业机遇,是否能够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锐意进取,促进传统测绘行业的高质量改革发展;三是 “多测合一” “工程一体化”等政策驱动下,测绘行业是否能够深度融合,推动行业技术革新和创新,提升行业竞争力;四是如何在国家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数字乡村与智慧农村建设、自然资源领域、新技术融合等多重环境和机遇并存的大环境下,不断提升自身抢占机遇、迎接挑战的能力,加强与新技术、新政策的深度融合,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